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区域注意事项.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41415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气区域注意事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煤气区域注意事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煤气区域注意事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煤气区域注意事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煤气区域注意事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气区域注意事项.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煤气区域注意事项焦炉煤气相关指标 一、 焦炉煤气主要组成及性质: 成分() CO 碳) 58 5560 CH CmHnCO2 化碳) 气) 相对密度 性质 2328 24 0.40.8 1.53 35 0.363 无色、有臭味 另外包含硫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多环芳、氨、煤尘焦尘、焦油等成分。 二、 工作环境中CO最高允许含量0.0024。我厂煤气管道内CO含量58。 三、 人体吸入CO后症状如下: a) 1、200ppm吸入23小时,轻微头痛; b) 2、400ppm吸入12小时,前额痛,后脑头痛; c) 3、800ppm吸入45分钟,头晕恶心、痉挛;吸入2小时失去知觉; d) 4、16

2、00ppm吸入20分钟,头晕恶心、痉挛;吸入2小时死亡; e) 5、3200oom吸入510分钟,头痛;吸入30分钟死亡; f) 6、6400ppm吸入12分钟,头痛;吸入510分钟死亡; g) 7、12800ppm吸入立即昏迷,12分钟死亡。 四、 CO含量超过160ppm时,应采取通风或佩戴防毒面具的措施。 五、 空气中NH3的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为30mg/m3;空气中苯的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为40mg/m3;空气中H2S(硫化氢)的最高允许浓度为10mg/m3。 煤气区域注意事项 一、 进入煤气区域严禁携带火种。 二、 工作、巡检时必须事前使用CO检测仪,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工作过程中应随

3、时关注CO浓度变化情况。 三、 移动式电动工器具要有良好接地和漏电保护。 四、 严禁在煤气区域停留、睡觉、取暖。 五、 煤气区域检查时,除去设备的检查外还应该检查煤气管道焊缝和转机动静间隙、风机轴头及水封、隔断装置、膨胀节、法兰连接部位等是否有泄漏。 六、 严禁向煤气管道容器内突然送入温度较低的介质,以免形成负压和损坏设备。 七、 煤气放散时,放散口上风侧20米,下风侧40米禁止有人。 八、 煤气设备管道打开人孔时,要侧开身子。 煤气事故救护注意事项 一、 发生煤气泄漏、中毒时,立即汇报值长,将泄漏点及现场情况、中毒人数、时间、地点、中毒程度汇报清楚。 二、 煤气泄漏时,抢救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

4、,严禁用纱布口罩或其他不适合防煤气中毒的器具,严禁冒险抢救或进入泄漏区。 三、 进入现场救护人员,先关闭阀门切断毒源,防止毒气扩散;同时打开门窗和通风装置,排除过量的一氧化碳气体。 四、 发生煤气中毒后,立即将中毒者抬到危险区域外上风侧空气新鲜的地方解除阻碍呼吸的衣物;如出现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症状,将中毒者双肩垫高15cm,四肢伸开,头部尽量后仰,面部转向一侧,并适当保暖;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做人工呼吸,抢救者要避免吸入中毒者呼出的气体;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复苏胸外挤压术,恢复心跳功能。 五、 煤气轻微泄漏着火,用灭火器扑灭,也可用湿砂子、湿泥、湿麻袋和石棉布等堵住着火处灭火。 六、 直径大于100mm的设备或管道着火时应将煤气来源总阀关闭2/3,适当降低煤气压力,再进行灭火,应注意煤气压力不能低于4998Pa,严禁突然关闭煤气总阀门,以免引起回火爆炸。 七、 直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管道着火时,可直接将煤气阀门关闭,切断气源灭火。 八、 在通风不良的场所,煤气压力降低以前不要灭火,否则,灭火后煤气仍大量泄漏,会形成爆炸性气体,可能引起爆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