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的形成原因.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37687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泊的形成原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湖泊的形成原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湖泊的形成原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泊的形成原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泊的形成原因.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泊的形成原因 地理 湖泊 1.湖泊的成因类型 火山:在火山口积水成湖,如长白山天池 断层:在断层线上发育成湖,如坦噶尼喀湖 冰川侵蚀成湖:如五大湖 冰逝冰碛湖:如天山天池; 湖盆和水量是构成湖泊的要素,因此研究亚洲湖泊的成因类型,就要从这两方面去分析。 亚洲湖盆成因类型:主要包括构造湖;海迹湖;冰川湖;火山作用形成的湖泊;风蚀洼地湖等等。 从湖泊水文和化学特性方面划分,亚洲湖泊的类型有:咸水湖;淡水湖。气候条件对湖泊的水文特征有重要影响,例如在潮湿气候区,多形成水量丰富的、河湖串通的淡水湖,在干燥气候区,多形成水浅的和无排水口的咸水湖。 内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湖盆 构造湖:由于地壳的构造动力使

2、局部地段下陷形成向斜盆地。 断层洼地:形态狭长,深,上加子湖、玄武湖、滇池 火山湖:火山口为盆地形,积水成湖,白头山天池。 火山熔岩阻塞河流:五大莲池。 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湖盆 所有外动力地质作用都可形成湖盆,规模小、水浅、湖盆周围可保留一些相应的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地形和沉积物。 河成湖:河流截弯取直,牛轭湖。 河漫滩上洼地在海水泛滥后暂时性的湖。 冰蚀湖:冰川地区尤其是大陆冰川地无,是由于冰的刨蚀作用在岩性软的地段形成洼地。冰融后成湖。 海成湖:泻湖。 风蚀湖:水浅,易成为盐咸湖。 溶蚀湖:地面溶蚀洼地地下溶洞的坍陷。 自然界的湖盆成因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地质作用的结果,例如:世界上最1

3、大的淡水湖群,发育在北美,由五大著名湖泊组成:苏必利湖、伊利、安大略湖、密执安湖。 原先是构造运动形成的构造湖,而后又经过冰川的刨蚀作用改造而成。由于湖盆成因不同,各类湖泊的分布反映了地质条件和自然地理情况。 我国:冰蚀湖:青藏高原、山岳冰川 河成湖:东部平原地区。 溶蚀湖:西南,岩溶发育的地方。 风成湖:西北、内蒙、干旱区。 2.湖水来源: 1大气降水 地表水 地下水 冰雪融水,残留海水 湖水来源与湖盆所处的地形有关: 地势高主要是大气降水的补给。 低洼处地下水补给。 温湿区 河水。 寒冷地区 冰雪融水。 3.湖水的排泄 蒸发、渗透、流泄三种方式向外排泄,有些湖泊有较固定的泄水口。 泄水湖具有泄水出口,温、湿区常见。 不泄水湖无泄水出口,干旱区常见。 当湖水补给排泄时,才能成为固定的湖泊。 间歇湖雨季水充足时成湖,干旱时干枯。 世界上湖泊最多的是北欧的芬兰湖国万个面积万多。 最大的湖泊是苏联的里海;苏必利湖平方公里。 最深的湖泊是苏联的贝加尔湖1620米。 最高的湖泊我国青藏高原上的纳本湖,湖面海拨4718米。 最低的湖是巴勒斯坦、约旦交界的死海,湖面395米。 我国湖面、泊众多,万多个,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 面积最大的湖是青海湖(4583km)(咸水湖)。 2 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