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家庭给孩子的限制.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72227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0.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分子家庭给孩子的限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知识分子家庭给孩子的限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知识分子家庭给孩子的限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知识分子家庭给孩子的限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知识分子家庭给孩子的限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分子家庭给孩子的限制.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知识分子家庭给孩子的限制知识分子家庭给孩子的限制 智识分子是有智慧、有见识的人。用这个标准来衡量现在的“知识分子”们,很多人是不够格的。从五十年代初大学里院系调整开始,高等教育的目的就不再是培养有智慧、有见识的人,而是有专门技能的人材。从我们的父母那一辈开始,“知识”就成了单纯的工具,而不是智慧的载体。所以,现在的知识分子更像是“知道”分子,知道很多理论、数据等知识而已,我们缺乏支持性的环境和条件去探索知识后面的“道”,去超越知识,达到智慧。而我们有容易津津乐道于自己所知道的那些知识,为自己因读书好而获得的物质回报感到满足。作为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我们容易给孩子带来如下这些负面影响。 对孩子的

2、长久伤害 1)“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在古代皇权社会,人分“士农工商”,读书是为了做官,进入上层社会,给家族带来荫避,这句诗描述的是现实。如今,公民社会,理论上讲,人人平等,不应有歧视,但是现状还是逼着孩子考大学。孩子贪玩儿不爱学习时我们吓唬孩子的也是:“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去扫大街。”这种影响会造成孩子对书本知识的过分看重,对考试成绩的过度追求,脱离社会现实而不自知,沾沾自喜于自己所了解的知识。当我们自豪于所拥有的知识时,我们容易同时贬低那些没有我们知道得多的人,自诩为“精神贵族”,形成一种“精神自恋”。 我治疗过好几个非常类似的案例。爷爷那一辈是国宝科学家或哲学家,即便不到“智识分子

3、”的高度,个人的修养和知识结构相比解放后的大学生还是要全面得多。由于经历过种种不公正的待遇,一方面要勤恳认真地工作,另一方面非但得不到与贡献相应的尊重,反而是歧视、批斗、检讨等等,他们只能用“坚守自己的人格”“精神贵族”来抵抗外界的污蔑和影响。在旁人看来,他们的刚直不阿是不懂人情世故;他们的嫉恶如仇是脾气暴躁;他们的坚持原则是傻和倔;他们的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是清高、傲慢,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他们的狷介耿直是不会灵活变通。恶劣的环境使他们更容易在外面压抑,在家里才表露出愤懑、不满、委屈等情感。他们唯一能让自己和别人都认可接纳的就是自己的专业水平,于是他们会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要学有所长。 到了爸

4、爸妈妈这一辈,虽然他们接受的世界观是偏颇的,从父母那里继承下来只偏重读书、学习的习惯,缺少爱心和耐心,但是由于那些年环境单纯,大学还是教育机构而不是赚钱机构,医生和老师受人尊重而不是制度不公的替罪羊,知识分子虽被王朔讥讽但普遍还是受重用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较高,所以他们偏颇的人生暂时没有崩溃。 但是到了孩子这一代,我的来访者从19岁到33岁不等,他们都是在人际关系上不能很好地处理。他们的表现又可分为典型的两类。 第一类是“精英们”为代表的。 李某一路从小学到大都是北京最好的学校里排名靠前的学生,在外企公司里也是独当一面的经理。坐在我面前,他的每一根头发丝、每一根纤维都在向外发射着“我很棒”、“我

5、优秀”、“我超群”的信息。他的举止是礼貌的,说话也是“对不起”“谢谢”不停,但他傲视一切的态度告诉我,那些礼貌用语不是用来尊重我的,而是用来彰显他是有教养的。这样的态度,不容易找到合得来的同事。多次碰壁后,他已经不像年轻时那么狂了,但骨子里对他人的忽视、轻视、蔑视还在。 我们的学校鼓励、推崇学习成绩好的孩子,社会风俗也尊敬、纵容成功的人,除掉这些影响因素外,“精英们”傲气的根源是来自从小家里的那种“我们不是一般的人”的态度。我们是有知识的、有教养的、有品位的,所以我们是特殊的,别人是不如我们的 第二类是“怯懦白”为代表的。 小白的爷爷是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却一辈子在单位被批斗、被排挤。她很小的

6、时候,爷爷就为了预防而特意告诉她,社会有多么复杂,人心有多么险恶。不要跟同学聊闲天,没好处只有坏处,不如把时间用来学习。小白现在上大二,她的苦恼是感觉同学们都城府很深,不易接近,而且他们总是在背后议论她,排斥她。她也很想主动结交这些朋友。高中时看到别人在一起说笑,她也很想加入进去。每次有了这种想法、行动之前,她爸爸的话会冒出来,他会先评估一下,这几个人是好人还是不好的,跟他们聊天对自己有益无益?是不是浪费时间?评估之后,原来的想法基本被否定了,她仍是独自一个人在旁边看书,任其他同学三五成群地笑闹,久而久之,她成了大家眼中的怪人,没人愿意跟她一起玩。有好事的故意来撩拨她,她虽然气恼,却也不知如何

7、应对,暗自承认爸爸说的对,人真坏 很多知识分子家庭出来的孩子身上混和着这两种类型:清高+怯懦。这种状态常常令他们的行为显出后面提到的一些特点或者说是负面影响。 2)躲避冲突。 当我们的意志或利益与他人、与环境有摩擦或抵触的时候。冲突就产生了。应对冲突的能力只能在应对冲突中学会并得以磨炼。知识分子家的孩子,用俗话说,不仅没有吃过猪肉,也没有见过猪跑,因为他们的父母、他们父母的父母,都不善于应对冲突。有时是他们自身的原因,有时是社会环境的高压下他们不敢甚至不可能有机会去应对,只有低头当臭老九挨批还得认真干活的份儿。总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当秀才遇见了秀才,也不会说理了,因为缺少直面冲突的勇

8、气与淡定和应对冲突的能力与方法,总是从压抑忍让的极端到爆发这另一极端。 3)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读书、学习上,就必然缺少实际生活中的体验。社会需要一些人在象牙塔中一门心思做学问,他们的研究成果会惠及全人类,但那毕竟是很稀少的一部分人,他们既有搞研究的天赋和能力,又能有幸遇到好伴侣、好制度、好同事帮他应付实际生活的琐事,至少不给他惹事。可是人不可能总在象牙塔中,很多人是应付不了现实才越发躲入象牙塔中的。我们有太多的词形容他们:书呆子、眼高手低、高分低能、不接地气等。知识分子家的很多孩子因为把精力和时间放在书本上,而且认为只有这样做才是对的,确实会缺少机会和意识去发展自己的一些应对现实生活的能力。很

9、多孩子意识到了这一点,心底里常常有自卑和恐惧。 我们应该怎么做? 对于已经意识到这些不良倾向的知识分子家长,不用焦虑,只要补上这一课就好。当初积累的知识没有错,不是累赘,反而可以指导和检验现实。过去是被书本挡住了眼睛,现在把他们放在背后做后盾;过去是自豪于现有的知识,现在自己成长一些,长出空间去装现实的经验。在“补课”的过程中不要被摩擦和挫折吓退,不要过于沉溺于现实的享乐。 1) 知识分子的家长自己要避免看不起其他行业。 2) 避免人际关系单一。 3) 勇于面对冲突与现实等问题。 4) 让孩子追求卓越,而不只是学习成绩的优秀,让孩子开阔眼界而不是书呆子。 5) 给孩子机会去真正地生活,与大自然接触,与社会接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