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本报表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73601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3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成本报表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常用成本报表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常用成本报表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常用成本报表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常用成本报表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成本报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成本报表课件.ppt(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用成本报表,成本报表概述商品产品成本报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制造费用明细表成本报表分析,第一节成本报表概述,成本报表的意义成本报表的分类成本报表编制的要求,一、成本报表的意义,(一)成本报表概念成本报表是根据日常成本核算资料定期编制的,用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产品成本水平、考核产品成本计划和生产费用预算执行情况的书面报告。产品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工作水平的一项重要质量指标,编制和分析成本报表是成本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成本报表的作用,成本报表的根本作用在于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产品成本信息。其次,成本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通过对成本报表的分析,还可以揭示企业在生产技术和经营管

2、理方面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水平。最后,成本报表提供的实际成本、费用资料,可以作为企业确定产品价格,进行成本费用和利润的预测,制定有关的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为编制成本和利润等计划提供重要的数据。,二、成本报表的分类,(一)按成本报表反映的内容分类 1.反映产品成本情况的报表这类报表有商品产品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等。这类报表主要反映报告期内企业各种产品的实际成本水平。,2.反映各种费用支出的报表这类报表有制造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销售费用明细表等。通过这类报表可以知道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费用支出总额及其构成,了解费用支出的合理性。分析费用支出的变动趋势。

3、,(二)按成本报表编制的时间分类,成本报表按编制的时间可分为年报、季报、月报。成本报表根据管理上的要求一般可按月、按季、按年编报。同时针对企业内部管理的特殊需要,也可以按旬、按周、按日甚至于按工作班来编报,以满足日常临时或特殊任务管理的需要,使成本报表及时服务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三、成本报表编制的要求,(一)针对管理需要编制成本报表成本报表是不对外报送或公布的会计报表。因此,成本报表的种类、项目、格式和编制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成本报表一般包括商品产品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制造费用明细表、销售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和财务费用明细表。为了加强企业生产成本的日常管理,除了上述定期编制的

4、成本报表以外,企业还要设计和编制如主要产品成本旬报、日报等提供日常产品成本信息的报表。,(二)按照财务报表的要求编制成本报表,全面反映,突出重点数字真实,计算准确指标一致,数据可比编报及时,说明清楚,第二节商品产品成本报表,商品产品成本报表概述商品产品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一、商品产品成本报表概述,(一)商品产品成本报表的意义商品产品成本报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商品产品总成本和各种主要商品产品单位成本及总成本的报表。商品产品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全部商品产品成本的报表,也是成本报表中最主要的报表。商品产品成本表一般按月编报。,(二)商品产品成本报表的结构,商品产品成本表分为正表和补充资料两部

5、分。正表项目栏的纵栏中首先分为可比产品与不可比产品两部分。可比产品是指上一年正式生产过,有上年度较完备的成本资料的产品。不可比产品是指上一年没有正式生产过,没有上年度成本资料的产品。对于不可比产品,由于没有上年度实际单位成本资料,所以只反映本年度的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将可比产品成本与不可比产品成本加总,可以求得全部商品产品生产的制造成本。,正表项目栏的横栏中,分别反映各种产品的实际产量、单位成本、本月总成本和本年累计总成本,分别以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本年计划单位成本和本月实际单位成本为标准计算的实际产量总成本,以便将本年实际与上年实际和本年计划进行比较,正确评价企业成本工作的业绩。,补充资料

6、,补充资料则是按年填报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降低率、产值成本率的累计实际数与计划数,以及按现行价格计算的产品产值等。以方便对报表资料进行分析和利用。,二、商品产品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1.实际产量栏分为本月数和本年累计数两栏,分别反映本月和从本年1月1日起至报表编制月月末止各种主要商品的实际产量。应根据成本计算单或产品成本明细账的记录计算填列。2.单位成本栏按上年度本报表资料、本期成本计划资料、本期实际成本资料和本年累计成本资料分别计算填列,3.本月总成本栏包括本月实际总成本、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和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三项内容。本月实际总成本按本月产品成本计算单的有关数字填列

7、;后两项内容分别根据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和本年计划单位成本乘以本月实际产量所得积数填列。,4.本年累计总成本栏包括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和本年实际总成本三栏。应按自年初至本月末止的本年累计产量分别乘以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本年计划单位成本和本年累计实际平均单位成本的积填列。,5.补充资料部分只填列本年累计实际数,(1)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指可比产品累计实际总成本比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累计总成本降低的数额,超支用负数表示。(2)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指可比产品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比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累计总成本降低的比率,超支率用负数表示。,(3)按现行价格计

