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小说与张爱玲小说比较.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49676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安忆小说与张爱玲小说比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王安忆小说与张爱玲小说比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安忆小说与张爱玲小说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安忆小说与张爱玲小说比较.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王安忆小说与张爱玲小说比较分析题 王安忆小说与张爱玲小说虽然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二者相比较,基本上既有继承也有发展,以长恨歌为例简要说明。 王安忆与张爱玲都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很有影响力的女作家,她们同样生长在上海,深得上海的灵气,也深谙海派的精髓,同为女性,深知女人的处境,对女性生命都有独到的观察和思考,她们作品的魅力吸引了海内外众多读者。有人认为王安忆是张爱玲的传人,是张派作品的延续。在张爱玲、王安忆的小说创作中,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作家均选择了一个城市作为人物、特别是女性人物活动的场所,都市成为现代文化下一个有代表意义的社会景观,一个有典型意义的时代表征。她们的小说创作在表现都市与女性的题

2、材上都有相似之处,她们都关注都市生活,都将视域放诸于都市女性的生存境遇,显示出鲜明的市民立场和女性关怀意识。但是细读作品,不难发现,二者虽同为女性,同样生长在上海,但二者作品却各有各的特点,生活的顿悟、情感的理解和城市的印象各有不同。 王安忆的长恨歌虽然也描写了三十年代的上海,但是感觉却更象我们已经看惯的电影,是一种油画式的,遥远的、朦胧的梦的追忆与感伤,远不及张爱玲笔下的三十年代的上海那样真实。长恨歌里的王琦瑶是上海弄堂里走出来的典型的上海小姐,她似乎被动地被上海所塑造,所接纳,自然而然地、按部就班地走着上海女性走过的或期望走过的路,而在这漫长的路上,她领略并保存着城市的精华,是的城市记忆。

3、王安忆的城市非关风云,王安忆的城市也不是我们由城市这一语词在人们接触它的第一时间所想到的时尚与新潮,她关注的是更为感性也更为真实的东西。张爱玲作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都市作家,对现代社会化的大都市怀有相当矛盾的心理,但王安忆作为上海大都市的寻梦者,对社会化大都市有一种迫切拥抱的心理。面对世俗人生,张爱玲是以俯视的眼光冷静地审视女性的脆弱与暗淡,体现了一种否定与批判;王安忆则以平视的目光热切地关注女性的成长与变化,表现出一种赞赏和祝福。 相对于张爱玲凝练精简的作品叙事的风格,王安忆的出手则是另一派挥洒洋溢。长恨歌因为是歌,且是长恨,她才要用长歌行板的回环往复来唱尽女人“穿越古今”的心事。单是开篇洋洋洒洒的背景描写,就已展示了王安忆要长歌不绝的勇气与底气。在展现上海的文化精神时,王安忆以其知识女性特有的文化气质,表现出一种典型的生活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