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大题(1).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56325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化大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化大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化大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化大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化大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化大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化大题(1).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化大题大题 一、何谓三羧酸循环?它有何特点和生物学意义?特点。 1。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后,是六碳三羧酸反应2。在整个循环中消耗2分子水,1分子用于合成柠檬酸,一份子用于延胡索酸的水和作用。3在此循环中,最初草酰乙酸因参加反应而消耗,但经过循环又重新生成。所以每循环一次,净结果为1个乙酰基通过两次脱羧而被消耗。循环中有机酸脱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机体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4在三羧酸循环中,共有4次脱氢反应,脱下的氢原子以NADH+H+和FADH2的形式进入呼吸链,最后传递给氧生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以合成ATP。5三羧酸循环严格需要氧气6。琥珀CoA生成琥珀酸伴随着底物磷酸化水平生成

2、一分子GTP,能量来自琥珀酰CoA的高能硫酯键意义。1三羧酸循环是机体将糖或者其他物质氧化而获得能量的最有效方式2,三羧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3大类物质代谢和转化的枢纽。 二、磷酸戊糖途径有何特点?其生物学意义何在? 特点:无ATP生成,不是机体产能的方式。1)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5-磷酸核糖,肌组织内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磷酸核糖可经酵解途径的中间产物3- 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经基团转移反应生成。 2)提供NADPH a.NADPH是供氢体,参加各种生物合成反应,如从乙酰辅酶A合成脂酸、胆固醇;-酮戊二酸与NADPH及氨生成谷氨酸,谷氨酸可与其他-酮酸进行转氨基反应而生成相应的氨基酸

3、。 b.NADPH是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对维持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正常含量进而保护巯基酶的活性及维持红细胞膜完整性很重要,并可保持血红蛋白铁于二价。 c.NADPH参与体内羟化反应,有些羟化反应与生物合成有关,如从胆固醇合成胆汁酸、类固醇激素等;有些羟化反应则与生物转化有关。物学意义1,产生大量的NADPH,为细胞的各种合成反应提供还原力2,1 产生NADPH(注意:不是NADH!NADPH不参与呼吸链)2 生成磷酸核糖,为核酸代谢做物质准备 3 分解戊糖意义:1 补充糖酵解2 氧化阶段产生NADPH,促进脂肪酸和固醇合成。 3 非氧化阶段产生大量中间产物为其它代谢提供原料 三、糖酵解和发

4、酵有何异同?糖酵解过程需要那些维生素或维生素衍生物参与? 1. 相同点:(1)都要进行以下三个阶段:葡萄糖1,6-二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3-磷酸甘油醛丙酮酸。(2)都在细胞质中进行。不同点:通常所说的糖酵解就是葡萄糖丙酮酸阶段。根据氢受体的不同可以把发酵分为两类:(1)丙酮酸接受来自3-磷酸甘油醛脱下的一对氢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乳酸发酵。(2)丙酮酸脱羧后的产物乙醛接受来自3-磷酸甘油醛脱下的一对氢生成乙醇的过程称为酒精发酵。糖酵解过程需要的维生素或维生素衍生物有:NAD+。什么是乙醛酸循 环?有何意义?在异柠檬酸裂解酶的催化下,异柠檬酸被直接分解为乙醛酸,乙醛酸又在乙酰

5、辅酶A参与下,由苹果酸合成酶催化生成苹果酸,苹果酸再氧化脱氢生成草酰乙酸的过程。乙醛酸循环和三羧酸循环中存在着某些相同的酶类和中间产物。但是,它们是两条不同的代谢途径。乙醛酸循环是在乙醛酸体中进行的,是与脂肪转化为糖密切相关的反应过程。而三羧酸循环是在线粒体中完成的,是与糖的彻底氧化脱羧密切相关的反应过程。油料植物种子发芽时把脂肪转化为碳水化合物是通过乙醛酸循环来实现的。这个过程依赖于线粒体、乙醛酸体及细胞质的协同作用。 四、为什么糖酵解途径中产生的NADH必须被氧化成NAD+才能被循环利用? 因为当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三磷酸甘油酸的时候反应中脱下的H必须为NAD+所接受才能生成NAD

6、PH和氢离子。 五、试说明丙氨酸的成糖过程。 丙氨酸经GPT催化生成丙酮酸;丙酮酸在线粒体内经丙酮酸羧化酶催化生成草酰乙酸,后者经苹果酸脱氢酶催化生成苹果酸出线粒体,在胞液中经苹果酸脱氢酶催化生成草酰乙酸,后者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作用下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循糖酵解途径至1,6-双磷酸果糖;1,6-双磷酸果糖经果糖双磷酸酶-1催化生成6-磷酸果糖,在异构为6-磷酸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在葡萄糖-6-磷酸酶作用下生成葡萄糖 六、试述无氧酵解、有氧氧化及磷酸戊糖旁路三条糖代谢途径之间的关系。1.在缺氧情况下进行的糖酵解。2.在氧供应充足时进行的有氧氧化。3.生成磷酸戊糖中间代谢

