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的技巧.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52652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的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的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的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的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的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的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的技巧.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的技巧班主任对偶发事件的处理技巧 主讲人:刘小芳 小学班级工作千头万绪,教育目标、内容的多样性,学生身心特征的复杂性,教育过程中的生成性,都决定了班级工作不可能都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运行,肯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偶发事件。班主任要防微杜渐,尽量减少偶发事件的发生,一旦偶发事件发生,也要采取恰当的方式予以处理。 (一)认识偶发事件的特点 1成因的不定性 偶发事件的成因往往非常复杂,难以确定。人际间的矛盾可能是师生之间的,可能是同学之间的,可能是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也可能是学生与社会上某些人之间的。引起偶发事件的原因是很难确定和预料的,班主任对此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2出现的突然性 偶发

2、事件的出现是突然的,也许本来处在晴朗的教育天空下,就突然被置于阴云密布的矛盾旋涡中;也许本来还处在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融融气氛中,就突然变成剑拔弩张的师生对立的局面。因此,班主任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的事件。 3后果的破坏性 一般来说,班主任开展教育活动都是在计划的指导下,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循序进行的,而偶发事件则会打乱原有的部署,使原本井井有条的教育活动无法按计划进行,活动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或师生关系紧张、对立,或同学矛盾越发加深,或学生心理受到挫伤,或班级集体受到破坏。因此,班主任面对偶发事件,一定要谨慎处理。 4处理的紧迫性 偶发事件一旦出现,如果不马上进

3、行恰当的处理,教育活动就难以为继,学生心理就难以打通,师生关系就难以理顺。因此,班主任面对偶发事件,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佳的解决方式,争取获得最理想的效果。 (二)处理偶发事件的原则 1冷静沉着 2因势利导 3重在教育 (三)处理偶发事件的方法 1降温处理法 降温处理,就是班主任暂时采取淡化的方式,把偶发事件暂时“搁置”一下,或是稍作处理,留待以后再从容处理的方法。实施时,班主任要冷静沉着,不要轻下结论,要稍稍平息一下已经激荡起的不平静的气氛,要对偶发事件的处理作一个预先的“交代”,并让学生理解这样处置的理由。 2变退为进法 许多偶发事件,事情本身并不大,但需要处理。此时,班主任可不必

4、急于解决,而是巧妙地反过来把事情抛给学生处理。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以退为进,不是不处理,而是充分地相信学生,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从而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3移花接木法 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时,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当时所要完成的任务和时间都不允许着手进行对偶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而不进行处理又无法平息个别学生的情绪,或是这样的事件原本也不必弄个水落石出,过了一段时间,这样的事件就不再成为“事件”。对此,班主任可用移花接木的方法,利用学生身上的某个“闪光点”,根据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发生转移的心理特征,巧妙地把对偶发事件的处理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去。如:课间,两个学生发生口角。上课铃响了,班主任劝他

5、俩进教室。一个学生很快进去了,另一个学生因吃了亏,不愿进教室。班主任没有硬拖他进去,而是根据这位学生平时乐于助人的优点,亲切地对他说:“你看我双手拿着这么多东西,你能帮我把小黑板拿进教室吗?”这位学生看了看老师,就接过黑板走进教室。老师马上对大家说:“刚才两位同学吵了架,但是有的同学顾全大局,为了让大家上好课,还帮老师拿黑板进来,我相信他定能上好课,有问题课后解决。”后来,那位同学回到自己座位,比较安心地听课了。 采用移花接木的方式,关键是要找准一个“支点”,转移要非常自然,不露斧凿的痕迹。 4幽默化解法 有些偶发事件,形成了一定的尴尬局面,但却不值得争个曲直长短,如果非追究下去不可的话,结果

