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总结 第四篇 血液循环.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58038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总结 第四篇 血液循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生理学总结 第四篇 血液循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理学总结 第四篇 血液循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总结 第四篇 血液循环.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理学总结 第四篇 血液循环第四篇血液循环总结 一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所经历的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按心率75次/分计算,每个心动周期持续0.8秒。首先心房收缩,0.1s后心房舒张,心室收缩,分为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和慢速射血期。在等容收缩期,心室有收缩的趋势,而房室瓣关,动脉瓣关,心室容积不变,导致室内压急剧升高。当室内压高过主动脉压时,进入快速射血期,动脉瓣冲开,血液快速射入动脉,室内压下降。当室内压下降到与主动脉压相等时,进入慢速射血期。此后射血的速度逐渐减慢,直至为0。此后心室进入舒张期,分为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和慢速充盈期。在等容舒张期,心室有舒张的

2、趋势,而动脉瓣关,房室瓣关,心室容积不变,导致室内压急剧下降。当室内压下降到低于房压时,房室瓣冲开,血液快速进入心室,室内压上升。当室内压上升到与主动脉压相等时,进入慢速充盈期。心房的收缩、舒张原理与心室类似,不过心房的收缩期占0.3s,舒张期占0.5s。心脏的工作具有很多评价指标,比如心脏的搏出量是指每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心脏的射血分数是指搏出量占心室充盈血量的百分比,还有每分心输出量、心指数、每搏功和每分功等,这些指标对心脏的评价具有重要作用。心脏的输出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称为心力储备,包括搏出量的储备和心率储备。心输出量等于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因此搏出量与心

3、率影响心输出量。而博出量取决于心室的前负荷、后负荷和心肌收缩能力等。 二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心肌细胞静息电位的形成与K+外流有关,与骨骼肌神经细胞类似。而动作电位可分为5个时期:去极相的0期和复极化相的1、2、3、4期。0期去极化主要是因为电压门控钠通道开放,Na+内流引起的,持续时间很短。1期复极化则主要是K+外流引起的。在2期复极化,由于Ca2+内流和K+外流处于相对平衡,形成一个平台,因此也叫平台期。由于Ca2+逐渐停止内流和K+增加外流,膜电位再次下降,出现3期复极化。当膜电位复极化至静息电位时形成4期复极化。从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至3期复极化到55mV的这段时期内,膜的兴奋性完全丧失,即

4、对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能产生反应,这个时期称为绝对不应期。在3期膜电位由55mV复极化到约60mV的期间,给予一个强大刺激可引起幅度很小的局部去极化反应,但仍不能产生动作电位,这一时期称局部反应期。从0期去极化开始到3期膜电位恢复到60mV这段期间内,任何强大刺激均不能引起心室肌产生新的动作电位,其兴奋性为零,故总称为有效不应期。由于有效不应期的存在,使得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心肌细胞自律性大小为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蒲肯野细胞,窦房结P细胞的自律性最高,因此成为心脏的主导起搏点,机制有两种:抢先占领和超速驱动压抑。由窦房结发出的信号首先传到心房,通过缝隙连接,迅速传遍整个心房。而传到心室的途径只有一个:房室交界。兴奋通过房室交界时,需要耗时0.1s,称为房室延搁,保证心室的收缩发生在心房的收缩之后,具有重要意义。 三心得体会 解剖教给了我心脏的形态,而生理教给了我心脏工作的机理。听胡老师讲心脏的供血过程,真的让我感受到了心脏的奇妙。这么小的一个器官,却有着巧妙的工作程序。对心脏的学习不用去死记硬背,知道了它的机理,自然就忘不了。还有,上课要跟着老师的思路来,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的学习才有意思。如果老是在下面自己看书,会丢掉一些精彩的内容。 四问题 兴奋通过房室交接需要0.1s的延时,它的机理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