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海滨无脊椎动物实习手册第一编.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40590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6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烟台海滨无脊椎动物实习手册第一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烟台海滨无脊椎动物实习手册第一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烟台海滨无脊椎动物实习手册第一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烟台海滨无脊椎动物实习手册第一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烟台海滨无脊椎动物实习手册第一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烟台海滨无脊椎动物实习手册第一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烟台海滨无脊椎动物实习手册第一编.docx(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烟台海滨无脊椎动物实习手册第一编第一编 实习指导 一、教学实习的目的要求 1、通过实习,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要求学生认识海滨不同环境中的主要代表动物,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它们的生活条件、分类地位以及动物体与环境的关系等。 2、学习用正确的思想方法观察和研究动物。自然界中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自然界是个整体,动物是其中的一部分,它们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理功能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因此不能孤立地认识动物,要注意联系环境条件全面地观察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才能理解形形色色的动物是怎样生活,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3、通过实习参观有关生产业务部门,了解动物科学对社会主义生

2、产建设和实现四化的关系,以及对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 4、初步掌握动物的采集、培养、麻醉、固定、保存、标本制作等一系列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动物学教学和科研打下初步基础。 二、海滨环境简介 进行海滨实习,需要先对海滨环境有一定的认识,否则实习工作难以进行。因此,首先介绍这方面的内容。因此,首先介绍这方面的内容。 海洋环境的区分 广阔的海岸,根据地形和海水深度的不同,分为沿岸地区和深海地区。沿岸地区是指山海陆相接处到海底深200米的地区。在此区内又根据海水深度和物理、化学的特性,分为滨海带和浅海带两个地带。滨海带是由高潮线到50米深的地区。在此区域内动植物种类较多,是海

3、水涨潮或退潮活动的地带,称为潮间带。潮间带的海底常露出水面,是进行教学实习活动的主要地区。浅海带是由50米到200米深的地区,这一带动物较多,植物较少。在水深超过200米的所有的海域均为深海地区。此区又分为倾斜带和深海带两个地带,前者是由200米至2440米之间的地区,后者是由2440米以下至最深的海域。深海带的特点是水温低,海床柔软、环境稳定、缺乏阳光、无季节性变化,没有什么植物,少数栖息的动物均为肉食性。 图1 海洋环境划分示意图 潮汐 海水每天都发生着有规律的、周期性的涨落,这种现象叫做潮汐。它与观察和采集动物有密切关系。1 沿岸地区 50米 200米 滨海带 浅海带 深海地区 2440

4、米 倾斜带 深海带 潮汐产生的原因是月球、太阳对地球互相吸引的结果。由于月球离地球近,所以它比太阳对地球的吸引力大,因此月球是产生潮汐的主要力量。月球绕地球一周需要24小时50分。因而在24小时50分钟内海水发生两次涨落。我国沿海各地除少数地区外,大都如此。潮汐涨落大小不一。产生大潮和小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月球、太阳和地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变化所造成的。月球、太阳和地球差不多在一条线上时,涨潮最高,退潮也最低,称为“大潮”。在农历月初时,涨潮最高,退潮也最低,称为“大潮”。在农历月初时,月球和太阳在地球的一边,它们的吸引里联合起来吸引地球,吸引力量增加,因此潮水最大,这时称为“朔潮”。在农历月中时,

5、月球和太阳在地球的两边,它们从两侧相互吸引着,潮水也很大,称为“望潮”。但是由于海水粘滞性和海底地形高低的差异以及深浅不同等因素的影响,使海水受水平引潮力的作用,流动力受摩擦力作用的结果,大潮发生的时间往往不在朔望,而在初二、三和十六、十七,如闻名中外的钱塘江大潮是在农历八月十八,而不是在八月十五。农历初七、八及二十二、三时,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吸引力成垂直方向,结果吸引力抵消很多,因此潮汐最小,称为“小潮”。一般沿海渔民称上、下弦的小潮为“死汛”,朔望大潮则称为“活汛”。 潮水的涨落高度,除了每月有少许差异以及一个月内发生大小各两次潮外,在全年内不同月份和不同季节也有差异。在冬至前后,因地球离

6、太阳较近,所以潮较大。夏至前后地球离太阳较远,潮汐也较小。 大潮涨潮时,潮水和陆地相接处为大潮退潮线。两者之间叫做潮间带。小潮的涨潮和退潮的活动是发生在潮间带内。大潮的涨潮线与小潮的涨潮线之间叫做上带。小潮的涨潮线与退潮线之间叫做下带。小潮的退潮线与大潮的退潮线之间叫做浸水带。上带每月有两次浸在海水中,期于时间均露于空气中与陆地环境条件接近。因此这里的动物一般均有较强的保护性结构以抵抗不良环境。下带每日有两次潮水浸没,受潮浪影响较大,动物种类较多。浸水带每月有两次大潮露于空气中,其余时间均为海水所浸没,因此基本上为海洋性环境,动物的种类、数量均多,是海滨实习的理想地区之一。 图2 海岸纵剖图、

