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原理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78011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化原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城市化原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城市化原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城市化原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城市化原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化原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化原理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化原理,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的机制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城市化的近域推进,第一节 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城市化含义的争论,城市化的概念,Urbanization一词最早出现于1867年,是由西班牙工程师A.serda在其著作城镇化基本理论中提出的。,城市化的概念,Urban,City,Town,城镇化,城市化,都市化,城镇化,Cityfication,Metropolitanization,Urbanization,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对城市化的理解,不同学科有很大的区别。,城市化的概念,社会学:城市化是一个城

2、市性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人口学:城市化就是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包括人 口集中场所的增加和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经济学:城市化是由于经济专业化的发展和技术的进 步,人们离开农业经济向非农经济转移并在 城镇集聚的过程。,人类学:更强调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即由乡村生活 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城市化的概念,地理学:强调人地关系,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地域空间过程,对其研究更具综合性。城市化既包括非农业部门的经济区位向城镇集中(非农产业向城镇的集中),也包括劳动力和消费区位向城镇的集中(人口向城镇的集中)。,这一过程包括形成新的城镇和现有城镇向外围的扩展,也包括城镇内部已有的经济区位向更集约的空间配置

3、和更高效率的结构形态发展。,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事实上是一种影响极为深广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弗里德曼作过如下划分:,城市化: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向城镇的转型、集中、强化和分异以及城镇景观的地域推进等实体的变化过程,城市化:城市经济、社会、技术变革在城市等级体系中的扩散并向乡村地区的入侵,还有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向乡村地域的扩散等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即城市功能的扩散,如技术、经济特征由中心城市向腹地的扩散,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这是城市特征扩散的过程,如价值观、生活方式等由内向外的扩散或沿等级序列的扩散,人口集中的过程,

4、可能造成集中点(城镇)规模的扩大和集中点数量的增加,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即城市人口比重增加的过程,其中,前两项属于弗里德曼的城市化,后两项属于城市化,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的实质含义,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了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的比重逐渐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状转化或强化的过程。,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类型,从Friedmann城市化分类的两种情况的配合角度出发,进行划分:正统的城市化类型假城市化或过度城市化乡村城镇化和郊区城市化、逆城

5、市化,正统的城市化类型 理论上最为正常的一种类型,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和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也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二者协调发展。,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类型,假城市化或过度城市化,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类型,只有城市化,没有城市化,即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和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称为假城市化;,如果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速度超过经济发展的速度,却缺少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就成为过度城市化。,这两种都属于消极的城市化类型。,只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很少或没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即只有城市化,没有城市化。属于不完全的城市化类型。,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类型,

6、乡村城镇化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类型,乡村城镇化,居民的生活方式已经城市化,但缺少人口和产业地域上的集中生产效率低下,郊区城镇化:也叫城市郊区化,简称郊区化(Suburbanization),就是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类型,从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主要是大城市)发生了几次从城市中心推向郊外的浪潮。,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类型,第一次浪潮:人口的外迁,原因: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给城市中心带来了巨大的人口压力,增加了对住宅的需求。,时间: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类型,第二次浪潮:工业的外迁,

7、原因:中心城市工业衰落,市中心老工业纷纷倒闭或在郊外选择新址,而工业新生率极低,城市郊区成为工业的理想区位,时间: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类型,第三次浪潮:零售业的外迁,原因:人口外迁后,市中心的商业面对来自新郊区商店的激烈竞争而被迫采取的措施,时间:在人口外迁过程中出现,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类型,第四次浪潮:办公室在城市郊外的发展,原因:城市中办公室经济的发达,引发了市中心的空间压力,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类型,思考:郊区城市化本来是中产阶级为逃避大城市的混乱作出的一种努力,但现在的郊区已不是简单的“卧城”,而已成为城市综合体的一部分。那郊区化的长期后果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郊区城

8、市化?,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类型,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人口从大城市和主要的大都市区向小的都市区甚至非都市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迁出地:规模很大的大都市区,特别是其中心城市迁入地:小的都市区和非都市地区,有迹象表明,80年代后,美国人口又开始返回城市,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类型,逆城市化的原因,对居住环境喜好的变化,发达国家生产地理格局的变化,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高度发达,上世纪七十年代特定的经济背景,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类型,70年代的逆城市化到80年代已大大消退,但也给我们留下一些思考:,城市化发展的未来趋势如何?,逆城市化后,发达国家是否会回复到向大城市集聚的城市化

9、过程?,进入发达阶段后,是否必定会出现周期性的逆城市化现象,以使区域发展进一步均衡?,人类是否必然会向乡村化方向回归?,现在的发展中国家会不会在城市人口占50%或60%时提前进入城市化的后期发展阶段?,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类型,逆城市化并不意味着城市化水平的下降,它只导致了城市发展的新的区域再分配,也可以说逆城市化正在推动城市化更广泛的传播。城市,包括城镇和大城市,作为集中居住和社会经济活动中心的作用不会下降。,城市化含义的三个争论问题,城市化是一种结果,还是一种过程?,城市内部的发展,算不算城市化?,城市化究竟始于何时?,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自学内容:课本56-68页,要求掌握和了解:,城市

10、兴起和成长的前提条件?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关系?推拉因模式的内容?对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学新解释的内容和特点?,期中作业题,自拟题目,结合你熟悉的城市,谈一下其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及优势、不足条件。,要求:所结合实例必须是熟悉的城市基本符合学术论文规范(题目、作者、摘要、正文、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3000字,期中作业题,第三节 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城市化的类型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城市化的类型,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以大城市为中心来考察

