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流阀故障及解决.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37918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溢流阀故障及解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溢流阀故障及解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溢流阀故障及解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溢流阀故障及解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溢流阀故障及解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溢流阀故障及解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溢流阀故障及解决.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溢流阀故障及解决溢流阀常见故障与解决 1系统压力波动 引起压力波动的主要原因: 调节压力的螺钉由于震动而使锁紧螺母松动造成压力波动;液压油不清洁,有微小灰尘存在,使主阀芯滑动不灵活因而产生不规则的压力变化有时还会将阀卡住;主阀芯滑动不畅造成阻尼孔时堵时通;主阀芯圆锥面与阀座的锥面接触不良好,没有经过良好磨合;主阀芯的阻尼孔太大,没有起到阻尼作用;先导阀调正弹簧弯曲造成阀芯与锥阀座接触不好,磨损不均。 解决方法:定时清理油箱,管路,对进入油箱,管路系统的液压油要过滤;如管路中已有过滤器,则应增加二次过滤元件或更换二次元件的过滤精度;并对阀类元件拆卸清洗,更换清洁的液压油;修配或更换不合格的零件;

2、适当缩小阻尼孔径。 2系统压力完全加不上去 原因: A:主阀芯阻尼孔被堵死,如装配对主阀芯未清洗干净,油液过脏或装配时带人杂物;装配质量差,在装配时装配精度差阀间间隙调整不好,主阀芯在开启位置时卡住,装配质量差;主阀芯复位弹簧折断或弯曲,使主阀芯不能复位。 解决方法:拆开主阀清洗阻尼孔并从新装配;过滤或更换油液;拧紧阀盖紧固螺钉更换折断的弹簧。 B:先导阀故障,调正弹簧折断或未装入,锥阀或钢球未装,锥阀碎裂。 解决方法:更换破损件或补装零件,使先导阀恢复正常工作。 C:远控口电磁阀未通电(常开型)或滑阀卡死。 解决方法:检查电源线路,查看电源是否接通;如正常,说明可能是滑阀卡死,应检修或更换失

3、效零件。 D:液压泵故障: 液压泵联接键脱落或滚动;滑动表面间问隙过太;叶片泵的叶片在转子槽内卡死;叶片和转子方向装反;叶片中的弹簧因所受高频周期负载作用,而疲劳变形或折断。 解决方法:更换或从新调正联接键,并修配键槽;修配滑动表面间间隙;拆卸清洗叶片泵;纠正装错方向;更换折断弹簧。 E:进出油口装反,调正过来。 3系统压力升不高 原因: A: 主阀芯锥面磨损或不圆,阀座锥面磨损或不圆;锥面处有脏物粘住;锥面与阀座由于机械加工误差导致的不同心;主阀芯与阀座配合不好,主阀芯有别劲或损坏,使阀芯与阀座配合不严密,主阀压盖处有泄漏,如密封垫损坏,装配不良,压盖螺钉有松动等。 解决方法:更换或修配溢流

4、阀体或主阀芯及阀座,清洗溢流阀使之配合良好或更换不合格元件,拆卸主阀调正阀芯,更换破损密封垫,消除泄漏使密封良好。 B:先导阀调正弹簧弯曲或太短、太软,致使锥阀与阀座结合处封闭性差,如锥阀与阀座磨损,锥阀接触面不圆,接触面太宽,容易进入脏物,或被胶质粘住。 解决方法:更换不合格件或检修先导阀,使之达到使用要求。 C:远控口电磁常闭位置时内漏严重; 阀口处阀体与滑阀严重磨损;滑阀换向未达到正确位置,造成油封长度不足;远控口管路有泄漏。 解决方法:检修更换失效件,使之达到要求,检查管路消除泄漏。 4压力突然升高 原因: A:由于主阀芯零件工作不灵敏,在关闭状态时突然被卡死;加工的液压元件精度低,装