7、示潮间带的分区 潮汐对海滨动物的生活影响很大,潮汐引起的潮流扩大了水体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氧气的吸收与溶解,同时随潮流冲来的一些有机碎屑又为海滨动物提供了营养来源。因此,一般在低潮线以上海滨动物最为丰富。只有在大潮时,低潮线以上才能完全退露出来,所以采集动物标本的时间,应在农历朔望后12日,的大潮进行。每天采集时间要在“低潮时”前后12小时,如某采集区某日低潮时为中午12点,则采集时间应在上午10点到下午1点左右。 烟台海滨潮汐和我国大部分海岸相同,既每隔24小时50分钟潮水涨落两次,在每个月内发生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其具体时间因年份不同而异。实习前应查阅有关机关的编表,了解低潮时刻和高度

8、。 2 上带 潮间带 下带 浸水带 大潮涨潮线 小潮涨潮线 小潮退潮线 大潮退潮线 渐深带 三、海滨实习应注意事项 1、注意保护国家的动物资源 初到海滨实习的人看到任何标本都感到新奇,由于好奇,可能回大量地采集标本而忽略了对动物资源的保护。结果采集的标本数量多容器少,不能很好处理,终于使大部分标本遭到毁坏。这样,即摧残破坏了动物资源,也会影响学习。因此必须强调要爱护国家的动物资源,实习时要重视观察,适量采集,严格按教师的要求进行工作。 2、采集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不同环境的动物以及不同的采集对象需要不同的工具和不同的采集处理方法;采到动物后若不经过培养、麻醉、固定、保存等一系列的处理,就不容易

9、得到完整的标本。因此要做好采集,必须在采集前把采集用的工具、药品以及培养用的器皿、新鲜海水和应配的药品都事先准备妥当。 3、采集处理标本时应重质不重量 能采集处理几个好的标本胜过千百个坏的标本。采集时不仅注意大型标本也要注意小型标本,有些小型标本在教学上也是很重要的。不管什么标本的采集处理都要认真仔细地对待,严格要求。 4、采集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潮水退后,有各种动物隐藏在礁石或石块下,采集时需要翻动一些大小不同的石块。由于在石块下正常生活着许多其他海洋生物,因此应把翻转后的石块恢复原样,以保护其他生物的生存。 5、采集的标本要分别装放 采集时会采到大小、强弱、软硬不同的各种各样的动物标本,

10、对不同类型的标本,必须分别装放在不同的瓶、管或采集桶里,不能混杂堆放,以免标本损伤。 6、采集时应特别注意有毒动物 对于不认识的动物,切勿以手接触或捉拿,应以竹夹子或其他工具采取,直接放入采集桶或玻璃瓶内。 7、保存的标本一定要有标签 标签要用不怕浸湿的纸料,标签上要注明日期、产地、编号及采集者。写标签要用较硬的铅笔,切勿用钢笔及圆珠笔。 8、爱护实习工具 海水对采集工具尤其是对铁器最容易使其生锈,因此在采集归来后,必须想将采集用的金属工具用淡水洗净、擦干。 四、海滨实习用的仪器、工具和药品 实习前需要做好实习用的仪器、工具和药品的准备工作。这项工作是准备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如果有的仪器、药

11、品或某一工具准备不足,会直接影响到实习质量。我们的实习包括室外和室内两大部分工作。室外工作有:观察和采集动物标本,作定性的观察,也可作定量的调查。室内工作包括动物的培养、观察、分类鉴定以及麻醉、固定、保存等一系列的标本处理和标本制作工作。这些工作需用以下的仪器、工具和药品。 仪器类 复式显微镜 观察原生动物、海绵骨针、海葵等腔肠动物的刺细胞、沙蚕疣足、腹足类的齿舌及动物的其他较微细结构。 双筒解剖镜 观察或解剖较透明的动物标本,如真枝螅等小型水螅体及小型的水母等。 实体显微镜 观察或解剖不通明的动物标本。如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外部形3 态较细微部分的观察和内部解剖等。 手持

12、放大镜 随身携带,以便在采集时或室内观察动物的较微小的形态结构。 药用天平 解剖器 包括解剖剪、小镊子、中号镊子、解剖刀及解剖针等。 解剖盘 搪瓷盘 整理标本,培养动物。 指北针附坡度计 测方向及海滨沿岸坡度,作动物定量调查用。 透明度盘 测海水的相对透明度,作浮游动物及作动物定量调查用。此盘可以自制,即将一直径约20厘米的铁盘,涂以黑白分明的漆面,盘中央有环,系一粗绳,绳上标以刻度,盘下有一铅锤。测透明度时,要背日光,将盘平放,轻轻沉入水中,直至恰好看不见再稍微上提又恰看见时,此时盘下垂的深度,既为其透明度。酸度计测海水的酸碱度,作动物定量调查用。 水底温度计 测量一定深度的海水温度,作动物

13、定量调查用。水面温度和气温用普通温度计。 1 2 图3 透明度盘 1、正面 2、侧面 注射器及针头注射动物标本用。 量筒及量杯配药品用。 培养皿培养小动物。 烧杯用于海葵的培养、麻醉及固定等。 广口瓶装标本用。 细口瓶盛药品用 标本瓶盛海仙人掌等体形长大的标本。 吸管 指管 载玻片和盖玻片 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 工具类 浮游生物网 网是由13号筛绢及25号筛绢制成,网头可用金属,或玻璃小瓶套结在网底,用以收集过滤到的浮游生物。25号筛绢的网,可以捞取一般的浮游生物,13号筛绢可以捞取较大型的浮游生物。 铜筛 筛滤底泥,采集环虫、软体等底栖动物用。 图4 铁铲 挖底栖动物。 1:金属圈 铁锤

