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的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69237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的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盐的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盐的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盐的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盐的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盐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的教学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盐的教学设计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 青铜峡市第五中学 沈学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 学会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分析整理实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了解前人的实际,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酸、碱、盐的反应复分解反应。 碳酸根离子

2、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 分析粗盐提纯实验的误差。 归纳复分解反应及条件。 教学方法: 联系实际对比区分归纳总结实验探究。 教学用具: 仪器:托盘天平、烧杯、铁架台、玻璃杯、漏斗、滤纸、蒸发皿、 酒精灯、试管、带导管的塞子、剪刀、药匙、滴管、火柴。 药品:粗盐、碳酸钠、碳酸氢钠、盐酸、澄清的石灰水。 教学课时:共两课时:第一课时:氯化钠及实验探究。 第二课时: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巩固: 提问:什么是盐? 回答:在水溶液里能离解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盐。 追问:与我们生活中说的盐是一回事吗? 讨论:学生回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70页。 介绍:化学中的盐,除

3、了食盐外还有好多种,如:硫酸铜、硝酸钾、亚硝 酸钠等,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 中毒事件。 过渡:生活中的盐除食盐以外,常见的还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大理石 等。本节课我们先来探讨有关食盐的知识。 新课讲授: 板书:一、氯化钠 提问:如何书写氯化钠的化学式?学生回答nacl 、俗名:食盐。 板书:1、化学式:nacl ,俗名:食盐。 设问:氯化钠是我们熟悉的一种物质,它在生活中有那些用途呢? 板书:2、氯化钠的用途: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7071页的有关内容。 小结:生活中作调味品、腌渍食物;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农业上选种; 交通上用于清除公路上的积雪等。 板书:3、氯

4、化钠在自然界的分布:学生回答 过渡: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我们生活中的食盐就是通过晾晒海水 或煮盐井水、盐湖水将其水份蒸发得到含杂质的氯化钠粗盐, 再将粗盐提纯得到精盐。如何将粗盐提纯呢? 板书:4、粗盐的提纯: 讨论: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 可通过那些步骤来制取精盐? 过滤器的准备和过滤操作应注意那些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1、除去可溶性杂质可选择一种或几种化学试剂将 杂质反应掉,同时又不引入新的杂质。除去泥沙可用前面学过的过 滤法。2、一贴、二低、三靠。 引导:今天我们还要练习一种新的操作蒸发,蒸发时应注意那些问 题? 讲解:蒸发一般用加热的方法将溶剂蒸去,操作时应

5、注意:1、蒸发皿放 在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停止加热后,不要立即放在实验桌上; 2、蒸发皿里的液体以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为宜;3、加热时用 玻璃棒不停的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4、当蒸发 皿 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过渡:了解了上述注意事项,下面我们实践粗盐的初步提纯。 活动与探究: 粗盐的提纯 1、溶解 用托盘天平称取5.0 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 有10 m 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 为止。观察食盐水是否浑浊。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10m l水中 再过滤一次,两次后仍浑浊,应查找原因。 3、蒸发 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

6、皿铁架台的铁圈上, 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 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计算产率: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回收到指定的容器中,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与讨论:1、过滤后滤液浑浊的原因。2、实验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 3、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过程中,都用到玻璃棒,分别起什么 作用?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和讲解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氯化钠,了解了它在生活中的重要用途,自然 界的存在及晒制。同时练习了粗盐提纯的各步操作,学习了蒸发 的操作,进一步训练了溶解、过滤的操作技能。 作业:探

7、究报告一份。 板书设计: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 1 生活中常见的盐 一、氯化钠 1、化学式:nacl、俗名:食盐。 2、食盐的用途1)调味品、2)配制生理盐水、3)选种、4)腌渍 食物等。 3、存在:海水、盐湖、盐井、盐矿等。 4、粗盐的提纯:1)溶解、2)过滤、3)蒸发、4)计算产率。 第二课时 板书: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引言:上节我们了解了氯化钠的重要用途,那这三种盐又会有什么用途 呢? 介绍: 碳酸钠在工业上的用途,碳酸钙在建筑业上的用途,碳酸氢钠焙 制糕点、治疗胃酸等。 提问:你能写出这三种物质的化学式,说出它的俗名吗? 回答: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碳酸