5、配质量差,油液过脏等原因。 B:先导阀阀芯与阀座结合面粘住脱不开,造成系统不能实现正常卸荷;调正弹簧弯曲“别劲”。 解决方法:清洗主阀阀体,修配更换失效零件。 5压力突然下降 原因: A:主阀芯阻尼孔突然被堵;主阀盖处密封垫突然破损;主阀芯工作不灵敏,在开启状态突然卡死,如,零件加工精度低,装配质量差,油液过脏等;先导阀芯突然破裂;调正弹簧突然折断。 B:远控口电磁阀电磁铁突然断电使溢流阀卸荷;远控口管接头突然脱口或管子突然破裂。 解决方法:清洗液压阀类元件,如果是阀类元件被堵,则还应过滤油液;更换破损元件检修失效零件,检查消除电气故障。 6在二级调压回路及卸荷回路压力下降时产生较大振动和噪声

6、 原因:在某个压力值急剧下降时,在管路及执行元件中将会产生震动;这种振动将随着加压一侧的容量增大而增大。 解决方法: (1)要防止这种振动声音的产生,必须使压力下降时间(即变化时间)不小于0.1s。可以在溢流阀的远程控制口处接入固定节流阀,如图1所示,此时卸荷压力及最低调整压力将变高。 图1 溢流阀的远程控制口处接入固定节流阀 防振阀 图 2 远控口管路使用防止振动阀 (2)如图2所示,在远控口的管路里使用防止振动阀,并且具有自动调节节流口的机能,卸荷压力及最低调整压力不会变高,也不能产生震动和噪声。 减压阀使用要点 应根据液压系统的工况特点和具体要求选择减压阀的类型,并注意减压阀的启闭特性的

7、变化趋势与溢流阀相反(即通过减压阀的流量增大时二次压力有所减小)。另外,应注意减压阀的泄油量较其他控制阀多,始终有油液从导阀流出(有时多达1Lmin以上),从而影响到液压泵容量的选择。 正确使用减压阀的连接方式,正确选用连接件(安装底板或管接头),并注意连接处的密封;阀的各个油口应正确接人系统,外部卸油口必须直接接回油箱。 根据系统的工作压力和流量合理选定减压阀的额定压力和流量(通径)规格。 应根据减压阀在系统中的用途和作用确定和调节二次压力,必须注意减压阀设定压力与执行器负载压力的关系。主减压阀的二次压力设定值应高于远程调压阀的设定压力。二次压力的调节范围决定于所用的调压弹簧和阀的通过流量。

8、最低调节压力应保证一次与二次压力之差为0.3lMPa。 调压时应注意以正确旋转方向调节调压机构,调压结束时应将锁紧螺母固定。 如果需通过先导式减压阀的遥控口对系统进行多级减压控制,则应将遥控口的螺堵拧下,接入控制油路;否则应将遥控口严密封堵。 卸荷溢流阀的回油口应直接接油箱,以减少背压。 减压阀出现调压失灵或噪声较大等故障时,可参考表32介绍的方法进行诊断排除,拆洗过的溢流阀组成零件应正确安装,并注意防止二次污染。 减压阀常见故障及诊断排除 减压阀的常见故障及其诊断排除方法见表32。 表32 减压阀的常见故障及其诊断排除方法 顺序阀使用要点 顺序阀的使用注意事项可参照溢流阀的相关内容,同时还应

9、注意以下几点。 顺序阀通常为外泄方式,所以必须将卸油口接至油箱,并注意泄油路背压不能过高,以免影响顺序阀的正常工作。 应根据液压系统的具体要求选用顺序阀的控制方式,对于外控式顺序阀应提供适当的控制压力油,以使阀可靠启闭。 启闭特性太差的顺序阀,通过流量较大时会使一次压力过高,导致系统效率降低。 所选用的顺序阀,开启压力不能过低,否则会因泄漏导致执行器误动作。 顺序阀的通过流量不宜小于额定流量过多,否则将产生振动或其他不稳定现象。 顺序阀多为螺纹连接,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和维护。 在使用单向顺序阀(作平衡阀使用)时,必须保证密封性,不产生内部泄漏,能长期保证液压缸所处的位置。 顺序阀作为卸荷阀使用

