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缺失的影响及危害.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54911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想信念缺失的影响及危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理想信念缺失的影响及危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理想信念缺失的影响及危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理想信念缺失的影响及危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理想信念缺失的影响及危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理想信念缺失的影响及危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想信念缺失的影响及危害.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理想信念缺失的影响及危害理想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想的培育、确立和追求,是人的精神需要的核心,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我国二十多年改革带来的最深刻的变化,就是拥有12亿多人口的中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充满活力。国家焕发的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激励着大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大学生理想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不容忽视,许多大学生的消极理想观以及存在的理想信念缺失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缺失及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行为上的挫折 当代大学生一般自幼都比较聪明,是在周围同龄人羡慕的目光下成长,美好前程在其内心看来那是当然之事。优

2、越的顺境成长,自然致使其心理承受力相对不强,而且还可能或多或少的带有一些盲目的自信。因此在未感受到社会的压力之前,其也有一种急于向亲人或朋友证明自己的愿望。这种心理可以从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基本需要论中得到解释。他将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种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晚年又将其更改为七个层次。他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组织是一个“有相对优势关系的等级体系”,1 “人几乎很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一个欲望得到了满足,另一个欲望就立刻产生了。”2并且在解释心理问题的时候将问题的根源定位在基本需要的缺乏上。就当代大学生而言,借助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以及法制、道德等精神

3、文明的长足发展,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可以说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再按照马斯洛的认识,“人们对尊重的需要可分成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自尊包括对获得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等的愿望。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这样一些概念:威望、承认、接受、关心、地位、名誉和赏识。”3那么很明显,在这一需要面前当代待业大学生表现的相当切合。然而,内心的急切、社会经验的缺乏,再加上经济危机中客观存在的巨大困难,以及业已形成的理想信念又离现实太远,不能直接的对自身的意识行为作出有效的调整,所以挫折感在所难免,而内心的挫折感也当然涵滠着“尊重”这一基本需要的缺乏,但是也正是这一需要的缺乏才开启了之后他们

4、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情感中的苦感 按照英国哲学家休谟的观点,“不论直接的或间接地情感都是建立痛苦和快乐上面的,而且为了产生任何一种情感,只需呈现出某种祸福来就够了。在除去痛苦和快乐之后,立刻就把爱和恨,骄傲与谦卑,欲望与厌恶,以及我们大部分反省的或次生的印象也都消除。”4可见在休谟看来,苦乐感只能是对自身生活经历所感,而自身生活经历本身也就是经验。这也体现了其作为经验主义哲学大家的特点。另外,在论及印象与观念的关系时休谟还这样写道:“所有类似的印象都联系在一起,一个印象一发生,其余的就立刻随之而来,悲伤和失望产生愤怒,愤怒产生妒忌,妒忌产生恶意,恶意又产生悲伤,一直完成整个一周为止。同样,当我

5、们的性情被喜悦鼓舞起来时,它自然而然地就进入爱情、慷慨、怜悯、勇敢和其他类似的感情。”5可见,人性也是多变性与一致性的统一。多变在它的无常与不定,一致在它总是倾向于在相似的情感中循环。就当前待业大学生的挫折感而言,无疑它是一种痛苦的感觉,这种痛苦感的长期存在,必然导致遭遇者在情感上转化为无奈感、苦闷感、甚至出现短暂的伤心或愤怒的情绪。当然我这样引用,并非是想去证明,只要有挫折感的存在,就会有郁闷、悲伤、失落等一系列的相似情感的产生。相反,既然情感本质上是一种苦乐感受,其感受的对象当然只能来自于自身的生活经历。但感受是一种复杂的存在。同样的境遇或许能产生截然不同的情感感受。如同样是一张60分的试

6、卷,自身期望或定位较高的人可能会感到极度的痛苦,相反,自身定位较低的同学可能还会为这种进步而欣喜若狂呢?是以感受是一种主观性的东西。当然也正是这种主观性的存在才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之理想信念教育有了其存在的人性基础。因此,建构科学的理想信念无疑可以对个体的这种感受产生积极性的影响。对于待业大学生而言可以使其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挫折感消解于无形之中。 意志状态的消沉 在洛克的人类理解论中,洛克认为“所谓意志即是指人心有能力来指导人底各种动作官能,使之趋向于运动或减弱。”6从这个意义而言,意志力的减弱必然涵滠着人对自身控制力的减弱。用现代心理学的解释,意志是人在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如果将