6、只能是越搞越糟。运用幽默,不仅是为调节情绪,缓解冲突,更主要的是,它本身就是教育的武器。也许能将一场冲突消失于无形,“谈笑间,灰飞烟灭”。例如:一个大热天上课,某男生头戴一顶红帽子,赫然醒目!引得众学生的眼光不时朝他瞟来瞟去。教师让其脱下,不料,该生似乎闻所未闻,正坐不动!教师大怒,再次厉声让他脱下。然而其仍然静坐不动(尽管也有些紧张)。顿时,课堂气氛有如战云密布,异常紧张。这位教师想到该男生自尊心极强,怕丢面子的个性特点,微微一笑:“同学大概是头痛对吗?”该生:“嗯嗯”(有些吱吱唔唔)于是,矛盾冰消雪融,其他同学也无意再去注视那顶红帽子了。 幽默能够让严肃的批评变得富有人情味而又充满情趣。有

7、一次在我的课堂上,有一个学生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我走到他的身边,看了看他,然后很夸张地对全班同学说:“啊,我的课讲得真好!你们看,这个同学都因我的课而陶醉了!”全班大笑,这个同学醒来,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然后抖擞精神专注听课。试想一下,如果我声嘶力竭地批评他一通,效果会怎样? 5、沉默暗示,提问隔离法 沉默-这是一种被誉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处理方法。即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教者停止讲课,用目光对肇事者予以警告。如两男生为座位发生口斗,此时已是教学的关键时刻,不便费时处理。教师就停止讲课,用目光盯着他们,全班同学也都顺着教者的目光转向他们两人,两生立刻意识到并停止了口斗。 暗示-当学生个体的违纪行为没

8、有影响到其他同学时,教师可采用暗示方法。如走到一位正偷看小人书的学生跟前,轻轻地咳嗽一声,或者轻轻敲一下其课桌。这样,学生自然“心领神会”,便会自动放下小人书,投入学习活动。 提问-这是一种强制性的干预方法,可以达到制止事态发展和警告当事人的双重效果。比如:通过暗示,该生未察觉,或者根本不领情、不买账,教师则可出其不意地提出一个问题让其回答。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便迫不得已地集中到课堂上来了。 隔离-这是为了迅速控制严重的学生矛盾的发展而采取的一种“非常手段”,其目的在于通过把当事人分开(主要是座位调动),来较快地缓和矛盾冲突,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6、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法 课堂教学正

9、在进行,突然外面雷声大作,风雨交加;或者,一只小鸟飞了进来,唧唧喳喳,不胜热闹;或者这就是外部环境对课堂教学的突发影响。由此,便产生了第三类课堂突发事件。对此,教师应及时捕捉学生在现场表露出来的积极因素,加以“引导”,引发为学习的热情,转化为积极的学习行动。 例如:有一位教师在上课时,天空突然亮起闪电,响起惊雷,把孩子的目光拉向了窗外。止是止不住了,教者干脆放下课本,一边和学生观察雷电,一边讲闪电、雷声方面的科学知识,等学生情绪安定后再转入教学。课将结束时,他又布置学生课后写一篇闪电和雷声的短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应当认识到:处理突发事件并没有包治百病的药方,主要靠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尊重

10、感,友好和冷静的态度以及高超熟稔的教育机智。 7、学会冷处理 那天,我正声情并茂地给学生朗读一篇很震撼人心的文章,突然,几声窃笑打破了那美好的课堂环境氛围。我寻声望去,两个学生正在那儿你一拳我一拳地打着玩呢。怎么办?于是,我决定冷处理。我边镇静的继续读下去,边往他们身边走去。看到他们抬起头注意到我,我便用严厉的眼神瞪了瞪他们。他们也立刻注意到了自己的错误,忙分开并低下了头,静了下来。 这种冷处理法,不用多说什么,而用眼神示意或用手语暗示,一般来说是挺奏效的,而且不会引起正面冲突,破坏课堂氛围。 8、巧用热门话 这里的“热门话”,有当今社会流行的一些新词,如:网虫、拷贝、内存、擦边球、遥控、充电、煽情、作秀、大牌、大腕、另类、白色污染、可持续发展、特别行政区、自然保护区、未成年人、脱困、制等,在教学中、与学生笑谈时都可以用上;还有一种在学生中流行的所谓的时髦词,如:那还轻、盖冒、哇噻若适时的用一用,也会起到不错的“艺术”效果。 总之,学生个体是新活的,需要我们班主任灵活处理偶发事件,让师生共同进入快乐的学习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