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创新100招.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52924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工作创新100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班主任工作创新100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班主任工作创新100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班主任工作创新100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班主任工作创新100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主任工作创新100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工作创新100招.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班主任工作创新100招班主任工作创新100招读书心得 城东小学 赵英 该书以大量生动感人的实例全面叙说了各位名师独具一格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搞好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看完后让人深受启发,现在我就本书谈一谈我的体会。 要让学生热爱这个集体,就要给他们营造一个家的氛围。有下面这些技巧我们不妨试一试。 1、学唱校歌、队歌、国歌。歌声把大家的心连在了一起,把家的氛围营造了起来。 2、生日祝福。以小队为单位,在同学过生日的那天,由小队长主持,大家一起给他庆祝。唱生日歌、写上祝福的一封信、或是赠送自己亲手制作的一件小礼物,或是准备一些小小的节目,让他感受来自同学的关心与祝福,同时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情。,并且

2、很好的开展了小队活动。 3、图书角。由每个同学自愿捐书,集中起来构建一个小小的图书角。同学们利用课余,读报时间,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书籍来阅读。图书角还可以大大地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也使同学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家”了。 4、写日记。每周有一篇是写给老师的心里话。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又开辟了一条师生沟通的渠道,同时还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学生有了说心里话的地方,感情也就有了归属。 每次听别的班主任讲述记学生姓名的传奇,我都有一种无比羡慕之情。有一位班主任,开学第一天就能够记住80%的学生名字,第二天,最迟第三天,就能够把所有学生的姓名都叫出来。我很羡慕,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很强的记忆力的。怎

3、么办?经过多年的摸索,我发现,记住学生姓名,其实是有诀窍的。 我在这方面不是强项,就只有笨鸟先飞了。首先到学校教导处把学生花名册拿来,在开学之前背下来。这个方法虽然很笨,而且只是熟悉学生的姓名,不能够面对每一个实际的学生,但是,好处也很明显,开学的时候,你不要急急忙忙的记忆学生的名字,不会遇到不会写学生姓名的尴尬。其次,抓住学生报到的机会,跟学生聊一会儿天,尽可能地把学生名字和本人联系起来。最后,记住学生的外貌差别,并把外貌差别与学生姓名联系起来。如果这样还不能够记住学生的名字,还有一个笨办法,那就是迅速把学生的坐位安排好,对这学生座次表,每天到班上去点一次名,清一次到。这样,你就凭借着记忆固

4、定的坐位号,也能够记住一大批学生的姓名。 班主任工作确实是一门艺术。有的班主任辛苦得要命,却又收效甚微,成天疲于应付处理学生的各种事情;有的班主任好玩得要命,班级管理一塌糊涂,他在学生面前讲话,一点作用也没有;有的班主任洒脱自在地很,学生收放自如,即使他偶尔三五天不在,班级管理也井井有条,学生情绪看不出有什么波动,“全员参与,相互制衡”,“学生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管理因时而动,权力彼此制约,而教师则处在一个驾驭、服务的位置上。如此管理,教师如何不轻松?”读后才感到,我缺少的正是一种系统全面的管理、监督和反馈制度,所以难取得长期效果。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权负责,分层管理,即有利

5、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完善、能力的提高。学生能够做的,班主任坚决不做;学生能够完成的,班主任绝不插手。今后,我得多注重工作的创新性、系统性和持久性,从而使老师和学生树立起真正的主人翁意识,让班级工作上新台阶。 做班主任,读名师笔记班主任工作招招鲜,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班主任工作是件讲究艺术的活,管理一个班级,学习名师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工作起来定会如鱼得水,干得轻松,干得快乐。 大教育家孔子读书心得 城东小学 赵英 古人云:“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就是强调礼仪的重要作用,礼仪在当今社会人际交往中,重要性是无可厚非的。读大教育家孔子之后,加深了我对于“礼”的理解,孔子的“礼

6、”治思想于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也是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的。 孔子说过,“礼也者,理也,礼者,人道之极也。”对人必须约之以礼,方能和睦相处。假若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社会缺乏礼仪,其结果是不堪想象的。特别是当前在国际一体化和我国大力提倡精神文明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交际艺术、良好精神修养和风貌的礼仪已备受人们的青睐,人们重视礼仪,应用礼仪,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在书中,孔子对于“礼”的执着让人惊叹不已。在他去见鲁公的时候,还没有走到通往大殿的台阶便开始拜谒,连伺候君主的宫人都没有如此的礼仪,并且孔子所行的是当时已不流行的周朝旧礼。可见,“礼”对于孔子来说是绝对重要的存在。孔子的礼不会因人而异,对于

7、君主、上级,他彬彬有礼,对于学生也是以礼相待,甚至于对于名声不好的卫国君夫人,孔子也是行了大礼。在片尾,孔子终于得以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在还没有进城门的时候,连拐杖都不要,便下车对着家乡行礼。孔子不但要求自己守礼,对弟子也如此要求,他的弟子,子路在临死的时候还谨记“夫子有教,就是死,冠帽也要堂堂正正”,如此说来,孔子的“礼”的概念深入人心。因为他提倡的是“用礼治国”,如果我们现在把孔子的“礼”治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生活中,必定也会取得不俗的效果。 孔子的礼治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乃至当今的影响是很深远的,我们不应只看到其维护久的腐朽的封建等级特权制度所起的消极作用而将之全盘否定,孔子所推崇的重视礼

8、仪道德,具体而言,在处理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之关系,家庭生活中长辈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所应遵循的众多原则应被我们所发扬和继承。 在新时期应当赋予“礼”新的含义,从构建现代社会新型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角度讲,礼的文化传统就蕴藏着丰富的潜在价值,比如当今提倡的和谐精神,“礼”既是内在的一种道德,又是外在约束性的行为规范。“礼”作为法律之外,调整人们内心和精神的工具,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道德实践去履行个人职责与社会道义,才能真正体现孔子“礼”的实质,真正发掘民族文化的精神,营造更加和谐的社会氛围。 当我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对“礼”有了更深入的感悟,一个人只要同其他人打交道,就不能不讲礼仪,良好

9、的礼仪除了可以使我们充满自信、胸有成竹、处变不惊,还能帮助我们规范彼此之间的交际活动,更好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尊重、敬佩、友好和善意,增进大家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这样帮助我们造就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取得事业上的进步。另外,人际交往的成功,往往有赖于必要的经验,从实践中达到加深了解、强化印象、检测水平的目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当坚持联系实际,自我监督,积累大量经验做法,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不断地向实践学习,反复运用,重复体验。在与人交往中切记互谦互让、互尊互敬、友好相待、和睦相处,团结协作。通过这些方式,我们才能真正掌握“礼”之真谛,使自己能取长补短,找出不足,将学习运用礼仪真正变成个人自觉地行动和习惯做法。 我国素来就是礼仪之邦,礼仪作为精神血脉延续上千年,早就是我中华名族传统文化之重要象征,已成为历史文化的深深烙印。欣赏电影之余,更应当加深我们的思考,对于孔子所倡导的“礼”学会辩证地传承和发扬,向社会展现出我们作为新时期的青年人良好修养和精神风貌。在未来的工作中,做到谦虚谨慎、恪尽职守、团结合作,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争取不断创造良好的工作业绩,为确保检察工作继续创新发展尽自己绵薄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