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复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物化学复习第七章 糖代谢 1、糖酵解: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进行分解,形成2分子丙酮酸并提供能量的过程。是一切生物有机体中普遍存在的葡萄糖降解的途径。 2、糖酵解的过程:(场所:细胞质 第一阶段:酵解的准备阶段、吸能阶段 第二阶段:放能阶段) 第一步:葡萄糖的磷酸化激活 第二步:葡萄糖6-磷酸异构为果糖6-磷酸 第三步:第二次活化,果糖6-磷酸磷酸化是变构酶,该步反应是糖酵解关键步骤) 第四步:果糖1,6二磷酸的裂解 第五步:丙糖磷酸的异构 第六步: 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 第七步:1,3-二磷酸甘油酸的磷酰基转移给ADP生成ATP 第八步:3-磷酸甘油酸变位生成2-磷酸甘油
2、酸 第九步: 2-磷酸甘油酸脱水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第十步: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磷酰基转移给ADP生成ATP 3、糖酵解的调节: 反应 ATP摩尔数的增减反 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 -1 6-磷酸果糖1, 6-二磷酸果糖 -1 1,3-二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酸 2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 2 每摩尔葡萄糖净增ATP摩尔数 +2 4、丙酮酸的去路: 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乳酸。 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乙醛,进而生成乙醇。 有氧条件下,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在酵解过程中有三个不可逆反应,也就是说有三个调控步骤,分别被三个酶多点调节: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
3、酶。己糖激酶可以控制葡萄糖的进入,丙酮酸激酶调节酵解的出口。 糖酵解有二重作用:一是降解产生ATP,二是产生含碳的中间物为合成反应提供原料。 化学反应历程 1.已糖激酶 2.磷酸葡萄糖异构酶 3.磷酸果糖激酶-1 4.醛缩酶 5.丙糖磷酸异构酶 6.甘油醛磷酸脱氢酶 7. 磷酸甘油酸激酶 8.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9.烯醇化酶 10.丙酮酸激酶 3、计算糖酵解生成ATP的数目: 化供能。 5、三羧酸循环过程,能量计算: 过程:1.乙酰COA与草酰乙酸合成为柠檬酸 2.柠檬酸异构为异柠檬酸 3.异柠檬酸氧化为a-酮戊二酸 4.a-酮戊二酸氧化形成琥珀酸COA+CO2 5.琥珀酸COA转化为琥珀酸 6
4、.琥珀酸氧化为延胡索酸 7.延胡索酸水合形成苹果酸 8.L-苹果酸氧化为草酰乙酸 能量计算: 6、为什么说TCA是物质代谢的枢纽? 柠檬酸主要是绝大多数生物体主要的分解代谢途径也是准备提供大量自由能的重要代谢系统,在许多合成代谢中都利用柠檬酸循环的中间产物作为生物合成的前提来源。 柠檬酸循环中由于参与其他代谢途径而失去的中间产物,必须予以及时补充才能保持柠檬酸循环顺利的不间断地转运。 直接利用柠檬酸循环中间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葡萄糖.脂类等合成 对柠檬酸循环中间产物有补充作用的反应称为填补反应,这一反应的酶为丙酮酸酶 有些降解途径可产生柠檬酸循环的中间产物 7、磷酸戊糖途径有何意义? 产生大量
