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阳明知行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王阳明知行合 心即理 在贵州龙场,如何活下去,变成了王阳明在龙场生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他说,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他一天到晚在想这个死亡的问题,在想生和死之间究竟是个什么关系。为了想明白这个问题,他的做法超出我们常人的想象。他的做法很特别,他用石头给自己做了一个石椁,那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棺材。他躺倒里头,一天到晚在沉思这个问题,躺倒里头,闭上眼睛,体验死亡,体验死去以后是什么感觉。更为重要的是,他在琢磨这个问题的同时,他也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如果是圣人处在我现在的情景当中,圣人会怎么做?这个问题太重要了,因为我们一直知道,阳明先生从十二岁开始就一直立下了要做圣人的志向,他的整个生命过程当中,就是他
2、不断地寻求圣人之道的过程。所以在龙场这样一个特别艰险,特别艰难的一个环境当中,他就想,圣人处此,当做何道。这个问题很重要,为什么重要?实际上阳明已经在把自己当做是圣人了,这是一种圣人心态的切入。正是因为如此,他不断地在琢磨这个问题,按照史料的记载,在一个月明的深夜,他突然感觉到一片光明,从他自己的心里头,油然升腾。他随即感觉到,自己的全部,都已经随着这片光明,和浩瀚的自然世界完全地融为一体了。一种无限的喜悦之情,也从他的心底涌起,他完全是忘乎所以地一声长啸。这声长啸,在寂静的深夜,可以说是响彻云霄啊。三位随从早就已经睡着了,结果被王阳明这一声长啸从梦中惊醒,他们三个人都非常惊愕地望着王阳明,王
3、阳明是满身大汗,但是脸上却露出非常喜悦的神态。这个情景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龙场悟道。阳明先生非常真切而且深刻地领悟到了生命的真相。死亡在他这里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了。 龙场悟道,那么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其实悟这件事情并不玄乎,并不神秘。它是我们对一件事情不断地深入思考,还找不到门径,突然经过某种偶然事件的启发,或者说,某种生活现象的启迪,突然能够使我们打开了心胸,这就是一种悟的状态。阳明先生一直在沉思关于死亡的问题,生命问题,他也一直在沉思什么事圣人之道,龙场那样子一个特定的环境,一种特定的生活状态,处在那样子特定环境下得特定的生命状态,成为他悟入圣人之道的一个契机。所以在他看起来,死亡并不是
4、生命的对立面,而恰好相反,死亡本身原本就是生命过程的一种构成,死亡也是一种生命事件,只不过是生命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事件而已。阳明既然已经领会到了生命的真谛,已经超越了死亡对他心灵的束缚,超出了死亡的阴影。它就更加真切而有深刻地领会到了生命的意义。所以在他的眼睛里头原来龙场所看出去的一切都改变了模样。天上漂浮着的彩云,天上的鸟、水里的鱼、绿色的山,青山绿水这所有的一切东西都成了活泼泼的宇宙生命的呈现。 通过龙场悟道,王阳明领会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原来我们都把圣人之道当做是一种外在的东西去追求,好像当做是一种东西在那里,我们要把它找到。现在阳明先生说,错,圣人之道,原本就在我的心里面,每一个
5、人的心里面都有圣人之道,关键的问题仅仅在于你是否发现了它。你只要把你心中的原有的圣人之道显现出来,你就是圣人。按照阳明先生的观点,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和世界上的人、事打交道。我们在打交道的过程当中,我们以一种什么样的心灵状态,去和人,和事打交道,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态度会直接决定我们和人和事打交道的结果。那什么叫做态度呢,态度实际上就是心灵状态,如果我的心,我的心灵是狭隘的、是自私的、是灰暗的,那么在我看出去可能这个世界也是狭隘的、是自私的、是灰暗的。如果我的心灵状态是宽阔的、是无私的、是光明的,那么我的世界也会变得是宽阔的、是无私的、是光明的。在这个意思上面来说,如何实现心灵态度的转变就
