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74454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PPT 页数:168 大小:3.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8页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8页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8页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8页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PPT课件.ppt(1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1,一、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2,1.油浴燃烧事故2.爆炸事故3.封管事故4.过氧化物爆炸事故5.乙醚爆炸事故6.盐酸气伤人事故7.误操作事故,8.多氮化合物爆炸事故9.溴化物伤人事故10.冰箱爆燃11.浓硝酸12.溶剂着火13.色谱爆炸14.其他事故,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3,时间:2004.3.27事故经过:当日深夜,大学生进行过夜实验。其所用的油浴突然起火,幸被值日巡逻及时发现,未酿成严重后果。,裸露的加热电热丝点燃了油浴中的有机物,1.油浴燃烧事故,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4,肇事油浴,打落的反应瓶,1.油浴燃烧事故,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5,事故原因 实

2、验时,试剂滴落到油浴中,因油浴未及时更换,导致事故的发生。,经验教训 经常更换油浴。(另:水泵的循环水必须经常更换),1.油浴燃烧事故,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6,时间:2004.11.9事故经过:用1,4-丁炔二醇和氯化亚砜在吡啶存在下制备4-氯-丁炔-1-醇,反应完成后用乙醚萃取。经水洗干燥后在常压下蒸去乙醚和苯,剩下500mL 有机物,用水泵减压蒸馏,蒸出产物。加热温度110-120,减压20mmHg,反应瓶1000mL。当蒸出150 mL产品时,内温急剧上升失去控制,随即发生爆炸。由于通风柜的拉门处于关闭状态,没有造成人员受伤。该反应曾多次重复做过,因反应量很小,未曾发生事故。,2.爆炸事

3、故,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7,事故原因 据当事人和其课题组长事后分析,含炔基官能团化合物在加热条件下容易与浓度较高的杂质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温度失控引发爆炸。4-氯-丁炔-1-醇是含炔基官能团的化合物,可能与反应中产生的杂质在高温下发生聚合反应引发爆炸。,经验教训 当事人佩带了防护镜和手套,并拉下了防爆橱门,因而该事故未造成人员伤害。在实验中使用危险药品或产物比较活泼的,在实验前应对该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性有个预案,并落实防范措施。,2.爆炸事故,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8,时间:2004.11.23事故经过:玻璃封管内加入氨水20mL,硫酸亚铁1g,原料4g,加热温度160。当事

4、人在观察油浴温度时,封管突然发生爆炸,整个反应体系被完全炸碎。当事人额头受伤,幸亏当时戴防护眼睛,才使双眼没有受到伤害。,3.封管事故,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9,脸上的防护镜被击落,斑斑血迹,3.封管事故,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10,事故原因 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检测管内压力。氨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力,致使玻璃封管爆炸。,经验教训 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密闭系统和有压力的实验必须在特种实验室里进行。,3.封管事故,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11,事故经过 蒸馏烧瓶为3升的三口瓶,内有4-溴吲哚粗品2.2升(约重3Kg)。由硅油电加热,从上午9点开始,油浴温度为1

5、70度左右。大约在10点前馏分蒸完,换接收瓶收集馏分(馏分温度140度,接收瓶为2升单口烧瓶)。起初馏分蒸出的速度很稳定,大约在接收了1升时,馏分不再流出。当事人感觉有点不正常,按以往的收率估计应该有1.8-2升左右的产品,因此以为是减压蒸馏的冷阱堵塞导致真空度下降。在查看了水银减压计未发现真空度下降,此时突然发现就收瓶及冷凝管里有大量白色烟雾涌出,当事人感觉异常,就急忙蹲下,此时反应瓶发生了爆炸。,时间:2005.5.16,4.过氧化物爆炸事故,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12,被爆炸冲击波压平的铝锅(油浴),被震落的照明灯罩,4.过氧化物爆炸事故,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13,被炸飞的通风橱玻璃,4.

6、过氧化物爆炸事故,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14,事故原因 存放过程中,四氢呋喃可能产生了过氧化物,导致了事故的发生。,经验教训 在使用乙醚、四氢呋喃等有可能产生过氧化物的溶剂时,应检验是否有过氧化物存在。在使用中加一点还原剂以防止有过氧化物的发生。,4.过氧化物爆炸事故,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15,时间:2005.7.6事故经过 当事人对所合成的产品进行后处理,即用石油醚提纯产品。反应瓶2升,石油醚1000毫升(30-60),电热套加热回流,冷凝水冷却,至中午11时左右突然发现通风柜内有火花闪烁,接着发生爆炸。爆炸引燃了电热套和周围的纸张,当事人立即拔下电热套插座,并使用灭火器将火扑灭。,被瞬间产生