8、氢钠:nahco3 ,俗称 小苏打;碳酸钙:caco3 大理石、石灰石等的主要成分。 回顾提问:写出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 回答:caco3+2hclcacl2+h2 co2+h2o 思考: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在化学式的组成上有无共同点? 回答: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 设问: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2气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否也能 生类似的反应? 学生发言:能或不能 引导:通过下面的活动与探究你就会明白上述问题。 活动与探究: 向盛有0.5 g碳酸钠的试管里加入2 m l盐酸,迅速用带导管的 塞子塞紧管口,并将导管的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观察现象。用碳酸氢钠代

9、替碳酸钠进行上述实验,并分析。 浊。 分析:两组物质反应都产生co2气体。 讲解:上述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 na2co3+2hcl caco3+2hclcacl2+h2+h22+h2o 提问:通过上述三个反应的学习,你能作何归纳? 小结: 板书:1、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产 co2气体 2、co32-或hco3-的检验: 取少量未知物,加入少量稀盐酸,看能否生产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分析解释: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 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可观察到鸡蛋一边冒气泡一边沉到杯底,一 会儿又慢慢上浮。到接近液面时又下沉。 讨论 分析原

10、因:当鸡蛋遇到盐酸时会发生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 产生气泡,由于鸡蛋的重力大于浮力,所以边冒气泡边下沉。 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co2气体不断附着在鸡蛋壳表面,于是它 们的总体积就比鸡蛋原来的体积大得多,被它排开的水量不断 增多,浮力也就不断增大,等到浮力大于鸡蛋的重力时,鸡蛋 便慢慢上升。当鸡蛋浮到接近液面时,附在它上面的气泡破散 逸出,这是平衡被打破,鸡蛋又下沉。以后,继续重复以上过 程,表现为鸡蛋不断地上浮下沉。 过渡:我们再探究一个实验,看有何特殊现象。 分析: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产一种难溶物。 讲解: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 na2co3+ca(

11、oh)2=caco3+2naoh 设问:上述四个反应,从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及反应物和生产物的 结构关系讨论各反应的共同点。 学生讨论总结: 板书并讲解:3、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产另外 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讨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为什么? 学生讨论总结:属于,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讨论:分析上述复分解反应,它们的生成物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 总结板书:4、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或水。 练习: 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能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1、硫酸和硝酸钠 2、氢氧化钾溶液和硝酸 3、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4、硝酸和碳酸钾 5、硝

12、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三种盐的重要性质和用途,总结出了含碳 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的检验方法,并分析得出了复 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反应条件。 作业:1. 2. 3. 板书设计: 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1、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 生产co2气体。 na2co3+2hcl2nacl+co2+h2o nahco3+hclnacl+co2+h2o 2、co32-或hco3-的检验 取少量未知物加入少量盐酸,看能否生成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的气体。 3、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 化合物的反应。 通式:ab+cd=ad+cb

13、4、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或水。 课题2 化学肥料教学设计 青铜峡市第五中学 沈学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能对常见的化肥进行简单的鉴别。 2、过程与方法: 学会分析、归纳并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学会从课本获得知识的能力。 学习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为提高生活水平和维护身体健康而学好化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篇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知道一些盐的性质和用途。 2学会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方法。 3认识复分解反应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相关部分内容,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2通过探究粗盐的初步提纯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实验操作能力。 3通过比较碳酸盐的相关化学方程式,能简单的归纳出相同点,为复分解反应概念的引出作好铺垫。 4通过相关资料的阅读,增加课外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具体实验,既学会粗盐提纯基本操作,又消除了前面阅读整理知识的单一性,同时增加了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相关图片的展示,培养学生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怀。 教学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