6、变得非常重要了。 中国古代有一部书叫做列子,列子里有一个故事,应该是家喻户晓,叫疑人窃斧:有那么一个人,他有一天丢了一把斧头,他就怀疑这个斧头是隔壁老张家的儿子偷的。所以他看这个隔壁老张家的儿子,看他说话的态度,看他走路的那个样子,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偷斧头的人。过了没几天,他又从自己地里面又找到了那把斧头,回来再看隔壁老张家的儿子,这回怎么看怎么不像偷斧头的人。这个就是心灵态度决定我们的行为,决定我们和世界交往的方式的一个例子。 大家也都知道,杜甫有一句诗很有名,叫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毫无疑问,通常情况之下,春天的花朵是给人愉悦之感的,我们大家看了都会很开心,很美丽,很好看,心情会很好
7、。但是如果你恰好有伤心事。你心情很糟糕,你处在哀伤之中,你看到的那个花朵恐怕也在像你一样掉泪。如果你在跟亲人别离,你看到鸟从树上飞起,也会想到别离。鸟从树上飞起,这件事情,在你看起来就是触目惊心的。这同样是我们的心灵态度可以决定我们的行为方式,我们的世界观点的一个例子。 我们回忆王阳明在龙场的一个时期,讲到他的悟道。“龙场悟道”是阳明先生一生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事件之一。是他实现了自己的心灵转向,实现了自己心灵飞跃的一个重要事件。但是这一个事件我想表明三点:第一点,实际上“龙场悟道”不是突如其来的,是他长期以来,长久以来,他从小立下的圣人之志,追寻圣人之道,不断地对圣人之道的思考,寻求,在龙
8、场这样一个特定的生存环境当中所达成的一个自然结果。第二点,因为龙场悟道,使他领悟到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使他摆脱了朱熹以来事物之中存在至理这样的一种观点。所以,也就是说,“龙场悟道”实际上标志着王阳明和朱熹真正在思想上开始分道扬镳的一个起点。第三点,正因为如此,“龙场悟道”作为一个思想成果,也是王阳明开始创立自己以心学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的一个开端。“龙场悟道”以后阳明还会在思想上,在理论上提炼他的观点,也同样会在实践上去贯彻他的思想。 致良知 平叛战争结束以后。阳明先生不论是在赣州,还是在南昌。他一直没有停止他得思想活动。一直没有停止他得哲学思考。他一方面在处理着,地方的军政事务,一方面在与皇
9、帝,包括皇帝周围的那些小人们周旋。另外一方面,他也从来没有停止讲学。正是在这种生命经受着不断的磨难的过程当中,他再一次完善了他得思想,提出了良知学说。 正德十六年左右,他再赣州就开始宣讲他的良知之学。他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他说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定盘针。这个定盘针,我们之所以把它叫做定盘针,那是因为它能够真真切切地,实实在在地为我们指导方向。我们每一个人只要实实在在地按照我们内心的那个定盘针的指引去做事,我们就不会迷失方向。这个定盘针在阳明先生那里,就叫做“本心”。他也把它叫做良知。 阳明先生提出良知学说,代表着他思想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代表着他思想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度,也代表着阳明学的完成。
10、他开始讲良知之后,在此后的全部生活过程当中,在全部他的讲学过程当中,从来没有离开“良知”这两个字。我们今天将阳明学,是离不开良知学说的,也因为良知学说在后代的流行,导致了中国思想发展格局的改变,所以讲到这一点呢,应该说阳明先生的良知学说,不仅对于他本人来说意义重大,而且对于整个中国的思想史,哲学史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 我们可以简单地回忆一下,阳明先生的思想过程,早在龙场的时期,在那么样子的一种非常条件艰苦,生资极度匮乏,时时面对生命死亡的状态当中,阳明实现了龙场悟道,实际上是实现了一种生命的境界的飞跃。他当时就已经领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那么也就是说,他一直在追寻着的圣人之道应该在什
