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案例可以给同学起外号.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52999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工作案例可以给同学起外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班主任工作案例可以给同学起外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班主任工作案例可以给同学起外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班主任工作案例可以给同学起外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主任工作案例可以给同学起外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工作案例可以给同学起外号.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班主任工作案例可以给同学起外号可以给同学起外号 为自己的学生选取一些更合适的“外号”,能沟通师生的感情,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的“乐而好学”提供最基本的情感投资,这不仅能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甚至会成为学生一生积极进取的潜动力。最先的触动来自于这样一件事: 新学期刚开始,王振波又为给马洪亮起外号打起架来。王振波思维活跃,可就爱给班里的同学起外号,例如王强说话慢声细语,就叫他“娘娘腔”;贾建长得人高马大,则叫他“胖猪”;徐斌长得小巧玲珑,则叫他“瘦猴”;宋艳长得很白,则叫她“白骨精”;马洪亮说话有点儿口吃,则叫他“结巴”。为这哭了好几个学生,闹矛盾的事也时有发生。 对这

2、种现象,我刚开始采取抓住小辫子就狠狠批评一顿的方法,可当时有效,过后外号照叫不误。这一次,我认真分析了王振波的心理特点,决定换一种方法与他交谈: 师:王振波,现在咱班里的外号满天飞,这些外号是你起的吗? 生:是的。 师:你知道姚明大哥哥的外号吗? 生:小巨人。 师:对。郎平大姐姐的外号是铁榔头。你知不知道,外号本身并不一定就坏,它是一种修辞法,叫借代。 生: 师:借代就是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的名称,而用跟它有关的名称、特征来代替。水浒传中的不少英雄好汉不都有个外号吗?比如“黑旋风”李逵、“及时雨”宋江等,这些外号正是人物性格和品格的写照,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人物的颂扬。现在,不也称无私的法官为“铁

3、包公”吗?但给同学起侮辱人的外号,是不文明的行为,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互相爱护。你愿意让别人给起个贬义的外号吗? 生: 师:别人要给你起个坏外号,你心理乐意吗? 生:不乐意。 师:作为同学,大家都应该学会尊重别人,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既然不好的,不文明的外号,你不喜欢,我也不喜欢,别人也不喜欢。既然大家都不喜欢,那你就不要再叫了。但是,老师想让你给班里有特长的小能人起个响亮光彩的外号,咱们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你说好不好? 生:好。老师,我这就为“小能人”命名。 师:一周后,你把给同学的命名说给我听。 一周后,王振波找到我,他兴高采烈地说的:“老师,郭华故事讲得好,就叫她“故事大王”

4、;王学敏歌唱得好,就叫她“百灵鸟”;马丹会编织,中国结编的很棒,我叫她“巧手织女”;王辉书法写得好,我叫他“书法大师”;马飞飞反应灵敏,聪明机智,叫他“智多星”。我听着他的话高兴的点着头,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也是一个“智多星”呀! 起外号本身是应该禁止的,但我认为外号不一定都是贬义的。因此,我认为有些事情需要反题正做,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达到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我们的所教的大多数学生总是有着自己鲜明的特长与个性,所以,特称内容的挖掘并不很难。 、以学生的专长称呼 如称班内歌唱得最好的同学为:“我们班的歌唱家。”称画画好的同学为:“我们班的大画家。”称某一学科特别好的同学为:“我们班的数学家

5、、物理学家等”;称呼演讲优秀的学生为“我们班的演讲大师”;称作文一直写的很好或在刊物上发表过作品的同学为“诗人或作家。”称喜欢军事的同学为“未来的军事家。”等等,不一而足。当然,这需要我们勤以调察、经常与班内同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师积极交流。而后,当这个称呼出现时,相应的同学或许会大吃一惊:老师怎么会知道我作文写得好、数学学得好、毛笔字练得好伴随着这个疑问所产生的结果是:这些同学在你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肯定会更专心和投入。 、以特殊的内容称呼 如称天资聪颖的学生为“活辞典”;称善于回答问题的学生为或“问不倒”;称乐于助人的学生为“爱心天使”或“活雷锋”;称喜欢逗乐的学生为“笑星”;称班内个子最高的同学为“小巨人”或“大个子”等等。 、借用名人或明星的“绰号” 如称足智多谋的学生为“智多星”;称班内打篮球身手灵活的学生为“魔术师”或“大鸟” ;称班内的短跑冠军为“飞人”;称名字为“米超“的女学生为“超女”等等。 理念一变天地宽!教师封给学生的称谓,尽管也是由几个普通的汉字组成,但它能从情感上充分的肯定学生,极大的激励学生,甚至会成为学生终生积极进取的潜动力。既然我们的教育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就是要不断地催人奋进向上,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把这些更合适的“外号”对号入座地封赏于自己所教的每一届的不同班级的学生身上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