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仄仄平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73736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平仄仄平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平平仄仄平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平平仄仄平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平平仄仄平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平平仄仄平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平仄仄平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平仄仄平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在诵读想象中感悟古诗魅力,主讲:何庆有,句数、字数、平仄、用韵、对仗。,古诗的格律,古诗格律主要表现在:,何谓平仄?,古代汉语分“平上去入”四声,传统的音韵学把它分为平仄两类,平为平声,声调平直,是长音;仄即侧,是不平的意思,包括上、去、入三种。比照现代汉语,古平声就是汉语拼音的第一声和第二声,上声就是汉语拼音的第三声(有一小部分变为去声),去声就是汉语拼音的第四声(少数变为上声)。,近体诗的平仄规则,一是要求全诗平声韵,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绝句中的“流”、“楼”二字均属平声;二是要讲究平仄的对粘。对,就是对句(每联中的第二句)与出句(每联中的第一句)的平仄相反,即相对立;粘,就是下联出句与上联对

2、句的平仄相同,即粘合。平仄的对粘主要是针对每句中的偶数字位而言的。,仄仄平平仄 白日依山尽,平平仄仄平 黄河入海流。平平平仄仄 欲穷千里目,仄仄仄平平 更上一层楼。,五绝仄起式 王之涣登鹳雀楼,1、孤平:“平平仄仄平”首字不能为“仄”,即“仄平仄仄平”是不允许出现的。这种现象称为“孤平”,即除了韵脚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孤平是很忌讳的,据说科考时犯孤平就直接不及格了。2、三平调:“仄仄仄平平”句第三字只能为仄不能为平,即“中仄平平平”是不允许的。最后三个字都是平声,称为“三平调”“三连平”,是大忌。,平仄要求中的忌讳,平平平仄仄 危楼高百尺仄仄仄平平 手可摘星辰。仄仄平平仄 不敢高声语,平平仄仄

3、平 恐惊天上人。,五绝平起式 李白夜宿山寺,平平 仄仄平平仄 曾栽杨柳江南岸,仄仄 平平仄仄平 一别江南两度春。仄仄 平平平仄仄 遥忆青青江岸上,平平 仄仄仄平平 不知攀折是何人。,七绝平起式 白居易忆江柳,仄仄 平平平仄仄 两个黄鹂呜翠柳,平平 仄仄仄平平 一行白鹭上青天。平平 仄仄平平仄 窗含西岭千秋雪,仄仄 平平仄仄平 门泊东吴万里船。,七绝仄起式 杜甫绝句,仄仄平平仄 国破山河在,平平仄仄平 城春草木深。平平平仄仄 感时花溅泪,仄仄仄平平 恨别鸟惊心。仄仄平平仄 烽火连三月,平平仄仄平 家书抵万金。平平平仄仄 白头搔更短,仄仄仄平平 浑欲不胜簪。,五律仄起式 杜甫春望,句法和词序倒装,

4、1、为了协调平仄。如王之涣的五绝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2为了合辙押韵。如卢纶诗塞下曲首句“林暗草惊风”。3为了构成“三字脚”。五言句往往读成“ooooo”或“ooooo”,七言句读成“ooooooo”或“ooooooo”。“三字脚”一般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意群单位。,意 象,“意象一词或许最常指一种心灵的图画,自心灵的眼所见的东西,视觉意象在诗中是最常发生的一种意象。”也就是说,意象大概是指表现在诗歌中的唤起人们感觉经验的形象的具体的东西。,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

5、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呼唤!呼唤!/乞求!乞求!/等待!等待!/梦!梦!梦!/哭!哭!哭!/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仍然!仍然!/永远!永远!永远!/心!心!/存在!存在!死!死!死!死!,法国诗人克洛岱 绝望:,意 象,1、凝炼性;语言精炼,意境深远。2、丰富性: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人精心选择“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等意象巧妙组合,构成了一种旅情客愁的氛围。3、象征性:如春、秋之类季节意象,东方、西方之类方位意象,春风、云月等自然意象,荷花、大雁等动植物意象。,1、忽视文本特点:要重视诵读;2、忽