8、算的商品产值。根据有关的统计资料填列。(4)产值成本率。指商品产品总成本与商品产值的比率,通常以每百元商品产值总成本表示。,第三节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概述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方法,一、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概述,(一)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的意义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各种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构成情况和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报告情况的报表。该表按主要产品分别编制,是对商品产品成本表的有关单位成本作进一步补充说明的报表。,利用主要商品产品成本表,可以具体了解各种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结构和水平,并按成本项目考核和分析各种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执行情况,分析单位成本构

9、成变化及趋势,以便进一步寻找产生差距的原因,力求挖掘降低单位产品成本的潜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该表通常每月编制。,(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结构,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结构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本表的基本部分,是分别按每一种主要产品进行编制的,表中除反映产品名称、规格、计量单位、产量、售价之外,主要是按成本项目反映单位成本的构成和水平及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二部分为本表的补充资料,反映上年和本年的几项经济指标,为分析、考核提供简便的资料。,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格式如下:,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方法,1.“本月计划产量”和“本年累计计划产量”项目。根据本月和本年产品产量计划资料填列。2.

10、“本月实际产量”和“本年累计实际产量”项目。根据统计提供的产品产量资料,或产品入库单填列。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反映主要产品每一单位产量所消耗的主要原材料、燃料、工时等的数量。应根据产品成本计算资料(包括领料单等凭证)以及统计资料整理填列。,4.“历史先进水平”项目。指本企业历史上该种产品成本最低年度的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和实际单位用量。应根据该年的成本资料填列。5.“上年实际平均”项目指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的单位用量。应根据上年度本表的本年累计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和单位用量的资料填列。,6.“本年计划”项目指本年计划单位成本和单位用量,应根据年度成本计划中的资料填列。7.“本月实际”项目指本

11、月实际单位成本和单位用量。应根据本月完工的该种产品成本明细账上的有关数字计算后填列。8.“本年累计实际平均”项目是指本年年初至本月末止该种产品的平均实际单位成本和单位用量。应根据年初至本月末止已完工产品成本计算单等有关资料,采用加权平均计算后填列。,9.补充资料有关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第四节制造费用明细表,制造费用明细表概述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编制方法,一、制造费用明细表概述,(一)制造费用明细表的意义制造费用明细表是反映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发生的制造费用及其构成情况的报表。本表只反映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包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以免重复。利用制造费用明细表所提供的资料,可以考核制造费用计划

12、的执行情况,分析各项费用的构成情况和增减变动原因,以便进一步采取措施,节约开支,降低费用。制造费用明细表一般按月编制。,(二)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结构,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结构是按规定的制造费用项目,分别反映“本年计划”、“上年同期实际数”、“本月实际”和“本年累计实际数”的数据。制造费用明细表的格式和内容,如表7-3所示。,二、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编制方法,“本年计划数”栏的各项数字,根据制造费用预算中的有关项目数字填列。“上年实际数”栏的各项数字,应根据上年本表的“本年累计实际数”填列。如果表内所列费用项目和上年度的费用项目在名称或内容上不相一致的,应对上年的各项数字按照表内规定的项目进行调整。,“本

13、月实际数”各项数字,应根据制造费用明细账上本月发生数填列。“本年累计实际数”各项数字,填列自年初起至编报月末止的累计实际数,应根据“制造费用明细账”的记录计算填列。或根据本月实际数加上期本表的本年累计实际数填列。,第五节成本报表分析,成本报表分析的意义成本报表分析的常用方法 商品产品成本报表分析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的分析 制造费用明细表分析,一、成本报表分析的意义,(一)成本报表分析的概念成本报表分析属于事后分析以成本报表所提供的反映企业一定时期产品成本水平和构成情况的资料和有关的计划、核算资料为依据,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各项指标的变动以及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企业各项成本指标计划

14、的完成情况和原因,从而对企业一定时期的成本管理工作情况获得比较全面的本质认识。,(二)成本报表分析的作用,通过成本分析,可以考核企业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评价企业过去的成本管理工作。通过成本分析,可以揭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促使企业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通过成本分析,可以认识和掌握成本变动的规律,从中总结成本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通过成本分析,可以为企业编制成本计划、预算和进行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二、成本报表分析的常用方法,(一)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又叫指标对比法或比较法,是通过实际数与基期数的对比来揭示实际数与基期数之间的差异,借以了解经济活动的