14、和铁凿 采集固着于岩石上的动物,如海葵、牡蛎等。2、4:抹布 3:筛绢 小铁片刀 用以采取在岩石上营附着生活的较小型动物。 塑料筒 采集时盛标本用。 4 1 2 3 铁锹 挖底栖动物。 4 5 6 塑料碗 捞小型水母。 塑料盆 捞较大型水母。 采集袋 毛笔 采集小型体柔软的动物 胶皮手套 木箱根据需要而定。 标签 若干。根据需要而定。 棉花、纱布、橡皮膏等若干,按需要而定。 手电筒。 药品类 1、常用麻醉药 氯化锰玫瑰色结晶,能溶于水,微溶于醇,不溶于醚。用0.05%0.2%水溶液或用结晶直接撒在水面上,对海葵麻醉,效果极佳。也可用其麻醉磷沙蚕等环节动物及后鳃类动物。 薄荷脑无色结晶,能溶于醇

15、、醚、氯仿、冰醋酸等,微溶于水。医药上为局部麻醉剂、防腐剂,磨成碎末或直接用其结晶撒于培养动物的海水表面。 硫酸镁 能溶于水、甘油及醇,做成饱和溶液或将结晶直接放入培养动物的海水内。 克罗勒吞无色结晶,能溶于醇、醚、氯仿、甘油、冰醋酸,仅微溶于水。医药上为麻醉剂,一般认为麻醉水母及管水母效果较好。 古柯碱无色结晶,为一种有毒的生物碱,能溶于醇、氯仿、醚,微溶于水,为局部麻醉剂。配成15%水溶液徐徐加入培养动物的海水内,对苔藓虫的麻醉效果尤佳。 乙醇 能溶于水、甲醇及醚。用70%的乙醇徐徐滴入培养动物的海水内。 氯仿无色挥发性液体,能与醇、醚、苯等混合,仅微溶于水,为麻醉剂。用时,将纸在氯仿中浸

16、湿后,盖在培养动物的水面上。可麻醉水母类。 乙醚 透明无色挥发性液体,易燃,使用时,不可有火焰或火花存在,醚之蒸气与空气混合时,既爆发着火。用海水配制成1%乙醚,对各种海产动物都可以麻醉。 2、常用固定剂 乙醇 为使用方便的单纯固定液,有固定、硬化和脱水的作用。浓乙醇对组织细胞有较大的收缩力,常需用稀者固定数小时,再用浓的固定。市上出售的工业酒精一般为95%浓度,常用于固定的浓度为95%或纯酒,也有用7080%者。配法:如配80%的浓度,取95%的工业酒80份加15份蒸馏水即可。 甲醛为最常用的固定剂,穿透力较强,固定均匀,且不易使标本褪色。固定浓度常用710%,市上出售的甲醛是由甲醛气饱和于

17、水制成。饱和量最高者达40%,低者为37%。固定标本若用10%甲醛,配药时,将市售的甲醛视为100%的纯甲醛,取10份甲醛加90份水,即得10浓度的甲醛。 铬酸三氯化铬为棕色带红的结晶,能溶于水及醚。一般常用0.51%水溶液固定标本,然后用水洗,再经30%50%酒精,最后保存于70%酒精内。铬酸为一种强氧化剂,故不可5 与酒精和福尔马林等还原剂混合,否则,会还原成氧化铬,失去固定作用。 醋酸能溶解与水、醇及醚,穿透力强,对标本的细胞有膨胀作用。因此使用醋酸与引起细胞收缩的固定剂合用,能阻碍标本的细胞收缩。用作固定的浓度一般为0.30.5%。 苦味酸为黄色结晶,极毒,能溶于水、醇、苯、氯仿等。在

18、空气中可自行燃烧,装在瓶内可因碰撞而爆炸,所以一般将其配成饱和液保存比较安全。苦味酸的穿透力较乙醇、醋酸差。单独使用对标本组织的收缩较严重。与其它药物混合配制,可避免标本组织硬化,适宜的固定浓度为饱和水溶液。苦味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91.2%。 氯化汞为白色剧毒的粉末或结晶。能溶于水、醇及醚中。通常固定用饱和或近似饱和水溶液。氯化汞的穿透力有人认为和醋酸相同,也有人认为不及醋酸或者偏低。单独使用时,对标本组织的收缩力较大,因而多与醋酸合用成为混合固定液。既饱和氧化巩液95份加冰醋酸5份,或饱和氧化汞2份加无水乙醇1份,临用前混合。用氯化汞或其混合液固定的标本,在其组织中形成许多汞盐沉淀,需要

19、用碘除去沉淀。将标本固定后,放入70%的酒精内,加少许浓碘酒,待碘被吸收,黄色消失后,再加碘酒数滴,直至黄色维持12小时左右,然后将标本保存在7075%的酒精内。 以上为单纯固定液,利用各种药品的优点,以互相补充,使其缺点互相抵消,这样达到良好的固定效果,以下简介几种混合固定液。 CARROY氏液 无水乙醇3份,冰醋酸1份;无水乙醇6份,氯仿3份,冰醋酸1份 固定13小时,根据标本大小而定。固定后保存于70%乙醇内。 BOUIN氏液 苦味酸饱和水溶液75份,40%甲醛25份,冰醋酸5份 固定1248小时,固定后用流水冲洗12小时,再放入乙醇中。或不经水洗直接放入70%乙醇中。 ZENKER氏液

