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计量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64381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能计量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能计量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电能计量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电能计量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电能计量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能计量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能计量实习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能计量实习报告电能计量实习报告 班级: 姓名: 日期: 电能计量实习报告 目录 一、 表的结构认识 . 1 1、 测量机构 . 1 1) 驱动元件 . 1 2) 转动元件 . 1 3) 制动元件 . 1 4) 轴承 . 1 5) 计度器 . 1 2、 误差补偿调整装置 . 1 1) 满载调整装置 . 1 2) 轻载调整装置 . 2 3) 相位角调整装置 . 2 4) 潜动调整装置 . 2 5) 平衡调整装置 . 3 3、 辅助部件 . 3 1) 外壳 . 3 2) 基架 . 3 3) 端钮盒及盒盖 . 3 4) 铭牌 . 3 二、 校验 . 3 1、 单相 . 3 2、 三相 . 4 电能计

2、量实习报告 一、 表的结构认识 感应式电能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它的种类、型号很多,但基本结构相似,都是由测量机构、误差补偿调整装置和辅助部件组成。 1、 测量机构 测量机构是电能表实现电能测量的核心部分。 1) 驱动元件 驱动元件由电压元件和电流元件构成。被测电路的电压和电流作用于电压元件和电流元件,产生的交变磁通与其在转盘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相互作用产生驱动力矩,推动转盘转动。 I. 电压元件 电压元件由电压铁芯、电压线圈和回磁极组成。绕在电压铁芯上的电压线圈与负载并联,接在被测电压线路上,形成电压回路。不管有无负载电流,电压线圈总是带电的,要消耗功率。电压线圈匝数多,线径较细。 II.

3、 电流元件 电流元件由电流铁芯和电流线圈组成。电流线圈串接在电源与负荷之间,绕制方向一定。电流线圈匝数少,线径较粗。 2) 转动元件 转动元件由铝质转盘和转轴用合金压铸而组成。转盘材料要求导电性能良好,质量轻,耐腐蚀,所以选择铝作为转盘材料。其作用是:在驱动元件建立的交变磁通作用下,转盘上产生感应电流,进而产生驱动力矩使转盘转动,并把转动的圈数通过蜗轮与蜗杆的啮合传递给计度器。转盘固定在转轴上,边缘涂有记读转数的有色标记。 3) 制动元件 制动元件由永久磁铁及其调整元件组成,其作用是产生与驱动力矩相反的制动力矩,使转盘的转动速度与被测电路的功率成正比。 4) 轴承 转轴分为上轴承和下轴承。上轴

4、承位于转轴上端,起定位和导向作用。下轴承位于转轴下端,用于支撑转动元件的全部重量,以减少转动时的摩擦力矩。 5) 计度器 计度器的作用是累计电能表转盘的转数,从而累计电量,通过齿轮比换算为电能单位的指示值。蜗轮带动蜗杆从而带动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转动,使进位轮向前转动,走字轮显示相应指示数。 2、 误差补偿调整装置 误差调整装置是改善电能表的工作特性和满足准确度要求不可缺少的部分,可以改变制动力矩和补偿力矩的大小。单相电能表都设有满载、轻载、相位角调整装置和防潜动装置。三相电能表还应另设平衡调整装置。 1) 满载调整装置 电能表在满负载条件下运行时,产生的误差称为满载误差。满载误差是受永久磁铁产生

5、的制动力矩、摩擦力矩、电流和电压抑制力矩的影响而产生的。 满载调整装置是通过改变永久磁铁的制动力矩来调整电能表转动元件转速。按其调整方1 电能计量实习报告 法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I. 改变制动元件相对于转盘圆心的位置 松动支架上的固定螺丝,可将制动元件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个角度,实现转速的粗调。拧动制动元件上的细调螺丝,就能平稳的调整永久磁铁的位置,以便进行细调。在支架上有三颗平衡螺钉,其作用是调整磁铁磁极端面与转盘平面的平行度;调整转盘使之处于磁铁气隙的中间位置,保证转盘与上下极面的距离相等。 2由MT=KTfTn可知,MT正比于转盘转速n,又因为转速n为n=Rw,所以改变回转半径可

6、以改变转盘速度,从而改变永久磁铁的制动力矩。当磁极位置向转盘边缘方向移动时,回转半径R增加,线速度n也增加,于是制动力矩增加,使转盘转速变慢。转速变慢后,制动力矩又相应减小,直至制动力矩等于驱动力矩后,转盘便以调整后的转速匀速转动。反之,当磁极位置向转盘中心移动时,使转速变快。 II. 改变穿过转盘的制动磁通量 还可以用改变永久磁铁的位置、气隙和加磁分路的方法来调整满载误差。 2) 轻载调整装置 电能表在10%标定电流下运行时,产生的误差称为轻载误差。轻载误差是受摩擦、电流电磁铁和潜动力矩的影响而产生的。 轻载调整装置安装在电压铁芯上,利用可移动的导磁片或不导磁的金属片将电压工作磁通分为两部分

7、,造成电压磁通分布的不对称,从而形成补偿力矩。也就是说,产生一个与Mp方向相同的Mco,用以补偿负的轻载误差,可以消除反向潜动。 采取移动短路框片的方法来调整轻载误差。短路框片装在电压工作磁通的路径上,当拧动调整螺钉时,带动短路框片沿转盘的切线方向移动,改变短路框片相对磁极中心的对称度,从而产生补偿力矩。 3) 相位角调整装置 电能表不满足y=90o+j的正交条件时,所产生的计量误差称为相位角误差。 对相位角误差的调整有两种途径:一是改变电流工作磁通相位角aI,二是改变电压工作磁通相位角b。 改变aI分为粗调和细调两部分。粗调是通过调整电流铁芯上多匝的短路片的片数来调整相位角误差。细调是改变电

