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的风险管理.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50436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的风险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环境保护的风险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环境保护的风险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环境保护的风险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的风险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的风险管理.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境保护的风险管理 二、环境的风险管理 环境污染事故分类 1.根据事故的性质,污染事故可分为:水污染事故、大气污染事故、噪声与振动危害事故、固体废弃物污染事故、有毒化学物品污染事故和放射性污染事故等。 2.根据事故的污染程度,污染事故可分为:一般环境污染事故、较大环境污染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特大环境污染事故。 (二)现场环境的有关规定 1.施工单位应当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规定,采取措施控制施工现场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2.施工单位应当采取下列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除设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不得在施工现场溶融沥青或焚烧油毡、油漆以及其它会产生有毒有害

2、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体;使用密封式的圈筒或者采取其它措施处理高空废弃物;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对产生噪声、振动的施工机械,应当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减轻噪声扰民。 3.尽量避免夜间施工,确需夜间作业的,必须向环保分局申请核发夜间作业许可证,经审批同意并发放夜间施工通告后方可进行施工。 4.设置各种防护设施,防止施工中产生扬尘及废弃物。所有建筑工地必须设置围栏,施工道路要硬化,工地出入口有车轮清洗设备;装卸渣土严禁凌空抛散;有专人清扫路面,按规定使用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有扬尘控制措施;楼层建筑垃圾严禁凌空抛散及乱倒乱卸,应垂直清运,禁止现场消化石灰、拌石灰土或其他有严重粉尘污染的作业。道路

3、、桥梁及河道整治施工工地应封闭进行并采取必要的防尘措施,施工弃土及时清运或采取覆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 5.施工单位不得向绿化带及绿化观察井排放施工废水,不得在绿化带及其周围一米范围内堆放施工废土和垃圾,及时清理建筑垃圾,控制建筑污染。做好垃圾工程渣土黄沙等建筑材料运输的密闭化工作,控制扬尘污染。建筑工地运输车辆的车厢应确保牢固、严密,严禁在装运过程中沿途抛、洒、滴、漏。工地出入口五米应用砼硬,并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废水处理设施,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后出场,保持出入口通道以及出入口通道两侧50米道路的整洁。 6.建筑工地应设置醒目的环境卫生宣传标牌,并按下列规定设置相应的设施:落实各项除“四害”措施

4、,控制“四害”滋生。建筑工地内的民工宿舍应符合卫生和居住要求,地面应用砼硬化,宿舍应保持整洁。 7.施工单位应当保证施工现场道路通畅,排水系统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随时清理建筑垃圾。在车辆行人通行地方施工应当设置井坎沟穴覆盖物和施工标志。 8.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设置各项临时设施。堆放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机具设备,不得侵占场内道路及安全防护等设施。如果需要占用道路进行临时堆放,必须按临时占用道路许可证发放审批经批准后方可堆放。 9.施工单位应当在工地周围设置围栏,进行封闭式施工。围护设施安全、有效、牢固、美观。临街围护设施应使用金属板材或标准砌块材料,临街的脚手架必须设置相应的围护

5、设施。 10.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施工单位应当修整和复原在建设过程受到破坏的环境。 现场采取的有关措施 1.粉尘控制。2.噪音控制。3.污水控制。4.安全文明施工布置。5.大门两侧设置企业标志及施工标语,大门上设置灯箱,灯箱上写企业名称及工程名称,并在路口两侧外围墙左边设置企业经营理念牌,右边设置拟建建筑平视效果图。6.大门入口设置门卫值班室,并挂设门卫制度牌,值班人员负责对出入人员及材料进出场进行登记。7.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布置物料堆放处、仓库、机具设备;材料及仓库设置标牌,写明名称、品种和规格,机械设备挂设操作规程牌。其中砂浆和砼搅拌机四周张挂密目式安全网,减少扬尘。8.建立卫生管理制度,设

6、专职保洁人员,做到生活区、办公区、施工区干净整洁无积水,生活垃圾装入卫生容器,建筑垃圾及时清理并当日清运,定时定人对工人宿舍、办公室、厕所、食堂进行消毒、灭蚊、灭蝇、灭鼠等。9.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置灭火器,主要部位有禁止吸烟标志和宣传教育材料。建立防火制度、防火领导小组及义务消防队,做好明火作业审批手续,现场明火作业有专人跟班检查。10.现场施工人员按规定统一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及证卡上岗。 处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1.首先要确定环境污染的事故源和影响范围,立即通知可能受影响的单位或居民,采取必要的保护和疏散措施,尽一切可能防止和减轻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害。 2.设法立即停止事故源的污染物排放,控制和减少污染范围。 3.对于事故的发生情况作细致的调查,记录与其有关的状况,并进行针对性的监测,要求有关责任人员对于调查记录和采样记录签字确认,以便于事后的处理。 三、结论 1.环境问题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工程成本,对其进行风险分析很有必要。 2.为了提高施工企业的安全防范能力,大型施工项目必须依据工程的施工难度、施工环境、人员以及施工设施条件,做出客观的风险分析、识别与评介,并寻找控制的合理手段。 3.风险控制是可行的办法。利用跟踪安全监理的手段比较切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行之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