7、的强大热量烧焦的毛刷,5.乙醚事故,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16,5.乙醚事故,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17,事故原因 所使用的石油醚是沸点在30-60的低沸点溶剂,又因夏天的连续高温。经事后测量自来水温度就达33,石油醚未能冷却而大量挥发。当石油醚蒸汽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遇火星即发生爆炸。,经验教训 因回流溶剂时冷却效果不佳致使大量溶剂挥发造成的爆炸事故已发生多起,这起事故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常规的回流实验虽然简单,但必须保证良好的冷凝效果。天气炎热时应避免大量使用溶剂,尤其是低沸点溶剂。,5.乙醚事故,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18,时间:2005.8.2事故经过 当日上午当事人、受伤人等在安装高

8、压釜的紧固件和阀门。在前几日拆卸时已将管道内氯硅烷液体放出,为挡灰尘用简易塞将氯硅烷液相管塞住。当时并没有感觉到有压力和液体积存。在安装氯硅烷液相管时,当事人将简易塞拔下的一刹那,突然有一股氯硅烷挥发气体冲出,此时正值受伤人俯身紧固螺丝,来不及躲闪,正好喷到脸上和两手臂上,将其灼伤。,6.盐酸气伤人事故,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19,事故原因 这套高压釜反应装置被安置在棚内,当时又正值高温时节,棚内温度超过40,管内残留的氯硅烷变为气体,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拔去塞子时氯硅烷气体就冲了出来。,经验教训 高温对化学试剂可能带来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科研人员又忽视了防护用品的使用,扩大了受伤部位。,6.盐酸气

9、伤人事故,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20,事故经过 当晚8时许,当事人在准备处理一瓶四氢呋喃时,没有仔细核对,误将一瓶硝基甲烷当作四氢呋喃投到氢氧化钠中。约过了一分钟,试剂瓶中冒出了白烟。当事人立即将通风橱玻璃门拉下,此时瓶口的烟变成黑色泡沫状液体。当事人叫来同实,时间:2005.8.3.,验室的一名博后请教解决方法,即发生了爆炸,玻璃碎片将二人的手臂割伤。,通风橱的玻璃门起到了良好的防爆作用。,7.误操作事故,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21,事故原因 该事故是由于当事人在投料时粗心大意,没有仔细核对所要使用的化学试剂而造成的。实验台药品杂乱无序、药品过多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经验教训 这是一起典

10、型的误操作事故。它告诫我们,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仔细、认真,不能有半点马虎;实验台、工作台要保持整洁,不用的试剂瓶要摆放到试剂架上,避免试剂打翻或误用造成的事故。,7.误操作事故,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22,事故经过:当日上午11:00左右,当事人完成反应后的处理工作。她用油泵抽干氨基四氮唑的溶剂后,用牛角匙刮取附在瓶壁上的产物,即发生了爆炸,碎玻璃将她的脸和左手手指炸伤。,时间:2005.11.22,爆炸后,通风柜防爆玻璃门被碎玻璃击穿的小孔,分液漏斗被击碎。,8.多氮化合物爆炸事故,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23,事故原因 多氮化合物爆炸所需的引爆能量极小,轻微摩擦产生的热量足以引爆

11、,而且爆炸的能量极大。,经验教训 在使用易爆高危的药品时,防范措施必须到位,防护用品必须使用!,8.多氮化合物爆炸事故,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24,时间:2006.1.21,事故经过:当事人将多次合成所得的产物(多氮化合物)装瓶保存,在装瓶过程中有一小块产物粘在瓶口,当事人用不锈钢匙拨下粘在瓶口的产物时多氮化合物发生爆炸,玻璃碎片四处飞溅,将当事人一眼睛的角膜、脸、腹部和手割伤,耳膜受到巨大的爆炸声震伤。,8.多氮化合物爆炸事故,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25,事故原因 不锈钢匙与多氮化合物撞击产生的能量引爆了该化合物。该化合物为易爆高危药品。,经验教训 多氮化合物是非常危险的高爆物品,在处理该类危险

12、物品时必须做好充分的安全保护工作,必要时还要使用防护面罩和防护板等防爆保护物,即使是后处理工作也要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小心谨慎,不能掉以轻心。,8.多氮化合物爆炸事故,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26,时间:2005.11.25事故经过:当日上午10:00左右,当事人在制备炔丙基溴时,将10克四溴化碳逐步投人乙醚中。当投入一半时,未有明显的反应。当事人将另外5克一下投入乙醚中,当即发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使乙醚沸腾。当事人立即拔去反应瓶的塞欲放气时,炔丙基溴冲了出来,灼伤了当事人的脸部。该反应属首次放大反应量。,事故原因 投料过快。,经验教训 实验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多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尤其是低沸点