8、流铁芯上电阻的短路线圈,通过移动短路滑片就可以改变闭合回路的电阻值。 改变b可通过改变电压非工作磁通的损耗角aF或电压工作磁通的励磁角aU来调整b大小,从而达到调整相位误差的目的。改变aF是在电压非工作磁通磁路间隙中安装可调的金属片。改变aU是在电压工作磁通路径上设置附加线圈经电阻丝闭合。 4) 潜动调整装置 电能表接入被测电路,只有电压回路有电压,电流回路没有接通负载,而电能表转盘仍2 电能计量实习报告 缓缓地连续正转或反转的现象,称为潜动。 潜动是由于制造、装配和维修时无意造成的磁路不对称而造成的。 调整潜动的方法有三种。 I. 防潜动装置 防潜动装置由分磁铁片和防潜钩组成。当电压线圈通电

9、时,分磁片被电压散播磁通磁化,在防潜钩转到分磁片一侧时,受其磁化并吸引,适当调整分磁铁片和防潜钩间的距离,或改变铁片的面积,可调整这种电磁吸引力的大小。 II. 圆盘上打孔 在转盘的适当位置打12个1mm左右的小孔,利用小孔周围涡流发生变化与电压磁通作用而产生防潜力矩。 III. 轻负载误差调整装置 轻负载误差调整装置是利用反向潜动来限制潜动的。 5) 平衡调整装置 三相表一般除了单相表的几种调整装置外,各组驱动元件还配有平衡调整装置,其作用是将各组驱动元件在相同负载功率下的驱动力矩调整至相等,在不对称的三相负载或电压下运行时,三相电能表的总误差不会超过允许范围。 调整时,在电压铁芯上加装一个

10、磁分路,改变分磁回路与铁芯的气隙距离,达到改变fU的目的。 3、 辅助部件 1) 外壳 外壳由底座和表盖组合而成。底座的作用是将电能表基架、端钮盒及表盖固定在它的上边,并供电能表安装固定用。表盖起封闭和保护的作用。 2) 基架 基架用来支撑和固定测量机构各元件。一般用钢板冲压或铝合金压铸成型,以保证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安装精确、牢固。 3) 4) 端钮盒及盒盖 端钮盒的主要功能是将内部电流、电压线圈与外电路相接。 铭牌 铭牌上标有电能表的准确度等级、计量单位、规格和型号等。 二、 校验 1、 单相 电压 A相 220.00 B相 220.61 C相 220.08 电流 A相 0.254 B相 0

11、.005 C相 0.006 相位 0.0度 功率因数 1 频率 50Hz 误差 55.7500 3 电能计量实习报告 电流值 5.000 2.500 1.000 0.250 1.0 -1.662 -2.298 -2.810 0.5L -0.682 -1.270 -0.225 0.8C -1.816 -2.708 -3.042 2、 三相 电压 A相 220.20 B相 220.32 C相 219.24 电流 A相 0.127 B相 0.127 C相 0.126 相位 0.0度 功率因数 1.00000 频率 50Hz 误差 83.4750 状态 3相4线 电流值 2.500 1.250 0.5

12、00 0.125 1.0 1.340 1.474 1.832 0.968 0.5L 1.359 1.410 2.090 0.8C 1.098 1.350 A相 2.500 1.323 1.693 0.500 1.590 B相 2.500 2.058 2.091 0.500 2.322 C相 2.500 1.167 0.628 0.500 0.900 4 电能计量实习报告 前言 在2008至2009学年第二学期末,自XX年x月x日起,我们进行了为期14天的工程测量实习。 这次实习的内容是对工程测量知识的实践化,实习的要求是让每个同学都对工程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够达到基本掌握的程度。这次实习与以前的课

13、堂实习相比,时间更加集中、内容更加广泛、程序更加系统,完全从控制测量生产实际出发,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与综合应用,是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素质。也是一次具体的、生动的、全面的技术实践活动。 在实习的第一天,由常允燕老师给我们做了实习的动员。在动员会上,常老师强调了本次实习的重要性,并分析了水电校地理条件较复杂及建筑物密集等因素给本次实习带来的困难。并鼓励同学们努力克服困难,努力完成本次实习。还讲解了仪器操作、搬迁中的注意事项,并要求在实习期间自行保管实习备品。本次实习中需要用到的仪器主要有水准仪、水准尺、脚架、经纬仪。当

14、天我们就正式开始了室外的测量工作。 实习目的 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三、四等控制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 掌握用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咱也品质和职业道德。 熟悉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工作原理。 实习心得 为期两个星期的工程测量学习已经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让我深刻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

15、要性。测区是我们重庆市永川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校区,虽然测区比较大,基本上是整个学校,测绘图也是我们整个学校的平面图,为了能尽快地完成任务,我们小组星期六、星期天加班进行测量,我们在测量的过程中也并不感到累,也没有感到辛苦,反而还能自得其乐。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

16、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有很多种,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建筑工程系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 通过这次实习,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首先,是熟悉了水准仪、经纬仪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经纬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5 电能计

17、量实习报告 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外界影响误差。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第三,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