11、么地方?在内心,我们通常人,往往会把所谓的圣人之道,把它当做一个东西,好像我们要找东西一样,去寻找它。在阳明先生看起来,那一定是误入歧途的。龙场之后,他把自己龙场悟道的思想精髓概括为“知行合一”,开始特别强调知和行的不可分离,把知识本身当做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把实践的过程还原为知识的形态,这个知行合一思想,在整个儒家思想当中来说,应该是有这个根基在的,本身就有根基在的,但是阳明先生很明确地把它提出来的,在整个江西,各种各样的政治军事事务的处理当中,他所秉承着的,或者说他所实践着的就是“知行合一”思想的精髓,他一直没有离开这一点。 我们也都还记得,阳明先生从小立志要做圣人的,他十一岁的时候,就立志
12、做圣人。当他龙场悟道之后,非常清晰地把圣人之学概括为心学。所谓“圣人之学,心学也。”圣学,在阳明看起来,那就是圣人之学,而在儒家的思想当中修身养性是极其重要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修身养性,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然后使自己到达一个圣人的境界。 讲到修身养性,在孟子那里,按照孟子的说法,我们必须是在实践当中,在不断地“动心忍性”当中,我们才能够是自己的心变得充沛起来。我们自己内心的仁心充沛,才有可能使我们真正到达一个崇高的道德的境界。什么叫做“动心忍性呢”?我们从阳明先生的生活事迹当中,我们可以领会到什么叫做动心忍性。比如说,阳明先生当时去平定朱宸濠谋反这个事件,他当时是一个过境官员的身份,他
13、去平定朱宸濠的谋反,原本是,很坦率地讲,他甚至可以不管这件事情。但是他没有不管,而是竭尽他自己的所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头,把这件事情平定了。平定完了以后,他没有受到任何奖赏。没有得到朝廷的承认,甚至还有很多人,把这件事情拿来,作为他谋反之罪,受到了各种各样的诬陷。对我们一般人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在阳明看起来,当然,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合乎他的心体原来的样子的。当我们每一个人处在阳明当年所处的那种十分纠结的,自己的内心是受到各种各样的屈辱的,但是我们还能够不掺杂自我的任何的私心、私利、私欲,而是仍然出以公心,按照自己本心所领会到的那个样子去实践自己、实践公心、实践公义。这就叫做动心忍性。 正因为经过不
14、断地动心忍性,阳明先生在自己的生活实践当中,领会到一点:我们每一个人都原本都有一个自我的灵明,那就是我们的本心,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良知在。他曾经讲过一个意思,他说自从龙场之后,他所领会到的圣人之道,就不出“良知”这两个字,只是当时点不出这两个字。只有经过朱宸濠事件之后,在那样字一种特别纠结的内心的困苦当中,他才特别地领会到了“良知”二字。所以他不断地提过这个意思,“良知”是他自己百死千难,千难万险当中体会出来的,是自家体贴出来的。 那么什么叫做良知呢?在阳明先生看起来,良知也就是我们的本心,就是我们每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本质。简单地来讲“良知”我们不妨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点,良知永远存在。它
15、是随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诞生而诞生的。那么也就是说,良知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人来说,它是先天的,所以良知就是我们的天德,就是我们的天良,它是永远存在不会被消灭的。 第二点,良知永远知己知它。良知永远都知道它自己的存在,它也永远知道外面事务的存在。它永远是清醒着的,我们平时说话,平时做事,良知都知道。所以它实际上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言行的内在监督者,它永远是常惺惺的。当阳明先生把这个思想告诉他的学生们的时候,他的学生有一个问题,他说我睡着了,然后我就对外面的事务不知道了,没意识了,他说良知是不是也睡觉了,因为阳明先生老是讲常惺惺的嘛。阳明的回答非常风趣,他说我为什么喊你一声,你就醒过来呀?良知永远是不睡觉的
16、。正因为良知永远是清醒着的,所以哪怕你再睡着的时候,他也在清醒着。我一喊你一声,阿三,阿三就醒过来。如果没有你那个良知,你还能醒过来吗? 第三点,良知永远能够知是知非,知善知恶。我们每一个人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说话,我们做事,做得几分。你是尽心尽意去做的,还是假心假意去做的。你是为博得某种利益而去做的,还是真真切切地,你自己本来就要那么做的。旁人可能不一定十分清楚,你自己会非常清楚。所以按照阳明先生的说法,我们每一个人,正因为有内在的良知,所以我们才真正会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事善的,什么是恶的。真正糟糕的问题不是在于良知不懂得判断,而是在于我们人不按照良知的教导去做。这就叫做知行不能