5、的NADPH,为细胞的各种合成反应提供还原力。 磷酸戊糖途径的中间产物为许多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是细胞内不同结构糖分子的重要来源。 非氧化重排阶段的一系列中间产物及酶类与光合作用中卡尔文循环的大多数中间产物和酶相同,因而磷酸戊糖途径可与光合作用联系起来,并实现某些单糖间的互变。 8、糖异生:糖异生是指从非糖物质作为前体合成葡萄糖的作用。 9、糖异生与糖酵解不同的三个反应: 糖酵解作用 葡糖异生作用 已糖激酶 葡萄糖-6-磷酸酶 磷酸果糖激酶 果糖1,6-二磷酸酶 丙酮酸激酶丙酮酸羧化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反应:丙酮酸羧化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6-二磷酸果糖转化成6-磷酸果糖。 6-
6、磷酸葡萄糖转化为葡萄糖 10、下列途径中哪个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 糖酵解途径 三羧酸循环 戊糖磷酸途径 C3循环 11、丙酮酸激酶是何途径的关键酶 磷酸戊糖途径 糖酵解 糖的有氧氧化 糖异生 12、糖酵解的限速酶是 磷酸果糖激酶 醛缩酶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丙酮酸激酶 第八章 生物能学与生物氧化 1、生物氧化有何特点?以葡萄糖为例,比较体内氧化和体外氧化异同: 在活的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在一系列酶、辅酶和中间传递体参与下进行,其途径迂回曲折,有条不紊。 氧化过程中能量逐步释放,其中一部分由一些高能化合物截获,再供给机体所需。在此过程中既不会因氧化过程中能量骤然释放而伤害机体,又能使释放的能量尽可
7、能得到有效的利用。生物氧化和有机物在体外氧化的实质相同,都是脱氢、失电子或与氧结合,消耗氧气,都生成CO2和H2O,所释放的能量也相同。 2、何谓高能化合物?体内ATP 有哪些生理功能? 生化反应中,在水解时或基团转移反应中可释放出大量自由能的化合物称为高能化合物。 ATP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 ATP是细胞内磷酸基团转移的中间载体 3、氰化物和一氧化碳为什么能引起窒息死亡?原理何在? 1,一氧化碳与亚铁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比氧气强500倍,吸入的一氧化碳大量与血红蛋白结合,人自然就缺氧中毒了,中毒者会面色红润!像身体很好一样! 2,氰化物就不一样了,它的毒性是氰酸根CN- 它不会和亚铁血红蛋
8、白结合,所以会被血液送到全身,它进入细胞后会与细胞色素 4、计算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生成ATP的分子数。写出具体的计算步骤: 量的比值称为磷氧比。 能荷:细胞所处的能量状态用ATP、ADO和AMP之间的关系式来表示,称 5、呼吸链的各细胞色素在电子传递中的排列顺序是 c1bcaa3O2 cc1baa3O2 c1cbaa3O2 bc1caa3O2 6、名词解释: 氧化磷酸化:代谢物在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出的自由能用于合成ATP, 这种氧化放能和ATP生成相偶联的过程称氧化磷酸化。 生物氧化: 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在细胞中进行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其实质是
9、需氧细胞在呼吸代谢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过程。 底物水平磷酸化:代谢物在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出的自由能用于合成ATP, 这种氧化放能和ATP生成相偶联的过程称氧化磷酸化。 呼吸链:线粒体基质是呼吸底物氧化的场所,底物在这里的氧化所产生的NADH和FADH2将质子和电子转移到内膜的载体上,经过一系列氢载体和电子载体的传递,最后传递给O2和水,这种有载体组成的电子传递系统称为电子传递链,因为其功能和呼吸作用直接相关,亦称为呼吸链。 磷氧比: 呼吸过程中无机磷酸消耗量和分子氧消耗为能荷。 第九章 脂类代谢 1、从以下几方面比较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与生物合成的异同:反应的亚细胞定位,酰基载体,C