20、 氯化汞5克,重铬酸钾2.5克,硫酸钠1克,蒸馏水100毫升,冰醋酸5毫升 先将氯化汞、重铬酸钾、硫酸钠及蒸馏水混合于烧杯中,加温溶解,冷却后过滤,保存于玻璃瓶中,使用前取此混合液95ML,加冰醋酸5ML既成。 TELLYESNICZKY FORMAL-ALCOHOL液 70%乙醇100毫升,甲醛5毫升,冰醋酸5毫升 固定124小时,固定后放在80%乙醇中洗。 SANFELICE液 1%铬酸水溶液80毫升,甲醛40毫升,冰醋酸5毫升 临用时混合,固定46小时,固定后流水冲洗612小时。 METHACARN液 无水甲醇60毫升,氯仿30毫升,冰醋酸10毫升 乙醇甲醛固定液 95%乙醇90毫升,4

21、0%甲醛10毫升 固定后不需冲洗,可直接放入80%乙醇然后保存在70%乙醇中。 3、常用保存液 乙醇 一般用70%75%浓度也可用80%。 甲醛 用510%浓度保存标本。 6 以上二液也可混合使用,即70%乙醇95份加甲醛5份。为防止标本变硬变脆,可在保存液中加入少许甘油。 五、不同海滨环境的实习 烟台及其附近海滨实习的优良场所。可按以下几个不同的典型环境进行实习工作。 岩岸环境 一般在岩岸栖息的动物是比较多的,但不是所有岩岸都有丰富的动物。在海湾内,通常在坡度不大、较平坦以及乱石较多藻类繁茂的地方,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较丰富。相反,陡峭的岩岸,缺乏藻类生长,又是大浪直接冲击的光裸岩石处所,动物一

22、般是贫乏的。 烟台的炮台山下是典型的岩岸环境,是适于海滨无脊椎动物实习的好地方。 1、目的要求 主要认识岩岸环境中重要代表动物的生活条件、结构特征和分类地位,观察动物在岩岸的分布概况,动物体的形态结构、习性与环境的关系,采集常见的动物标本。 2、岩岸常见动物 烟台的炮台山下为岩石岸,有很多海草和海藻生长,常可见到以下各类动物: 岩岸上固着生活的动物 多孔动物 日本矶海绵 腔肠动物 绿疣海葵 纵条矶海葵 环节动物 内刺盘管虫 埃氏蛰龙介 有孔右旋虫 软体动物 褶牡蛎 密鳞牡蛎 节肢动物 白脊藤壶 东方小藤壶 岩石上下或岩石缝隙间生活的动物 扁形动物 平角涡虫 环节动物 软背鳞虫 覆瓦哈鳞虫 短毛

23、海鳞虫 软体动物 朝鲜鳞带石鳖 红条毛肤石鳖 拟帽贝 日本菊花螺 锈凹螺 短滨螺 荔枝螺 单齿螺 朝鲜花冠小月螺 7 织纹螺 核螺 古氏滩栖螺 石磺海牛 贻贝 黑荞麦蛤 节肢动物 海蟑螂 拟棒鞭水虱 异钩虾 麦秆虫 日本蟳 肉球近方蟹 绒毛近方蟹 平背蜞 四齿矶蟹 两栖黄道蟹 日本寄居蟹 棘皮动物 多棘海盘车 海燕 马粪海胆 真蛇尾 刺参 其它在水中游动的动物,如锯齿长臂虾等,也有能附于海藻上的动物,如钩手水母。在泥沙中潜伏生活的动物,如巢沙蚕吻沙蚕、柄袋沙蠋、镜蛤等。在沙面爬行的动物,如三疣梭子蟹、大眼蟹等。 3、几种常见动物的采集方法 矶海绵 属寻常海绵纲,体质柔软,群体如丛山状,颜色有黄

24、色、橙赤色。多繁殖在海滨潮线的岩礁上,退潮时,在岩石低凹积水处易于找到。采集时用刀片或竹片从基部轻轻刮下,刮时勿伤及群体,以保持其完整,然后将标本置于盛有新鲜海水的广口瓶内,静置片刻,将固定液直接加入广口瓶内。如果只作观察外形的标本,可向瓶内加福尔马林,至其浓度达到5%为止;如作为观察骨针的标本,则向瓶内加酒精,至酒精浓度达80%为止。标本经杀死后带会,再换同样浓度的液体,即可长期保存。矶海绵的体壁易于破碎,因此在同一容器内不能放置过多,以免标本损坏。 海葵 岩岸常见的海葵在岩石缝隙内或岩石上固着生活,它们的触手伸长时很像一朵菊花或葵花,在满潮时触手完全伸展,借以捉食物;退潮后触手和身体完全收

