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课例分享.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40458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点评课例分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点评课例分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评课例分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评课例分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点评课例分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点评课例分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点评课例分享.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点评课例分享点评课例分享 第1份 一、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在教学目标上体现了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要求;对学习者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中学习者是学习主体的理念;选用了符合物理学科教学的教学策略;教学过程的设计采用了探究式模式。 二、教学组织形式 既有教师的课堂讲授和演示,又有学生个体的学习和小老师角色,同时又有小组使用的探究式学习活动,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兴趣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 本节课采用仿真物理实验室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结构中,创设了真实的物理教学环境,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

2、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新课程中提出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四、想法 从课件上看,可能是由于上公开课录像的原因吧,该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拘谨,放不开,这会影响教学效果。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课件等是好的,但教师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缺乏必要的指导,好像有点过分依赖仿真物理实验室的味道。课堂中提供给学生的演示实验是好的,学生的动手操作我觉得可以提供几个可供学生选择的问题,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挑战性,更能发挥学生的创新

3、精神。既然是小组的合作学习,除了演示成功的作品外,我觉得还应增加评价的内容,本节课中可以采用量规的方法来进行评价。 第2份 对于物理课的学习,从高中开始我们就是沿着“概念-例题-习题”这样的轨迹进行的,将学习与我身边的生活完全割裂开了,以至于到现在为止很多发生在我身边的物理现象对于我而言都是无法用物理的原理进行解释的,甚至很多现象的出现我不知道与物理有什么关联。而这个课例恰恰在这方面对以往我经历过的物理学习有了改进,将生活中的问题带到了课堂上,如其中第三个环节让学生设计一个电路,满足人站在电梯前,红灯亮起,否则绿灯亮起。这时,信息技术也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作为探索实验的工具,同时避免了物理实物

4、操作会带来的危险。从“整合”的角度看,这个环节的整合我认为是恰到好处的。 但整堂课观看下来,让我对物理的学习还是有种“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感觉,为什么呢?我认为有几种原因,其中一个不得不说的原因是:教师用的课件上自始自终在很显著的地方不断出现一个又大又垮又不断跳动着的“标题”,我不知道是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至少我很不喜欢这个东东,而且影响了我继续观影的热情。 另外还有几个问题:教师的几个任务都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整个课堂显得沉闷;学生探索实验并不太成功,教师对于探索实验中实验设计的环节似乎并不太看重,学生从这样的实验中会体会到多少“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随意地拖动课件上的图标、随意画线等操作

5、并不是整堂课的目标所在。教师对几个任务的布置都轻描淡写,缺少全班讨论或是小组讨论、同伴讨论的环节,仍然是影响了学生对于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的感受,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 第3份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该环境能够支持真实的情景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也就是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

6、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在这节课上,信息技术创设了适当的学习环境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工具 , 有效促进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益。如:教学开始阶段利用录像,使同学们看到自动化生产线和高电压危险环境中使用了许多的电磁继电器,体现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转变,拉近了学习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教学之中利用课件展示、实物展示、图片展示等做法,又使学生们迅速理解了继电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尤其让学生利用仿真物理实验室开展简

7、单的电路设计,使同学们能在虚拟的环境下,在人机交互中应用继电器进行设计,不仅达到及时修正使用错误和强化正确设计的目的,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仿真物理实验室这一工具软件的支持是实现学生自主设计探究的关键,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益,解决了传统教学无法解决的问题。 重新选择教学材料并确定了教学内容,使得电磁继电器的教学体现出一种生气,更加富有“时代感”。 在本课的课程设计和实施上表现出: 教师对教学概述阐述的非常全面和具体,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到位,并能从新课标的角度以三维形式阐述本节课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在复习知识,引入新课环节采用

8、了先行组织者策略,设计实验时采用了情境教学策略,在确立方案,动手制作环节采用了合作探究的学习策略等。 教师能在设当时机充分控制运用媒体的设疑、演示、讲解等功能。 信息化较之常规媒体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信息化也并不排斥常规的教学媒体,我们只有把多种教学媒体按照它们的特质科学合理的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来,实现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和谐与统一,才能发挥它们最大的优势。 值得探讨的地方: 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应该是利用电磁继电器制作出报警电路,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动手制作的时间相对较少,对培养学生动手技能没有达到目标,减弱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对实验的评估不充分。当只让一组同学展