10、2单位,氧化还原反应的受氢体和供氢体,中间产物的构型,合成或降解的方向,酶系统情况。 2、简述油料作物种子萌发脂肪转化成糖的机理: 脂肪酸分偶数链脂肪酸和奇数链脂肪酸,偶数链脂肪酸降解的产物不能转变成糖,而奇数链脂肪酸降解的产物能够转变成糖。因为偶数碳脂肪酸降解的产物是乙酰CoA 不是糖异生作用的前体,它不能直接转变成丙酮酸,因为对于每个进入柠檬酸循环的二碳单位来说,只能被降解以CO2的形式释放。但是奇数碳脂肪酸的最后三个碳原子是丙酰CoA,它可以羧化,经过三个反应步骤能转变成柠檬酸循环的中间产物琥珀CoA,柠檬酸循环的中间物都是糖异生的前体。 4、乙酰CoA的代谢结局: 进入三羧酸循环及电子
11、传递系统,完全氧化为CO2和H2O; 作为类固醇的前体,生成胆固醇; 步入脂肪酸代谢的逆方向,成为脂肪酸合成前体; 转化为酮体。 5、名词解释: ACP: 脂酰基载体蛋白(acyl carrier protein,ACP)是一种低分子量的3.氨的去路有生成新的氨基酸、生成铵盐和酰胺;酰胺生成的生理作用是贮存NH3和解毒作用。 4.氨基酸通过脱氨、脱羧和羟化降解,脱羧后产生CO2和胺,此过程需磷酸吡哆醛作辅基。 5.Trp脱NH3,然后脱羧后生成吲哚乙酸。 蛋白质,组成脂肪酸合成酶复合体的一部分,并且在脂肪酸生物合成中作为酰基的载体发挥功能。 -氧化: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羧基端的位C原子发
12、生氧化,碳链在位C原子与位C原子间发生断裂,每次生成一个乙酰CoA和较原来少二个碳单位的脂酰CoA ,这个不断重复进行的脂肪酸氧化过程称为-氧化.。 酮体:在肝脏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乙酰乙酸、-羟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 第十章 蛋白质的降解和氨基酸的代谢 一、 解释下列名词 氧化脱氨基作用:在有氧条件下,氨基酸在酶的催化下脱去氨基生成相应的-酮酸的过程称为氧化脱氨基作用。 转氨基作用:在转氨酶的催化下, -氨基酸的氨基转移到-酮酸的酮基碳原子上,结果原来的-氨基酸生成相应的-酮酸,而原来的-酮酸则形成了相应的-氨基酸,这种作用称为转氨基作用或氨基移换作用。 联合脱氨基作用:这种
13、脱氨基是转氨基作用和氧化脱氨基作用偶联进行的,所以称为联合脱氨基作用。在这一过程中的酮戊二酸实际上是一种氨基传递体,它可由三羧酸循环大量产生。 二、 填空题 1.转氨作用是沟通糖代谢和蛋白质代谢的桥梁。 2.尿素循环中涉及的天然蛋白质氨基酸是Arg。 6.Tyr羟化后生成多巴后者经脱羧生成多巴胺。 7.氨基酸脱氨基后,变成了酮酸。根据酮酸代谢的可能途径,可把氨基酸分为两大类,即生酮氨基酸和生糖氨基酸。 三、 单项选择 1.转氨酶的辅酶是 : TPP 磷酸吡哆醛 生物素 核黄素 2.生物体内氨基酸脱氨的主要方式是 氧化脱羧 直接脱羧 转氨作用 联合脱氨 3.能直接转变为-酮戊二酸的氨基酸是 As
14、p Ala Glu Gln 4.下列哪个氨基酸不能直接通过TCA中间产物经转氨作用生成: Ala Asn Glu Asp 5.嘌呤核苷酸循环的实质是 生成尿素 转氨基和脱氨基联合进行的方式 合成嘌呤核苷酸 分解嘌呤核苷酸 6. 以下对L-谷氨酸脱氢酶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它催化的是氧化脱氨反应 它的辅酶是NAD+ 或NADP + 它和相应的转氨酶共同催化联合脱氨基反 它在生物体内活力很弱 7. 氨基转移不是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因为 转氨酶在体内分布不广泛 氨酶的辅酶容易缺乏 转氨酶作用的特异性不强 转氨酶催化的反应只是转氨基,没有游离氨产生 8. 白化病患者体内缺乏什么酶? 苯丙氨酸羟化
