游褒禅山记教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37163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褒禅山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游褒禅山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游褒禅山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游褒禅山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游褒禅山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游褒禅山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褒禅山记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游褒禅山记教案学科:语文 课程内容:游褒禅山记 学时:2课时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课标版语文必修2 授课教师:合阳中学 张小英 一、章节名称:游褒禅山记 二、教学目的: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培养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理清本文的行文思路。 3、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4、熟读背诵,培养学生理清思路,快速背诵文言文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安排:引导学生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理清行文思路;学习本文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第二课时安排: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熟读背

2、诵课文第三段;总结学习心得,从文章挖掘作文素材。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的用法,特别是“其”、“道”、 “然”、“名”等词的用法;学习该游记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议论的特点。 难点: 学习本文记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探讨本文所论述的人生态度。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前我先提问大家一个问题:在初中我们学过的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都有哪些篇目呢? 那么,谁能告诉我:这类文章有何特点? 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在掌握文言知识的基础上看看它与以往的游记有何区别? 、明确教学目标 1、 2、 3、 通过诵读,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句式; 理清整

3、体行文思路; 感知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作者简介 请同学们观看幻灯片。 、诵读课文 第一段:教师范读 第二段:男生齐读 第三段:全体齐读 第四、五段:女生齐读 检查诵读效果,及时正音 、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句式 1、 学生讨论交流预习题目 2、 学生代表前面展示交流成果 3、 师生共同点评展示的交流成果 、在理清整体行文思路的基础上感知本文的写作手法。 1、本文的标题是游褒禅山记,那么那些段落写游山的经过?其余段落又写什么呢? 一:记叙游山经过。 二:议论游山心得。 三:记叙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 2、从行文思路上分析并感知本文的写作特点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

4、学习了相关的文言字词、句式,并理清了整体行文思路,感知了本文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特点。那么,本文到底道出了什么样的游山感悟?让我们下一节课继续探讨。 、布置作业:完成导学单第二课时思考题。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相关文言知识疏通了文章大意,并理清了文章的整体结构。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游褒禅山记,看看作者游褒禅山的心得到底是什么呢? 、明确教学目标 1、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2、熟读背诵,培养学生理清思路,背诵文言文的能力。 、深入研讨课文 思考: 1、 2、 3、 文章第三段说“于是余有叹焉”,请问:作者“叹”的是什么? 人们要领略到

5、“非常之观”,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第三段末尾说“此余之所得也”,那么作者最后总结出来的“得”是什么呢? 结构古人求思之深余有叹焉奇观常在险远有志有力有物尽吾志无悔矣此余之所得也4、作者针对“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件事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治学之理 5、归纳本文的主题思想。 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了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以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在理清行文思路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第三段。 1、 2、 3、 教师引导学生背诵 学生展示背诵成果 师生评价学生的背诵情况 、练习:请同学们用几句话来总结一下

6、学习这篇课文的心得体会。 、拓展:素材挖掘与写作运用 素材一: 王安石把治学处事比作游山,在游览中总结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知也”,从而勉励自己和读者在治学、处事、创业的道路上坚定自己的志向,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攀登无限的险峰。 此素材可用于写以下作文话题: 志者存高远 尽志无悔 要成就一番事业,就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素材二: 在游山途中因轻信随从半途而废,褒禅山最有奇妙之处不能一睹为快,王安石懊悔不已,从而悟出“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在生活中,只有远大的志向远远不够,要有个人能力和外物的帮助。 此素材用于以下作文话题与观点: 人要善假于物 立

7、志、蓄力、借助外物是成功的三要素 要善假于物,但不要依赖于物 素材三 王安石在游山的过程中发现“有碑仆道”,“花”“华”音讹,于是发出“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感慨,其实,不仅做学问应深思慎取,在生活中做人做事都应如此。 此素材用于以下作文话题与观点: 凡事要深思慎取 对待文化遗产要有严谨的态度 、结语: 最后,请大家跟我一起来读一篇学生的学习心得,并以此作为学习这篇游记的结语。 几乎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远大志向,但真正可以踏上成功彼岸的人却为数不多,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探寻“志”的过程正如入华山洞的过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当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时,会发现路会变得越来越窄,兴许

8、有时还会碰上电闪雷鸣的坏天气。大多数人会被这样的情景吓坏,或是埋怨暴雨后的小路过于泥泞,因此不愿再前进,于是,他们就这样背离成功而去。而那些“不怠”的人终会在黑暗中发现那个代表着希望的小光点,然后在柳暗花明中找到落脚的终点站。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征途中百折不挠、永不言“怠”。 六、复习巩固和作业要求: 1、整理本课的重点文言知识; 2、继续背诵课文第三段; 3、自己写一段学习这篇游记的心得。 七、教学环境和教具准备: 教学环境:室内教学 教具准备:ppt课件和学生导学单 八、教学参考资料:语文必修2教学参考用书、高中生优秀作文 九、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疏通文意,阅读浅易文言文方面具备一定能力,但需要教师引导点拨才能理清行文思路,进而理解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同时,通过授课发现学生在写作中还缺乏挖掘运用课文素材的意识。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今后我们应该在教授课文时有意识地让学生理清行文思路,培养他们自主地理解文章主旨。不仅如此,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强化学生从课文中寻找作文素材的意识,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