25、缩成为球形。生活于岩石缝内的个体很不容易采,一定要用铁锤和铁凿将其下端固着部分的岩石一起采下,打岩石时可距海葵固着部约23厘米远,8 切勿伤及海葵,应尽可能使其少受震动。将采到的海葵置于盛海水的容器内,容器内标本不宜重叠。携带时注意保持平稳并经常更换海水。 钩手水母 退潮后,在岩石间海草较多的水洼中,注意观察水面,常可见有钩手水母。或用大竹镊子轻轻扰动水草,再仔细观察,如有钩手水母,既可见其游向水面。采集时,可用一塑料碗捞取,放入玻璃瓶子中。 平角涡虫及其它扁虫 多生活在高低潮线间石块下面,采集时翻动石块常可以找到。如看到扁虫匍匐爬行时,可用毛笔或竹片逆扁虫运动的方向诱导取下,或用小镊子将其轻

26、轻挑下来,纳入盛海水的小瓶或小管中。扁虫身柔软、易破损,采集时必须小心,注意不要与其它动物放在一起,因为它常常分泌黏液缠绕别的动物。 龙介 生活于弯曲的石灰质管中,它的栖管多固着于岩石上或贝壳上。常有许多管子缠绕在一起,采集时可以将管连虫体同时采下,放在盛有海水的小瓶或指管内,带回实验室。 石鳖 足部发达,用足紧紧附着于岩石上或石块上生活,它们在岩石上的固着力很强,因此,采集时,须乘其不备,迅速从其一侧推动,便可以使石鳖与岩石脱离。若采集前触及动物,其附着力加强,便不易采下。将采得的标本放入盛有海水的容器内带回实验室。 牡蛎 这种动物终生以贝壳固着在岩石或其他物体上,在固着后永久不能移动。采集

27、时,选择在岩石固着不太坚硬的个体,用凿子打下即可。否则很难采到两个贝壳都完整的标本。 藤壶 身体周围具有6块钙质壳板,顶端由4片壳板组成能开闭的盖,下端固着在岩石上,它是海滨最常见的种类。由高潮线到低潮线以下都有分布。采集时,最好连附着物一块采下,否则不容易采到完整的标本。 麦秆虫 在岩石间的小水窝内,有褐藻或绿藻等海藻生活的地方,仔细观察藻类,常可见其上有麦秆虫。麦秆虫用其胸足钩附在海藻上生活,其形态和颜色与海藻很相似,在褐藻间生活者均为褐色,在绿藻上生活者均为绿色。因此它是观察拟态和保护色的好材料。采集时可用小镊子将其连同所附着的海藻一块取下,或者轻轻将其与海藻分开,放入盛海水的玻璃瓶中,

28、带回实验室。 蟹类 退潮后大都隐藏在石块下或石缝内,在岩岸习见的蟹类中,不少种类爬行很快(如日本蟳),有些爬行较慢,采集时需多翻动石块,遇爬行快的,迅速用大镊子夹取;行动慢的,只要找到就不会跑掉,用镊子夹取后放入盛海水的容器内带回。 寄居蟹 种类较多,俗名白住房。它们都是寄居在螺类的空壳中生活,腹部的甲壳仅留痕迹,存在与各体节的背面上。全体为柔软的肉质,体与螺壳的腔一样,呈螺旋状而居于其中,当躯体生长时,则舍旧壳而另找新壳。很容易采到。 海参类 种类很多,常见的如刺参,多栖息在藻类繁茂的岩礁间或较深的海底,采集时应注意切勿对其刺激过度,以免排除内脏或不能恢复原来状态。采到标本后要即使放入盛海水

29、的容器内,且容器内动物不宜重叠,携带时要尽量保持稳定,勿过度摇动。 一般棘皮动物,退潮后在岩岸具海藻的积水处,常见的有海燕、海星及蛇尾等,在岩石缝中常有马9 粪海胆分布,心形海胆和锚海参则埋于泥沙中。采集时,要注意蛇尾的腕容易折断。采到后要放入盛海水的容器内,单独保存。锚参体柔软,也要单独保存。 注意:在采集时,如果发现一个自己不熟悉的动物时,千万不要用手去拿,因为有写动物有毒以免遭受其害。 4、观察 岩岸的环境是多样性的,受风浪和潮汐的影响很大。首先要了解在本区内生活的动物所具有的特点。从形态特征、习性、生理功能上理解它们对环境的适应,如保护色,拟态,抗御环境剧烈变化的特殊结构和功能等。认识

30、在不同的小生境中动物分布的区别,以了解动物体和环境的相互关系。 5、室内工作 海产的无脊椎动物一般对环境因子的刺激相当敏感,采集到的动物,通常需要经过培养,麻醉、固定、保存等处理过程,才可得到完整的标本。因此,采集回来后,应立即将采到的标本分门别类放在不同的容器内,并换上新鲜海水。例如将海葵放在大烧杯内,每个烧杯放一个海葵,并将烧杯放在空气新鲜、平稳、不受震动的地方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可以观察动物的运动,取食以及对刺激的反应等。对稀有少见的动物,应单独放在一种容器中培养观察。 室内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对采集到的标本进行培养和观察,培养时要注意更换海水,保持清洁。 将标本进行麻醉、固定和保存

