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前世今生孔子与儒学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79629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3.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的前世今生孔子与儒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孔子的前世今生孔子与儒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孔子的前世今生孔子与儒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孔子的前世今生孔子与儒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孔子的前世今生孔子与儒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孔子的前世今生孔子与儒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的前世今生孔子与儒学课件.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孔子的前世今生,孔子与儒学,一、孔子身世及生平,孔子,孔子真迹,公元前551前,有一个叫颜徵(征)在的女子在尼山祝祷归家后,果然怀孕。待十月怀胎时,忽然梦见一位垂髫(tio)的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的独角兽,背上坐着一小孩。仙女言:“此兽名叫麒麟,专为送子而来。”等到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五个仙翁,从云彩中冉冉下降。其中一个说道:“天生圣人,天降音乐。”结果这个孩子一出生,就发现他与众不同。怎么与众不同?,他降生后不但头顶如反盂(y,盛汤浆或饭食的圆口器具。反盂,即头顶上中间低四面高),而且面部有“七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称为七露。看上去像个怪物,

2、他的父亲叔梁纥(h)和母亲颜徵在就把他扔在野地里了。后来,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老鹰给他打扇子,遮蔽骄阳;又有一只老虎将他衔进了一个山洞,并给他喂乳汁。这就是所谓的“龙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这个传说至今还在曲阜一带流传。这个人是谁?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是也。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是对他的尊称,孔老二是对他带点贬义的称呼。,艰难的童年,公元前551年8月27日,孔子诞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内“尼丘”山的一个山洞中(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孔子因“尼丘”而名“丘”,字“仲尼”(“仲”表示排行老二)。3岁时,父亲叔粱纥去世,享年69岁。其正妻施氏大权在握,19岁的孔母颜征在无法在孔家立足,带

3、着孔子和孟皮,回到了娘家曲阜城内阙里,过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受人歧视的艰难生活。,青壮年时期,15岁时,孔子立志做学者。27岁时,孔子开始创办私人学校。此后,孔子拥有了较高的声誉。,政治上的辉煌,孔子51岁时,担任鲁国首都的市长“中都宰”,政绩卓著。在孔子的治理下,鲁国大治。,周游列国时期,55岁时,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此后14年中,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终不用孔子。,晚年时期,58岁,孔子回到鲁国。很受尊敬,享受国老的待遇,但政治上得不到重用。孔子退而修诗书礼乐。,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

4、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在探讨如何“贩卖”中国文化时,语出惊人,引起了轩然大波。,到底谁才能代表中国文化呢?,观点:推崇章子怡为中国文化代言人,美女做形象代言,天经地义。章子怡已经连续两年入选“全球最美丽的50人”之一,可见她的美已经是中西通杀。,理由,西方人最关注的中国人舍她其谁?胡锦涛主席访美,章子怡受邀参加美国白宫组织的欢迎仪式,受到了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最近,她又名列十大好莱坞新势力人物。,理由,虽然孔子的学说不会过时,孔子的精神不会过时

5、,但是新时代新篇章,代言人也要能代表中国的的时代特征。,理由,网友:这种观点确实太可笑!,孔子所创造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孔子这一形象本身就是中国文化。孔子只有一个,章子怡却可以有千万个。孔子可以流传几千年,章子怡能吗?,声音:,这种观点确实太可笑了。现在我每晚都看青歌赛,对歌手的文化素质考试中还经常出现论语的知识,这说明无论你歌唱得再好,如果没有文化底蕴根本不行。如果章子怡能和孔子相提并论,为啥不出有关章子怡的题?,声音:,专家:这种观点纯属无稽之谈!,从最早穿红肚兜亮相国际舞台到最近穿阿玛尼礼服、满口英语出席奥斯卡,章子怡日益被国外观众接受,但她这一形象本身所蕴涵的中国文化元

6、素却越来越少。她在卧虎藏龙中扮演的玉娇龙代表的是美国中产阶级的审美取向,这一形象在中国国内很难引起共鸣。她不像“大长今”,真正展示的是韩国国粹的东西,包括宫廷文化、美食、医疗。因此,认为章子怡比孔子更能传播中国文化的观点纯属无稽之谈。,声音:,声音:,从社会的长远来看,孔子的影响要远远高于章子怡,更能代表中国,因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章子怡只不过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一个结合点而已。,韩国人对祭孔大典申遗?,在韩国首都首尔,传统舞蹈剧团在纪念孔子的活动中表演。,根据韩国的消息,韩国人已经在准备拿祭孔大典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下一步就是把孔子彻彻底底的变成韩国人了,中国的论坛上却还在为应不应该祭孔

