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的水解观课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类的水解观课报告.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盐类的水解观课报告盐类的水解观课报告 紫云民族高级中学:周荣学 观看刘志国老师的盐类的水解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 本节教材涉及的知识面较宽、综合性较强,是前面已学过的离子反应、 电解质的电离、 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本节的教学与前面的教学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本节的学习。在后面的教材编排中,有很多地方也要用到盐类水解的相关知识,比如:泡沫灭火器原理和明矾的净水原理等等。所以本节教材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在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理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盐溶液呈酸碱性的规律以及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
2、盐水解的实质。对于本节课,有几点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一、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新颖: 1、学生通过回忆旧知,创设能引导学生参与的情境,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结规律。 2、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用电离理论和平衡移动原理展开讨论,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 3、织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对盐的组成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学生熟悉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组成之间的内在联系。 4、以讨论、小结的方式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盐类水解原理和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5、让学生自主的进行探究,验证自己的假设。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解决探究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新问题,引导学生沿着自己设定的
3、方向推导出正确的结论,到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又能落实知识点 6、运用多媒体技术,列出本节的知识系统板书,明确一些概念和规律, 7、多角度,多侧面的对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通过以上的方法:提出问题、实验探究、理论分析、讨论总结、课堂练习、实验验证、教师引导等多个环节的精心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以达到师生双向活动,起到共鸣作用,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利于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实施,能够帮助学生把握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迁移应用的目的。实验的设置能够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便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二、体现新课程理念: 1、化学源于学生生活,
4、尽量把学生带入“真实”的的问题情境中,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建构知识之间的意义,传统的盐类水解教学大多是从问题出发,比如:一般提出盐溶于水以后溶液是否有一定的酸碱性,意义学习比无意义学习效率高,高中新教材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一改传统的从结构到性质到制备到用途的这种编排顺序和思维方式,尽可能把物质的用途放到前面,作为一种情境设计的依据,然后物质用途来引出性质,从而实现学生的意义学习。 2、展开学习过程,尽量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概念原理体系的获得,需要通过一定特定的探究方法和探究过程。一般来讲,盐类的水解这节课许多老师在设计的过程中间,往
5、往是通过实验得到盐类的组成和溶液酸碱性就到此为止,接下去都是老师讲解,而刘老师继续引导学生去探索盐类水解的实质,他以CH3COONa、NH4Cl、NaCl的水溶液为例,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来论证。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一种探究学习的快乐。学生获得了智能的开发。 3、重视科学方法,尽量提升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探究学习的本质是主动构建知识。刘老师这节课就比较关注学生科学方法的领会,将一些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放到探究活动中去,让学生去体会方法的重要,引导学生将方法和策略在新的情境中迁移,去应用提升。本节课是一个方法教学的典型课,运用了观察与思考、归纳与分析、比较与类比等科学方法,方法教学收到一定的效果。
6、4、整合教与学方式,尽量促进学生最佳发展。在本节课中刘老师综合运用了如下的教学方式:讲授教学、程序教学、启发教学、情感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他在学法上也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符合实际,立足于学生的最佳发展。 三、教学不足之处: 1、注意实验操作规范 2、在对一些实验结果的解释要注意措词 3、尤其注意细节问题,比如“pH”不能说成“pH值” 4、化学用语书写要规范化。 总体来说,这节课很成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资源的利用也很恰当,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激发学生自觉探究问题,体验发现的乐趣。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提问”、“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学习新知识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