10、时,应注意它对执行元件工作压力的影响。因为卸荷阀通过调整螺钉、调节弹簧而调整压力,这将使系统工作压力产生差别,应充分注意。 常见故障及诊断排除 顺序阀的常见故障及其诊断排除方法见表33。 表33 顺序阀的常见故窿及其诊断排除方法 单向阀使用注意事项及故障诊断与排除 正常工作时,单向阀的工作压力要低于单向阀的额定工作压力;通过单向阀的流量要在其通径允许的额定流量范围之内,并且应不产生较大的压力损失。 单向阀的开启压力有多种,应根据系统功能要求选择适用的开启压力,应尽量低,以减小压力损失;而作背压功能的单向阀,其开启压力较高,通常由背压值确定。 在选用单向阀时,除了要根据需要合理选择开启压力外,还

11、应特别注意工作时流量应与阀的额定流量相匹配,因为当通过单向阀的流量远小于额定流量时,单向阀有时会产生振动。流量越小,开启压力越高,油中含气越多,越容易产生振动。 使用时一定要注意认清进、出油口的方向,保证安装正确,否则会影响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特别是单向阀用在泵的出口,如反向安装可能损坏泵或烧坏电机。但是,单向阀安装位置不当,会造成自吸能力弱的液压泵的吸空故障,尤以小排量的液压泵为甚。故应避免将单向阀直接安装于液压泵的出口,尤其是液压泵为高压叶片泵、高压柱塞泵以及螺杆泵时,应尽量避免。如迫不得已,单向阀必须直接安装于液压泵出口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液压泵产生吸空故障。如采取在联接液压泵和单向

12、阀的接头或法兰上开一排气口。当液压泵产生吸空故障时,可以松开排气螺塞,使泵内的空气直接排出,若还不够,可自排气口向泵内灌油解决。或者使液压泵的吸油口低于油箱的最低液面,以便油液靠自重能自动充满泵体;或者选用开启压力较小的单向阀等措施。 单向阀闭锁状态下泄漏量是非常小的甚至于为零。但是经过一段时期的使用,因阀座和阀芯的磨损就会引起泄漏。而且有时泄漏量非常大,会导致单向阀的失效。故磨损后应注意研磨修复。 单向阀的正向自由流动的压力损失也较大,一般为开启压力的35倍,约为0.20.4MPa,高的甚至可达0.8Mpa。故使用时应充分考虑,慎重选用,能不用的就不用。 单向阀的常见故障及诊断排除方法见表2

13、l。 表2-1 单向阀的常见故障及诊断排除方法 液控单向阀使用注意事项及故障诊断与排除 在液压系统中使用液控单向阀时,必须保证液控单向阀有足够的控制压力,绝对不允许控制压力失压。应注意控制压力是否满足反向开启的要求。如果液控单向阀的控制引自主系统时,则要分析主系统压力的变化对控制油路压力的影响,以免出现液控单向阀的误动作。 根据液控单向阀在液压系统中的位置或反向出油腔后的液流阻力(背压)大小,合理选择液控单向阀的结构(简式还是复式?)及泄油方式(内泄还是外泄?)。对于内泄式液控单向阀来说,当反向油出口压力超过一定值时,液控部分将失去控制作用,故内泄式液控单向阀一般用于反向出油腔无背压或背压较小

14、的场合;而外泄式液控单向阀可用于反向出油腔背压较高的场合,以降低最小的控制压力,节省控制功率,如图9所示。若采用内卸式,则柱塞缸将断续下降发出振动和噪声。当反向进油腔压力较高时,则用带卸荷阀芯的液控单向阀,此时控制油压力降低为原来的几分之一至几十分之一。如果选用了外泄式液控单向阀,应注意将外泄口单独接至油箱。另外,液压缸无杆腔与有杆腔之比不能太大,否则会造成液控单向阀打不开。 图9 液控单向阀用于反向出油腔背压较高的场合 用两个液控单向阀或一个双单向液控单向阀实现液压缸锁紧的液压系统中,应注意选用Y型或H型中位机能的换向阀,以保证中位时,液控单向阀控制口的压力能立即释放,单向阀立即关闭,活塞停