31、。 对标本进行分类鉴定,掌握其分类特征及分类地位。 思考问题: 岩石上附着生活的动物具有哪些特点,以适应环境? 石下或石缝中所看到的不同动物都有哪些特点?它们与石上附着生活的动物有何不同? 在岩岸生活的动物,有哪些是优势种 沙岸、泥沙岸环境 沙岸是指细沙的海岸,不是粗沙砾的海滩。泥沙岸是沙多而泥少或泥、沙大致兼半的海滩。一般说来,在靠近内湾,波流稳静,滩平,退潮时能露出较远的陆地的地方,多栖息着丰富的动物。 烟台芝罘地峡东西岸和西沙旺既属于上述环境。西沙旺为典型的沙岸环境,芝罘地峡东岸为泥沙岸,此二区相连为广阔平坦的泥沙岸环境,濒临芝罘湾。芝罘地峡西岸为典型的泥沙岸环境。在大潮期中退潮时可露出

32、数百公尺的地面。芝罘地峡东岸的沙岸下层多为黑泥沙,富有有机物质,穴居的动物种类很多。 1、目的要求: 认识沙岸、泥沙岸环境中动物的主要特点,辨认主要动物种类的穴形、了解它们的生活条件,主要特征和分类地位,并学会观察、采集和标本处理的方法,从这写动物的形态和生态特点来理解其对环境的适应。 2、沙岸、泥沙岸常见的动物 在烟台芝罘地峡东岸、西岸常可见有下列动物。 在泥沙中潜伏生活的动物: 腔肠动物 黄海葵 星虫状海葵 10 海仙人掌 环节动物 沙蚕 巢沙蚕 吻沙蚕 须鳃虫(Cirriformia spp.) 柄袋沙蠋 燐沙蚕 索沙蚕 缨鳃沙蚕 螠虫 单环刺螠 星虫 裸体方格星虫 软体动物 扁玉螺 微

33、黄镰玉螺 脉红螺 古氏滩栖螺 魁蚶 泥蚶 毛蚶 日本镜蛤 文蛤(Meretrix meretrix) 青蛤 沙海螂 长竹蛏 橄榄紫蛤 菲律宾蛤仔 异白樱蛤 中国不等蛤 腕足动物 海豆芽 棘皮动物 海棒槌在沙面上爬行的动物 软体动物 织纹螺 托氏鲳螺 核螺 经氏壳蛞蝓 泥螺 11 节肢动物 豆形拳蟹 宽身大眼蟹 日本大眼蟹 圆球股窗蟹 日本寄居蟹 海蟑螂 近方蟹 日本鲟 自由游泳的动物 节肢动物 虾蛄,退潮后栖息于沙穴中,穴孔在沙面上可见,呈三角形。 日本美人虾退潮后栖息于沙穴中。 哈氏美人虾退潮后栖息于沙穴中。 短脊鼓虾有时栖息于沙穴中,穴内有水。 红线黎明蟹 3、几种常见动物的采集方法 在此

34、环境中生活的动物,多穴居于泥沙中或在沙面爬行。因此采集时,应首先观察辨认穴形,或辨认动物爬行活动的痕迹。以便找寻所要采集的动物。如为穴居动物,则按实验指导要求,挖掘开泥沙,了解其栖息于沙内的情况,然后将动物从泥沙中取出,再仔细地观察其潜入沙内的动作,如为管栖动物,应注意其栖管的形状、构造和大小,再将动物连同其栖管一起放在盛海水的容器内,带回实验室。 黄海葵 体呈黄棕色或淡黄色,埋在泥沙内生活,基盘固着在沙中的碎壳上或其他物体上,退潮后,仅口盘及触手露在泥沙表面,呈葵花状,颜色与泥沙极为相似。因此,必须仔细观察方可见,用手触之,从其口中向上滋出一股水,随着海葵向下收缩,地面陷一圆洞。采集时,用铁

35、锨挖之可得,但为了观察它在泥沙中伸展的状态和自然长度,最好左手指伸开呈半圆形从海葵口盘外侧伸向泥沙中,轻握海葵口盘的下部,再用右手中的铁铲将海葵体一侧的泥沙除去,既可见其埋栖于泥沙中的自然状态。然后将海葵放在盛新鲜海水的桶内带回实验室。 海仙人掌 栖息于沙内,体为棒状,呈黄色或橙色。满潮时,体大部分露于外面,仅柄部插入沙内。如其体内充满还水,水螅体完全展开时很像仙人掌。退潮时,体内的水排出,而缩入沙内,其上端常露在外面。因此很容易采集,采后放在盛有新鲜海水的桶内带回。 海豆芽 体形如豆芽,具背腹两片长方形介壳,下端有一长柄,栖息于深约20厘米的泥沙中。退潮后在集有浅水的沙滩表面可以看见有并列的

36、三个小孔。每孔直径约23毫米,孔间距离约为5毫米,仔细观察,可见每孔中内外伸出一束刚毛,若触动附近的泥沙则动物下缩,三个小孔既变成一条裂缝,此即为海豆芽的洞穴。采集时,将拇指与食指张开,轻轻地伸入三孔两侧的泥沙中深约23厘米。迅速捏住海豆芽的背腹两片长方形介壳,此时动物用力下缩,采集者可用适当之力向上拔,用另一手沿动物的柄部掘泥沙深达2030厘米处,既可得完整标本。挖泥沙时,应注意勿折断柄部。 12 磷沙蚕 栖息在泥沙内的“U”形管中,退潮后在沙滩表面找寻露出沙面约12厘米高、白色革质管子。管端的内外面光滑,直径约45毫米。再于管的周围2尺左右的区域内寻找同样的管子。然后,用一硬纸管套在管上,