15、酶 酪氨酸酶 尿黑酸氧化酶 酪酸酶转氨酶 9.通过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时,线粒体提供的氨来自 游离NH3 谷氨酰胺 谷氨酸 天冬氨酸 10.下述氨基酸除哪种外,都是生糖氨基酸或生糖兼生酮氨基酸? Asp Arg Phe Asn 四、 问答题 1.氨基酸脱氨基以后生成的-酮酸有哪些代谢途径? 通过转氨基作用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转变成糖、脂类 氧化供能 2.蛋白质和氨基酸分解代谢所产生的氨有哪些出路?在动物体内和植物、微生物体内有何不同? 3.试述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方式和意义。 方式:溶酶体途径、泛肽途径、半胱天冬酶降解途径。 意义:细胞成分的更新有利于细胞内部的正常代谢的进行,从免疫角度来说可以帮助
16、机体识别自己清除在胸腺成熟的绝大多数T细胞。第十一章 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的代谢 1、氨甲酰磷酸可以用来合成( B ) (A) 尿酸 (B)嘧啶核苷酸 (C)嘌呤核苷酸 (D)胆固醇 2、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中产生的第一个核苷酸是( B ) (A)XMP (B) IMP (C) GMP (D) AMP 3、人体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 B ) 尿素 尿酸 氨 丙氨酸氨基异丁酸 4、 脱氧核糖核苷酸生成的方式是( B ) 在一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 在二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 在三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 在核苷水平上还原 直接由核糖还原 5、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合成的比较。 嘌呤核苷酸 嘧啶核苷酸 相 1
17、.合成原料基本相同 同 2.合成部位对高等动物来说,主要在肝脏 点 3.都有两种合成途径 4.都是先合成一个与之有关的核苷酸,然后在 此基础上进一步合成核苷酸 不 1.在5-P-R基1.先合成嘧啶环再与5 同 础上合成嘌呤环 -P-R结合 点 2.最先合成的核2.先合成UMP 苷酸是IMP 3.以UMP为基础,完成CTP, 3.在IMP基础上TMP的合成 完成AMP和GMP 的合成 第十二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1、何谓DNA的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答:DNA在进行复制的时候链间氢键断裂,双链解旋分开,每条链作为模板在其上合成互补链,经过一系列酶
18、的作用生成两个新的DNA分子。子代DNA分子其中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连链是新合成的,这种方式称半保留复制。 2、比较DNA聚合酶I、II和III性质的异同:在E.coli中,共发现了3种DNA聚合酶,即DNA聚合酶1,2,3。DNA聚合酶1是个多功能酶,具有53聚合功能;35外切功能以及53外切功能。DNA聚合酶2与DNA聚合酶1功能相似,但没有53外切功能。DNA聚合酶3与DNA聚合酶2功能相同,但其聚合活性比DNA聚合酶1高1000倍,是E.coli DNA复制中的最主要酶。 3、何谓DNA的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 ?何谓冈崎片
19、段? 答:DNA的双螺旋结构中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当复制开始解链时,亲代DNA分子中一条母链的方向为53,另一条母链的方向为35 。DNA聚合酶只能催化53 合成方向。在35方向的母链为模板时,复制合成出一条53方向的前导链,前导链的前进方向与复制叉的进行方向一致,前导链的合成是连续进行的。而另一条母链仍以35段方向作为模板,复制合成一条53方向的随从链,因此随从链会成为方向的与复制叉的行进方向相反的。随从链的合成是不连续进行的,先合成许多片段,即冈崎片段。最后各段再连接成为一条长链。由于前导链的合成是连续进行的,而随从链的合成是不连续进行的,所以从总体看DNA的复制是半不连续复制的。 冈崎