7、吵个不停,很多人对孔子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篡改历史是第一步,将祭孔大典申遗是第二步,接下来就是给国际社会造成孔子真的是韩国人的印象,最终目的是达到韩国才是亚洲文化的渊源所在,韩国文明哺育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文明!,在德国柏林得月园的入口处,矗立着一尊孔子的塑像,塑像基座上刻着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人认为这句话是耶稣圣谕“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的中文译本。,二、评说孔子,西方人眼里的孔丘黑格尔:“孔子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边我们不能获得任何特殊的东西。”伏尔泰:“孔子是真正的圣人,他自视清

8、高,是人类的立法者,绝不会欺骗人类。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潘基文:“在我的一生中,我一直在受到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影响。目前,孔子的很多教诲仍在为我指引方向。”,日本当代学者金古冶:“日本自古以来就收到孔子的巨大影响,获益颇深近年来孔子思想对于日本的现代化发生过很大作用的说法也颇为流行。记载孔子言论的论语如今仍在日本受到广泛推崇。”,新加坡前总理、国际儒学联合会名誉理事长李光耀:“从治理新加坡的经验,特别是1959到1969那段艰辛的日子,使我深深地相信,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的人民都受过儒家价值观的熏陶,我们是无法克服那些困难和挫折的。”这些价值观“为新加坡的繁荣进步做

9、出了贡献。”,美国前总统里根说:“孔子高贵的行谊与伟大的伦理道德思想,不仅影响了他的国人,也影响了全人类。孔子学说世代相传,提示全世界人类丰富的为人处世原则。”,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孔子:,中国最可怜的人?,孔子门人及其后学均推尊孔子。亚圣孟子认为,孔子所行的“圣人之道”,是遍及自然界和社会的至高准则。,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通,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

10、,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平帝时封“褒成宣尼公”唐代加封为“文宣王”元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世祖封“大成至圣文宣先师”,走上圣坛,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太史公说:诗经里有这样的话:“仰望着那高耸的山峰啊,真让人向往!放眼那通天的大道啊,不禁也要迈步前行!”即使自己到达不了那么高那么远的地方,然而心里却是向往着它!我读了孔子的书,想象他的为人也是这样的呀!,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朱子语类卷93,新文化运动要破除以孔子之道为代表的中国封建主义文化信念、价值体系,要对历史的孔子及其学说进

11、行重新认识,将它从封建主义意识形态中拯救出来;要树立民主与科学的精神,进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根本改造。,五四时期的评孔思潮,打倒“孔家店”,1974年1月18日毛泽东发动“批林批孔”运动,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开的批林批孔大会,打入地狱,叛徒林彪、孔老二,都是坏东西。嘴上讲仁义,肚里藏诡计。鼓吹“克己复礼”,一心想复辟。红小兵齐上阵,口诛笔伐狠狠批。嗨!,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与包容。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12、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诺贝尔们以孔子为未来人类的新救世主:“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 集会巴黎时的宣言)孔子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是中国孔子的世纪。,重返圣坛?,孔子标准像,在孔子诞辰2557年祭孔大典前夕,孔子标准像于9月23日在孔子故里曲阜揭幕。,上海嘉定孔庙,台北孔庙,北京孔庙,山东曲阜孔庙全景,山东曲阜孔林,山东曲阜孔府,山东曲阜祭孔,删诗书,定礼乐,创儒学,传经艺,师表万世;赞周礼,写春秋,立杏坛,育才德,桃李三千。,1、删诗经尚书,定礼记

13、乐记,赞易经,修春秋,以传先王之道。,三、孔子的历史贡献,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2、兴办私学,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门徒,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据说有3000弟子,其中优秀的有72人。他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他曾周游列国,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孔子: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四、论语,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

14、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半部论语治天下”,1:有人偷席,县官一翻 论语,即判案犯死刑,即晚处决。论语说:“朝闻盗席,死可矣。2:有人偷钟,县官又翻 论语,跟著便判被告无罪释放,师爷愕然,县官解释道:”论语说:“夫子之盗钟,恕而已矣”。3:要判处一个打家劫舍兼杀人的大盗,县官看案卷,查知该犯人之父,三年前因为谋财害命而被斩首,当下立即下堂,将大盗扶起,并向其跪拜,众人大惊,以为县官发神经,此时县官说:“论语谓“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的地位,朝闻道,夕死可矣,夫子之道,忠

15、恕而已矣,几则笑话,论语名字的由来,“论语”,即“语言的论纂”,zun(编辑),用现代汉语说就是“语录”的意思。“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即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东汉班固汉书 艺文志 按历史沿习(相沿成习)的读音,论语的“论”字读“ln”。,纂,论语的篇章,论语共20篇,篇名取篇首的两三个字为题,并无具体意义,如第一篇第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所以该篇就叫学而。一段话为一章,全书共492章,13000 余字。,第一篇 学而 第二篇 为政 第三篇 八佾y 第四篇 里仁 第五篇 公冶长 第六篇 雍也 第七篇 述而 第八篇 泰伯