37、或用口直接吹一个管口,若见另一个管口喷水时,则可断定此为磷沙蚕所居的“U”形管。或用手指捏闭一个管口,再轻轻压挤被封闭的管子数次,放开手,少顷,观察到另一管口有缓慢流水,也可断定此二管口为一条管子。此法对磷沙蚕的刺激小,但不如前一种方法明显。采集时,在两管间划一直线,在线的一侧用锹挖,挖时因泥沙易于下陷,可用木板挡住一方之泥沙,从另一方挖之,深度与两管口间的距离成正比,两管口距离近者则浅,远者则深。挖到约为50厘米深度时,可见与地面平行的横管,管径较粗、易破裂,要小心取出,将全管放在盛有海水的容器内。因磷沙蚕体柔软易破损,和管一起便于携带。待处理时再将管剥开。 巢沙蚕 退潮后在泥沙滩上所见的一

38、种管口,其上附有碎海草、沙砾、贝壳等即为巢沙蚕的管口,采集时用锹从管口的四周向下挖,管多为上下直行。挖出后,以手轻捏,可探知其内有无虫体。将具有虫体的管子放在盛海水的容器内携回处理。 柄袋沙蠋 又名海蚯蚓。栖息于泥沙中。它们巢穴有两个穴口,在尾部的穴口堆积许多圆形泥沙条的排泄物,形状如蚯蚓粪,在尾部穴口周围约10多厘米处有一漏斗形的凹陷,即为其头部穴口。采集时选择虫体正往外排出泥条的穴口,用锹离尾部穴口10厘米处快速下插,轻轻掘起展开泥沙,动作要迅速。将所采标本置于盛还水的玻璃瓶内带回。 竹蛏 退潮后,在泥沙岸上可见有紧密相邻、大小相等的两个小孔,长约1厘米呈哑铃形,受震动后两个小孔下陷成为一

39、个较大的椭圆孔。即为竹蛏所在的孔穴。采集时,先勿惊动竹蛏,用锹迅速挖深达3050厘米,即可采得标本。另一种采集方法是:发现竹蛏穴口后,先用铁锹铲去表面的一薄层泥沙,使露出的穴口比表面的大,然后用食盐少许填入其穴内,不久竹蛏因受盐度突然增高的刺激,便从穴的深处上升到穴外。但此法适用于较硬的沙滩。否则,如为软滩,则因竹蛏的穴口易被流沙堵塞而失效。 日本镜蛤 栖息在泥沙滩内,在低潮线一带低凹积水处分布较多,根据我们的观察,其穴孔特征是:在沙土表面露出两个大小不等、相距很近的穴孔。穴孔直径很小,一般不超过0。4厘米,两孔中心距离一般不超过1厘米。穴孔直径的大小和两孔中心间的距离通常随个体的大小而异。日

40、本镜蛤栖息的深度,多为717厘米,一般不超过20厘米。伸出出、入水管进行呼吸和滤食。采集时,用铁锹挖掘穴孔部分的泥沙即可采得。然后将标本放入盛海水的捅内带回。 魁蚶 退潮后在沙面上有二个如向日葵种子形状的小孔,长约1厘米,尖端相对,有时二孔连在一起,既为魁蚶所在之处,因其生活在泥沙表层,用手即可采得。 虾蛄 形状像琵琶,因此又名琵琶虾,多在低潮线的泥沙中,它的洞穴两端开口,采集时,可用脚踏它巢穴的一端徐徐前进,动物则从另一端穴口出来。椰油的种类为一个穴口,且上下是垂直的,深约30厘米,以锹挖之即可采得。 美人虾 13 在芝罘地峡西岸较多,退潮后潜居于泥沙中,在泥沙表面露出两个圆形小孔,我们曾观

41、察其外观与长竹蛏、日本镜蛤的穴孔很相似,但美人虾的穴孔直径略大于前二者,两穴孔中心距离也大于1厘米。穴深约20厘米。采集方法,用锹挖,即可采得。 海棒槌 穴居于沙中,在低潮线一带分布较多,其洞穴的外观很易辨认,在平坦的沙滩上,可见有小沙丘其上有一个小孔。距小沙丘20厘米左右的地方有一小穴,小穴深度约为5厘米。海棒槌即穴居于此下面深2030厘米的地方。采集时,在小沙丘与小穴之间连一直线,在直线的侧面用铁锹迅速挖之即可采得。注意挖时勿伤及标本。 4、观察 首先注意在潮间带不同区内动物的分布与其生活条件的关系,如栖息方式有何不同,运动器官与感觉器官发达与否,穴居动物具备那些特殊结构以取得必要的生活条

42、件,应作详细观察。根据穴形辨认出动物的种类后,可给穴居动物一些刺激,观察其反应。其它如海藻的分布对动物分布的影响等。以加强对动物体与环境关系的 。 5、室内工作 将采集的标本分门别类放置在各个容器内,按时更换新鲜还水,进行培养、观察,并对标本内进行处理和保存。 重点观察12种动物,了解它们的形态结构特点及生活习性,考虑它们如何适应环境。 采集到海仙人掌和磷沙蚕标本,在晚上对虫体稍给以刺激,可观看它们发磷光的现象。 对标本进行分类鉴定,掌握常见种类的主要特点及分类地位。 海港码头环境 海港码头也是动物生存的一类环境。在此环境内生活的动物,有的种类常是其它地方不易见的。在海港内的浮筒上、码头桥柱上

