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秀山庄石景造园手法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秀山庄石景造园手法分析.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秀山庄石景造园手法分析环秀山庄大假山 环秀山庄原为五代广陵王钱氏金谷园故址,清道光末年为汪氏耕荫义庄,亦称颐园。园林面积不大,仅0.l公顷。全园以山为主,以池为辅,充分体现了苏州园林叠山理水的精髓。在小空间范围内,凝聚了中国传统山水诗,山水画的美学意境。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结构的特点在于“境生于象外”,象为实,境为虚,实中有虚,虚从实来。正如园林中的一亭一阁通过特定环境,可产生无限的空间,给人以丰富的感受一样,园林中的一山一水通过艺术处理,同样能凝集自然山水之精华,给人以广阔无穷气象万千之感。环秀山庄的假山就是一成功的典范。此山虽占地仅0033公顷,高不足7米,但蕴含了群山奔注,伏而起,突而怒之
2、气势,表现了岭之平迤,峰之峻峭,峦之圆浑,崖之突兀,涧之潜折,谷之深壑等山形胜景,为崇山峻岭名山大川之缩影。 园林布局南部为主厅,北面平台伸至池边,西边紧贴围墙布置边楼,中部及东北部均为主体山林,设问泉亭、補秋山房。山上置一方亭,名半潭秋水一房山,山势一直绵延至东北边界围墙。此园与其它小型的苏州园林的常规布局大致相同,但在各部分所占的比例及主题内容的侧重上则有所不同。一是重点突出山体,其所占面积起过全园一半;二是收缩水面,使水体环绕山形迂回曲折,似山崖下之半潭秋水,水依山而存在,并沿山洞、峡谷渗入山体的各个部分,一刚一柔,一阳一阴,缠绵相交互相依存。 全园空间一气呵成,仅在西北部,由边楼至问泉
3、亭的曲廊凌水而过,将西北角分隔出一小空间,在西北角紧贴围墙设半壁山崖,作为对景,壁上刻“飞雪”两字,为飞雪泉遗址,内外水脉贯通,源远流长。主体假山山体外观雄浑,不似一般园林中假山以单峰姿态为重,颇具名山之侠骨。就单块叠石材料来讲也许无特别之处,但由于叠石出自名家之手,为乾隆年间叠山名家戈裕良所作,其石块按湖石纹理、色泽、体形巧妙拼接,悬崖用湖石钩带而出,似真山洞壑一般,外观浑然天成。 山势组合外合内分,外观凝重厚实,整体合一,以势取胜。内部则蕴合洞穴、峡谷、天桥、蹬道、涧流、石室等,其间主要以两条幽谷,呈人字形会于山中,将山分为三部分,并引水而入。沿峭壁散置步石。涧水潜流其间,山幽谷深,水流淙
4、淙,两面石壁直插云天,使人顿生寒意。更有石梁架于谷上,似天桥凌空飞渡。至深处,突现山洞洞口,洞内有石室,可供坐息,地下还有石洞通水面,上下天光,映入洞中。出洞可沿蹬道拾级而上,山道险要,往往绝处逢生。山径盘旋,忽上忽下,忽开忽合,忽明忽暗,忽聚忽散,忽断忽连,忽内忽外,路径长达六、七十米,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内使人产生“山林深邃”的感觉。 后山以土为主,广植林木,山上空亭冀然,退于主山峰之后,使主体山峰更为突出、高大。山上树林以黑松、青枫、女贞、紫蔽等为主,或亭亭如盖,或从石缝中横盘而出,石缝中攀缠着藤萝野葛,颇具山林野趣。 此园的特色如其园名所示,以山取胜,然在整体环境的处理上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环秀山庄”主厅北面平台过大,挤占了水面面积,使平台北边与山体之间只剩盈盈数尺水面,而大面积的平台与大体量的主厅均会对山势产生压抑感。但它在叠山理水方面所取得的极高的艺术成就和精湛的技艺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正如刘敦祯先生所言:“就艺术水平言,苏州湖石假山当推此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