16、第九篇 子罕 第十篇 乡党 十一篇 先进 十二篇 严渊 十三篇 子路 十四篇 宪问 十五篇 卫灵公 十六篇 季氏 十七篇 阳货 十八篇 微子 十九篇 子张 二十篇 尧曰,由论语衍生的成语,见义勇为 既往不咎 择善而从 后生可畏 怨天尤人 尽善尽美 色厉内荏 道听途说 患得患失 察言观色 血气方刚 名正言顺文质彬彬 无为而治 以德报怨以文会友 见贤思齐 过犹不及欲罢不能 各得其所 举一反三,论语的思想内容,论语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在孔子思想中是最高、最根本的理想和准则。所以论语说孔子很少谈功利、天命,最推崇、最赞许的是仁。“仁”字在论语中出现过104次,但是,对于仁的确切含义,论语中并没有

17、纯定义式的解说,常常是根据提问人的不同情况而随问作答,每次讲解并不完全一致。,(一)仁为思想核心,1)孔子从整顿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家庭关系入手,讲求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讲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孔子的仁首先是爱亲,其次是爱人2)先难而后获;3)刚、毅、木、讷等;恭、宽、信、敏、惠4)仁还包括了大忠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举贤用贤。7)把仁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关于“仁”,子曰:“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尽心竭力,以忠实诚信的态度对人,以恪尽职守的态度待事。就是“主忠信”。(正面)恕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就

18、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面),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刚、毅、木、讷近仁。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曰:恭,宽,信,敏,惠。,(二)礼为行为规范。,形式:重建周礼权威,强调“正名”精神:仁、恭、

19、敬(居处恭,处事敬)作用:约束行为;规范生活(克己复礼),(三)义为价值准绳,正义并不是人人平等,事事平均,正义只意味着每个人在等级的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能力和身份的位置的权利。孔子把仁、义、礼三者看作一个整体,密不可分,行礼不可不知义,义就是礼的内容,礼就是义的形式。,(四)知(智)为认识手段,孔子强调以知为认识手段,诱导社会成员知仁、循礼、行义。承认人的先天素质是有差异的,但更强调的是学而知之。,(五)中庸为思想方法,1、过犹不及2、和而不同3、时中与“权”4、不可则止(无可无不可)5、反对不讲原则,布衣精英(微子),【原文】188 逸(1)民:伯夷、叔齐、虞仲(2)、夷逸、朱张、柳下惠、少

20、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3)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注释】(1)逸:同“佚”,散失、遗弃。(2)虞仲、夷逸、朱张、少连:此四人身世无从考,从文中意思看,当是没落贵族。(3)放:放置,不再谈论世事。【译文】被遗落的人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意志,不屈辱自己的身分,这是伯夷叔齐吧。”说柳下惠、少连是“被迫降低自己的意志,屈辱自己的身分,但说话合乎伦理,行为合乎人心。”说虞仲、夷逸“过着隐居的生活,说话很随便,能洁身自爱

21、,离开官位合乎权宜。”“我却同这些人不同,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柳下惠(前720前621)展氏,名获,字禽,春秋时期鲁国人,是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柳下”是他的食邑,“惠”则是他的谥号,所以后人称他“柳下惠”。据说他又字“季”,所以有时也称“柳下季”。他做过鲁国大夫,后来隐遁,成为“逸民”。柳下惠被认为是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他“坐怀不乱”的故事中国历代广为传颂。孟子中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所以他也有“和圣”之称。柳下惠还是中国柳姓的得姓始祖。,柳下惠选择坚持“直道而事人”,最后只能去官隐遁,成为“逸民”。论语记载孔子对柳下惠的评价是:“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

22、矣。”意思是,相比伯夷、叔齐的宁肯饿死也不食周粟,柳下惠肯降低自己的理想,虽然屈辱了身份,但是能做到言行举止合乎道德和理智。孟子对柳下惠非常推崇,孟子一书曾把柳下惠和伯夷、伊尹、孔子并称四位大圣人,认为他不因为君主不圣明而感到羞耻,不因官职卑微而辞官不做;身居高位时不忘推举贤能的人,被遗忘在民间时也没有怨气;贫穷困顿时不忧愁,与乡下百姓相处,也会觉得很愉快;他认为自己和任何人相处,都能保持不受不良影响。因此,听说了柳下惠为人处世的气度,原来心胸狭隘的人会变得宽容大度,原来刻薄的人会变得老实厚道。孟子认为像柳下惠这样的圣人,是可以成为“百世之师”的。,(六)教育思想,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