15、成绩和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是成本分析中最简便、运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时,由于分析的目的不同,对比的基期数也有所不同。常用的对比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本期实际与计划或定额指标对比本期实际与前期(上期、上年同期或历史先进水平)的实际成本对比本企业实际成本指标(或某项技术经济指标)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指标对比,(二)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指通过计算和对比经济指标的比率,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方法。采用这一方法,先要将对比的数值变成相对数,求出比率,然后再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形式包括:,1.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把两个性质不同但又相关的指标进行对比求出比率,再将实际数比率与计划(或前期实际)数比

16、率进行对比分析,从经济活动的客观联系中,更深入地认识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2.构成比率分析法所谓构成比率,是指某项经济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与总体的比重。如将构成产品成本的各个成本项目同产品成本总额相比,可计算出各个成本项目占总成本的比重,确定成本的构成比率,然后将不同时期的成本构成比率相比较,观察产品成本构成的变动,掌握经济活动情况及其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三)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也称连环替代法,是指把某一综合指标分解为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并分别计算、分析各因素影响程度的方法。成本指标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只有把成本指标分解为若干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才能明确成本指标完成好坏差

17、的原因和责任,这就需要运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运用因素分析法,必须确定某项分析指标的构成因素与各因素的排列顺序。,1.因素分析法的运用程序,根据指标的计算公式确定影响指标变动的各项因素。确定各项因素的排列顺序。数量因素在前,质量因素在后;实物与劳动量因素在前,货币因素在后;主要与原始因素在前,次要与派生因素在后。按排定的因素顺序对各因素的基数进行计算,确定综合指标的基期数值。,顺序将前一因素的基数替换为实际数,将每次替换后的计算结果与其前一次替换后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顺序算出每项因素的影响程度,有几项因素就替换几次。将各因素的影响(有的正方向影响,有的反方向影响)数值的代数和,与指标变动的

18、差异总额核对相符。,2.因素分析法的计算原理,因素分析法的计算原理可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表示如下:设成本指标C是由X、Y、Z三个因素乘积所组成,其计划成本指标与实际成本指标分别计算如下:计划成本C1=X1Y1Z1 实际成本C2=X2Y2Z2 差异总额H=C2-C1,在分析各因素的变动对指标的影响时确定三个因素的替代顺序依次为X、Y、Z;假定在Y、Z这两个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计算第一个因素X变动对指标的影响;在第一个因素已经替代的基础上,计算第二个因素Y变动的影响,依次类推,直到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都计算出来为止;,计算各因素对综合指标影响值的代数和,以验证分析结果的正确性。采用因素分析法在测定某一变动

19、影响时,是以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为条件的。其计算结果只能说明是在某种假定条件下的结果。,连环替代法的程序,(1)确定某项指标是由哪几个因素构成;(2)确定各个因素与该指标的关系,是加减关系还是乘除关系;(3)采用适当方法分解因素;(4)计算确定各个因素影响的数额。,例 某企业1999年原材料费用实际为5 610元,计划为5 400元,实际比计划增加了210元,其原材料消耗情况如表所示。原材料消耗情况表,从上表可知,原材料费用实际比计划多210元,是由于产量、单耗、材料价格所致,用连环替代法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计算如下:计划指标 l0096=5 400+108 替 代(1)10296=5 508+

20、612(2)102106=6120 510(3)102l0 5.5=5 610 合计+210,分析结果可知,由于产量增加使原材料费用增加108元,由于单耗提高使原材料费用实际比计划增加612元,由于材料价格下降,使实际比计划下降510元,因此全部因素的影响为:108+612510=210(元)。,2、定性的因素分析法 连环替代法是从数量上说明影响程度,但还有很多具体因素是无法用数量来加以说明的,如影响原材料费用之一的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因素,该因素使原材料费用上升612元,但影响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工人的技术水平、机器设备的先进水平、材料的质量、管理水平等都将影响单耗。为此,应