13、试剂做溶剂的放热反应。,9.溴化物伤人事故,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27,经过:某研究生即将获得博士学位,但由于粗心大意将一需重结晶的含有有机溶剂的烧杯敞开于冰箱中(当时没有防爆冰箱)而发生强烈爆燃并引发一场大火。后果:大火吞没了这位”博士”所有的实验数据及文献资料,就此吞没了他多年来苦心经营的博士学位。点评:电冰箱里不能储存挥发性试剂,不能将乙醚等易挥发品放入普通冰箱,由于挥发气体不断溢出,而普通冰箱启动时有电火花出现,就有可能引起火灾。,10.冰箱爆燃,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28,经过:2004年,某人接到客户送来的一瓶液体样品后,在没和客户做进一步确认的情况下,将样品转至测试组,测试人员拿到样

14、品后直接打开了瓶盖,瓶里的液体瞬间发生强烈外溢,导致该测试人员脸部被严重灼伤。原来该瓶液体是浓硝酸。,注意事项:(1)浓硝酸系强氧化剂,遇有机物能引起燃烧,具有强腐蚀性,凡接触浓硝酸的生产人员和工作人员,应使用必要的防护用品,如过滤式防毒面具、耐酸手套及衣服等,以防灼伤。(2)凡因浓硝酸引起的燃烧,应用砂土、二氧化碳扑灭,并用大量水冲洗,同时须防止氧化氮中毒。(3)本品避免与有机物混贮混运。(4)如被浓硝酸灼伤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水或小苏打水冲洗,并送医院治疗,11.浓硝酸,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29,经过:某高校实验室一学生纯化溶剂四氢呋喃,2升的圆底烧瓶加上冷凝管装置搭好后,加入约1升左右的溶

15、剂后随即接通电源加热,却忘了开冷凝水。半小时后,溶剂开始沸腾回流,越来越剧烈,大量蒸汽外溢,该学生手足无措,旁边一学生上前拔去电源插头,产生火花,引起溶剂蒸汽燃烧,幸亏周围有其他人,急忙取灭火器将火扑灭,拔插头的学生脸部灼伤,立即被送去医院治疗,一个月后痊愈。点评:处理醚类溶剂必须非常小心,它不仅易燃而且易爆。回流溶剂不开冷凝水,是一种严重的違规操作。,12.溶剂着火,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30,经过:2002年7月,某化验室正准备开启的一台102G型气相 色谱仪柱箱忽然爆炸。柱箱的前门被炸到2米多远,已变形,柱箱内的加热丝、热电偶、风机等都损坏。事故原因:2个月前维修人员把色谱柱自行卸下,而另

16、一名化验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启氢气,通电后发生了这起事故。当时,幸亏这名化验员站在仪器旁边,幸免了伤害事故。化验员在每次开机前都应检查一下气路,仪器维修人员对仪器进行改动后,应通知相关的使用人员并挂牌,而2人都没有按规定操作。,13.色谱操作,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31,事故描述:样品处理间的排风橱因长期使用高氯酸,在维修时电钻产生电火花引起燃烧。事故教训:定期使用碱水清洗排风定期检查排风发现异常及时上报。,事故描述:做分液萃取,先是用50ml HCl洗涤有机相(含产品),然后再用50ml 5%NaHCO3洗涤产品,结果振摇的时候,塞子被冲开,产品全部喷出。事故教训:洗涤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17、如果洗涤会生成气体的话,一定要注意放气。,14.其他事故,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32,事故描述:合成实验室一个刚来不久的同事某天在柜子里找到一个无标识的圆底烧瓶,里面有一些东西粘在瓶壁上)。问了其他同事无人认领。于是他想把瓶子洗干净自己用,在水槽中洗时发生爆炸脸部炸伤后经确认瓶中有金属钠。事故教训:物品要做好标记,不用的东西及时清理,实验中自身要做好防护。,14.其他事故,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33,一位同事忘记关加热套,温度过高,超了温度计量程,“嘭”温度计裂开了。用塑料桶配重铬酸钾洗液并放置过夜,结果第二天早晨发现桶底掉了,洗液渗到了楼下。一瓶新的硫酸开盖,当时戴了一次性手套,内盖很紧,旁边又