23、(循序渐进、举一反三)诲人不倦,孔子的教育思想,一、关于教育指导思想。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二、关于教育的基本方法。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以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冉求办事畏怯,所以要鼓励他;子路胆大过人,自以为是,所以要故意抑制他

24、。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还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特别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例举一个道理而他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我就不再教诲他了。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必须注意循序渐进,即:“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三、关于教育的基

25、本内容。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但他所用的教材多是沿用周代贵族学校所用的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子所雅言,诗、书、执礼。”“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由此可见,孔子是以诗、书、礼、乐为普通教材教育学生的。至于“易、春秋”只是在孔子的晚年才进行研究并付诸教学的内容,那么,在这些教学内容中孔子最为重视的是什么呢?从论语的许多思想中可以看出,诗、礼是孔子教学的主要课程。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不仅重视诗礼的教育,而且重视这些内容的总结挖掘与研究,它对中国古代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四、关于教育的培养

26、目标。在孔子看来,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思想。正因如此,当季康子问他的弟子仲由、子贡、冉求能否“从政”的时候,孔子满口答应可以“从政”。事实上,在孔子七十有二的得意门生中,从政者为数不少,孔子自身也不反对参政。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相统一的,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当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体现着阶级属性,但作为社会的人,孔子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倡导的许多思想,本身具有符合人类共性的成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

27、予以辩证地分析和扬弃。,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循序渐进、举一反三 学而时习之教科书: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有关学习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明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满足),孔子重要弟子介绍,孔子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重要者有:1颜渊-孔子的得意门生 颜渊(前521年前481年),名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在孔门弟子中,颜回最称高足,其品德与学业均翘居群

28、首,是孔子多次赞许的弟子。在论语中有六处孔子赞扬颜渊的句子。这在孔门和论语中也只有颜回一人了。颜渊死时,孔子是悲恸欲绝。颜渊勤奋好学,不为生活艰苦所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尽管颜渊没有著述传世,但他以其习行与品德,为后世儒者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2子路 子路(前542前480)姓仲,名由,字子路(又作季路),春秋末鲁国之卞(今山东泗水县东)人。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子路出身贫贱,为“鄙人”。少孔子九岁,是孔门弟子中年龄较长的一个。他为人豪爽,是孔门弟子中最能做到躬行实践的一个人。他很敬重孔子,但也敢于向孔子公开提出不同意见。子路有

29、较强的行政能力,曾做过鲁国季氏的宰臣,协助孔子“堕三都”,后来又担任了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在卫国宫廷政变,以“食其食者不避其难”的态度参与了争斗,当被击断冠缨时,还牢记“君子死而冠不免”的礼仪,结果在重新结缨带时被杀,并被砍成肉浆。子路的言行在论语中出现过三十八次,是孔门弟子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个。,3子贡 子贡(前520?)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又作子赣,亦称作卫赐,春秋末卫国人,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子贡在成为孔子弟子以前经商曹、鲁间,富至千金。他思路敏捷,理解力强,能说会道,被孔子许为其“言语”科的高才生。论语中记述孔子与弟子答问,以他为最多。子贡对孔子的颂扬在孔门弟子中是出

30、名的,他曾说,“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孔子去世,子贡为孔子守墓长达六年之久。子贡晚年居齐,直至终老。,4曾参 曾参(前505前436),字子舆,春秋末鲁南武城(今山东平邑县)人,孔子著名弟子。曾参小孔子四十六岁,是孔子晚年的学生。为人性格内向,处事谨慎,比较迟钝,孔子曾评价他说:“参也鲁”。但孔子的“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是他首先揭示出来的。曾参非常注意修身,倡导“吾日三省吾身”的内省工夫,认为替别人办事要讲“忠”,与朋友交往要讲“信”。强调读书人应该弘扬毅。曾参以“孝”著称,认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据说传世的孝经即是曾参所著,孝经在汉代

31、和论语一起升格为儒家经典。孔子去世后,曾参聚徒讲学,有不少弟子,相传他就是儒家子思、孟子一派的创始人。,子思-“子思之儒”子思(前483前402)姓孔,名伋,战国初期鲁国人,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子思是孔子之孙,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生及,字子思”;“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子思的生平事迹已难详考,据说他曾师事曾参,又据孟子中记载:子思曾被鲁缪公、费惠公尊为贤者,以师礼相待,但终未被起用。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而中庸一篇亦为儒家心性理论的主要渊薮之一。,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

32、士比亚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马克思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霍伯斯英国作家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克尼雅日宁俄国剧作家诗人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法奇(法国科学家)了解一页书,胜于匆

33、促地阅读一卷书。-麦考利英国作家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伯克美国想思家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华盛顿(美国政治家)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颠颠。-彼特拉克意大利诗人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高尔基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雪莱(英国诗人)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富兰克林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尔泰(法国哲学家、文学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万

34、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明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王充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