21、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查明影响该项指标变动的具体原因。,(四)差额分析法连环替代法简化形式,差额分析法是直接利用各因素的实际数和基期数之间差额计算确定各因素变动对综合指标影响程度的方法,是因素分析法的简化形式。,差额计算法计算程序,第一步:计算各因素的差额 第二步:测算各因素变动对主营业务收入额差异数的影响额第三步:汇总各个因素的影响数,产量变动的影响(102 l00)96=+108单耗变动的影响 102(109)6=+612单价变动的影响 10210(5.56)=510 108+612 510=+210,三、商品产品成本报表分析,商品产品成本表的分析就是要揭示商品产品总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找

22、出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确定各个因素对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影响程度,为进一步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为寻求降低成本途径指明方向。商品产品成本表的分析主要包括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和可比产品成本分析。,(一)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主要分析本期全部产品的实际总成本较计划总成本的升降情况,分析和研究升降的原因,为进一步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措施提供线索。可以从产品类别和成本项目两个方面进行。,1.按产品类别分析全部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按产品类别分析全部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可以确定全部产品的实际成本脱离计划成本的差异,查明产生差异主要是由哪几种产品造成的,以便分

23、别产品采取措施,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1)将全部产品的实际总成本与计划总成本进行对比,确定实际总成本比计划总成本的成本降低额与成本降低率。,(2)按产品类别分析考核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别计算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的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3)按每种产品考核其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计算每种产品的降低额和降低率。(见表4),表4 商品产品生产成本分析表 金额单位:万元,3 220-3124.8=95.2 95.2 3 220+2.956,从表4中可以看出,该企业全部商品产品总成本实际比计划增加了3316万元,上升了379,说明了企业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得相当不好。除甲产品的成本有

24、一定下降外,乙产品和丙产品的成本都较计划上升,特别是乙产品较计划上升了424万元,上升了839,为此,应进一步分析乙产品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2.按成本项目分析全部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这种分析是将全部商品产品的总成本按成本项目汇总,以实际总成本的成本项目构成与计划总成本的成本项目构成进行对比,确定每个成本项目的降低额和降低率。现以榕江公司为例进行分析,详见表5。,表5 商品产品成本分析表 金额单位:万元,从表可以看出,总成本实际比计划上升了3316万元,上升了379,但从三个成本项目中可以看出直接工资实际比计划下降了119,制造费用下降了656,但直接材料比计划上升了48502万元,上升了1

25、065,说明总成本比计划上升是由于直接材料成本上升所致,为此,下一步应重点分析直接材料上升的原因。,(二)可比产品(主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 在全部商品产品成本中,可比产品成本一般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在分析商品产品总成本之后,还必须对可比产品成本进行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是指本年度可比产品计划总成本与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产品总成本进行对比所要求达到的降低额和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分析,就是将可比产品的实际总成本比上年实际总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与成本计划中确定的降低额和降低率进行对比,以检查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各项因素的影响程度,提出改进措

26、施。当实际的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等于或大于后者,说明完成或超额完成了任务,反之,则说明没有完成。,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和计划降低率、实际降低额和实际降低率的计算公式:,(一)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及其完成情况分析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是以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为依据确定的,具体包括降低额和降低率两个指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就是将可比产品的实际降低额(按实际产量计算)、降低率与计划降低额(按计划产量计算)和降低率进行比较,来检查是否完成成本降低任务。,例题:假设甲、乙两种产品为主要产品,有关产品成本计划降低任务资料见表6 单位:元,比重:50/1300.3864,表7 产品成本实际完

27、成情况 单位:元,比重:60/1300.4615,从表7可知,该公司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比较好,实际成本降低额为8600元,不但完成计划降低额,而且还超计划降低5600元。分品种来看,甲、乙产品实际降低额、降低率超额都完成了计划,应进一步分析其完成计划的原因。,可比产品(主要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的因素分析 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产量、品种结构和单位成本。,1产量因素 产量变动必然会直接影响成本降低额。但当产品品种结构和产品单位成本不变时,产量变动不会影响成本降低率,因为当品种结构不变时,说明各种产品的产量计划完成率都相同,在计算成本降低率时,因分子、分

28、母都具有相同的产量增减比例而不变。,例:假定该企业本期可比产品产量都比计划增长10,实际成本又完全等于计划单位成本,则见表8,单位:元,比重:55/1430.3864,2产品品种结构因素 由于各种产品成本降低率不同,当产品产量不是同比例增长时,就会使降低额和降低率同时发生变动。如果提高成本降低率大的产品在全部可比产品中的比重,就会使成本降低额绝对值增大,并使成本降低率相对值增大;相反,则会减少成本降低额的绝对额和降低率的相对值。,产品品种结构对成本降低额、降低率均有影响。,3单位成本因素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和实际完成情况,都是以上年单位成本为基础计算的。这样,各种产品单位成本实际比计划降低或