7、物的磷酸戊糖途径。1、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同通路?哪些化合物可以被认为是联系糖、脂、蛋白质和核酸代谢的重要环节?为什么?答案要点: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同氧化分解途径;三羧酸循环为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合成代谢提供原料,要举例。列举出糖、脂、蛋白质、核酸代谢相互转化的一些化合物,糖、脂、蛋白质、核酸代谢相互转化相互转化途径。七、糖异生途径中有哪些酶可以克服糖酵解的哪“三步能障”? 答案要点:丙酮酸羧化酶磷酸已糖异构酶葡萄糖6-磷酸酶 生物氧化物质在生物体内氧化分解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底物水平磷酸化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常生成一些含有高

8、能键的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可直接偶联ATP或GTP的合成,这种产生ATP等高能分子的方式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磷氧比(O/P)呼吸过程中无机磷酸消耗量和氧消耗量的比值称为磷氧比。解偶联剂作用指解除磷酸化反应与电子传递之间偶联的试剂能荷即单位腺苷酸中(包括AMP、ADP和ATP)所含焦磷酸基团总数的二分之一 八、什么是ATP,?简述其生物学功能? 中文名称为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又叫三磷酸腺苷(腺苷三磷酸),简称为ATP,其中A表示腺苷,T表示其数量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即一个腺苷上连接三个磷酸基团。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动物细胞再通过呼吸作用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除了一部分转化为热

9、能外,其余的贮存在ATP中。一类是无氧供能,即在无氧或氧供应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主要靠ATP、CP分解供能和糖元无氧酵解供能。 必需脂肪酸不能被细胞或机体以相应需要量合成或从其膳食前体合成,而必需由膳食供给的多不饱和脂酸脂类脂肪和类脂的总称,是一大类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的化合物。 类脂类脂主要是指在结构或性质上与油脂相似的天然化合物 3、试述油料作物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化成糖的机理。 油料植物种子发芽时把脂肪转化为碳水化合物是通过乙醛酸循环来实现的。这个过程依赖于线粒体、乙醛酸体及细胞质的协同作用。 5、在人的膳食中严重缺乏糖时,为什么易发生酸中毒?酸中毒对人体有那些为害?怎样急救酸中毒病人?在

10、病理情况下,当体内BHCO3减少或H2CO3增多时,均可使BHCO3/H2CO3比值减少,引起血液的pH值降低,称为酸中毒。体内血液和组织中酸性物质的堆积,其特点是血液中氢离子浓度上升、PH值下降。 联合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与谷氨酸氧化脱氨或是嘌呤核苷酸循环联合脱氨,以满足机体排泄含氮废物的需求。 转氨基作用:指的是一种-氨基酸的-氨基转移到一种-酮酸上的过程 必需氨基酸:人和动物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 一碳单位仅含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如甲基、甲烯基、甲炔基、甲酰基(甲醛基)及亚胺甲基等,通常与四氢叶酸结合在一些化合物之间转移,且可互相转变。 生糖氨基酸在代谢中可以作为丙酮酸、葡萄糖和

11、糖原前体的氨基酸。生酮氨基酸经过代谢能产生酮体的氨基酸。 2什么是限制性内切酶?有何特点?它的发现有何特殊意义 生物体内能识别并切割特异的双链DNA序列的一种内切核酸酶。它可以将外来的DNA切断的酶,即能够限制异源DNA的侵入并使之失去活力,但对自己的DNA却无损害作用,这样可以保护细胞原有的遗传信息。由于这种切割作用是在DNA分子内部进行的,故名限制性内切酶限制酶是基因工程中所用的重要切割工具。科学家已从原核生物中分离出了许多种限制酶,并且已经商品化,在基因工程中广泛使用。 转录是遗传信息由DNA转换到RNA的过程 反转录反转录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 1、 试述遗传中心法则的主要内

12、容,该法则对生命科学有什么理论意义和指导作用? 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转录。由此可见,遗传信息并不一定是从DNA单向地流向RNA,RNA携带的遗传信息同样也可以流向DNA。反转录酶的发现,使中心法则对关于遗传信息从DNA单向流入RNA做了修改,遗传信息是可以在DNA与RNA之间相互流动的。在生命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心法则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可是,病原体朊粒(Prion)的行为曾对中心法则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2、为什么说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半不连续复制?其最重要的实验依据是什么?半不连续复制是指DNA复制时,前导链上D

13、NA的合成是连续的,后随链上是不连续的,故称为半不连续复制。 2试述糖代谢、脂类代谢及蛋白质代谢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糖代谢和脂类代谢:糖酵解产物还原成甘油,丙酮酸氧化脱羧形成乙酰辅酶A是脂肪酸合成原料,甘油和脂肪酸合成脂肪。脂肪又可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沿不同途径转变成糖。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糖代谢分解产生的能量用于蛋白质合成。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酸经脱氨后生成产物可氧化放能,经糖异生生成糖。蛋白质代谢与脂类代谢:脂肪分解成甘油经进一步反应能产生谷氨酸族和天冬氨酸族氨基酸。在蛋白质氨基酸中,生糖氨基酸通过丙酮酸变甘油,也可氧化脱所成乙酰辅酶A,用于脂肪酸合成。生酮氨基酸可生成乙酰乙酸,所合成脂肪酸。丝氨酸脱羧后形成胆氨,甲基化后变成胆碱,是合成磷脂的组成成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