18、没镊子,觉得内盖上没多少硫酸,所以就拿手抠。启开的瞬间,硫酸溅出了几个点,脸上和眼睛顿时生疼,跑到水池边用水冲,疼了好一会,第二天脸上留了几个小疤。卸货的的人不带防酸手套,有一桶氢氟酸盖子没盖紧,溅到了工人手上一点儿,当场用大量的水洗,然后被送到医院,尽管很及时,但被腐蚀得露出了骨头。,14.其他事故,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34,做UV实验时不戴胶手套,结果手严重脱皮,从而引起皮肤过敏。用酒精灯往酒精灯里加酒精时酒精外泄,导致实验台上还有她自己的手上和袖口上都洒上了酒精。她又着急去点燃酒精灯,结果实验台上的酒精燃烧,自己手上和白大衣袖口燃烧,手被烧坏休息了一个月。操作人员在做消化实验室由于没有仔

19、细检查试管,其中一只有细微裂痕,结果在操作过程中发生破裂,幸好没有伤人。,14.其他事故,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35,有一次,同事把碱性废液倒进酸性废液桶中,结果废液溅到脸上,由于处理及时、方法得当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煮沸蒸馏水未待冷却移至其他地方烧杯底部破裂所幸未烫伤。,14.其他事故,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36,搬迁中被实验室遗弃的金属钠,使用过的金属钠丝要及时处理,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你把方便留给了自己,危险转嫁给了别人,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37,被丢弃的未开封的LiAlH4,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桶体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你把方便留给了自己,危险转嫁给了别人,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38

20、,被弃的NaCN,剧毒药品必须当天使用,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实验室存放过夜。,严格管理使用剧毒和危险药品,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39,二、实验室用电安全,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40,1.预防触电注意事项2.节约用电3.如何防止触电4.如何防止引起火灾5.防止短路6.关于人体触电的知识,7.安全电压和安全用具8.触电原因9.触电预防10.触电急救11.电气防火、防爆、防雷常识,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41,(1)修理或安装电器时,应先切断电源;(2)使用电器时,手要干燥;(3)电源裸露部分应有绝缘装置,电器外壳应接地线;(4)不能用试电笔去试高压电;(5)不应用双手同时触及电器,防止触电时电流通过心脏(6)

21、一旦有人触电,应首先切断电源,然后抢救。,1.预防触电注意事项,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42,(1)连线:仪器连线必须使用带有接地的三根线的护套 线,不可 使用普通的塑料绞线。严禁私拉乱扯。(2)接地:仪器应有良好的接地,提高仪器的稳定性及安全 系数。(3)维修:维修仪器时必须切断电源,方可拆机修理。(4)墙电:需要对墙电进行维修、改造时,必须由专业人员 进行操作。(5)检查:如遇线路老化或损坏应及时更换。(6)触电:断电或绝缘脱离 急救,2.节约用电,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43,(1)不用潮湿的手接触电器。(2)电源裸露部分应有绝缘装置(例如电线接头处应裹上绝缘 胶布)。(3)所有电器的金属外壳都

22、应保护接地。(5)实验时,应先连接好电路后才接通电源。实验结束时先 切断电源再拆线路。(6)不能用试电笔去试高压电。使用高压电源应有专门防护 措施。(7)有人触电,应迅速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抢救。,3.如何防止触电,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44,(1)使用的保险丝要与实验室允许的用电量相符。(2)电线的安全通电量应大于用电功率。(3)室内若有氢气、煤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应避免产生 电火花。继电器工作和开关电闸时,易产生电火 花,要特别小心。电器接触点(如电插头)接触不良 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4)如遇电线起火,立即切断电源,用沙或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等导 电液体灭火。(

23、5)用电时插头和插座必须接实,如果松动或有打火声 响,必须更换插座。,4.如何防止引起火灾,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45,线路中各接点应牢固,电路元件两端接头不要互相接 触,以防短路。(2)电线、电器不要被水淋湿或浸在导电液体中,例如实 验室加热用的灯泡接口不要浸在水中。(3)插电或打开用电器时,出现跳闸,必须查明原因,才 能再接电。,5.如何防止短路,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46,(1)触电的种类 电击:就是通常所说的触电,触电死亡的绝大部分是 电击造成的;电伤: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以及电 流本身作用所造成的人体外伤。(2)电流伤害人体的因素 伤害程度一般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1)通过人

24、体电流的大小;2)电流通过人体时间的长短;3)电流通过人体的部位;4)通过人体电流的频率;5)触电者的身体状况。,6.关于人体触电的知识,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47,电流通过人体脑部和心脏时最危险;40Hz-60HZ交流电对人危害最大。以工频电流为例,当1毫安左右的电流通过人体时,会产生麻刺等不舒服的感觉;10-30毫安的电流通过人体,会产生麻痹、剧痛、痉挛、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等症状,但通常不致有生命危险;电流达到50毫安以上,就会引起心室颤动而有生命危险;100毫安以上的电流,足以致人于死地。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与触电电压和人体电阻有关。,6.关于人体触电的知识,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48,6.关