17、合一。若是“知行合一”我们就不会犯错误了,只要听从良知的引导,我们就不会犯错误。给大家举个日常生活当中的小例子。比如说,小偷要去偷东西,他知道不知道偷人家东西是不对的,毫无疑问,他是知道的。如果他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背着人?为什么要半夜三更?为什么不要让别人看见?那他为什么还要去做小贼呢?用阳明先生的观点来说,那就叫做知行不能合一。他没有听从良知的教导。如果听从良知的教导,那至少可以天下无贼呀!那还会有做小贼这样的事情?所以阳明先生说,我们每一个人实际上正因为我们都有良知在,所以,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是自己摆脱日常生活当中各种各样的私心、私利、私欲的束缚,而进入到圣人的境域。如果没有我们的良知我们
18、怎么可能成为圣人呢?做么可能做一个真正道德高尚的人呢?按照阳明先生的观点,按照良知的教导去做,那就才叫做高尚,良知使我们变得高尚。 所以上面讲这三点,如果我们给它做一个很简单的总结,那就是说,从第一点来说,它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做为人的存在的根据,它是我们的生命本源;从第二点,良知不仅是自知,而且是能知,这个意义方面来说,它是我们知识的根源,是我们人有能力获得知识的根据,是理性的本源;从第三个方面,良知知善知恶,知是知非这一点来讲,它是我们每一个人之所以可能成为有道德的根据,它是我们的德性本源。正因为如此,它是我们的生命本源,是我们的理性本源,是我们的德性本源。所以阳明先生说,它,良知,才是
19、我们真正的本心。 在阳明先生那里,“致良知”又是什么意思呢?在阳明先生的整个思想当中,“致良知”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个层面,我们刚刚有讲过,良知在我们每一个人那里都有的,但是它是很容易被遮盖住的。所以“致良知”的第一层意思,阳明先生就是教导我们,我们同样必须通过,自我的精神努力把遮蔽在我们良知上的那些“黑布”一层一层地把它剥掉,使良知显现它本有的光辉。举一个例子,或者说打一个比喻,阳明先生也经常用这个比喻。他说我们的良知就好比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它之所以能够照,是因为它原本是光明的。但是镜子长期长期地不用它,就会变得秀迹斑斑。锈迹斑斑的镜子,我们只能仍然把它叫做镜子,它仍然是镜子,但是它
20、还能不能照啊?它已经丧失照的功用了。但是没有关系,我们磨,我们把这个锈迹斑斑的镜子上面的锈迹给它磨掉。镜子就会怎么样,就会恢复它原来的光明。它就仍然可以照,一点都不亏欠。所以阳明先生说,我们“致良知”第一件事就是要磨镜子,把遮蔽在我们本心上面的,各种各样的贪欲、私利、私欲等等,把它去除掉。这就是格物致知,这就是修身养性,这就是恢复本体,这就是“致良知”。通过这样子的不断地事上磨练,我们在实践当中,也就是在我们的生活实践当中,我们不断地去做,不断地去磨砺,不断地动心忍性,终究良知会显现它原有的光彩。而一旦良知闪现它自己原有的光彩,同时也就意味着我们的生命境界已经到了一个超越流俗的境界,这就是往圣
21、人的道路上面靠近一步。请注意,“致良知”在阳明先生那里,它不是一个理论问题,完全是一个实践问题。“致良知”是一定要体现在生活的实践过程中的。 阳明先生讲“致良知”的第二层内涵,那就是以前面一个为前提。我们使自己的良知显现在我们的内心,那你还要怎么样?你把它表现出来,用阳明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要“致良知于事事物物”。我们人在日常生活实践当中,你不能说我有良知,我有良知,我的良知很光明。不够的,你必须拿出来,显现给我们看。那也就是说,你必须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把自己内心,你通过我们前面讲的,磨镜子的那个功夫,所磨亮了的良知把它表现出来。“致良知于事事物物”在阳明先生看起来,这就是正心,就是诚意,就是
