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爆破常识.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41664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井下爆破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煤矿井下爆破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煤矿井下爆破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煤矿井下爆破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煤矿井下爆破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煤矿井下爆破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井下爆破常识.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煤矿井下爆破常识爆破安全基础知识 我国煤炭生产虽然机械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地质条件等限制,煤矿生产还离不了炸药爆破。因此,要从事煤矿井下生产,就必须了解和学习有关炸药和爆破的知识。 一、爆破器材 煤矿进下生产所用的爆破器材主要包括矿用炸药、雷管、发爆器。 矿用炸药 把适合于矿山工程使用的炸药叫矿用炸药。 1.炸药的概念 能进行化学爆炸的物质叫炸药。炸药爆炸具有三个基本要素: 爆炸反应速度快,约为15008500ms,铵梯炸药爆炸反应时间仅为十万分之三秒。 爆炸反应过程中能放出大量热,一般工业炸药为262.610J/kg。 爆炸反应能产生大量气体,约为7001000L/kg,铵梯炸药为85

2、0920 L/kg。 2.常用的几种矿用炸药。 1)铵梯炸药 它是由硝酸铵、梯恩梯、木粉、沥青和石蜡、食盐等材料配制成的混合炸药。分为岩石铵梯炸药和煤矿铵梯炸药两类。 岩石铵梯炸药有1号、2号、2号抗水、3号抗水和4号抗水型五个品种。这类炸药储存保证期为6个月,只用于无瓦斯的岩层中爆破。煤矿铵梯炸药有2号、2号抗水型,为一级安全;3号、3号抗水型,为二级安全。储存保证期为4个月。 铵梯炸药保存过期的、硬化揉不松的、水分超过0.5的都禁止使用。 2)水胶炸药和乳化炸药 它们同属含水炸药,因其成分中含有水而得名。这类炸药有明显优点:威力大,密度高,抗水性强,爆炸后烟中有毒有害气体少,爆轰感度高,传

3、爆性能稳定,加工4易,成本低,制造、运输、储存和使用安全。因此这种炸药成为煤矿大力推广使用的炸药品种。它也是由多种成分配制成的混合炸药。其品种有一、二、三级煤矿水胶炸药和二、三、四级煤矿乳化炸药。还有用于岩石中和深孔、光面爆破的水胶和乳化炸药品种。 3)被筒炸药 由2号煤矿炸药为药芯,外包食盐被筒层的高安全度煤矿炸药。只用于爆炸溜煤眼或煤仓堵塞。 4)离子交换炸药 由硝酸钠、氯化铵和硝化甘油制成的煤矿许用炸药。硝酸钠和氯化钠在爆炸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离子交换,生成雾状的氯化钠,能降低爆温和抑制瓦斯爆炸。离子交换炸药是五级安全的高安全度炸药品种,特别适用煤与瓦斯突出工作面。储存保证期为9个月。

4、3.煤矿许用炸药的正确选用 根据规程规定,煤矿井下使用的煤矿许用炸药的安全等级应和爆破工作所处区域瓦斯等级相适应,并符合下列规定: 低瓦斯矿井的岩石掘进工作面,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一级的煤矿许用炸药。 低瓦斯矿井的煤层采掘工作面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二级的煤矿许用炸药。 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的高瓦斯区域,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煤矿许用炸药。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工作面,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煤矿许用含水炸药。 同一工作面不得使用工种不同品种炸药。 雷管 煤矿井下一般使用电雷管放炮。主要有瞬发电雷管、秒延期电雷管和毫秒延期电雷管。 1、瞬发电雷管 通入足够的电流能在瞬时立即起爆的电

5、雷管为瞬发电雷管。 瞬发雷管分为普通型和煤矿安全需用型。普通型用于无瓦斯工作面;煤矿许用型用于任何条件工作面。煤矿许用型瞬发雷管的副起爆药中加入了消焰剂氯化钾,可降温消焰,能有效防止瓦斯煤尘爆炸。规程规定,“不同厂家生产的或不同品种的电雷管不得掺混使用”。 2.秒延期电雷管 通入足够电流后,迟延若干秒依次爆炸的电雷管为秒延期电雷管。用导火索长度控制延期时间的不同。这种雷管为非煤矿许用型,只能用于无瓦斯岩石工作面爆破。 3.毫秒延期电雷管 通入足够电流迟延若干毫秒依次爆炸的电雷管为毫秒延期电雷管。用延期药控制延期时间。此雷管分为普通型和煤矿许用型两种。规程规定,使用煤矿许用毫秒延期雷管时,最后一

6、段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 发爆器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放炮必须使用发爆器。发爆器是井下放炮的起爆电源。煤矿井下使用的防爆型电容式发爆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外壳防爆等特点。发爆器要经常检查、正确使用。发爆器只能由爆破工操作,其他人不可随意操作。规程规定,发爆器钥匙必须由爆破工随身携带,严禁转交别人。 爆破材料安全管理 为了保证安全,防止爆破材料散失造成事故,井下人员应遵守以下规定: 接触爆破材料的人员不许穿化纤衣服。 学习安全方针,把防止爆破材料散失作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一项具体内容来落实。 进行岗位责任教育,使工人形成自觉遵守有关规定的习惯。 学习法律法规知识、要懂得散失爆破材料造成严重

7、后果者即构成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严禁任何人私拿、倒卖、转借、赠送、丢失爆破材料。 严格遵守爆破材料丢失处理制度,执行奖惩和丢失报告制度。 二、井下安全爆破 井下安全爆破主要是采掘工作面炮眼布置及安全事项。有关爆破的基本概念:自由面,即介质与空气接触的面;最小抵抗线,即装药中心到自由面的最短距离。 采掘工作面炮眼布置 1.采煤工作面炮眼布置 1)炮眼的种类及作用 底眼,位于工作面底部,其作用是先将煤层下部的煤炸出,为腰眼和顶眼创造自由面,为装煤、移溜、支护创造条件。 腰眼,位于煤层顶底板之间,作用是扩大底眼掏槽的自由面。 顶眼,位于煤层顶板以下,它的作用是爆落顶煤,为挂梁创造好条件。 2)炮

