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名词解释(1).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50661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管理名词解释(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环境管理名词解释(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环境管理名词解释(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环境管理名词解释(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环境管理名词解释(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管理名词解释(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名词解释(1).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境管理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1.环境:围绕人类生存的空间及其中可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的总体。 2.环境质量:指环境总体或各要素对人类生存繁衍及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优劣程度或适宜程度。 3.环境问题:指在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的干扰下,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或环境系统的结构损毁,从而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4.环境管理:人类有意识地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和教育等手段,调整人们自身的思想观念与行为,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全,以求达到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的活动的总和。 5.物资生产:指人类利用技术

2、手段从环境中索取自然资源,并将其转化为人口生产和环境生产所需物资的总过程。 6.人口生产:指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总过程,包括人口的再生产(繁衍、生育)和人口在其生存过程中对物质资料的消费。 7.环境生产:指环境在自然力作用下消纳污染(生产加工过程、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和产出自然资源(生活资源、生产资源)的总过程。 8.界面:界面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事物或系统之间的共同部分或联系渠道,它可以是空间上的,也可以是时间上的;可以是直接,也可以是间接的。 9.行为科学: 研究在特定环境下和一定组织中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人类行为包括自然行为、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包括个体行为、群体行为。 10.环境管理手

3、段:为实现环境管理目标,管理主体根据实际情况对客体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11.“三十二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三同步,三统一”方针:在国家计划的统一指导下,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2.“三同时”制度: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的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 1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止新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又称环境质量预断评价,

4、是指对可能影响环境的重大工程建设、规划或其他开发建设活动,事先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估,为防止和减少环境损害而制定的最佳方案。 14.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是我国在总结近年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是通过定量考核对城市*在推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的活动予以管理和调整的一项环境监督管理制度。 15.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通过签定责任书的形式,具体落实地方各级人民*和有污染的单位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行政管理制度。 16.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是指凡是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按规定程序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登记所拥有的排污设施、污染物处理设施及正常作业情况下排污的种类、数

5、量和浓度的一项特殊的行政管理制度。 17.排污许可证制度: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污染总量控制为基础,规定排污单位许可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方式等的一项新的环境管理制度。 18.环境监测:通过技术手段测定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以把握环境质量的状况。 19.环境标准: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对污染源的监测方法以及其他需要所制定的标准。 20.环境统计:用数字表现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的反映。 21.问卷调查方法:通过设计、发放、回收问卷,获取某些社会群体对某种社会行为、社会状况的反映的方法。 22.实地研究方法:深入到研究

6、对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定性定量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研究方法。 23.无干扰研究方法:研究者不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也不直接沟通,不引起研究对象的反应,更不干扰其行为的一种研究方法。 24.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一个或多个案例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概括、总结而发现新知识的过程。 25.环境模拟模型:利用定量化的指标和数学模型对环境社会系统中的人类社会行为及其引起环境变化情况进行模拟和模仿,以便科学和准确的描述环境社会系统的运行状况和规律,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26.环境评价模型:通过一些定量化的指标来反映环境的客观属性及其对人类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并

7、将这些定量化的指标利用数学手段构建起相应的数学模型,从而定量评价和反映环境的优劣和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程度,并评价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7.环境规划模型:在环境模拟、预测和评价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选用一些反映人类社会未来活动和行为的强度、性质的定量化指标构建的数学模型。 28.环境信息:环境信息是在环境管理工作中应用的经收集、处理而以特定形式存在的环境知识,以数字、字母、图像和音响等多种形式存在。 29.环境信息系统:环境信息从产生到应用于环境保护工作所构成的系统。 30.产品生命周期评估:对一种产品从加工制造到废弃分解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分析和评估,以寻求改善环境的途径。 31.环境

8、综合整治及:从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整体功能出发,运用综合的对策、措施来整治、保护和塑造城市环境,以协调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 3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以城市为单位,以城市*为主要考核对象,对环境整治的情况,按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4大类共20项指标进行考核并评分。 33.农村生态系统:指在人类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和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物质循环,并按照人类的理想进行物质生产的有机综合体。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它增加了一个特殊的成份人类,也可称之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34.水土流失:

9、多发生在山区,由于地表植被遭到破坏,经过降雨使地表土壤遭到侵蚀,营养成份大量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的现象。 35.荒漠化:是指由于受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等因素影响,干旱、半干旱或亚湿润地区土地退化的现象。 36.生态农业: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的农业生产综合体系。 37.生态工业园区(Eco-IndustrialParks,即EIP):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而建立的工业系统“食物链网”,即工业链网。园区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手段把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形成相互依

10、存类似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工业生态系统,达到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的目的。 38.区域开发行为:确定的区域范围内开展的资源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等特定的重大发展行为和活动。 39.土地及土地资源:广义的土地,是指地球表面陆地和陆内水域,不包括海洋。它是由大气、地貌、岩石、土壤、水文、水文地质、动植物等要素组成的综合体。狭义的土地,是指地球表面陆地部分,不包括水域,它由土壤、岩石及其风化碎屑堆积组成。 40.水资源:自然形成的淡水。经济学意义的“水资源” 仅指在一定时期内,能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那一部分水体。 41.海洋资源:狭义海洋资源是指与海水水体本身有着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广义海洋资源除去狭义海洋资源所指的物质和能量之外,还把海洋上空的风,海底的地热,海上航运能力与景观以及各种海上设施的功能等都包括在内。 42.生物多样性:生物和它们组成的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