20、片段:在DNA的53链上依次合成的互补的许多小的不连续的DNA单链片段,由日本学者冈崎发现,故名为冈崎片段。 4、何谓复制体?试述其主要成分的功能: 答:与DNA复制有关的酶和蛋白质因子由30多种,他们在复制叉上形成离散的复合物,彼此配合,进行高度精确地复制,这种结构称为复制体。 复制体主要成分有,Dna A、Dna B、Dna C、组蛋白样蛋白回旋酶、单链结合蛋白、引物合成酶、RNA聚合酶、DNA旋转酶,Dam甲基化酶以及DNA聚合酶等。复制体在DNA复制叉上进行的基本活动包括:双链的解开,RNA引物的合成,DNA链的延长,切除引物,填补缺口,连接相邻的DNA片段,切除和修复尿嘧啶和错配碱基
21、。 5、DNA的复制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6、比较原核和真核细胞DNA复制特点: 7、DNA聚合酶的反应特点: 以四种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作底物; 反应需要接受模板的指导; 反应需要有引物3羟基存在; DNA链的生长方向为5 到 3 ; 产物DNA的性质与模板相同。 8、比较前导链和滞后链复制特点: 前导链 :当复制叉沿DNA向前移动时,由于两条模板链是反向平行的,而DNA聚合酶只能以53的方向合成新链,同时新链必须与模板链反向平行,碱基配对。这样,以走向35的亲代链为模板,子代链就能连续合成,称为前导链; 滞后链 :以走向53的亲代链为模板 ,在其上DNA也是以53方向合成
22、,因此和复制叉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随着复制叉的移动,形成许多不连续的片段,最后连成一条完整的DNA链,该链称为滞后链 。 9、比较DNA复制与RNA转录的异同: 基本化学机制相同: 两者都由模板指导; 链的延伸都有极性,即5向3方向; 两者都用核苷5 三磷酸为原料。 不同方面: 转录不需要引物; 转录只涉及大的DNA分子中一段; 只用互补双链DNA中的一条链为模板; 转录酶无纠错功能。 10、比较DNA聚合酶与RNA聚合酶催化作用的异同: DNA:在DNA聚合酶催化的链延长反应中,链的游离3羟基对进入的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磷原子发生亲核攻击,形成3 ,5 磷酸二酯键并脱下焦磷酸。 RNA:
23、 11、DNA复制的高度准确性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 DNA复制过程是一个高度精确的过程,据估计,大肠杆菌DNA复制5109碱基对仅出现一个误差,保证复制忠实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DNA聚合酶的高度专一性 DNA聚合酶的校对功能 起始时以RNA作为引物 12、名词解释: 半保留复制:即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半不连续复制:当DNA复制时,一条链是连续的,另一条链是不连续的,因此称为半不连续复制。 转录:转录是遗传信息从DNA流向RNA的过程。即以双链DNA中的确定的一条链为模板,以ATP、CTP、UTP、GTP四种核苷三磷酸为原料,
24、在R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RNA的过程。 反转录:反转录是以RNA为模板,通过反转录酶,合成DNA的过程,是DNA生物合成的一种特殊方式。 翻译:翻译是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的第二步,翻译是根据遗传密码的中心法则,将成熟的信使RNA分子中“碱基的排列顺序”解码,并生成对应的特定氨基酸序列的过程。 有意义链: 反意义链:DNA双链中按碱基配对规律能指导转录生成RNA的一股单链,16SrRNA的3端的嘧啶 序列互补配对,而帮助起始密码子的识别。 6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因子有3种,延伸因子有3种,终止释放有3种;而真核生物细胞质蛋白质合成的延伸因子通常有2种,真菌有3种,终止释放因子有1种。 7原核