25、于人体触电的知识,(3)触电的方式 1)单相触电 在低压电力系统中,若人站在地上接触到一根火线,即 为单相触电或称单线触电。人体接触漏电的设备外壳,也属于单相触电。2)两相触电 人体不同部位同时接触两相电源带电体而引起的触电叫两相触电。,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49,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单相触电和两相触电,6.关于人体触电的知识,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50,3)接触电压、跨步电压触电,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触电,当外壳接地的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使外壳带电,或导线断落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流由设备外壳经接地线、接地体(或由断落导线经接地点)流入大地,向四周扩散,在导线接地点及周围形成强电场。接触电压:人站在

26、地上触及设备外壳,所承受的电压。跨步电压:人站立在设备附近地面上,两脚之间所承受的电压。,6.关于人体触电的知识,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51,安全电压 不带任何防护设备,对人体各部分组织均不造成伤害的电压值,称为安全电压。世界各国对于安全电压的规定:有50伏、40伏、36伏、25伏、24伏等,其中以50伏、25伏居多。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安全电压限定值为50伏。我国规定12伏、24伏、36伏三个电压等级为安全电压级别。,6.安全电压和安全用具,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52,在湿度大、狭窄、行动不便、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的场所(如金属容器内、矿井内、隧道内等)使用的手提照明,应采用12伏安全电

27、压。凡手提照明器具,在危险环境、特别危险环境的局部照明灯,高度不足2.5米的一般照明灯,携带式电动工具等,若无特殊的安全防护装置或安全措施,均应采用24伏或36伏安全电压。,6.安全电压和安全用具,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53,安全用具:常用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棒三种。绝缘手套:由绝缘性能良好的特种橡胶制成,有高压、低压两种。操作高压隔离开关和油断路器等设备、在带电运行的高压电器和低压电气设备上工作时,预防接触电压。绝缘靴:也是由绝缘性能良好的特种橡胶制成,带电操作高压或低压电气设备时,防止跨步电压对人体的伤害。绝缘棒:用电木、胶木、塑料、环氧玻璃布棒等材料制成。,6.安全电压和安全用具,实验室

28、安全事故案例,54,直接触电:人体直接接触或过分接近带电体而触电。间接触电:人体触及正常时不带电而发生故障时才带电的金属 导体。常见的触电原因:线路架设不合规格;电气操作制度不严格;用电设备不合要求;用电不规范。,7.触电原因,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55,(1)直接触电的预防 1)绝缘措施:良好的绝缘是保证电气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例如:新装或大修后的低压设备和线路,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M;高压线路和设备的绝缘电阻不低于每伏1000M。2)屏护措施:凡是金属材料制作的屏护装置,应妥善接地或接零。3)间距措施:在带电体与地面间、带电体与其它设备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间距。间距大小取决于电压

29、高低、设备类型、安装方式等。,8.触电预防,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56,(2)间接触电的预防 1)加强绝缘:对电气设备或线路采取双重绝缘、使设备或线路绝缘牢固。2)电气隔离:采用隔离变压器或具有同等隔离作用的发电机。3)自动断电保护:漏电保护、过流保护、过压或欠压保护、短路保护、接零保护等。,8.触电预防,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57,(1)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 1)如果触电现场远离开关或不具备关断电源的条件,可 站在干燥木板上,用一只手抓住衣服将其拉离电源。也可用干燥木棒、竹竿等将电线从触电者身上挑开。2)如触电发生在火线与大地间,可用干燥绳索将触电者 身体拉离地面,或用干燥木板将人体与地面隔开,

30、再 设法关断电源.3)如手边有绝缘导线,可先将一端良好接地,另一端与 触电者所接触的带电体相接,将该相电源对地短路.4)可用手头的刀、斧、锄等带绝缘柄的工具,将电线砍断 或撬断。,8.触电急救,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58,(2)对不同情况的救治 1)触电者神智尚清醒,但感觉头晕、心悸、出冷汗、恶 心、呕吐等,应让其静卧休息,减轻心脏负担。2)触电者神智有时清醒,有时昏迷。应静卧休息,并请 医生救治。3)触电者无知觉,有呼吸、心跳。在请医生的同时,应 施行人工呼吸。4)触电者呼吸停止,但心跳尚存,应施行人工呼吸;如 心跳停止,呼吸尚存,应采取胸外心脏挤压法;如呼 吸、心跳均停止,则须同时采用人工呼