15、止。假如采用0型或M型机能,在换向阀换至中位时,由于液控单向阀的控制腔压力油被闭死,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路仍存在压力,使液控单向阀仍处于开启状态而不能使其立即关闭,活塞也就不能立即停止,产生了窜动现象。直至由换向阀的内泄漏使控制腔泄压后,液控单向阀才能关闭,影响其锁紧精度。但选用H型中位机能应非常慎重,因为当液压泵大流量流经排油管时,若遇到排油管道细长或局部阻塞或其他原因而引起的局部摩擦阻力(如装有低压滤油器、或管接头多等),可能使控制活塞所受的控制压力较高,致使液控单向阀无法关闭而使液压缸发生误动作。Y型中位机能就不会形成这种结果。 工作时的流量应与阀的额定流量相匹配。 安装时,不要搞混主油口

16、、控制油口和泄油口,并认清主油口的正、反方向,以免影响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 带有卸荷阀芯的液控单向阀只适用于反向油流是一个封闭容腔的情况,如油缸的一个腔或蓄能器等。这个封闭容腔的压力只需释放很少的一点流量,即可将压力卸掉。反向油流一般不与一个连续供油的液压源相通。这是因为卸荷阀芯打开时通流面积很小,油速很高,压力损失很大,再加上这时液压源不断供油,将会导致反向压力降不下来,需要很大的液控压力才能使液控单向阀的主阀芯打开。如果这时控制管道的油压较小,就会出现打不开液控单向阀的故障。 图l0为具有卸荷功能的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当换向阀处在中位时,油泵卸荷,出口压力极低,即使先导阀换向,主阀也不能换

17、向,因此主阀的中位具有卸荷机能时,若控制油源来自主油路,则应在控制油路接入点后加装背压阀,以使泵能提供足以使主阀换向的压力油。 图lO 具有卸荷功能的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 液控单向阀用于平衡回路中。在进行平衡回路设计时,液控单向阀一般不能单独用于平衡回路,否则活塞下降时,由于运动部件的自重使活塞的下降速度超过了由进油量设定的速度,致使缸6上腔出现真空,液控单向阀4的控制油压过低,单向阀关闭,活塞运动停止,直至油缸上腔压力重新建立起来后,单向阀又被打开,活塞又开始下降。如此重复即产生了爬行或抖动现象,出现振动和噪声。而通过在无杆腔油口与液控单向阀4之间串联一单向节流阀5,系统构成了回油节流调速回路

18、。这样既不致因活塞的自重而下降过速,又保证了油路有足够的压力,使液控单向阀4保持开启状态,活塞平稳下降。换向阀3同样应采用H或Y型机能,若采用M 型机能(或0型机能),则由于液控单向阀控制油不能得到即时卸压,将回路锁紧。从而使工作机构出现停位不准,产生窜动现象。另外,通过在液控单向阀控制油路中设置阻尼,使其可单独工作于平衡回路,此种回路可节省节流阀,更经济。 图5 平衡回路 液控单向阀常见故障及诊断排除方法见表22。 表22 液控单向阀的常见故障及诊断排除方法 换向阀使用维修 应根据所需控制的流量选择合适的换向阀通径。如果阀的通径大于10mm,则应选用液动换向阀或电液动换向阀。使用时不能超过制