6、视品味语言:让诵读走向深处;3、拔高情感感悟要求:要适度;要与语言感悟融为一体。,思考:诗歌教学的误区,师:“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中,大家注意到“留”这个动词了吗?从刚进村,直到最后挽留,这是个好长的过程,大家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这过程中主人和客人之间会有哪些活动?师:就一个“留”字让我们想象到整个接待的过程,如果把这些活动全部记录,岂不更能表现当时热闹的情景?师:对呀,诗歌的语言是浓缩的,跳跃的,正因为如此读诗就要善于想象,还原当时的生活情景。【板书:想象】师:一个“留”字让我们想象他们的一举一动,那再看两个词,【课件出示:莫笑 腊酒浑】哎,你会想像到他们的欢声笑语吗?师小结

7、:古诗语言精炼,这么精彩的画面,这么生动的场景,就浓缩在这样两句诗里!它用最少的字数,表达了最丰富的内涵。所以我们只有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现当时的生活场景,还原画面,才能体会古诗的魅力!,1、诗人怎么不说“山清水秀疑无路”而却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按理说,柳是绿的,花是红的,可作者偏不说“柳绿花红又一村”,而却说“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怎么会“暗”,“花”怎么“明”呢?你们能揭开这其中的秘密吗?2、一座座山重重叠叠,一条条水纵横交错,走着走着,我,我的心里。柳荫深深,前路迷茫,穿过柳荫深处,啊,鲜花明丽红艳,眼前忽然一亮,又是一个村庄,我想那村庄,我的心中。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用笔写出

8、作者当时心情的变化,写出读者对作者的理解,写出读者对诗歌的感悟。3、紧扣心情变化,诵读涵咏。通过引读、诵读、对比读,学生领会诗人的心情从“抑”到“扬”,从“暗”到“明”,从“失望”到“希望”,从“迷茫”到“豁然开朗”,感受诗人心情的突转和强烈的对比。4、联系背景,深入感悟。再次适时引进诗人当时境遇的背景资料,学生恍然大悟了:诗人被罢官免职,一度迷茫、困惑,就好似“山重水复疑无路”。但令人钦佩的是诗人并没有放弃,没有绝望,就好似“柳暗花明又一村”。读着读着,一位不屈不挠、坚强乐观的诗人形象呼之即出,跃然纸上。5、互文类比,感受情怀。6、联系生活,内化哲理。,1、导学: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

9、。,2、自学理意。,3、点拨提升:文字、文学、文化。,古诗教学流程:,4、拓展延伸:注意立足文本。,文字的点拨(一):比较生疏的字词。如“煮豆燃豆萁”的“萁”,“渭城朝雨浥轻尘”的“浥”,“千里黄云白日曛”的“曛”,“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绦”等。,文字的点拨(二):古今音变意变的字词。如“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死去元知万事空”的“元”,“儿童急走追黄蝶”的“走”,“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直”,“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等。,文字的点拨(三):富于传神的关键性词语。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的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前两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写

10、送客的时间、地点和送客时的环境与心情。,文字的点拨要注意:1、诗实际上是不可解的,要在一个字,那就是“见”,实际上就是“现”,把诗所描绘的意象呈现在你心中,然后以情悟情,以心契心。2、诗的毁灭之道,即在于将“诗”置换成另一样式的语言存在。所以,对诗意把握,要在“可解”和“不可解“之间寻求“和解”。,文学层面的点拨:1、意象的把握。游山西村:“柳暗花明”还是“丰年留客”?枫桥夜泊是“渔火”还是“夜半钟声”?2、表现手法点拨。送孟浩然之广陵“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感悟。,文化层面的唤醒:1、积累意象;2、感悟经典。,1、资料补充;2、抽取意象;3、引进流行元素:以说唱感悟节奏;4、演一演:换位体验;5、画一画:用文字画,诗配画;6、改一改:比较体会,换一种表达方式。,诗歌教学常用方法,小结:在古诗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不同古诗的具体特点,巧妙设计教学方法,合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生成”,引领学生穿越时空与古诗深入“对话”,让古诗教学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