8、眼的排列方式及适用条件。 炮采工作面的炮眼排列要根据工作面采高、煤硬度、顶底板岩性和煤层的节理、层理等条件合理确定。 单排眼排列。一般用于1m左右的薄煤层或煤质较松软、节理发育的中厚煤层。沿工作面打一排稍俯并斜向一侧的炮眼。 双排眼排列。当煤层厚为1.01.5m,煤质中硬时,沿工作面煤壁打两排眼,煤质中硬时用对眼,煤质较软时用三花眼;顶板不好时用三角眼。 三排眼排列,即五花眼布置,用于煤质坚硬、采高较大时的中厚煤层中。 2.掘进工作面炮眼布置 掘进工作面炮眼分为:掏槽眼,位于巷道断面中下部,其作用是开创自由面;辅助眼,位于掏槽眼与周边眼之间,其作用是扩大自由面;周边眼,位于巷道断面周边,其作用

9、是控制断面形状和尺寸。 掏槽方法主要用楔形,此法适用于各种煤岩层中,是现场应用最多的一种掏槽方法。此外还有锥形、单斜、角柱、螺旋等掏槽方法。 煤矿爆破有关安全事项 1.领药、做引药及装药 领药。由爆破工完成。当爆破工所领的药较多拿不完时,可去一名熟悉规程和井下情况的老工人帮助背药。 做引药。就时将雷管装配到药卷中。做引药必须再顶板完好,支护完整、通风良好、没有淋水、避开机电设备和金属物体的地点进行。雷管只许从没有聚能穴一端全部装入。 装药。就是将药卷装入炮眼中。其程序是:验孔,检验炮眼角度、深度、数目及位置是否符合爆破图表要求;清孔,将打好的炮眼中煤、岩粉末清除干净以便装药;装药,按爆破图表要

10、求,将药卷按起爆顺序用木炮棍轻轻推入孔内,每卷药连接紧密;封孔,用炮泥将炮眼封严;最后,将每个雷管脚线纽结短路。严禁超量装药,严禁装盖药和垫药。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装药。. 2.放炮前检查与警戒 放炮前要对工作面进行全面检查并设警戒。 检查顶板情况,加固支架,敲帮问顶。 检查瓦斯、煤尘情况,实行“一炮三检” 工作面风量不足,瓦斯浓度达到1时都禁止装药放炮。 放炮前在能进入放炮地点的每一个进口处设一个人,并挂牌、拉线绳作为警戒。 与放炮无关的人员全部撤到警戒线以外的安全地点。人数清点准确后,班组长才可通知爆破工放炮。 3.联线与放炮 联线。只能由爆破工一人操作,其他人不可参与。母线长度要以作业规程

11、规定为准,绝缘要好,接头要用胶布包好。雷管脚线间接头及与母线接头要扭紧并悬空,禁止与杂物接触。 母线要随用随挂,禁止用固定母线。 放炮必须用放炮器,禁止用动力电放炮。 掘进工作面必须用毫秒延期雷管全断面一次起爆;采煤工作面采用分次放炮时必须符合一组装药一次起爆,禁止一次装药分次起爆。也可用毫秒延期雷管起爆。 无封泥、封泥不足,都禁止放炮。 规程规定,在岩石中放炮时最小抵抗线不小于0.3m;在煤层中不小于0.5m. 严禁放糊炮和明炮。糊炮是用炮泥糊着炸药放炮;明炮是炸药裸露着放炮。 放炮时,爆破工必须先发出警号或鸣哨。 躲炮时背靠巷道帮底部蹲下,双手臂保护脸面,以防伤害。即使在警戒以外也不许站在

12、巷道中间躲炮,以防冲击波冲倒。 放完炮不要急着进工作面,要等检查后再进入工作面。 4.炮后检查 放炮后,由爆破工、班组长和瓦斯检查工先进工作面巡视放炮地点。检查通风、瓦斯、煤尘、顶板、支护、瞎炮、残爆等情况。如有危险、立即处理。 由布置警戒的班组长将其亲自撤回。 只有在工作面的炮烟吹散,警戒撤回,检查瓦斯不超限,影响作业安全的崩倒、崩坏的支架修复时,人员才可进入工作面工作。 放炮后,放炮地点附近20m内洒水降尘。 发现并处理瞎炮时,必须在班组长直接领导下进行,并应当班处理完毕。若当班处理不完,爆破工必须同下一班爆破工在现场交接清楚。处理方法要正确,在距瞎炮0.3m处另外打一个平行瞎炮的新炮眼重新装药炸掉,不可用手拉脚线、镐刨等错误做法处理瞎炮。 5.防止残爆、爆燃、缓爆发生 残爆:指炮眼中炸药未爆炸完,留有残药。 爆燃:是炸药爆轰中断而转化为剧烈燃烧。 不装盖药、垫药,不用变质、受潮炸药,装药方法正确,药卷间不留孔隙等可防止出现残爆、爆燃现象。 6.防止炮烟熏人 炮烟中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及粉尘等。特别是二氧化氮是剧毒气体,能使人中毒,轻者发炎,重者死亡。 为防止炮烟熏人事故发生,应坚决不用受潮、硬化、过期变质炸药,药量不超规定,封足炮泥。特别是坚持用水炮泥吸收烟中毒气。等炮烟吹散后再进入工作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