19、造厂样本中所规定的额定压力以及流量极限,以免造成动作不良。 根据整个液压系统各种液压阀的连接安装方式协调一致的原则,选用合适的安装连接方式。 根据自动化程度的要求和主机工作环境情况选用适当的换向阀操纵控制方式。如工业设备液压系统,由于工作场地固定,且有稳定电源供应,故通常要选用电磁换向阀或电液动换向阀;而野外工作的液压设备系统,主机经常需要更换工作场地且没有电力供应,故需考虑选用手动换向阀;再如在环境恶劣(如潮湿、高温、高压、有腐蚀气体等)下工作的液压设备系统,为了保证人身设备的安全,则可考虑选用气控液压换向阀。 根据液压系统的工作要求,选用合适的滑阀机能与对中方式。 对电磁换向阀,要根据所用

20、的电源、使用寿命、切换频率、安全特性等选用合适的电磁铁。 回油口T的压力不能超过规定的允许值。 双电磁铁电磁阀的两个电磁铁不能同时通电,在设计液压设备的电控系统时应使两个电磁铁的动作互锁。 液动换向阀和电液动换向阀应根据系统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先导控制供油和排油方式,并根据主机与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要求决定所选择的阀是否带有阻尼调节器或行程调节装置等。 电液换向阀和液动换向阀在内部供油时,对于那些中间位置使主油路卸荷的三位四通电液动换向阀,如M、H、K等滑阀机能,应采取措施保证中位时的最低控制压力,如在回油口上加装背压阀等。 2328 故障诊断与排除 换向阀在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故障现象有阀芯不能移动

21、、外泄漏、操纵机构失灵、噪声过大等,产生故障的原因及其排除方法如表27所示。 表27 换向阀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诊断排除方法 症状 原因 排除方法 阀心阀芯表面划伤、阀体内孔划伤、卸开换向阀,仔细清洗,研磨修复内存不能油液污染使阀芯卡阻、阀芯弯曲 油直或更换阀芯 阀芯与阀体内孔配合间隙不当,检查配合间隙。间隙太小,研磨阀芯,移动 间隙过大,阀芯在阀体内歪斜,间隙太大,重配阀芯,也可以采用电镀使阀芯卡住;间隙过小,摩擦阻工艺,增大阀芯直径。阀芯直径小于 力增加,阀芯移不动 20mm时,正常配合间隙在0.0080.015mm范围内;阀芯直径大于 20mm时,间隙在0.0150.025mm正常配合

22、范围内 弹簧太软,阀芯不能自动复位;更换弹簧 弹簧太硬,阀芯推不到位 手动换向阀的联杆磨损或失灵 更换或修复联杆 电磁换向阀的电磁铁损坏 更换或修复电磁铁 液动换向阀或电波动换向阀两端仔细检查节流器是否堵塞、单向阀是否的单向节流器失灵 泄漏,并进行修复 液动或电液动换向阀的控制压力检查压力低的原因,对症解决 油压力过低 气控液压换向阀的气源压力过低 检修气源 油液粘度太大 更换粘度适合的油液 油温太高,阀芯热变形卡住 查找油温高原因并降低油温 连接螺钉有的过松,有的过紧,松开全部螺钉,重新均匀拧紧。如果因致使阀体变形,致使阀芯移下不安装基面平面度超差阀芯移不动,则重动。另外,安装基面平面度超差

23、,磨安装基面,使基面平面度达到规定要紧固后面体也会变形 求 电磁线圈绝缘不良 更换电磁铁线圈 铁线电磁铁铁心轴线与阀芯轴线同轴 拆卸电磁铁重新装配 圈烧度不良 坏 供电电压太高 按规定电压值来纠正供电电压 阀芯被卡住,电磁力推不动阀芯 拆开换向阀,仔细检查弹簧是否太硬、阀芯是否被脏物卡住以及其他推不动阀芯的原因,进行修复并更换电磁铁线圈 回油口背压过高 检查背压过高原因,对症来解决 外泄泄油腔压力过高或O形密封圈失检查泄油腔压力,如对于多个换向阀泄漏 效造成电磁阀推杆处外渗漏 油腔串接在一起,则将它们分别接口油箱;更换密封圈 安装面粗糙、安装螺钉松动、漏磨削安装面使其粗糙度符合产品要求装O形密

