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审计的动因.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51070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审计的动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现代审计的动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现代审计的动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审计的动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审计的动因.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代审计的动因现代审计的动因 审计动因的研究主要是探讨社会经济发展为什么需要审计。随着人们对审计研究的深入, 对审计动因的认识也逐渐趋于统一, 即审计产生的动因是受托责任关系的存在。受托责任观认为审计因受托责任关系的出现而产生, 并随着受托责任关系的发展而发展。运用受托责任观, 虽然能够对某些审计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但无法对现代审计阶段所表现的某些现象做出解释, 如债权人、和潜在投资者对审计的需求, 因为债权人、*和潜在投资者也是审计信息的使用者, 而他们并没有与企业经营者之间形成受托责任关系, 可见, 受托责任仍是不完善的。 由于受托责任的不完善学术界产生了一下几种审计动因理论: 代理论 审

2、计需求的委托代理理论,是在詹森和麦克林所倡导的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按照委托代理理论的逻辑,审计的存在是代理关系中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共同需求,审计的本质在于促使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最大化。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最大合理效用的追求者,然而他们各自的利益目标不一致,因此必然存在利益冲突。委托人希望管理当局能够不遗余力地履行好自己的经营管理责任,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的价值,增加投资回报,同时又希望付出尽可能低的代理成本。但是,公司的资产和信息却控制在管理当局手中,股东作为投资者,除了通过管理当局的财务报告外不能通过其他的途径来考察管理当局的工作业绩。代理人追求的是最高的经济利益和名望,如何实现这一

3、目的,与公司的激励制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信息论 信息论认为之所以存在审计是由于管理层当局和投资者之间存在潜在的信息不对称,审计财务信息可以降低信息的不对称并使市场更具效率。也即,审计的本质在于增进财务信息的价值。 保险论 从保险观角度分析了审计动因,认为审计是一种风险转移机制,所有者愿意支付额外审计费用的原因在于审计人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造成的损失做出了赔偿的承诺。保险论认为,审计是一个把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风险降低到社会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之下的过程,审计的本质在于分担风险。它在降低财务信息风险的过程中不仅强调审计的鉴证机制,而且强调审计的风险转移机制,认为审计兼具信息价值和保险价值。 信号论

4、 审计需求信号理论是基于竞争激烈的资本市场提出来的。信号理论认为,企业上市融资同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其为了能够在这种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向市场传递信号以表明自身所具有的高素质。也就是说,高素质的企业可以低成本地实施某类行为,而低素质的企业却不行。这样,高素质的企业就可以利用这类行为,把自己和低素质的企业区分开来,以达到某些特定的目的。审计就被认为是这样一种可以将高素质企业与低素质企业区分开来的信号显示机制。 冲突论 冲突论认为,审计是解决各种利益冲突的需要。首先,财务报告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不一致,他们之间存在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例如贷款银行对于借款企业资产的审查,通常采取比较稳健的态度,申请贷款者对于自身的经营前途则倾向于进行乐观的预期。由于两者存在利益冲突,企业管理当局所提供的财务报告及有关资料可能存在粉饰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情况。因此,财务报告使用者期望外部独立专家对财务报告实施独立、客观、公正的鉴证,并发表意见。其次,由于公司管理部门与股东之间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股东对公司管理部门提供的财务报告常常抱有怀疑,因此也需要进行审查,以证实其可靠性。再次,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之间也可能存在利益冲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