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击伤诊疗常规.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60244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击伤诊疗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电击伤诊疗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电击伤诊疗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电击伤诊疗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击伤诊疗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击伤诊疗常规.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击伤诊疗常规电击伤 电击伤也称触电,由电源直接接触人体,一定量的电流引起机体损伤和功能障碍。电流能量转化为热量还可造成电烧伤。雷电即闪电是一瞬间的超高压直流电造成人的一种特殊电击伤。电击损伤程度与电流强度、电流种类、电压高低、通电时间、人体电阻、电流途径有关。电流通过心脏易导致心脏骤停,通过脑干使中枢神经麻痹、呼吸暂停。 1. 高电压对机体损害极大。36V以下是安全电,低电压强电流造成局部烧伤,220V电流可致心室纤颤而死,1000V以上使呼吸中枢麻痹而死,高电压还可使脑组织点状出血、水肿软化。 2. 电阻降低损伤加重。血管淋巴管是人体最好的导体,电击后可形成内膜剥脱、中膜弹力板断裂、血管壁

2、破裂。 3. 电流通路也是影响损害的一个重要因素,电流通过心脏则可引起室颤,通过头部引起大脑损伤。 4. 人体对交流电的耐力较直流电要差。 1. 全身表现 触电后轻者仅出现痛性肌肉收缩、惊恐、面色苍白、头痛、头晕、心悸等。重者可导致意识丧失、休克、心跳呼吸骤停,电击后常出现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肺水肿、胃肠道出血、凝血功能障碍、急性肾功能不全。临床上应特别重视伤者有多重损伤的可能性,包括强制性肌肉损伤、内脏器官损伤和体内外烧伤。幸存者可能有心脏和神经后遗症。 2. 局部表现 高压电击的严重烧伤常见于电流进出部位,电击创面的最突出特点为皮肤的创面很小,而皮肤下的深度组织损伤却很广泛。 血管病变为多发

3、性栓塞、坏死; 胸壁电击伤可深达肋骨及肋间肌并致气胸; 腹壁损伤可致内脏坏死或中空脏器穿孔、坏死; 骨骼因触电时肌群强直性收缩可致骨折或关节脱位; 肢体严重损伤可表现为肢体水肿、触之紧张发硬,被动伸展手指或足部时疼痛,肢体固定收缩,触不到搏动,远端发绀,毛细血管再充盈差。 眼耳因电击大约半数患者有单侧或双侧骨膜破裂、角膜烧伤、眼内出血、视神经损伤萎缩、白内障等。 心电图可见各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损伤、非特异性ST-T改变。 X线显示可有骨折。 心肌生化标志物升高,血淀粉酶升高,血肌酐、尿素升高,高血钾,出现肌红蛋白、血红蛋白尿。 动脉血气分析有酸中毒、低氧血症等。 根据患者触电病史和现场情况,

4、即可做出诊断。应了解有无从高处坠落或被电击抛开的情节。注意颈髓损伤、骨折和内脏损伤的可能性。测定血LDH、CK及淀粉酶、检测尿肌红蛋白、血红蛋白,可辅助判断组织损伤程度。 有些患者触电后,心跳和呼吸极其微弱,甚至暂时停止,处于“假死”状态,要认真鉴别,不可轻易放弃对触电者的抢救。 大量组织的损伤和溶血可引起高钾血症。低血压、液体及电解质紊乱和严重的肌球蛋白尿可引起急性肾衰竭。肌肉强烈收缩和抽搐可使四肢关节脱位和骨折,脊柱旁肌肉强烈收缩甚至引起脊柱压缩性骨折。 神经系统后遗症有失明、耳聋、周围神经病变、上升性或横断性脊髓病变和侧索硬化症,亦可发生肢体瘫或偏瘫。 少数受高压电损伤患者可发生胃肠道功

5、能紊乱、肠穿孔、胆囊局部坏死、胰腺灶性坏死、肝脏损害伴凝血机制障碍、白内障等。 (一)现场急救 1.脱离电源 首先强调确保现场救助者自身的安全。在第一时间切断触电现场的电源,或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将伤者搬离危险区。 2.生命体征评估 (1) 评估电击原因、部位、电压情况、局部烧伤程度。 (2)评估意识、心律失常及其恢复情况。 (3)对心脏骤停患者,积极评估复苏效果。 3.心肺复苏 对心脏呼吸骤停者立即行心肺复苏,不能轻易终止复苏。发生心室颤动者先注射肾上腺素1mg,心室颤动波粗大,即行电除颤,有利于恢复窦性节律。 (二)急诊治疗 1.补液 对低血容量性休克和组织严重电烧伤患者,应迅速静脉补液,补液

6、量较同等面积烧伤者要多。输液量应依据患者对输液治疗效果来决定,包括每小时尿量大于1ml/、周围循环情况及中心静脉压监测。 2.对症治疗 监测和防止高钾血症,纠正心功能不全,防治脑水肿,治疗急性肾功能不全,维持酸碱平衡等。 3.创伤和烧伤处理 清除电击创面坏死组织,有助于预防感染和创面污染,并减少继续释放肌红蛋白的来源。因深部组织的损伤、坏死,伤口采用开放治疗。 1. 经急诊治疗病情有所缓解。 2. 血流动力学稳定、生命体征平稳。 1. 经急诊治疗病情不缓解。 2.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3. 心电图不正常,明显的皮肤烧伤及相关伤、疑深部组织烧伤、肌红蛋白尿、酸中毒、肾功能不全。 4. 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5. 精神抑郁。 6. 存在需要进一步专科检查治疗的情况。 1. 病情稳定,生命体征稳定,低电压伤未引起损伤。 2. 无需进一步检查的其他情况。 参考文献:1)急诊与灾难医学第2版 2)北京协和医院医疗诊疗常规急诊科诊疗常规第二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