7、人的心灵划分成理智因素和情感因素的话,意志当属情感性的成份。再就当前的待业大学生而言,行为上的挫折,情感中的痛苦感,如在一定的时间内继续遭受挫折,不能及时将那种苦感自然消除,那么它必然从精神状态上对之产生一定的影响。如精神状态的消沉与低迷便是其最通常的表现。 信念的动摇自我怀疑阶段 就信念而言,在本质上其是一个“应然判断”或价值判断,它是主体对某一存在或观念的矢信不移,并在习惯中充当自己言行抉择的准则之一,是人们对某事物或观念的情感化的产物。此可见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对某种理论、思想、或理想进行选择的结果,是在后天的实践中意识、情感与意志相互融合的产物。从此时的心理发展程度而言,在择业

8、困境中的大学生不论其意识中的困惑,情感中的挫折感,还是意志状态的消沉虽都还在人的正常的心理调节范围之内,不足以否定其也已形成的理想信念。但是,行为上的挫折,情感中的苦感,意志上的长期低迷将使处于这一阶段的心灵面临两种重要的转变:一是迫切的证明自己,并获得成功,然后其心灵状态开始变得乐观、积极;一是继续遭受挫折,长期消沉的意志可能开始进一步转化为对自我的怀疑。后一种情况其实也就是信念开始动摇的阶段。自我怀疑是一种痛苦,但正是这种痛苦才预示着改变。洛克认为“不快能决定意志”,“欲望就是不快” 。7所谓欲望的东西当然是指那些你认为好的东西。但你之所以会产生一种欲望,并准备着手去实现这个愿望。首先并非

9、是因为那种愿望的美好,而是因为当前的不快感,也正是这种不快感才最直接的促使你去改变。从这个意义而言,你有什么样的不快或痛苦决定着你有什么样的欲望。饥饿的痛苦必使你产生饱食的欲望,贫穷的痛苦必使你产生致富的梦想。因此我深信决定我们言行抉择的首先不是对美好的向往而是对当前不快的消除。因为最能引起我们注意的总是当前的东西。而不快总是离我们最近,因此我们的行为出发点首先总是着眼于如何消除不快感,然后才会在没有这种不快的生活里寻找美点。事实上,除去这种不快本身就是快乐的、美好的。 理想的破灭与问题的丛生 自我怀疑的阶段,事实上也是对自我业已形成的理想的怀疑阶段。如果这种理想一直在现实中得不到强化,那么改

10、变就是不可避免的。遗憾的是在当代境遇的待业大学生中,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很快就被现实所模糊和淡化了,与此同时又缺乏具体的科学的长远目标的指导。于是便很容易致使其产生唯现实主义的理想信念。这种信念务必使其在繁荣的市场经济中更多的关注物质利益,甚至将物质的享受变成其首要信仰。缺乏长远、厚重、甚至略带奉献意识的理想致使其极易产生挫折感。追求利益的目光越短,心情的得失感变化也越大,而我们所能做的自我缓解也就越少,因此我们也就越容易变的时喜时悲,变化无常。我们信仰现实的利益,但现实的利益却不具备信仰本该具有的恒定性,致使我们一遇到挫折便直接摧毁了我们的信念,我们自然也就感到傍徨、失落。 面

11、对当今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现状,我们必须从大学生生长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三方面加强改善。必须注重和谐家庭建设,切实为大学生树立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大学校园文化在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引导全体社会成员树立社会主义和谐观、荣辱观,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使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大学生本身应加强自身科学文化素养,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等的影响。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健康地成长,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为社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美弗兰克G戈布尔 著,吕明 陈红雯 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XX年版,第34页 2 美弗兰克G戈布尔 著,吕明 陈红雯 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XX年版,第34页 3 美弗兰克G戈布尔 著,吕明 陈红雯 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XX年版,第36页 4 休谟 著,关文运 译 人性论商务印书馆出版社XX年版,第476页,477页 5 休谟 著,关文运 译人性论商务印书馆出版社XX年版,第317页 6 洛克 著,关文运 译人类理解论商务印书馆出版社XX年版,第219页 7 洛克 著,关文运 译人类理解论商务印书馆出版社XX年版,第22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