31、吸法和胸外心 脏挤压法进行抢救。,8.触电急救,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59,(1)防火 1)电气火灾产生的原因 几乎所有的电气故障都可能导致电气着火。如设备材料选择不当,过载、短路或漏电,照明及电热设备故障,熔断器的烧断、接触不良以及雷击、静电等,都可能引起高温、高热或者产生电弧、放电火花,从而引发火灾事故。,9.电气防火、防爆、防雷常识,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60,2)电气火灾的预防和紧急处理 a)预防方法 应按场所的危险等级正确地选择、安装、使用和维护电气设备及电气线路,按规定正确采用各种保护措施。在线路设计上,应充分考虑负载容量及合理的过载能力;在用电上,应禁止过度超载及乱接乱搭电源线;对需

32、在监护下使用的电气设备,应“人去停用”;对易引起火灾场所,应注意加强防火,配置防火器材。,9.电气防火、防爆、防雷常识,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61,b)电气火灾的紧急处理,首先应切断电源,同时,拨打火警电话报警。不能用水或普通灭火器(如泡沫灭火器)灭火。应使用干粉二氧化碳或“1211”等灭火器灭火,也可用干燥的黄沙灭火。,常用电气灭火器主要性能及使用方法,9.电气防火、防爆、防雷常识,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62,(2)由电引起的爆炸及防爆措施 主要发生在含有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场所。在有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场所,应合理选用防爆电气设备,正确敷设电气线路,保持场所良好通风;应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

33、行,防止短路、过载;应安装自动断电保护装置,对危险性大的设备应安装在危险区域外;防爆场所一定要选用防爆电机等防爆设备,使用便携式电气设备应特别注意安全;电源应采用三相五线制与单相三线制,线路接头采用熔焊或钎焊。,9.电气防火、防爆、防雷常识,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63,雷电产生强电流、高电压、高温热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和多方面的破坏作用,给电力系统、给人类造成严重灾害。,一般来说,下列物体或地点容易受到雷击:空旷地区的孤立物体、高于20m的建筑物,如水塔、宝塔、尖形屋顶、烟囱、旗杆、天线、输电线路杆塔等。在山顶行走的人畜,也易遭受雷击。2)金属结构的屋面,砖木结构的建筑物或构筑物。3)特别潮湿的建筑

34、物、露天放置的金属物。,9.电气防火、防爆、防雷常识,(3)防雷,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64,9.电气防火、防爆、防雷常识,4)排放导电尘埃的厂房、排废气的管道和地下水出口、烟囱冒 出的热气(含有大量导电质点、游离态分子)。金属矿床、河岸、山谷风口处、山坡与稻田接壤的地段、土 壤电阻率小或电阻率变化大的地区。,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65,为防止感应雷和雷电侵入波沿架空线进入室内,应将进户线 最后一根支承物上的绝缘子铁脚可靠接地。2)雷雨时,应关好室内门囱,以防球形雷飘入;不要站在窗前 或阳台上、有烟囱的灶前;应离开电力线、电话线、无线电 天线1.5米以外。3)雷雨时,不要洗澡、洗头,不要在厨房、浴

35、室等潮湿的场 所。4)雷雨时,不要使用家用电器,应将电器的电源插头拔下。,(4)如何防雷识,9.电气防火、防爆、防雷常识,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66,5)雷雨时,不要停留在山顶、湖泊、河边、沼泽地、游泳池等 易受雷击的地方;最好不用带金属柄的雨伞。6)雷雨时,不能站在孤立的大树、电杆、烟囱和高墙下,不要 乘坐敝蓬车和骑自行车。避雨应选择有屏蔽作用的建筑或物 体,如汽车、电车、混凝土房屋等。7)如果有人遭到雷击,应不失时机地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 挤压,并送医院抢救。,9.电气防火、防爆、防雷常识,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67,三、实验室用水用气安全,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68,1)使用 按气瓶的类别选

36、用减压器,安装时螺扣应拧紧,并检漏。,(1)气瓶的安全使用,2)如何检漏 用肥皂水或仪器厂家提供的检漏水在所有的接口和减压阀处测试是否漏气,如果肥皂水接连不断的出现肥皂泡,则说明该处漏气。应更换漏气部件或进行补漏。,1.用气安全,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69,1.用气安全,开启钢瓶:逆时针方向为开;先开总阀,后开减压阀。开启气门时应站在气压表的一侧,不准将头或身体对准 气瓶总阀,以防万一阀门或气压表冲出伤人。b)关闭钢瓶:顺时针方向为关;先关总阀,后关减压阀。c)气嘴保护:用死扳手夹紧气嘴后再开总阀。,3)使用步骤,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70,1)气瓶内气体不可用尽,以防倒灌,惰性气体:应剩余0.0