25、生物蛋白质合成中第一个被掺入的氨基酸是甲酰甲硫氨酸。 8无细胞翻译系统翻译出来的多肽链通常比在完整的细胞中翻译的产物称为模板链,也称反意义链。相对的另一股单链是编码链,也成为有意义链。 内含子:内含子是真核生物细胞DNA中的间插序列。这些序列被转录在前体RNA中,经过剪切被去除,最终不存在于成熟RNA分子中。 外显子:基因组DNA中出现在成熟RNA分子上的序列。外显子被内含子隔开,转录后经过加工被连接在一起,生成成熟的RNA分子。 冈崎片段:相对比较短的DNA链,是在DNA的后随链的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 突变:是指细胞中的遗传基因发生的改变。它包括单个碱基改变所引起的点突变,或多个碱基的
26、缺失、重复和插入。 端粒酶:端粒酶是一种含RNA的蛋白复合物,实质上是一种逆转录酶,它能催化互补于RNA模板的DNA片段的合成,使复制以后的线形DNA分子的末端保持不变。 第十三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一、填空题 1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以 mRNA作为模板,_tRNA_作为运输氨基酸的工具,核糖体作为合成的场所。 2细胞内多肽链合成的方向是从N端到C端,而阅读mRNA的方向是从5端到3端。 3核糖体上能够结合tRNA的部位有P位点部位,A位点部位。 4蛋白质的生物合成通常以AUG作为起始密码子,有时也以GUG作为起始密码子,以UAA,UAG,和UGA作为终止密码子。 5SD序列是指原核细胞mRNA
27、的5端富含嘌呤碱基的序列,它可以和要长,这是因为没有经历后加工,如剪切。 9已发现体内大多数蛋白质正确的构象的形成需要分子伴侣的帮助。 10分子伴侣通常具ATPase酶的活性 11蛋白质内含子通常具有核酸内切酶的活性。 12某一tRNA的反密码子是GGC,它可识别的密码子为GCU和GCC。 13.在真核细胞中,mRNA是由DNA经转录合成的,它携带着DNA的遗传信息。它是由hnRNA降解成的,大多数真核细胞的mRNA只编码一条多肽链 14生物界总共有64个密码子。其中61个为氨基酸编码;起始密码子为AU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UGA。 15氨酰- tRNA合成酶对氨基酸和tRNA均有专
28、一性,它至少有两个识别位点。 16原核细胞内起始氨酰- tRNA为fMet-rRNA;真核细胞内起始氨酰- tRNA为 Met-tRNA。 17原核生物核糖体50S亚基含有蛋白质合成的氨酰基部位和肽酰基部位,而mRNA结合部位大小亚基的接触面上。 18许多生物核糖体连接于一个mRNA形成的复合物称为多核糖体。 19肽基转移酶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是催化和肽键的形成。 20核糖体小亚基上的16sRNA协助识别起始密码子。 21延长因子G又称移位酶,它的功能是催化核糖体沿mRNA移动,但需要GTP。 22ORF是指开放的阅读框架,已发现最小的ORF只编码7个氨基酸。 tRNA结合成氨酰- tRN
29、A的过程。活化反应在氨酰-tRNA 合成酶的催化下23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 24.遗传密码的特点有方向性、连续性、简并性和通用性。 25氨酰- tRNA合成酶利用ATP供能,在氨基酸羧基上进行活化,形成氨基酸AMP中间复合物。 26原核生物肽链合成启始复合体由mRNA 70s核蛋白体和fMet-tRNA组成。 27真核生物肽链合成启始复合体由mRNA 80s核蛋白体和Met-tRNA组成。 28肽链延伸包括进位、转肽和移位三个步骤周而复始的进行。 29原核生物肽链合成后的加工包括裁剪和天然构象的形成。 30链霉素和卡那霉素能与核蛋白体亚基结合,改变其构象,引起30s导致合成的多肽链一级结构
