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解读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48791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创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解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无创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解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无创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解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无创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解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无创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解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创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解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创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解读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无创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解读,将无创DNA纳入产前诊断技术统一管理基本要求适用范围临床服务流程检测技术流程质量控制指标,内容,基本要求,一、机构要求(一)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的医疗机构应当获得产前诊断技术类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二)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采血服务的医疗机构(以下简称采血机构)应当为有资质的产前筛查或产前诊断机构;开展采血服务的产前筛查机构须与产前诊断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向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三)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实验室检测的医疗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机构)应当具备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资质;严格遵守医疗机构临

2、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相应检验项目应当接受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二、人员要求(一)从事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按照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要求取得相应资质。(二)从事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检测的实验室人员应当经过省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技术培训,并获得培训合格证书。,三、设备试剂要求(一)在具备细胞遗传学实验诊断设备的基础上,同时具备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相应的主要设备,包括DNA提取设备、PCR仪、高通量基因测序仪或其他分子检测设备等。(二)设备

3、、试剂和数据分析软件应当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经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注册。,四、工作要求(一)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二)产前诊断机构与产前筛查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时,双方应当签订协议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具体要求如下:1.产前筛查机构主要负责制订产前筛查方案、检测前咨询、检测申请(包括签署知情同意书、标本采集、检测信息采集)、对检测结果为低风险人群进行后续咨询、妊娠结局随访等。产前筛查机构应当及时将检测标本送至有合作关系的产前诊断机构,由产前诊断机构安排进行后续检测。,2.

4、产前诊断机构主要负责确定产前筛查与诊断方案、标本检测、出具发放临床报告、对检测结果为高风险人群进行后续咨询、诊断与妊娠结局随访等。产前诊断机构负责对具有合作关系的产前筛查机构进行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和质量控制。(三)产前诊断机构与其他具备高通量基因测序等分子遗传技术能力的医疗机构合作时,双方应当签订协议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并向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具体要求如下:,1.产前诊断机构负责临床服务。主要包括确定产前筛查与诊断方案、检测前咨询、检测申请(包括签署知情同意书、标本采集、检测信息采集)、依据检测结果出具发放临床报告、后续咨询、诊断与妊娠结局随访等。2.检测机构负责提供检测技术。包括检测技

5、术平台建设、技术人员培训、技术支持、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评价、标本转运与检测,提供检测结果并对检测结果负责,按照本规定保存相关标本、信息资料等,接受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检测机构不可直接面向孕妇开展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服务。,(四)产前诊断机构应当定期向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送相关信息,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汇总后按要求报送国家卫生计生委。(五)相关医疗机构要按照医学伦理原则,自觉维护孕妇权益,保护孕妇隐私。医务人员要坚持知情选择原则,全面、客观介绍各类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的适用人群、优缺点以及可供选择的产前筛查与诊断方案等,取得孕妇或其家属同意后方可开展。重要事项需经

6、过本单位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六)严禁发布虚假医疗广告和信息,严禁夸大本技术临床应用效果。(七)严禁任何机构或人员利用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适用范围一、目标疾病 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的目标疾病为3种常见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即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二、适宜时间 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检测适宜孕周为12+022+6周。,三、适用人群(一)血清学筛查显示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风险值介于高风险切割值与1/1000之间的孕妇(1/1000唐氏综合征风险值1/271,1/100018 三体综合征风险值1

7、/351)。(二)有介入性产前诊断禁忌证者(如先兆流产、发热、出血倾向、慢性病原体感染活动期、孕妇Rh阴性血型等)。(三)孕20+6周以上,错过血清学筛查最佳时间,但要求评估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风险者。,四、慎用人群 有下列情形的孕妇进行检测时,检测准确性有一定程度下降,检出效果尚不明确;或按有关规定应建议其进行产前诊断的情形。包括:1.早、中孕期产前筛查高风险。2.预产期年龄35岁。3.重度肥胖(体重指数40)。4.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方式受孕。5.有染色体异常胎儿分娩史,但除外夫妇染色体异常的情形。6.双胎及多胎妊娠。7.医师认为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其他情形。,五

8、、不适用人群 有下列情形的孕妇进行检测时,可能严重影响结果准确性。包括:1.孕周120周。2.夫妇一方有明确染色体异常。3.1年内接受过异体输血、移植手术、异体细胞治疗等。4.胎儿超声检查提示有结构异常须进行产前诊断。5.有基因遗传病家族史或提示胎儿罹患基因病高风险。6.孕期合并恶性肿瘤。7.医师认为有明显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其他情形。除外上述不适用情形的,孕妇或其家属在充分知情同意情况下,可选择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检测。,临床服务流程一、检测前咨询及知情同意(一)对符合适用人群情形并自愿进行检测的,或符合慎用人群情形但在充分告知并知情同意的前提下仍自愿要求进行检测的孕妇,医师应当对孕妇本