9、示后,应该让其他组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设计,以及在实验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 注:现实课程教学中要达到非常困难 附:农村实验教学的现状观察及对策思考文节选 农村学校实验教学的现状 “根据经验兴趣应设立自然科学、物理、化学”。这就要求课程教师充分考虑学科特点,激发学生经验兴趣,认真利用实验环节,最大限度发挥实验功效。然而现在农村学校实验教学确有了以下方面的现状。 1 、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不够影响农村学校实验教学的开展 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科学本质,形式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形式上严格按教

10、材要求开展实验,思想上并没有把它当回事,只是为了完成程序上的任务。课前没有必要的准备性任务布置,实验科课堂上没有明确的观察研究要求,课后没有实验性巩固性安排。 做或做部分演示实验,基本不做或完全不做分组实验,仅在实验操作考核前进行集中实验应试练习 实验基本处于空白。即是完全没有分组实验,基本或完全没有演示实验。如部分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演示系统直接替代实验过程。 忽略探究或课外实验。 2 、严重缺乏高素质实验教师队伍 绝大多数农村学校没有培养出适应教学要求的高素质实验教师队伍。实验人员变动频繁,人数不足,实验管理人员配置不合理、不稳定,无专职的实验管理人员,流动性大的矛盾近几年愈来愈突出。不少教

11、师只知道保管,而缺乏实验技术、素质、素养,他们的教学观念、实验技能已经不能适应课程改革下实验教学的要求。 对课例春天来了的评价和想法 第1份 看了春天来了的课堂实录、教学设计方案,以及教师的教学反思后,我总的感觉是,这节课的执教者对教材的把握比较准确到位,能够在教学设计以及课堂教学中抓住并解决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能够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 但是若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整合的切入点把握不准确。从教学中可以看出,当地应该还处在冬季,那么,我觉得要是教师一开始用PPT播放一些春天的图片来导入,让学生首先先从视觉上感受春天的美,激发学生寻找春天的热情,这样的教学效果比

12、她只是用PPT播放了课文的标题可能会好得多。 二是整个课件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对教学帮助不是很大。尽管老师在提出阅读要求等一些教学环节中采用PPT来出示阅读要求的设计是好的,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仅仅让他自己看PPT上的内容是不够的,应该由学生或者老师把要求朗读出来作为强调。 三是教学目标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学生会认9个生字和写9个生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个目标的体现不够。她完全可以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用PPT出示重点字词、让学生朗读,加深理解记忆。 四是老师的普通话不很标准,在教学中朗读课文时完全可以用配套的朗读资源来加强朗读教学。 总之,我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定要根据课程内容的实际需要而定

13、,同时还要把握好整合的量和度。PPT的使用一定是要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没有见过的、或者老师的语言表述不清的等等一些问题,而非是简单的黑板搬家。一句话,不要为应用而应用,为整合而整合,那样既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也会造成资源浪费。 第2份 教学目标:有时也称学习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述。安老师的教学设计中体现的很好。 但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一般包括四个成份:学习行为的主体、行为、目标达到的条件、程度。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的情趣

14、。阅读相关资源,进行仿写创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此目标中学习的主体没有体现。 这节课老师在课前做了很充分的准备。 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了整合,教学策略和形式丰富、多样,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并能将主导和主体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正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安老师的课件做得过于简单,有很大一段时间电子屏没有用处,应该关闭,否则很影响学生视力。安老师自己的普通话不是太标准,在教学应加强这方面,特别是朗读课文时可以用配套的朗读资源来加强。 第3份 找春天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的第一课,从教学视频看,整个教学过程是在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下进行的,通过“找春天

15、”,让学生走进自然,投身到大自然怀抱,把找到的春天说出来、把找到的春天读出来、把找到的春天写出来。培养了学生观察、想象、表达、写作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学目标定位恰当,用词准确。根据新课标精神,教师制定了三维目标:第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识与技能目标。第二、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的情趣;阅读相关资源,进行仿写创编-过程与方法目标。第三、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设计科学适切,贴近学生实际。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适应学习者的特点,围绕“找”春天的教学活动,学生兴趣浓厚、