37、5MPa以上压力的气体。可燃气体:应剩余0.2Mpa以上压力的气体。氢 气:应剩余2.0MPa以上压力的气体。,2)各种气压表一般不得混用;,3)气瓶应专瓶专用,不能随意改装;,4)氧气瓶严禁油污,注意手、扳手或衣服上的油污,(2)气瓶使用注意事项,1.用气安全,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71,(3)气瓶的运输,搬运及存放压缩气体钢瓶时,一定要将钢瓶上的安全帽旋紧。搬运气瓶时,要用特殊的担架或小车,不得将手扶在气门上,以防气门被打开。气瓶直立放置时,要用铁链等进行固定。,1.用气安全,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72,1)使用中的气瓶每三年应检查一次,装腐蚀性气体的钢瓶每 两年检查一次,不合格的气瓶不可继续

38、使用。2)气瓶应存放在通风良好、阴凉干燥、远离热源的地方,易 燃气体气瓶与明火距离不小于 5 米;氢气瓶最好隔离 3)气瓶一般分类分处保管,一般实验室内存放气瓶量不得超 过两瓶。可燃性气瓶和氧气瓶不能同存一处。4)直立放置时要稳妥。,(4)气瓶的保存,1.用气安全,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73,化学实验常用到高压储气钢瓶,一般不同的颜色代表瓶中存储着不同的气体(颜色相同的要看气体名称),以下是常见气瓶的颜色:氧气瓶 天蓝色;氢 气 瓶 深绿色;氮气瓶 黑 色;纯 氩 气 瓶 灰 色;氦气瓶 棕 色;压 缩 空 气 黑 色;氨气瓶 黄 色;二氧化碳气瓶 黑 色。,(5)常见气瓶的颜色,1.用气安全,

39、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74,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1)临界温度低于50时,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94KPa 的压缩或液化气体;2)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 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 时,雷德蒸气压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3)所有压缩气体都有危害性,因为它们是在高压之下,有些气 体具有易燃、易爆、助燃、剧毒等性质,在受热、撞击等情 况下,易引起燃烧爆炸或中毒事故。,(6)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安全使用,1.用气安全,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75,

40、按其性质分为以下三项:易燃气体,不燃气体,有毒气体。,1)易燃气体,指与空气混合的爆炸下限小于10(体积比),或爆炸上限和下限之差值大于20的气体。此类气体极易燃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常温常压下遇明火、高温即会发生燃烧或爆炸。,(7)常见气体分类及注意事项,常见易燃气体有氢、一氧化碳、甲烷、丙烷、乙烯、乙烷、乙炔等烃类,还有硫化氢。,1.用气安全,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76,2)不燃气体,不燃气体系指无毒、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但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助燃气体有强烈的氧化作用,遇油脂能发生燃烧或爆炸。,3)有毒气体,该类气体有毒,毒性指标与第6类毒性指标相同。对人畜有强烈的毒害、窒

41、息、灼伤、刺激作用。其中有些还具有易燃、氧化、腐蚀等性质。,1.用气安全,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77,常温常压下,无色气体,有毒,纯乙炔是无臭的,但工业用乙炔由于含有硫化氢、磷化氢等杂质,而有一股大蒜的气味。有特殊气味,高度易燃、容易爆炸。在液态和固态下或在气态和一定压力下有猛烈爆炸的危险,受热、震动、电火花等因素都可以引发爆炸,因此不能在加压液化后贮存或运输。因此,工业上是在装满石棉等多孔物质的钢瓶中,使多孔物质吸收丙酮后将乙炔压入,以便贮存和运输。为了与其它气体区别,乙炔钢瓶的颜色一般为乳白色,橡胶气管一般为黑色,乙炔管道的螺纹一般为左旋螺纹(螺母上有径向的间断沟)。,(8)易燃气体举例:乙

42、炔(C2H2),1.用气安全,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78,注意 为防止气体回缩,应该装上回闪阻止器。当气瓶内还剩有相当量乙炔时(一般最低降到1个表),就需要换用另一只新乙炔气瓶。接触乙炔气瓶时要带保温手套,安全护目镜或面罩。禁止明火,禁止火花,禁止吸烟。,危害 乙炔泄露时会降低有限区域内空气中氧含量,而引起窒息。液体快速蒸发可能引起冻伤。接触高浓度时可能导致神志不清。并且极易燃易爆,1.用气安全,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79,1.用气安全,急救处理 发现泄露时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

43、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80,常温下无色、无味的(稀有)惰性气体不可燃,加热使压力升高,有爆炸危险。比空气重,泄露时可能聚集在天花板下低层空间,造成缺氧。液体可能引起冻伤。使用注意事项:定期检查氩气导管是否漏气。接触氩气气瓶时要带保温手套,安全护目镜或面罩,穿防护服。禁止明火,禁止火花,禁止吸烟。急救处理 冻伤时用大量水冲洗,不要脱去衣服。,(8)不燃气体举例:氩气(Ar),1.用气安全,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81,(9)有毒气体举例:硫化氢(H2S),常温常压下,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有剧毒,是强烈的神经毒素,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同时还是易燃气