11、城市化现象,向心型城市化,离心型城市化,向心型城市化:又称集中型城市化,指城市化过程中,一些职能部门和设施,不断地向城市中心聚集。,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向心型城市化的结果是城市中心立体发展,密度提高,易形成中心商务区。,向心型城市化原因,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以智力输出为主,需要与服务对象进行直接精神交流,需要以稠密人流为经营对象,离心型城市化:又称扩散型城市化,指城市化过程中,一些职能部门和设施,由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离心型城市化的结果是导致城市外围地域发生变质,使城市平面扩大。,离心型城市化原因,用地需要(大型企业、水厂等),向心型城市化与离

12、心型城市化,重工业,离心型城市化原因,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环境污染(垃圾处理厂、水泥厂),离心型城市化原因,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对环境有特殊要求(医院),离心型城市化原因,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不宜有别的设施接近(火葬场、监狱),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离心型城市化类型,外延型城市化:城市的离心扩展,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连续向外推进,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飞地型城市化:城市在离心扩散的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飞地型城市化往往在特大城市情况下出现,容易发展成为卫星城镇。,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

13、与职能型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是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因其直接创造市区,又称直接城市化。,对城市基础设施影响大,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职能型城市化: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没从景观上创造城市,但已具有城市文化的基础,又称间接城市化。,没出现城市,居民点可能仍零星分散,但此地居住人口可能比城市中的部分人口更“城市化”,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积极型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城市化消极型城市化:先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城市化的推动条件:,现代化的工业基础,不断企业化的农业生产,日益兴盛的第三产业,发达的教育事业

14、,先进的科技水平,日益增长的就业机会等,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社会的经济格局,人们的心理状态,人口盲目流入城市,城市问题,如贫困、失业、犯罪、传染病等,在区域经济基础还很薄弱的时候,一味强调城市的繁华,自上而下型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针对中国城市化状况提出来的。,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改革开放前,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由于经济发展产生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特殊职能城市的产生两个方面。,这一时期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自上而下型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自下而上型城市化:主要从改革开放后开始。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非农业生产,首先实现人口职业转化,进而发展小城镇

15、,实现居住地的空间转化,即离土不离乡。,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的浪费问题,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主要指标法复合指标法,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主要指标法: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来描述城市化水平。,人口比例指标:,缺点:见课本,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土地利用指标:一定时间内非城市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的比率,从土地性质和地域范围上来说明城市化水平。,缺点:资料获取困难。但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复合指标法:选用与城市化有关的多种指标加以综合分析,考查城市化的进展水平。,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缺点:资料获取困难;可比性(通用性)差。,复合指标法举例,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日本“城市成长力系数”,指标:

16、总人口;地方财政年支出;制造业从业人数;商业从业人数;工业产品上市额;批发业年销售额;零售业年销售额;住宅开工面积;储蓄余额;电话普及率。,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日本“城市成长力系数”,计算方法:,计算各城市每个指标相同时期内的增减率;,用全国的平均增减率作标准将各城市增减率换算成增长指数;,将每城市的增长指数进行算术平均,即为城市的成长力。,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中国潘德惠曾用城市生态、经济、居民生活、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文化生活、娱乐、交通等十方面指标评价过118个2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发展状态,发现特大城市的发展状况普遍好于大、中城市。,更准确地讲,以上用于测量单个城市的复合指标是在度量城市的

17、发展状况。,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如果要对区域或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进行研究,主要指标法更合适一些。,第四节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一、内部市区的城市化,内部市区包括城市中心和中间市区,即城市建成区。,内部市区的城市化以向心型城市化为主,城心地区的城市化,城市中心,主要是商业事务区。作为一个城市的代表,其城市化主要是向心的。,结果:发展用地严重受限,密度增大,立体发展。,问题:,各项基础设施负担严重,旧城改造难度大,古文化保护问题日益紧迫,城心地区的城市化,中间市区的城市化,范围:城市建成区除中心商务区以外的地段。,方向:双向(城市中心区的分流及外围和农村地区进入城市中心区)。,特点:较为稳定、和缓,结

18、果:填充(“见缝插针”);城市副中心,二、外围市区的城市化,外围市区:内部市区外缘,与郊区接壤的环状地带,即城乡结合部。,方向:内部市区城市设施和职能部门外移,特点:城市化近域推进表现最为强烈,结果:人口就业形式、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发生重大变化,二、外围市区的城市化,对外交通与城市化过境公路(城市对外交通)在穿越市区时实际演变为城市的主干线,在互交路网未形成时,必然形成若干个平面交叉点,对外交通干线的牵引作用逐步退化为干扰作用。,工业扩展与城市化,工业的扩展带动城市的扩展,是城市化的传统推进方式。,城市工业在扩展方式上有一些新的特点:,首先,大型工厂和重型企业外迁的倾向更为强烈;,其次,工厂的外

19、迁常以某些特殊工厂为先导;,最后,工厂的外迁,不会脱离城市的影响范围。,再次,现代工业的专业化生产协作,形成许多规模宏大的联合企业;,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住宅的扩散分自由扩散与附属扩散两种。,自由扩散:居住区并不随其它设施一起扩散。,广州市:道路系统与住宅扩散的关系,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附属扩散:居住区随其它设施一起扩散出去。,郊区的城市化,郊区是乡村中受城市影响最深的地域。当前,郊区的城市化具有如下三个特点:,第一,土地利用集约化;第二,产业结构高度化;第三,城市网络化。,自学课本7382页。掌握以下问题:,现代交通设施的发展对城市化有何影响?现代城市工业扩展方式的新特点?城市住宅向外围市区扩散的原因和后果?郊区城市化的成因?霍尔的城市演变模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