22、格物。因为在阳明看起来,良知本来就知是知非,知善知恶,正好比镜子能照见一切事物一样。一切事物到镜子面前,镜子显现一丝一毫都不差,就是它事物本身它原来的样子。所以阳明先生说,我们一旦能够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实实在在地去“致良知”,那么我们生活当中,我们所从事的一切事物,我们所从事的一切工作,就能够还原它原来的样子,该当如何便是如何。这是“致良知”的第二层意思。 不论从那个意思上面来说,知行合一在阳明先生那里,都是作为一条最根本的原则被强调的。从前面来说,实际上,是自己的良知呈现出来,在这个意义上面来说,你毫无疑问,你必须是自我承担的,其他任何人都帮不了你的,必须是自我承担的。它是自我的一种内在的意
23、识活动。知就是行,在这个意义上面来说,阳明先生常常说,知行合一,本来体段也是如此。从第二个意思上面来说,我们把良知至于事事物物,因为人是要在生活的过程当中,无非两个打交道,我们和人打交道,我们和事打交道,无非是打交道。所以正是在这个打交道的过程当中,事物来到我的面前,但是如果说我的心,按照阳明先生的观点,如果我的心是被各种各样的私欲、私利所蒙蔽着的,你能去恰当地处理来到你面前的各种事物吗?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我们致良知,我们以一个光明的心体,坦荡的态度去对待来到我面前的各种事和物,事事物物就能够按照它自己的原来的样子,该当如何便是如何。所以在阳明先生看起来,这一点太重要了。我们的生活当中,我
24、们的社会生活当中,之所以有各种不道德的事情,各种各样的违法乱纪,各种各样的坏人坏事,关键问题在哪?仅仅在于每一个人不懂得去正视自我内心的良知,不懂得在生活当中,把我们内心所体认到的,真、善、美表现出来,如此而已。所以在阳明先生看起来,如果真正坚持知行合一,我们就能够把我们的良知贯彻到我们的生活实践当中。这样子,才能够使我们真正通达于一个圣人的境界。 王阳明经常讲的四个字,是“心外无物”,也经常说,“无心外之物”。关于这一个说法,一直引起我们的误解,我们通常会觉得,一个事物它是存在于我们的心外的,也就是所谓的客观的。这种事物存在的客观性,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毫无疑问,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是这
25、样子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不妨思考一下,我们如何可能理解一个事物,如何可能认识一个事物,如何可能领会一个事物,它对我们的意义。按照阳明先生的观点,事物,毫无疑问,它是可以在我们的心外的。但是当我们,只要他来到我面前,我们马上就能够领会到它的意义,了解它的存在,或者说对我们才有意义。而当事物来到我们面前,成为我的认识对象的时候,按照阳明先生的观点,实际上它就已经怎么样呢?已经进入到了我们自己的思想世界了,它就已经不再是在我们的心外。我们刚刚有提到过,人在世界当中生活,是要不断地和人和物打交道的。所谓的打交道,就是我对你有影响,你对我有影响,这叫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我们人是在不断地打交道
26、的过程当中,把我们自己和外面的人、外面的事、外面的世界不断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的。如果我们不打交道,我们很难想像,我们如何可能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认识世界,我们很那想像这一点。按照阳明先生的观点,既然我们是要不断地要和人、物打交道的,那么人、物就不断地进入到我的思想世界当中。所以我们的实践能力越是强大,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思想世界也就越是广阔;反过来说,我们的思想世界越是广阔,我们的实践能力就越是强大。如果说我出生到现在,我从来不和外面的世界打交道,然后你再跟我讲,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外面的世界多么浩大,我恐怕一点观念都没有。这也是我们人生活的一个事实,所以阳明先生告诉他的学生们,首先说
27、,我说的:“无心外之物”的那个心,不是那一团血肉,他说,如果是那一团血肉,如今那已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他为什么不能视听言动,也就是为什么眼睛不能看,耳朵不能听,四肢不能动,嘴巴不能言?我所说的心,是那能使视听言动的,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意识,我们的精神,那才是我们的主体,这是讲心的第一个意思。更重要的意思,阳明先生讲“心外无物”是说我们是在不断地通过我们的意识活动把它转换为我们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不断地把自己和世界融为一体。 有没有那种,脱离我们意识存在的纯粹的客观性呢?毫无疑问是有的。举一个例子,因为我们今天讲,不仅是我们今天对阳明先生讲的“无心外之物”往往会引起误解,就是阳
