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振奋中华民族.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38820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9.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演讲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振奋中华民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演讲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振奋中华民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演讲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振奋中华民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演讲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振奋中华民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演讲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振奋中华民族.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演讲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振奋中华民族借传统之力,筑民族之魂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当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物质生活丰富多样,但在物质生活极为丰富的对立面是人们精神层面的营养不良。所以我们现在应当重视精神文明,以提高自身修养。如何提升修养,让我们的人格闪耀光辉呢?是去美国学习还是到欧洲借鉴,不,不需要,只要我们回一回头,将我们先辈们留下来的文化精髓拾起一二,便可使我们的精神世界出淤泥而不染。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经历五千年的时光洗礼,我们的先辈们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经典,像诗经,论语,孟子,庄子,弟子规,孙子兵法,唐诗宋词。这些著作包括教育,军事,伦理道德各个方面。 诗经为劳动者而歌,为爱情而颂

2、,他向我们展示了最原始的美。 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了我们只有思学结合才能学有所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提示我们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看孔子在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提醒我们时不我待,应当抓住青春年华。 庄子的“白马非马”向我们展示了雄辩的力量;逍遥游中那徙南冥之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直上者九万里”向我们展现了超脱的力量,奇异的想象。 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告诉我们人应当有博爱的胸怀。 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教给了我们生活中的点滴孝道。 孙子兵法点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制胜韬略。 再看李白那“天生我材必有用

3、,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万丈豪情;以及杜甫那“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忧国忧民情怀。 就连生活中伴我们一日三餐的筷子也在时刻提醒我们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有所作为。 听完这些,你还会对父母的耳提面命瞋之以鼻吗?你还会在看到摔倒的老人时在扶与不扶之间犹豫再三吗? 当我们的良知沉睡不醒,当我们的道德底线一降再降时,请回过头去,看一看,听一听先辈们对我们的教诲。 借优秀传统文化之力,修正我们的道德素养,让我们的民族拥有更强健的体魄,假以时日,东方巨龙必将翱翔九天!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下午好! 首先我谨代表文学院全体师生,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我院发展的校领导以及今天莅临本次开幕式现场的所

4、有老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值此金秋十月,我院将举办中国传统文化月系列活动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说“中华文化,回溯源头,传承命脉,为天地立命,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聚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格面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总体表征;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

5、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辉煌。 然而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多数当代人也许并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甚至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 但无数事实证明,现在的世界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推广和实践;已被费黜达近百年之久的中华传统文化,正需要一个契机去重现她昔日的美丽与辉煌。 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慎言敏行、严于律己等道德规范铸就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灵魂,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吃苦耐劳等优良素质。这种在传统文化长期孕育下的中华美德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强大精

6、神动力。 乐舞饮食,当领传统文化之风,亦动亦静,活色生香;琴棋书画,应观东方艺游之趣,有诗有情,气韵悠长。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丰富校园文化、提高文史修养,增进团队精神、促进和谐发展”为宗旨的文学院首届传统文化月,将从今天拉开帷幕。在为期两个月的传统文化月中,我们将通过举办国学知识竞赛、书法绘画比赛、演讲比赛、传统服饰展示、话剧表演、太极表演、文艺晚会等多种形式,带领大家走进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 文达淹通,已咏冰兮寒过水;永和博雅,可知青者胜于蓝。同学们,相信你们将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最新鲜的血液,不论是既集坟典,亦聚群英,杜稿钟隶,漆书壁经,还是纨扇圆絜,银烛炜煌,矫手顿足,悦豫且康;希望你们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双手,在传统文化月中展现你们亮丽的风采!, 祝同学们在首届传统文化月活动中收获知识与本领、体验成功与快乐! 预祝文学院首届传统文化月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