43、、浮船的船底上以及平常浸在水里的浮船两侧,都会有许多动物附着生活,如码头桥柱为木质的,还可以找到危害海港建筑的动物。在这类环境实习,也需要在退潮以后进行。烟台港即属海港环境。 1、目的要求 重点观察附着在港内浮木上、旧船底或海带上的一些腔肠动物和苔藓动物,匍匐在海藻上的软体动物以及营漂浮生活的水母类等,认识它的种类,并从其结构特点了解动物体与环境的关系。 2、海港码头常见动物 在烟台的烟台港内常见的动物如下: 在海港内浮木、浮标、旧船底、人工养殖的海带及其它藻类上营固着生活的动物: 多孔动物 冈田樽海绵 腔肠动物 数枝螅 细管真枝螅 环节动物 内刺盘管虫 有孔右旋虫 在海藻上附着生活的动物 1

44、4 软体动物 小拟海牛 节肢动物 麦秆虫 港内海水中漂浮生活或自由游泳的动物: 腔肠动物 钩手水母 海月水母 海蛰 软体动物 乌贼 蛸 钻凿海港内木质建筑及木船等并在其中生活的动物 软体动物 船蛆 港底泥沙中生活的动物: 腔肠动物 海仙人掌 环节动物 须鳃虫 红色叶蛰虫 软体动物 镜蛤 栉孔扇贝 菲律宾蛤仔 3、海港内几种常见动物的采集方法 生活在海港内的动物的采集方法,有些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不再赘述,这里仅介绍以前没有涉及的动物类群。 数枝螅、真枝螅等 这些动物都营群体生活,附着于海港内浮木、海藻及其它物体上。采集时,最好连同附着物一起采下,以便观察其自然的附着状态。采到这些动物后,需要放

45、到盛新鲜海水的宽阔容器内,不可重叠堆放,以免把动物闷死或陷入半收缩及收缩状态。 海月水母 在海水中营漂浮生活,在七、八月间常成群漂浮在海面,遇风浪时即沉在深水处。采集时可以乘船捕捉,由于海月水母体多胶质,极易破碎,尤以伞边缘为甚,因此最好用塑料盆将动物和海水一同舀起,选直径10余厘米、四个马蹄形生殖腺明显完整的个体,放在盛有新鲜海水的容器中,容器内的标本不宜过挤,以免破损。采集后如距离处理时间较长,必须经常更换新鲜海水,否则水母会闷死而解体。 其它水母类,如海蛰等,采集方法同上。 船蛆 它能钻凿浸于海水内的木材而在其中生活,在海港内的木质建筑以及木船等常被其破坏。如果在码15 头的桥柱上或海港

46、内浸在水内的木质建筑上,看到许多约1毫米或1毫米以上的孔洞时,多半有船蛆在里面生活。如果有条件,可以把这中木材带回,从表面向里面剥到船蛆。剥船蛆时必须仔细耐心,找到一个虫体时,必须从头到尾逐渐剥,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标本。 4、观察 首先对港内浮木、浮标,旧船底等处进行寻找,发现附着生活的动物种类,观察这些动物的形态特征、运动方式、摄食方法等。如有困难可将动物移放在培养皿中观察。观察时注意在海港内生活的动物有不少种类体质柔软,思考这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如何,生活在海藻间的动物的颜色和形状如何,这对动物生活有何意义。 5、室内工作 将所采集的标本进行处理和保存,如采到数枝螅可以制作成数枝螅装片标本。

47、 根据实习指导对一定数量的动物作形态上的详细观察。 绘制一海港内简图,说明动物分布的状况。 六、海产无脊椎动物的处理方法 动物标本的处理和动物的采集工作同样重要,是实习工作不可缺少的内容,如果在实习中采到很多很好的标本,但不能很好地处理和保存,以供教学或科研的需要,也可以说等于前功尽弃。因此,动物标本的处理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处理动物标本应注意事项 1、标本在处理前需要将其体上的泥沙、杂质洗净,方可进行麻醉、固定和保存。需要麻醉的标本,在洗涤时一定要用海水冲洗,不需要麻醉的标本,用海水或淡水皆可。 2、在麻醉标本前,必须将麻醉标本的容器用海水洗刷干净,尤其对小型标本的麻醉更应注意。 3、麻醉任何动物标本前,都必须用新鲜海水培养动物,使动物完全处于正常生活状态时,才能开始麻醉。 4、正在进行麻醉的动物标本,应该置于不受震动,光线稍暗的地方。 5、在麻醉过程中,如因麻醉剂放得太多,使动物体或触手收缩时,即可停止加麻醉剂,重新更换新鲜海水,使动物恢复正常状态后,再进行麻醉。 6、干制的标本,必须用淡水冲洗干净,去掉动物体上含有的盐分。 7、保存具有石灰质贝壳和骨骼的动物标本,最好用酒精而不是福尔马林,因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