28、明的弟子们,那些亲自聆听阳明教导的学生们也不领会的。举一个例子给大家,非常著名的一个例子,说有一天,阳明先生和学生们在一起在会稽山游玩,春天的时候,上山的花开的很灿烂。他的一个学生就问阳明先生,他说,你经常告诉我们无心外之物,他说,那山崖上的花,明明在山崖上开着,在山间自开自落,它怎么就在我的心内了呢?这个问题,我相信,不仅仅是阳明弟子的问题,也是我们今天许多人的问题。阳明先生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回答,他说,他说你没有看到这个花的时候,这个花和你的心同归于寂。当你看到这个花的时候,花和你的心便一起分明起来。这个意思很有趣,阳明先生从来不否定在我们的心外是有客观性存在的,但是他把这种客观性叫做一种
29、“寂”的状态。“寂”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状态,所谓的“寂”,那就是不明显,没有显现出来。但是毫无疑问,没有显现是事物的一种存在状态,事物可以显现,有一种状态,也可以不显现,有一种“寂”的状态而存在。我们还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讲,比如说,阳明先生当时到丰城之前,朱宸濠谋反作为一个事件已经发生了,也就是说已经作为一个客观事实而存在了。但是在阳明先生到达丰城之前,他并不知道朱宸濠谋反这一个事件,那么也就是说朱宸濠谋反这一个事件,对当时的阳明先生来说,就是一种“寂”的状态。当丰城县令顾比告诉阳明,朱宸濠谋反了如何如何,朱宸濠谋反这一事件,马上就作为一个事件,显现在阳明的面前,那么也就是说,它马上就进入到了阳明
30、的主体世界当中来。所以他才可以马上分析,马上进行设谋划策,进行处理等等,他才可以进行恰当的处理。所以阳明先生讲,“无心外之物”这个意思并不是要否定事物存在的客观性,而是强调人是通过自己的主观活动,通过自己的生活的实践,把我们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联系为一个广大的整体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的心灵世界越是光明,我们的世界便也会光明;我们的心灵世界越是阔大,我们的生活世界便也越是阔大。这个是我们自己实践的结果,所以这一个世界,也是我们每一个个人都必须承担起它的责任的世界。阳明先生讲“致良知”的意思,在我看起来,最重要的意义,也就在这个地方。我们上面所讲的仅仅是阳明先生关于良知和致良知思想的非常非常
31、简单的一点点介绍,毫无疑问,那绝不是阳明思想的全部。但是,对于良知的这一个观点,不仅仅是阳明先生自己觉得那太重要了,我想就是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也仍然很要紧,它至少可以启发我们去思考一些我们平时不太爱思考的事情。在阳明本人,从正德的十五六年开始,一直到嘉靖六年之前,他一直在宣讲自己的良知学说。他再绍兴的时候,不断地在讲良知,曾经有一位朋友问他,除了良知,还有什么说的?王阳明回答说,除了良知,还有什么说的。所以在阳明先生看起来,良知,就是圣人思想的全部精髓,是学问的大头脑。每一个人接受教育,讲究圣人之道,最重要的就是立起“良知”二字。 知行合一 “龙场悟道”他把自己的思想概括为“知行合一”。他在龙
32、场开始讲“知行合一”,在贵阳讲“知行合一”。在庐陵的七个月,政治实践活动当中,他也贯彻着“知行合一”。所以我们不妨把庐陵七月领会为王阳明对自己的“知行合一”思想的一次实践。讲到这里,什么叫做“知行合一”呢,我们做一点点解释。按照我们通常的观点,我如果要做一件事,我首先要知道一件事。我知道了,我才能够做,那么也就是说,“知在行先”。这个是咱们一般的观点,不仅仅是我们一般的观点,实际上也是朱熹的观点。强调“知在行先”,我们要知道一件事,然后我们才可以去做这一件事。但是正像当年庄子讲的一样:“我生也有涯,知无涯”。我对一件事情的“知”,我要“知”到什么程度,才算是真正“知”了呢?所以阳明先生龙场以后
33、,他觉得这个观点大大地有问题。如果说我要知道一件事情,然后我才去做一件事,坏了,很可能你一辈子都不会去做。因为你完全可以有一个托辞,我还“知”的不够。我还没有“知”。而在阳明先生看起来,“知”和“行”实际上仅仅是一件事情的两面,所以说它是合一的。那怎么讲呢?比如说,我要写字,你有这么一个意动,有这么一个想法,这就是“知”,因为你知道写字的重要性。那阳明先生说,我要写字属于“知”,你写字就要干什么,你就要磨墨,要提笔,这就是“行”。所以“知”和“行”一定是联系在一起的。比如说,再讲“孝”这件事情,这是阳明先生经常举例的。我们说一个人知道孝,并不是说这个人懂得讲很多很多关于孝的道理,如果一个人懂得
