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泵检修规程.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71416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0.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空泵检修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真空泵检修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真空泵检修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真空泵检修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真空泵检修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真空泵检修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空泵检修规程.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真空泵检修规程真空泵检修规程 1.概 述 设备名称厂家: 广东省佛山水泵厂有限公司。2BE1型水环真空泵采用单级结构形式,通常用于抽吸不含固体颗粒、不溶或微溶于工作液的气体。当真空泵的过流部件采用耐腐蚀材料或喷涂耐腐蚀涂层时,可用于抽吸腐蚀性气体,可以用带有腐蚀性的液体作为真空泵的工作液。 5.1.1 型号的意义 2BE1 35 3 1ED4-0 Y 420 泵转速。 配套电机代号。 传动方式补充代号。 轴封型式代号。“4”为内供水填料密封等。 传动方式代号。“D”为直联传动,“G”为减速机传动。 结构材料代号。“B”主要过流部件是普通材质,“E”主要过流部件为304。 最低吸入绝对压力代号。

2、“0”极限压力可达33mbar. 叶轮长径比特征代号。 以厘米为单位的叶轮名义半径。 泵系列名称。 2.工作原理 图1是真空泵工作原理图,叶轮偏心地装在接近圆形的泵体内,当叶轮按图示箭头方向旋转时,因离心力作用,注入泵体内的液体形成旋转的液环。液环的 1、液 环 内表面与叶轮轮毂之间形成一个月牙形空间, 2、吸气口 当叶轮由A点转到B点时,两相邻叶片之间所 3、排气口 包围的容腔逐渐增大,气体由外界吸入。当叶 4、泵 体 轮由C点转到A点时,相应的容腔由大变小, 5、叶 轮 使原先吸入的气体受到压缩,当压力达到或略 图1 大于大气压力时,气体被排出。 3.工作液 工作液通常为常温清水,如水质容

3、易结垢,应经软化后再使用。工作水除了起形成液环的作用外,还起着带走气体压缩热以及密封分配板与叶轮端面间隙的作用。 运行时,真空泵内的部分工作水会随气体排出,须连续向真空泵供水。 使用不同的工作液时,必须注意过流部件采用相应的材质。 应尽可能采用较低温的工作水。工作水中不能含有固体颗粒,如混有脏物或颗粒,应在供水管路上装上过滤网,以防泵内零件磨损或叶轮被卡死。 4.吸入极限压力 最低吸入压力取决于工作液的温度。 2BE1 -0 水环真空泵,在水温为15,气温20的情况下,泵的极限吸入压力可达33mbar。但泵不带汽蚀保护装置或大气喷射器时,泵的长期工作压力一般不要小于70 mbar(绝压),否则

4、会产生汽蚀。如果工作水温更高,允许的最低吸入绝对压力相应会高些。 2BE1 -1 水环真空泵,在水温为40的情况下,泵仍可在160mbar点工作。如果工作水温更高,允许的最低吸入绝对压力会相应高些。 5.结构说明 2BE1 水环真空泵,由下列十个主要部分组成: 泵 体-当泵体带隔板时,由前后泵体与中间隔板组成。 转 子由叶轮、轴热入组成,泵轴配有护轴套。 分 配 板前、后分配板装于泵体与前、后侧盖之间。 阀板部件由阻水板和柔性阀板组成,安装在分配板的排气口,具有自动调节排气角度的作用。柔性阀板为易损件。柔性阀板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损坏后会影响真空,要及时更换。 轴封部件大规格的泵一般采用填料密封

5、,轴封的冷却方式有两种,一种为内供水方式,一种为外供水方式。采用不同的轴封供水方式,轴封函体的安装方向则不同,具体见下组图。 当轴封函体铸字“4”位于轴 当轴封函铸字“3”位于轴线 线上方时,为内部供水冷却方式, 上方时,为外部供水方式, 无须向轴封供冷却水。 必须向轴封供冷却水。 图2 侧 盖 轴 承2BE1 303-705由两个锥轴承与调整垫组合装配作轴向定位。 供水管路向真空泵提供工作水。 轴封供水管路当采用填料外供水方式或装双端面机械密封时,必须要向轴封函提供密封冷却水。 自动排水阀控制起动水位,停泵时泵内的水自动排出,使水位处于该位置,方便下次起动不会超液位起动。 1 5.2检修工艺

6、及标准 5.2.1 2BE1 303405的拆卸 结构图参看剖面图 将供水管路拆开,将联轴器取出,如果是胶带传动,取下带轮。 1) 前轴承部件的拆卸 a)先拆下前轴承外盖11,然后拆卸锁紧螺母或卡簧、止动垫圈及挡油环。 b)按图4,利用前轴承体中的M12螺纹,用4支M12螺栓,均匀用力,顶出轴承及前轴承体及前轴承内盖。 图4 2BE1 303-705前轴承结构 图 5 2BE1 303705后轴承结构图 2) 后轴承部件的拆卸参看图5: a)逐一拧开螺栓1,用薄铁片小心地将穿在各螺栓上的每组补偿垫圈2分别取下,将穿在不同螺栓上的垫圈分组放置,然后将轴承外盖3拆下。 注意:每一台水环真空泵在出厂