9、人及其家属详细告知该检测的目标疾病、目的、意义、准确率、局限性、风险以及其他筛查与诊断方案,与孕妇本人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填写申请单。(二)知情同意书应当包括以下要点:1.告知本技术的目标疾病。2.告知本技术的检出率、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强调该检测,结果不是产前诊断结果,高风险结果必须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以确诊。3.告知本技术有因检测失败重新采血的可能。4.告知影响该检测准确性的相关因素。5.医师对病例个案认为应该说明的相关问题。(三)对未接受中孕期血清学筛查直接选择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检测的孕妇,应当在中孕期进行胎儿神经管缺陷风险评估。(四)产前筛查机构承担采血服务时,知情同意书应当

10、一式两份,一份留存产前筛查机构,一份随标本运转至有合作关系的产前诊断机构。,二、检测信息采集 医师应当仔细询问孕妇基本情况、孕产史、本次妊娠情况、既往史和家族史等,如实、准确、详细填写检测申请单。检测申请单第一联由产前诊断机构留存,第二联由检测机构留存。,三、标本采集及运转(一)标本编号。采血机构应当对采血管进行唯一编号。该编号应当与知情同意书、检测申请单和临床报告单编号一致。(二)标本采集。按照无菌操作要求,采取孕妇外周静脉血。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均应当按照标准操作流程和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三)标本的分离、保存和运转。1.采用常规乙二胺四乙酸(以下简称EDTA)抗凝采血管采集的标本应当自离体后

11、8小时内完成血浆分离,在干冰冷链状态下,暂时保存及运转。采用专用血浆保存管的,可在室温下完成暂时保存与运转。此操作环节须双人复核。2.标本应当与知情同意书、检测申请单等资料同时运转。运转过程应当符合生物安全和环境要求,同时做好交接记录。,四、临床报告的出具发放(一)自采血至发放临床报告时间不超过15个工作日,其中发出因检测失败须重新采血通知的时间不超过10个工作日。(二)临床报告应当由副高以上职称并具备产前诊断资质的临床医师出具发放。(三)临床报告应当以开展相关技术的产前诊断机构名义出具,以书面报告形式告知受检者。(四)临床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信息:1.送检单位和送检医师姓名。2.孕妇基本信息,包

12、括姓名、年龄、末次月经时间、孕周等。,3.标本信息,包括标本编号、标本状态、采血日期等。4.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5.目标疾病检测值、参考范围、低风险或高风险结果。6.结果描述与建议。7.检测单位、检测时间、检测人员及审核人员签名。8.临床报告审核发放时间、审核医师签名。,正常孕妇的z值介于-3和+3之间。Z值超过3的样品判定为染色体三体异常,五、检测后咨询及处置 对检测结果为低风险的孕妇,采血机构应当建议其定期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如果同时存在胎儿影像学检查异常,应当对其进行后续咨询及相应产前诊断。对检测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产前诊断机构应当尽快通知其到本机构进行后续咨询及相应产前诊断。咨询率应达到

13、100%,产前诊断率应达到95%以上。对于目标疾病以外的其他异常高风险结果,产前诊断机构应当告知孕妇本人或其家属进行进一步咨询和诊断。,六、妊娠结局随访(一)采血机构应当负责对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追踪随访。对检测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妊娠结局随访率应达到100%;对检测结果为低风险的孕妇,妊娠结局随访率应达到90%以上。随访应至少至分娩后12周,有条件的可随访至分娩后1年。(二)随访内容应包括:后期流产、引产、早产或足月产、死产、死胎等妊娠结局,是否为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患儿,有条件的可将后期流产、死胎的遗传学诊断纳入妊娠结局随访内容。,七、标本与资料信息的保存 采血机构

14、负责保存知情同意书,产前诊断机构负责保存检测申请单第一联。检测机构负责保存检测申请单第二联、实验室检测核心数据信息和剩余标本。标本、信息和资料的保存期限应不少于3年。,检测技术流程一、标本的接收 检测机构应当制定标本接收和拒收原则。拒绝接收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时应当书面反馈拒收原因:1.标本采集不当,如抗凝剂使用不正确、容器使用不正确、严重溶血或有凝血块、采血管破裂或开盖、标本标识不清。2.标本未按照规定的温度、时限等保存和运输。3.检测申请单填写不完整。二、信息记录要求 在标本检测过程中,应当及时、准确、如实记录操作人员、仪器、试剂及检测数据等相关信息。,三、血浆DNA的提取 血浆DNA提取应当