34、讲“孝”要如何如何,懂得在嘴巴上讲,结果他不去做。我们能不能判断这个人知道“孝”啊?是不可以的。所以阳明先生说,你知道孝,你就一定要在行动上表现出来,在行动上去问候你的父母,去侍候你的父母,去实实在在做孝的事,那么我才可以说,这个人是知道孝的。所以阳明先生当时说,尽管我讲“知行合一”是为了纠正当时“知先行后”这样的一种风气。但是从“知”和“行”的本来意义上来讲,它的的确确是合一的,所以他讲知行合一。他还讲了这样几句话:“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确精察处便是知。”当我们关于一个事情的知识达到了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程度,一定要、必然是要体现在实践当中的。所以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它一定会通
35、过某种实践方式表现出来。我们对一件事情,要去做一件事情,把它做到明明白白,一丝不乱的程度,那就一定是怎么样,是真真切切的实实在在地知识的体现。所以说“行之明确精察处便是知。” “知”和“行”是永远联系在一起的,“知”和“行”是不可能分开的。如果把它分成两截,它就不可能是一个完整的知识过程。所以阳明先生说,“知”就是“行”的开端,“行”是“知”的完成,这叫做有始有终。你做任何事情,我只是嘴巴上讲,我懂得、我知道、我了解。你从不去做,那么你告诉我,你用什么办法来证明你是真知道这件事情的呢?反过来说,如果你在行动上表现出了实实在在地去做这件事情的,你总不能胡乱做吧?你的做的过程不就是你的知识的运用和
36、表达吗?所以“知”和“行”,阳明先生说,尽管我是为了补偏救弊。但是,“知行”原来的意思也的确是合一的。我想顺便提一句的是,尽管“知行合一”这个说法是到了阳明先生才清晰地、明确地提出来的但是它的的确确在我们儒家思想当中是有渊源的。比如说论语当中开篇第一句话,怎么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是知识的接受,“习”就是知识的运用。我们今天把“学习”连到一起讲了,实际上,不对,学是学,习是习。“学而时习”我把知识不断地运用到实践,然后我再实践当中体会到了、领会到了知识的正确性,这才令我产生无限的快乐啊。这叫做“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大学里头还有一句好玩的话,“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什么意思呢?姑娘
37、们要出嫁,出嫁之前没有哪位姑娘先去研究一下怎么养儿子的。研究清楚怎么养儿子后再去嫁人的。当然,现在可能有啊,那是另当别论。你结了婚了,儿子出来了,自然会养嘛。这就是“知行合一”。就是“知行合一”之说的源头。所以尽管“知行合一”只说,是到阳明先生这个地方才明确地提出来,但是我们的的确确可以在儒家的思想传统当中是可以找到源头的。我们提到过陶行知先生,陶行知原本名字叫做陶文濬。他就因为特别推崇、特别敬仰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之说,他才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陶行知”。并且发明了一个咱们念不出来的字,非常形象地体现了“知行合一”之意。 此心光明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到达南安的时候,南安的推官也是阳明先生的
38、弟子,名字叫做周积,前来拜望阳明。阳明先生勉勉强强把自己坐起来。过了好久问周积,近来学问进展如何?周积做了回答,然后又问阳明先生的身体,阳明自己说,我知道我的身体,我的病情已经十分危急了。我之所以还没有死,那完全就是靠一丝元气在支撑着。阳明先生用他那最后一口元气还在关心着弟子们的学习情况。到了二十九日,他再一次把周积招进来,周积来到他的床头。过了好久,阳明先生睁开双眼只说,我去了。当时周积留下泪来,问他有没有什么遗言。阳明先生微微笑着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就是他的最后遗言。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也就是公元XX年x月x日,阳明先生在南安的一条小船上,在南安的一个小镇叫做青龙铺的船上去