30、改变。 31氯霉素能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肽基转移酶活性,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32乳糖操纵子的控制区启动子上游有分解代谢基因活化蛋白结合位点,当此位点与CAP-cAMP复合物结合时,转录可增强一千倍左右。 33真核生物蛋白质因子与DNA相互作用的基元较常见的有辛指和亮氨酸拉链。 34分泌性蛋白质多肽链合成后的加工包括信号肽的水解切除、剪裁和天然构象的形成。 、简答题 1、简述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分四个步骤: 氨基酸活化 1、氨基酸在掺入肽链前必须活化,在胞液中进行。 2、氨基酸的活化是指各种参加蛋白质合成的AA与携带它的相应的进行。 3、活化反应分两步进行:活化和
31、转移。 肽链合成起始:起始密码子的识别: 起始AUG一般位于距5端25个核苷酸以后,并在其上游约10个核苷酸处有一段富含嘌呤的序列,原核生物核糖体30S小亚基上的16S rRNA3端富含嘧啶的序列能与之互补配对,这样30S亚基能与mRNA结合(IF3参加,识别起始密码子AUG),在IF1参与下,30S-mRNA-IF3进一步与fMet-tRNAf、GTP结合,并释放IF3,形成30S复合物:30S-mRNA- fMet-tRNAf 肽链的释放 1、进位:新的氨酰- tRNA进入A位。需要消耗GTP,并需EF-Tu, EF-Ts两种延伸因子。 EF-Tu-GTP+下一个要进入的氨酰-tRNA 形
32、成复合物,将这个氨酰-tRNA 送入核糖体A位,同时GTP GDP + Pi, EF-Tu-GDP释放。 2、 转肽 (肽酰转移酶):在肽酰转移酶的作用下P位点上fMet-tRNAf的甲酰甲硫氨酸从相应的tRNA上解离下来,其-COOH与刚进入A位的氨酰-tRNA上的-NH2形成肽键,无负荷的tRNA留在P位,此时A位点为携带一个二肽的tRNA。 3、移位:在EF-G的作用下,核糖体沿mRNA5到3方向移动,每次移动一个密码子的距离。 原来在A位上的肽酰-tRNA移到了P位点; 原来在P位点的无负载的tRNA离开核糖体; 一个新的密码子进入空的A位, EF-G 催化的移位过程需水解GTP提供能
33、量。肽链合成从N 到 C。 肽链合成的终止与释放 当终止密码子出现在A位时,终止因子结合在A位,肽链合成终止。 RF1:识别终止密码子UAA和UAG RF2:识别终止密码子UAA和UGA RF3:具GTP酶活性,激活RF1和RF2活性,协助肽链的释放 终止因子的结合使肽酰转移酶活性变为水解酶活性,肽基不转移给A位tRNA,而转移给H2O,并把已合成的多肽链从核糖体和 tRNA上释放出来,无负荷的tRNA随机从核糖体脱落,该核糖体立即离开 mRNA,在IF3存在下,消耗GTP而解离为30S 和50S非功能性亚基。再开始新的肽链的合成过程。 2、肽链合成后的加工处理主要有哪些方式? 水解 N末端的
34、甲硫氨酸的切除 在去甲酰酶催化下将肽链合成的起始氨基酸-甲酰甲硫氨酸水解脱掉甲酰基, 以便肽链形成所需的构象。 在氨肽酶催化下切去N末端一个或几个氨基酸。 多肽链还未释放时,上两个过程已发生。而真核生物15-30氨基酸时,就已开始上述过程。 水解断裂 如动物体中蛋白酶形成的是无活性的酶原,到消化道后,水解切下一部分肽链,使酶原变成有活性的酶。 氨基酸侧链的修饰 脯氨酸、赖氨酸侧链发生羟基化作用。 苏氨酸、丝氨酸、酪氨酸羟基磷酸化。如糖原磷酸化酶 糖基化作用使蛋白质多肽链转变成糖蛋白。 加辅基 结合上辅基才具生物活性,如乙酰辅酶A羧化酶与生物素的结合。 二硫键的形成 两个半胱氨酸-SH氧化 3、比较真核细胞蛋白质生物合成与原核细胞的不同: 第十四章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和代谢调节 1. 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同通路? 2. 举例说明核苷酸类化合物在代谢中起的作用。 3.哪些化合物可以认为是联系糖、脂类、蛋白质和核酸代谢的重要环节?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