44、体。,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30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1.用气安全,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82,1.用气安全,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83,实验室用水安全主要指应

45、该注意节约用水!同时注意电线与水管保持距离,防止漏电。,(1)上水:水龙头或水管漏水时,应及时修理(2)下水:下水道排水不畅时,应及时疏通(3)冷却水:输水管必须使用橡胶管,不得使用乳胶 管;上水管与水龙头的连接处及上水管、下水管 与仪器或冷凝管的连接处必须用管箍夹紧;下水 管必须插入水池的下水管中。(使用冷凝器时较容 易忘记关闭冷却水)。(4)纯净水: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取水时应注 意及时地关闭取水开关,防止溢流。,2.用水安全,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84,四、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注意事项,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85,(1)程序控制加热设备:,马弗炉、管式炉、鼓风干燥箱,使用要求及注意事项

46、:1)加热前确定程序设置准确无误;2)加热前确保热电偶插在炉膛内;3)升温速率不得超过8/min,防止工作电流过大;4)在降温程序后要设计保护程序;5)炉子加热工作过程中每隔1小时检查炉子是否运行正常;6)炉子高温运行时,将易燃物品远离炉子;7)炉子运行结束后先停止降温或保护程序,再关闭电源。,1.电加热设备,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86,(2)低温加热设备:,使用要求及注意事项:1)50度以上运行时时刻注意水位高度,以免烧干;2)定期检查每台仪器的保险管完好、有效;3)定期检查热电偶,热电偶生锈或解除不良时停止使用;4)避免加热的容器倾倒,使试剂泄露腐蚀热电偶及仪器;5)勤换水,使用去离子水,防

47、止热电偶生锈。,水浴锅、集热式搅拌加热器,1.电加热设备,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87,直接加热设备:,电炉子,使用要求及注意事项:1)在空旷的实验区域操作,周围禁止一切易燃易爆物品;2)加热烧杯、烧瓶时一定垫上石棉网,防止容器破碎,液体流出引起火灾;3)加热容器中液面不得超过容器体积的2/3,防止液体喷出,造成电炉子短路;4)使用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直至加热结束且电炉丝冷却。,1.电加热设备,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88,离心机,1)离心操作前确保离心管重量相等,安放对称;2)离心的液体不得超过离心管体积的2/3,防止液体泄 漏腐蚀转头,发生危险;3)离心机工作过程中有一场声响时,切断该房间电 源

48、,待离心机停止转动后再靠近。,2.有潜在危险的小型仪器,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89,高压灭菌锅,1)使用前检查国内水量,防止使用过程中烧干;2)加热前检查锅盖是否密封良好;3)定期检查压力阀门。,2.有潜在危险的小型仪器,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90,高压汞灯,1)使用前检查冷却水是否循环正常;2)使用中佩戴口罩,墨镜及手套防止紫外线灼伤;3)使用中将烦热风扇打开,防止镇流器过热;4)使用后先关闭汞灯电源,5-10分钟后再关闭冷却水。,2.有潜在危险的小型仪器,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91,直流电源、电泳仪,1)当使用电压高于安全电压(36V)时要设立警惕标志;2)使用过程中要保证电极,反应器稳定,防止

49、短路;3)尽量使用粗导线,防止导线过热。,2.有潜在危险的小型仪器,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92,本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均由专人负责运行和维护,未经 许可严禁私自操作运行仪器设备。(2)大型实验仪器在使用前应提前预约,仪器运行前应仔细填 写等级要求,未经许可严禁临时加样测试。(3)操作前必须经过培训,未经培训或培训不通过者不得擅自 使用。各仪器负责人负责对仪器的培训及考核,出现问 题,责任落实到人。(4)仪器使用人在仪器运行过程中原则上不得离开,当仪器出 现报警情况是能熟练处理,能够做到安全断电,断水,断 气,彻底消除因仪器运行故障带来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通 知仪器负责人。,2.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规

50、范,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93,2.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规范,(5)仪器使用结束后,按仪器正确操作要求进行关机,切断电 源。并且将测试的样品带走处理,严禁在仪器设备内留存 实验样品。(6)实验仪器负责人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进行相关的安全 检查,出现故障在老师了解同意的情况下,应及时联系维 修,以免耽误实验进程。,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94,五、实验习惯培养,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95,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养成习惯就是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实验习惯的养成对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以避免很多意外的发生,还会对以后的生活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