16、思维活跃、喜欢阅读、愿意仿写创编。 三、教学环境轻松,教学方式多样。学生在营造的“春天”的教学环境下,“找” 到了春天,通过亲身体验、交流碰撞、阅读仿写编创把“找” 到春天留下来。 四、教学层次清晰,教学效能较高。课前学生投身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发现春天。课中,通过ppt展现春天的景色,学生边看图边跟读,进入情境;通过进行交流,自由阅读,寻找春天;通过抓重点词句,有感情朗读,感受春天;通过阅读相关资源,使找春天的活动从课堂又回到课外;通过仿写创编,将语文的阅读与写作、积累与运用结合起来,增大课堂容量,丰富了学生语文素养。 对课例Season的评价和想法 第1份 首先,我很抱歉教学视频只看了3-5分

17、钟,后面都是鼠标拖动着随机选了几段大致看了一下,没有很认真地观察课堂上的活动。因此,以下评论未免不够客观。 看了这段视频以后, 从课型上来看,基本上是一堂教师讲授为主的课; 从教学策略上来看,教师采用了启发式教学策略、演示教学策略、提问策略等以讲授为主的教学策略; 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良好,参与度也还行,起码学生们整堂课都在认真听讲。 从师生互动上来看,有几个环节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互动达到了对其他学生进行演示的效果,整堂课基本上以教师和全班同学集体互动为主。 最大的不足: 浪费了资源!以目前这种课型来说,多媒体计算机教室是多余的,视频展示台也是多余的。如果想要更好地利用这些资

18、源,要从改变教学方式上入手。 第2份 课题概述得清晰明了,对教材版本、学科、年级、课时安排有清晰的说明,对学习内容也有很明确的介绍。 2. 根据对本课教案以及教学视频的分析,认为本课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有猜图片活动、小组对话联系、听英文歌、情境练习活动、网络资源学习、动手做手抄报等。但是在尊重学生差异方面做得不够,没有多给学生选择学习活动的权利,如果能够设计一系列目标层次不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那就更好了。 3. 在学习目标方面,只包括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未能充分地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系统性和全面

19、性,缺乏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设置。 4. 在学习者分析方面,能够对学生认知基础、学习者兴趣、动机以及思维特征进行分析,但是未能对学生学习本课所需要的信息技术能力基础,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进行分析说明。 5. 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教学策略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有小组合作学习,有情境练习、有自主创作活动等,能够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并且对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进行简要概述。教学活动的设计也很好地体现了层次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遵循了学生认知发展的特征。 6. 从教案中明显看出的教学评价活动设计得不多,但是仔细观察整个教学活动,发现这种评价反馈活动是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并且是当作一种教学策

20、略,不断促进学生发展的。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有小组反馈或者学生反馈,都有巩固学生新知的活动,教师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并且及时反馈,这就体现了过程性评价或者形成性评价的特点。 7. 本课选用的资源是非常丰富,也是非常恰当的。从热身活动中的引入图片、季节图片、包括新单词的歌曲、相应的网络资源等等,都是教师精心挑选出来的,都是与本节课内容紧密相连的,有助于学生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第3份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起点英语二年级下册Unit 9中的第课时,观摩本堂课的教学,认为值得学习的地方有三点: 第一、对学习者特征分析恰当。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教学方案,从教学过程看,学生对

21、英语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思维活跃,交流充分,说明对学生的分析是恰当的。 第二、教学过程体现“学生主体,活动核心,媒体辅助”的思想。 旧知的复习:提供了新年、圣诞、服装的图片,通过两两对话、师生交换角色等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复习旧知,为新课铺垫。 新知的学习:提供图片,通过描述特点、猜测谜语、对话交流、梯度练习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新词新句。 新知的巩固:创设情境,通过播放音乐、唱歌表演、网络资源学习、学生手抄报描述等活动,巩固所学新词新句,培养学生学习迁移能力和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 第三、教学效果好。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兴趣浓厚,参与状态好,目标达成度高。 意见: 我们不仅要注重优生的培养,更要强调对学困生的指导,如果本堂课教师能体现学困生的指导,那就更有常规课的味道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