7、时,均已调好叶轮与前后分配板的轴向间隙。 补偿垫圈起着调整叶轮与前后分配板的轴向间隙的作用,在拆卸时,要特别注意记住、并区别开每一组补偿垫圈,并分开放置,保证安装时装回原处。否则,重新装配后,真空泵的前后轴向间隙分配不均,影响性能,甚至叶轮会被卡死而不能转动。 b)将锁紧螺母4及止动垫圈5拆下。 c)松开均匀分布的螺栓6,在轴承内压盖与轴承之间放入分半拆卸环,然后,重新均匀地上紧螺栓6。 用拆卸前轴承的方法,将后轴承体、轴承内盖、轴承一齐拆下。 注意:如果不采用拆卸环,在拆卸轴承时,会损坏轴承。用户可按下表尺寸加工拆卸环。 5.2.2将水环真空泵传动端朝上,立式放于两垫块上,逐一拆卸其它零件。

8、如果现场条件受到限制,可以采用卧式装拆。 拆卸环尺寸 2 2BE 303 305 355 图6 403 405 d D S 125 165 10 353 148 191 10 168 223 10 图 7、检查与处理 图9 拆卸后,应对真空泵各零部件进行清洗、检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对各零件进行修复、更换或继续使用,这是保证真空泵性能必不可少的步骤。 轴 承 检查轴承是否转动灵活,如有磨蚀等缺陷,则要更换。 前后分配板如果工作面有较深的伤痕,影响性能,则要进行光车。 轴 套如果磨损较严重,则要更换。 叶 轮 如果端面磨损,影响性能,应进行端面光车。由于叶轮与泵体长度差形成轴向间隙,叶轮光车时,

9、泵体也要车短同样的长度。 5.2.4真空泵的组装 真空泵的组装步骤与拆卸刚好相反。但要特别注意如下事项: 1、)在组装真空泵时,如果在不平的地面上组装,真空泵的四个脚底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叶轮与分配板的间隙将会减少,组装后可能无法转动。应将泵体与侧盖的螺栓上紧后,移到真空泵的底座或其它平面上,松开螺栓,确认四个脚均紧贴平面后,重新上紧螺栓。 2、 )将控制轴向间隙分配的补偿垫圈放回各自原来的位置,上紧螺栓。 3、 )如果更换了转子,或对叶轮、分配板进行过光车修配,则要重新进行轴向间隙调整。 真空泵轴向间隙调整 a)将螺栓31逐一松开。 b)在AS端的轴上装上轴箍。 c)在AS端上装上百分表。 d

10、)用铁钎将转子撬向AS端,使转子与前分配 板接触。 e)将百分表调至“0”读数,然后将转子撬向 BS端,使转子与后分配板接触。 图 10 f)百分表的读数就是真空泵的轴向总间隙值u。 g)在原来装补偿垫圈的位置加上垫圈,补偿垫 圈由0.1mm、0.2mm、0.5mm不同厚度的铜片组成,每组的补偿垫圈厚度要一致。 h)上紧螺栓,这时,百分表的读数应为u/2,或AS端间隙稍大于BS端的间隙,但BS端的间隙最小值也要符合附表6规定的要求,否则要在泵体的两端加上纸垫。 4 轴向定位轴承游隙的调整: 图 11 1)2BE1 3032BE1 705轴向定位轴承游隙由两个锥轴承之间的调整垫的厚度而定。见图1

11、2。 2)当调整垫的厚度太小时,上紧轴承压盖后,两锥轴承 的组合游隙为零,会引起轴承运转不正常; 3)调整垫的厚度太大时,上紧轴承压盖后,两锥轴承的 组合游隙会过大,引起锥轴承运转不正常。 4)用户如果更换两个锥轴承时,应要按照两个锥轴承的 组合游隙值的要求, 通过改变调整垫的厚度来达到要求。 锥轴承的备用: 1、 )用户向佛山水泵厂有限公司成组购买 “锥轴承+调整垫+锥轴承”。我们已根据每一个轴承的轴向偏差情况配有唯一的调整垫; 2、 )用户自购轴承,按附表中的“双锥轴承游隙”值要求,自行配制中间调整垫。 轴承型号 驱动端轴承 泵型号 代号 2BE1 303、305 NU222(1个) 名称

12、 圆柱滚子轴承 代号 30222(2个) 名称 圆锥滚子轴承 非驱动端轴承 图12 5 2BE1 353、355 2BE1 403、405 2BE1 503、505 2BE1 603、605 2BE1 703、705 NU226(1个) NU230(1个) NU234(1个) NU238(1个) NU244(1个) 圆柱滚子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30226(2个) 30230(2个) 30234(2个) 30238(2个) 30244(2个) 圆锥滚子轴承 圆锥滚子轴承 圆锥滚子轴承 圆锥滚子轴承 圆锥滚子轴承 真空泵的总间隙,分半间隙,双轴轴承游隙 泵型号 2BE1 303、305 2BE1 353、355 2BE1403、405 2BE1 503、505、 2BE1 603、605、 2BE1 703、705、 总间隙 0.55-0.65 0.600.75 0.700.90 0.80-1.00 0.901.10 1.00-1.20 分半间隙(mm) 0.270.32 0.300.37 0.350.45 0.400.50 0.450.55 0.500.60 双锥轴承游隙(mm) 0.18-0.22 0.200.24 0.240.28 0.260.30 0.300.34 0.340.40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