24、封圈或密封圈失效 ;拧紧螺钉,补装或更换O形密封圈 噪声电磁铁推杆过长或过短 修整或更换推杆 大 电磁铁铁心的吸合面不平或接触 拆开电磁铁,修整吸合面,清除污物 不良 流量控制阀常见故障及诊断与排除 节流阀的常见故障及诊断排除见表41。 表4-1 节流阀的常见故障及诊断排除 调速阀的常见故障及诊断排除方法见表42。 表42 调速阀的常见故潭及诊断排除方法 节流阀使用要点 普通节流阀的进出口,有的产品可以任意对调,但有的产品则不可以对调,具体使用时,应按照产品使用说明接入系统。 节流阀不宜在较小开度下工作,否则极易阻塞并导致执行器爬行。 行程节流阀和单向行程节流阀应用螺钉固定在行程挡块路径的已加

25、工基面上,安装方向可根据需要而定;挡块或凸轮的行程和倾角应参照产品说明制作,不应过大。 节流阀开度应根据执行器的速度要求进行调节,调闭后应锁紧,以防松动而改变调好的节流口开度。 使用调速阀应注意的问题 1 启动时的冲击 对于图2所示的系统,当调速阀的出口堵住时,其节流阀两端压力P2 =P3,减压阀芯在弹簧力的作用下移至最左端,阀开口最大。因此。当将调速阀出口迅速打开。其出油口与油路接通的瞬时,P3压力突然减小。而减压阀口来不及关小,不起控制压差的作用,这样会使通过调速阀的瞬时流量增加,使液压缸产生前冲现象。为此有的调速阀在减压阀上装有能调节减压阀芯行程的限位器,以限制和减小这种启动时的冲击。也

26、可通过改变油路来克服这一现象,如图2(b)所示。 图2(a)所示节流调速回路中,当电磁铁1DT通电,调速阀4工作时,调速阀5出口被二位三通换向阀6堵住。若电磁铁3DT也通电,改由调速阀5工作时,就会使液压缸产生前冲现象。如果将二位三通换向阀换用二位五通换向阀,并按图2(b)所示接法连接,使一个调速阀工作时,另一个调速阀仍有油液流过,那么它的阀口前后保持了一较大的压差,其内部减压阀开口较小,当换向阀换位使其接入油路工作时,其出口压力也不会突然减小,因而可克服工作部件的前冲现象,使速度换接平稳。但这种油路有一定的能量损失。 图2 调速系统 22 最小稳定压差 节流阀、调速阀的流量特性如图3所示。由

27、图3可见,当调速阀前后压差大于最小值Pmin,以后,其流量稳定不变(特性曲线为一水平直线)。当其压差小于Pmin时,由于减压阀未起作用,故其特性曲线与节流阀特性曲线重合,此时的调速阀相当于节流阀。所以在设计液压系统时,分配给调速阀的压差应略大于Pmin,以使调速阀工作在水平直线段。调速阀的最小压差约为1MPa(中低压阀为0.5MPa)。 图3 调速阀的流量特性 方向性 调速阀(不带单向阀)通常不能反向使用,否则,定差减压阀将不起压力补偿器作用。在使用减压阀在前的调速阀时,必须让油液先流经其中的定差减压阀,再通过节流阀。若逆向使用,如图4所示,则由于节流阀进口油压P3大于出口油压P2,那么(p2A1+p2A2) (P3A+Fs),即定差减压阀阀芯所受向右的推力永远小于向左的推力,定差减压阀阀芯始终处于最左端,阀口全开,定差减压阀不工作,此时调速阀也相当于节流阀使用了。 图4 调速阀逆向使用的情形 流量的稳定性 在接近最小稳定流量下工作时,建议在系统中调速阀的进口侧设置管路过滤器,以免阀阻塞而影响流量的稳定性。 流量调整好后,应锁定位置,以免改变调好的流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