39、世,终年57岁。阳明先生他终究没有等到他所一直期盼着的朝廷官员来接替他的职位,来完成公务交接;他终究没有等到自平叛战争以来,小人们对他各种各样的诬陷和诽谤的昭雪。他也终究没有等到朝廷正义的回归。他只是带着自己的一颗晶莹剔透、表里俱澈的光明之心去会见往古的圣人了。然而正像阳明自己所说的那样,人人心中自有定盘针,天下之公义原本就在于天下之人心。阳明先生的遗体经过江西境内各个地方,所到之处,学生们,他的门人弟子们无不哭声震地;当地的百姓们,不论是城市乡村,无不鼎香祭奠,全身缟素,如丧考妣。 到了嘉靖八年十一月十一日也就是公元XX年x月x日。阳明先生的遗体被安葬在绍兴离兰亭五里的之遥的高村。阳明先生的
40、葬礼可以说是非常隆重的,因为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他的弟子们、他的门人们有一千多人来为他送行。但同时呢,阳明先生的葬礼也是非常冷清的。因为朝廷对阳明先生的去世并没有任何表示,没有恤典、没有谥号。来为阳明先生送行的仅仅是他的家人、他的亲人、他的学生、他的弟子们。好像阳明先生原本仅仅就是一介平民。而事实上阳明先生并不仅仅是一介平民,在他活着的时候他受尽各种各样的诬陷和诽谤;而在他死后他继续成为朝廷高层勾心斗角的牺牲品,他继续在遭受着诬陷和诽谤。 我们前面提到过十月十日,阳明先生最后给朝廷的上书,被桂萼所扣留。桂萼是当时的吏部尚书,他知道阳明先生离开广西了,所以一直到阳明先生去世之后,他还在利用这个阳明的
41、上书来对阳明进行攻击。桂萼给嘉靖皇帝上疏,弹劾阳明主要罪名是:第一点,他擅离职守,就是阳明没有继续在广西待下去;第二点说他处置思田事物恩威倒置,讲到这个事,我们原来知道,前都御使姚嫫对于思恩与田州,也就是卢苏和王受他们所谓的叛乱是给予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的。阳明先生到了之后了解到各种各样的实际情况之后,他没有进行战争,而是进行安抚,顺便很顺利地处理了这个事情。还有呢,桂萼弹劾的第三点是,阳明先生围剿八寨和断藤峡,未奉成命,蔑视朝廷。第四是说他当年平定朱宸濠滥冒军功。还有一点,是说阳明先生,事不师古、言不称师、标新立异、妄自尊大、非难朱熹、悖谬圣人。所以阳明之学是伪学,要求嘉靖皇帝下令禁止阳明之学。
42、这几条理由上疏了之后,嘉靖皇帝龙颜大怒,立马下令剥夺王阳明“新建伯”伯爵,不准世袭,同时下令严禁阳明之学,称之为伪学。一直到四十年后,也就是隆庆元年,嘉靖皇帝死了之后,公元XX年,在全国各地的地方官员们不断地上疏和澄清之下。穆宗皇帝最终下令,赠阳明为“新建侯”,追谥“文成”。当然,到这个时候,阳明先生去世已经四十年了,所谓墓木早拱。这一份迟到的哀荣对于阳明先生没有任何的意义,但是,它却向世人昭示谎言终究会被事实所揭穿,真理终究要闪现它自己的光辉,公义终究能够大明于天下。 理想远大又矢志不移,是王阳明做“圣人”的基础,“知行合一”是他实现理想的制胜法宝,是他成为圣人的方法和工具,这就是他成功的秘
43、诀。王阳明是大明王朝的一个传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他志向坚定,坚忍不拔,以他饱受磨难的一生,真正达到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最高境界,被后人称为“真三不朽”、“古今完人”。然而跟所有的历史人物一样,王阳明同时具有历史局限性,对于他的功过是非,对于他的思想学说,至今仍然有着不同的说法。王阳明志向高远,矢志不移的精神,至少对于今天渴盼成功的人们将会产生长久的激励。王阳明不计个人荣辱,心怀天下苍生的情怀,将会令所有有良知的人们产生永远的感动。王阳明所建立发展的“心学”体系博大精深,其思想智慧绝非三言两语所能体现。但只需明白“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这两句话得基本意义,就会对我们的精神和生活产生有益的启迪。 阳明先生从小立志成为圣人,他最终也成了圣人。毫无疑问,阳明先生是强调“知行合一”的人。“知行合一”正是他实现圣人理想的法宝,也是他使自己成为古来“真三不朽”之伟人的法宝。按照阳明先生的观点,坚持“致良知”,坚持“知行合一”就能够把我们的生命引导到一个光大高明的境界。央视二套有一条非常美妙的广告,一个非常美丽的小姑娘在跳舞,最后从青山绿水之间跳上了世界大舞台。这条广告语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要补上一句的是:“只有心体光明,才能使我们的世界光明。”祝愿大家都有各一个无限阔大而又光明的世界。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王阳明哲学爱好者:杨湍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