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生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67633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生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病生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病生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病生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病生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病生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生名词解释.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病生名词解释低渗性脱水:也叫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失Na+失水 血Na+130mmol/L 血浆渗透压失钠 血清 Na+150mmol/L 血浆渗透310mmol/L 细胞内外液均减少 等渗性脱水:钠水呈比例丢失,血容量减少,但血清钠离子浓度和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 高钾血症:血钾浓度大于5.5mmol/L 低钾血症:指血清钾低于3.5mmol/L 脱水热:由于脱水引起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散热障碍,使体温升高称脱水热,主要见于高渗性脱水的婴幼儿。 代谢性酸中毒:以血浆 HCO3- 原发性减少和pH降低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呼吸性酸中毒:以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增高和pH降低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

2、乱 代谢性碱中毒:以血浆 HCO3- 增加或H丢失引起pH升高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呼吸性碱中毒:以血浆H2CO3原发性减少和pH升高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缺氧:凡因组织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使组织和细胞的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发生异常的病理过程。 低张性缺氧:由于吸入气中氧分压降低或外呼吸功能障碍所致的缺氧,也称为乏氧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以致血氧含量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出所引起的缺氧,也称等张性缺氧(isotonic hypoxia) 循环性缺氧:由于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灌流量减少或静脉淤血,血流速度减慢所引起的缺氧,又称为低动力性缺氧(h

3、ypkinetic hypoxia) 组织性缺氧;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所引起的缺氧,又称为组织中毒性缺氧 发绀:毛细血管内脱氧血红蛋白平均浓度增加到5g/dl以上,可使皮肤与粘膜呈青紫色,称为发绀。 休克:多种病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微循环灌流量严重不足,以致细胞损伤、各重要器官功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酶增加,微循环中广泛性微血栓形成,使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消耗,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等临床表现的危重临床综合征。 FDP:纤溶酶水解Fbg及

4、Fbn产生的各种具有抗凝作用的片段,统称为FDP。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因微血管内纤维蛋白性血栓形成,使红细胞受机械力作用而破裂所引起的贫血,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裂体细胞: DIC引起溶血性贫血时,外周血涂片中出现一些形态各异的红细胞,其外形呈盔形、新月形、星形等,统称为 裂体细胞。 心力衰竭 :心功能不全的失代偿阶段,患者出现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各种病因使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下降,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临床综合征。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呈慢性经过时,由于钠水潴留和血容量增加,发生静脉淤血、组织水肿及心腔扩大临床综合征。 向心性肥大:在长期压力负荷

5、作用下,心肌纤维呈并联性增生。 离心性肥大:在长期容量负荷作用下,心肌纤维呈串联性增生。 劳力性呼吸困难:轻度心力衰竭患者仅在体力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消失。 呼吸衰竭:因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PaO2降低,伴有或不伴有PaCO2升高,并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病理过程。 限制性通气不足:指吸气时肺泡的扩张受限引起的肺泡通气不足。 死腔样通气:部分肺泡血流不足功能性死腔或死腔样通气。 静脉血掺杂:部分肺泡因病变而通气减少,而流经这部分肺泡的静脉血未经充分动脉化而掺入动脉血内,这种情况类似动静脉短路,故称功能性分流,又称静脉血掺杂,此时VA/Q值低于正常。 肺性脑病:呼吸衰竭引起的脑功能

6、障碍称为肺性脑病 假性神经递质: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在化学结构上与正常神经递质相似,但不能完成其功能,被称为假性神经递质。 肝性脑病:继发于严重肝病的神经精神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异常、扑翼样震颤和昏迷等。 外源性肝性脑病 是指肠源性毒物绕过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而引起的脑病,多数由慢性肝脏疾病发展而来,见于门脉性肝硬变、晚期血吸病性肝硬变以及门体吻合术后的病人。该型脑病也称门一体型脑病。其特点是:起病较缓慢,病程较长,常在一定诱因作用下发生,可反复发作,一般有血氨升高,近期预后较好。 内源性肝性脑病: 是指肝功能急性衰竭所致,常见于重型病毒性肝炎或严重急性肝中毒,使肝细胞广泛坏死,

7、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而引起脑病,也称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型脑病。其特点是:发病多无诱因,血氨可升高或不升高,预后极差。 尿毒症: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发展到最严重的阶段,内源性毒性物质在体内潴留,引起一系列自体中毒症状 疾病: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病因:又称原因,是引起某种疾病的因素,又决定该疾病的特异性,是疾病发生必不可缺少的因素。 脑死亡:是指包括大脑和脑干的全脑死亡,意味着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这是判断脑死亡的标志。 低血容量性休克 :由于血量减少引起的休克,见于失血失液或烧伤等情况。 氮质血症:血中尿素、肌酐等非蛋白含氮物质的含量增

8、高。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侧重从功能和代谢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学科。 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 诱发因素是指能够促进和加强某一疾病原因作用的条件因素称为诱发因素,简称诱因。 基本病理过程:是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如: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缺氧、发热、应激、休克、等。 低排高阻型休克又称低动力型休克,其血流动力学特点是心脏排血量低,而总外周血管阻力高。由于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降低,所以又称为“冷性休克” 高排低阻型休克又称高动力型休克,其血流动力学特点是总外周阻力低,

9、心脏排血量高。由于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脉充实有力,皮肤温度升高,所以又称“温性休克”,部分感染性休克属于此类型。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病因引起双侧肾脏在短期内泌尿功能急剧降低,导致机体内环境出现严重紊乱的病理过程与临床综合征。 慢性肾功能衰竭指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引起肾单位进行性、不可逆破坏,使残存的有功能的肾单位越来越少,以致不能充分排出代谢废物及维持内环境稳定,出现代谢废物和毒物在体内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内分泌功能障碍,由此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这一病理过程称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健存肾单位学说是指随着疾病的进展,健存肾单位越来越少,最终不能达到排出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恒定的最低要求时,就出现慢性肾衰的临床表现。 原尿回漏:在持续肾缺血和肾毒物作用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原尿可经受损肾小管壁处返漏入周围肾间质,除直接造成尿量减少外,还引起肾间质水肿,压迫肾小管,使囊内压升高,使GFR减少,出现少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