15、在标本制备区进行,各项操作应当符合标准操作流程和说明书要求。如提取2次不符合质量标准,应当与采血机构充分进行沟通后决定后续处理。剩余的血浆标本应当在-70以下保存不少于3年,避免反复冻融。四、文库构建 文库构建流程和上机文库质量评估应当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五、DNA序列分析 DNA序列分析应当在扩增产物分析区(如测序区域)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实验室分区温度和湿度应当符合设备说明书要求。每个标本有效数据量、唯一比对序列数目等均应当符合试剂说明书要求。DNA序列分析应当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具体要求进行。,六、数据分析与结果判断七、检测结果的出具八、检测数据的存储与安全 相关医疗机构应当严格保

16、护孕妇隐私,严禁泄露受检者信息,采取措施确保信息安全,检测数据应当进行安全备份,并与互联网物理隔离。可追溯原始序列的核心数据保存应当不少于3年。,质量控制指标一、检出率 21 三体综合征检出率不低于95%,18三体综合征检出率不低于85%,13三体综合征检出率不低于70%。二、假阳性率 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的复合假阳性率不高于0.5%。三、阳性预测值 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的复合阳性预测值不低于50%。四、检测失败率 由于凝血、溶血、DNA质量控制不合格等标本原因造成的检测失败率不超过5%。,总结一、无法检出三倍体;可以检出微缺失/微重复,准确

17、度未知;能检出无症状的母体肿瘤;二、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一)引起假阴性的原因1.母体体重过高或检测孕周偏小造成胚胎DNA含量过低(4%)2.针对“胎盘”的诊断,警惕局限性胎盘嵌合3.胎儿为染色体嵌和体异常,二)、引起假阳性的原因(对21三体假阳性0.1%)1.限制性胎盘嵌和2.母体染色体嵌和异常3.母体染色体存在CNV4.未确诊的早孕期双胎之一消亡5孕妇患有无症状的恶性肿瘤,历史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资料,精品课件欢迎使用,自读教材填要点,一、铁路,更多的铁路 1地位 铁路是 建设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2出现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 至胥各庄铁路建成

18、通车。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落成。,交通运输,开平,3发展(1)原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修路成为中国人 的强烈愿望。(2)成果:1909年 建成通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4制约因素 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修筑权,救亡图存,京张铁路,二、水运与航空 1水运(1)1872年,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2航空(1)起步:1918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2)发展:1918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此后十年

19、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轮船招商局,水上飞机,筹办航空事宜,处,三、从驿传到邮政 1邮政(1)初办邮政:1896年成立“大清邮政局”,此后又设,邮传正式脱离海关。(2)进一步发展: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邮传部,万国邮联大会,2电讯(1)开端:1877年,福建巡抚在 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2)特点:进程曲折,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30年代情况才发生变化。3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1)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2)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3)促进了中国

20、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台湾,出行,方式,多姿多彩,合作探究提认知,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下图是朱开山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提示: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近代的小火轮、火车同时使用)。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社会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串点成面握全局,一、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

21、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中国社会发展。(2)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3)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2特点(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3影响(1)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2)消极影响: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1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10年盈和

22、,成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之势”。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A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B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D使李鸿章转变为民族资本家,解析:李鸿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不是具体以某个企业的创办为标志;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但是并未能阻止其侵略。故B、C、D三项表述都有错误。答案:A,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1)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

23、,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2)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2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A电话 B汽车C电报 D火车解析:从“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可推断为火车。答案:D,典题例析,例1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 B洋人发明的火车 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解析由材料信息“19世纪七十年代,由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

24、”可判断最有可能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答案C,题组冲关,1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是()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C轮船运输 D航空运输解析:根据所学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具有打破外轮垄断中国航运业的积极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权利。据此本题选C项。答案:C,2.右图是1909年民呼日报上登载的一幅漫画,其要表达的主题是()A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B西方国家学习中国文化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西方八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解析: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各国举的灯笼是火车形状,20世纪初的这一幅漫

25、画正反映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B项说法错误,C项不能反映漫画的主题,D项时间上不一致。答案:A,典题例析,例2(2010福建高考)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快捷,故选A。答案A,题组冲关,3假如某爱国实业家在20世纪初需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 B通过无线电报输送讯息C通过互联网 D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注意题干信息“20世纪初”“最快捷的方式”,因此应选B,火车速度远不及电报快。20世纪30年代民航飞机才在中国出现,互联网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答案:B,4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A信息传递快捷简便B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C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D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解析:新式通讯工具方便快捷,便于人们感情的沟通和交流。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