29、升高,必然引起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实际比计划相应的升高或降低。,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是以上年实际单位成本为基础进行分析计算的。,可比产品(主要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方法(因素分析),1、首先确定分析目标: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2、运用因素分析法依次分解产量、品种结构、单位成本的影响数。(1)产品产量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计算公式为:产量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成本降低率注意:产量变动只对成本降低额有影响,根据表中资料计算,得产量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8300080000)3.75=1125(元)或=(实际产量上年

30、实际单位成本)计划成本降低率计划成本降低额=83000 3.75 3000=1125(元)(有时存在由于小数问题计算上有一点差异),(2)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的影响的计算公式为: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成本降低率 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数/(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根据表中资料计算,得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8300080050)830003.75%=2950 3112.5=162.5(元)(上升额)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

31、率的影响=162.5/83000 100%=0.1957%(0.2%),(3)产品单位成本的变动与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的变动呈反方向。计算公式为: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实际单位成本)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数(实际 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100%,根据表中资料计算如下: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8005074400=5650(元)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5650/83000 100%=6.81%,3、汇总分析结果,作出总括评价,四、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的分析,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包括的内容是:(

32、一)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对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要依据产品单位成本各项目的实际数与计划数,确定其差异额和差额率以及各成本项目变动对单位成本计划的影响程度。,(二)影响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分析,1.直接材料成本费用的分析当企业生产的产品只耗用一种材料,或虽耗用几种材料,但它们之间不存在配比关系时,对单位材料成本的变动情况,可结合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简称单耗)和材料单价两个因素的变动情况,运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深入分析,其因素分解公式为:单位产品材料成本(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利用因素分解公式测定各因素的变动对单位材料成本的影响,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单耗变动对

33、单位材料成本的影响(实际单耗计划单耗)计划材料单价单价变动对单位材料成本的影响实际单耗(实际材料单价计划材料单价),2.直接人工费用的分析,(1)单一产品的人工成本的分析。当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时,单位产品的人工成本,是用人工成本总额除以产品总量求得的。(2)多种产品的人工成本的分析在多数企业中,生产的产品品种往往不是单一的,各产品的人工费用一般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因此,单位产品人工成本的高低取决于单位产品的生产工时和小时薪酬分配率这两个因素。,3.制造费用的分析,制造费用是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费用,由部分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费用和生产车间开展生产管理活动发生的间接费用

34、。单位产品制造费用的分析方法,取决于车间生产的产品品种的多少。,(1)单一产品制造费用的分析,(2)多种产品制造费用的分析,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则单位产品的制造费用应按以下分解公式进行因素分析:单位产品制造费用单位产品生产工时小时制造费用率每个因素变动对单位制造费用的影响,可按以下公式测定:,(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分析,技术经济指标是指从各种生产资源利用情况和产品质量等方面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各种指标的总称,不同企业由于生产技术特点不同,用来考核的技术经济指标也各不相同。企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完成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品成本。把成本分析深入到技术领域,一方面能克服技术人员不问经济、财会人员不问技

35、术的这种技术与经济的脱离现象,另一方面也能具体查明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生产技术因素,促使企业技术部门进行技术攻关,改进不合理工艺及操作技术,从而解决降低成本的根本问题。,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主要是从产品数量与质量的变化角度,对与产品成本有关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变动情况进行分析,以便从生产、技术领域查明产品成本升降的内在原因,寻找用改善技术经济指标来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目的: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五、制造费用明细表分析,制造费用明细表的分析主要采用对比分析法。这是通过实际数与基数的对比来揭示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差异,借以了解经济活动的成绩和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在采用对比分析法进行分析时,通常先将本月实际数与上年同期实际数进行对比,揭示本月实际与上年同期实际之间的增减变化。,各项制造费用的性质和用途不同,评价各项费用超支或节约时应该联系费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将一切超支都看成是不合理和不利的,也不能简单地将一切节约都看成是合理和有利的。此外,在分项目进行制造费用分析时,还应特别注意“在产品盘亏和毁损”以及“停工损失”等非生产性的损失项目的分析。,放映结束,如果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请点击下面,支持一下我们,谢谢!,1、乐美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