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与健康结课论文.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56545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科学与健康结课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命科学与健康结课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命科学与健康结课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命科学与健康结课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命科学与健康结课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命科学与健康结课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科学与健康结课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命科学与健康结课论文生命科学与健康 结课论文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 摘要:生活方式是一定时期人们生活观念、思想作风、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综合反映。生活方式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高校部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还存在一些不健康的表现。要注重从社会、高校、家庭、个人等方面发挥好正面的教育引导作用, 着力培养大学生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生活方式;大学生; 健康;培养 生活方式是指在不同的社会和时代中生活的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下和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

2、需要的生活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大学生生活方式,是指当前大学生在校期间围绕学习发展而形成的独有的各种活动形式的总和。大学生生活方式是社会生活方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而且对整个社会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和构建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大学生文明、健康、科学生活方式的内涵 1、大学生文明生活方式的内涵。大学生文明生活方式, 是指建立在自身物质基础之上,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适度、理性、充满积极向上精神状态的生活方式。它主要有四个方面内涵: 一是能够量入而出的消费。即能够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和身份来确定自己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二是艰苦朴素和

3、节俭原则。即在物质生活上满足于最2 基本的生活需求,不追求奢华,不与他人攀比,注重节约使用财物,不浪费、不铺张。三是有利于自己思想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就是注重选择那些能够促进自己端正人生态度、养成文明习惯和陶冶情操、积极奋发、提高人文艺术素养的生活方式。四是不影响和危害社会与他人。即在充分展示和发展个人生活方式的同时,能够尊重社会和他人的不同形式、不同方式的生活习惯和习俗。 2、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内涵。所谓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 是指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娱乐等活动中, 能够注重促进个人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二个基本衡量标准。一是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健康与精神状态密切相

4、关。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就是乐观、自信、坚强、进取的精神风貌。二是不沾染不良生活习惯。不良生活习惯就是有害于身心发展的习惯与做法, 如吸烟、酗酒、打麻将、沉溺于网络游戏等。 3、大学生科学生活方式的内涵。大学生科学的生活方式是指在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的指导下,合理、和谐、稳定、自然的生活方式。它有三个基本参考标准: 一是能够经常有意识地利用科学知识、生活知识来指导、规范自己的生活方式,使自己处于有规律的生活中。二是对自己的经济条件、所处环境、消费能力等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能够很好地把握自己的生活节奏,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各项活动。三是能够做到自由、全面、和谐发展。能够理性把握生活方式活动中的度,促

5、进身心各方面的进一步提高。 二、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3 1、学习生活方面。要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学习素质教育, 大学生学习素质是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要引导大学生实现学习观的转变,就必须从强化大学生学习素质教育抓起。要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从阶段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变,从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 2、人际交往方面。首先, 要使大学生重视理论知识学习, 形成正确的交往理念,可以在大学里开设社会心理学、交际学、动作语言学、礼仪学等相关课程的选修课。其次, 要培养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实践,掌握娴熟的交往技巧。再次,学校要加强心理辅导,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有重点地帮助大学生克服人际交往中

6、的心理障碍。 3、课余生活方面。高校要在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中给予积极的引导, 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休闲娱乐教育和日常生活管理,以使大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大学的课余活动获得知识,增强自主创新意识,提高社会应变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陶冶情操,提高素质,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增强实际动手能力。而且要加强整个校园环境学习的气氛,令任何人进入校园就意识到一种文化,感受到一种科学与人文的气息。使学生自觉地修正生活目标、生活态度, 最大限度地利用大学生活,全面发展自己。 4、消费生活方面。首先,要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道德教育, 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文明、理性的消费观念, 推动大学生健康消费观念

7、和行为的养成。其次, 高校要在大学生中倡导节约型消费观,弘4 扬艰苦朴素、勤俭建国、勤俭持家的好传统、好风气,并加强相关的管理, 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消费观。 5、恋爱生活方面。首先, 要积极开展大学生恋爱观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基于大学生普遍恋爱的现实,在课余要多开展一些有关婚姻恋爱的学术讲座、讨论、座谈、调查等活动,让学生提高认识。在恋爱中,要使大学生理解爱情的真谛,理解爱情不仅仅是两个人简单的结合,更具有社会道德责任。第二,还要使大学生明白,在大学校园中要坚持文明恋爱的原则。恋爱言谈要文雅,讲究语言美,交谈中要诚恳坦率自然;恋爱行为要大方,要注意行为举止的检点;亲昵动作要高雅, 避

8、免粗俗化。恋爱时还要善于控制感情,理智行事,恋爱中引起的性冲动, 一方面要注意克制和调节;另一方面要注意转移和升华, 参加各种文娱活动, 与恋人多谈谈学习和工作,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不致越轨,要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第三, 提高承受恋爱挫折的能力。要使大学生正确对待失恋,摆脱自卑的束缚。 三、培养自觉的锻炼习惯 体育锻炼虽然不是万能良方,但在塑造人格,培养性格,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上,确实有着其他教育手段不能比拟的效果。尤其是在丰富校园课余文化生活中,体育有很强大的力量。在体育中, 自卑的人能找到尊重并能重建自信心;孤僻的人在集体项目中能学会合作和分享;冲动的人会学会控制情绪,否则就

9、要被排斥在场外,一场激烈的比赛能舒缓躁动的心。养成了持久的、自觉地锻炼习惯,不但能形5 成良好的生物钟,还可以形成良性的生活氛围, 将不良的生活方式从寝室、从教室赶出去,从学生的心里驱逐出去。运动所代表的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运动服所代表的生生不息的符号,无一不是在彰显着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培养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首先,培养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有利于促进个人全面发展。高等教育要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重要着力点, 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人文精神和科学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正确的学习生活方式意味着对大学学习特点的认识、积极学习动机的确立,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树立。要实现大

10、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大力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其次,培养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至关重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更重要的是包括一种勇敢迎接生活中种种挑战的积极人生态度;一种明辨善恶、美丑, 追求崇高、积极向上的高雅审美趣味;一种诚信、开放、互助协作的处世胸怀,这正是我们所应追求的人文精神。 再次, 培养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建设和谐校园讲求校内各种关系互相协调, 人际关系更加融洽。没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没有整个校园的和谐。大学生活的特点是集体化。大学集体的基本单位是班级和寝室, 而

11、寝室是大学生活中成员之间相处时间最长的小集体。有集体观念的同学能够充分认识到集体对6 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因而热爱集体、融入集体、建设集体, 养成良好的公共道德, 如遵守作息时间、注意个人及寝室清洁卫生、尊重他人、帮助同学等。具有集体意识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同学在校园人际交往中无疑是最受欢迎的人。 总之,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是一种追求, 也是一种境界。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高校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石宏英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健康知识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唐国战大学生文明、健康、科学生活方式的教育与引导 信阳师范学院 ,刘翊军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研究 西华大学体育学院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