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经验交流.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680675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经验交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经验交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经验交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经验交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经验交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经验交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经验交流.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今年以来,针对我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处置不规范、运行不透明以及监管手段落后等突出问题,我们坚持立足实际,突出重点,注重创新,积极打造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全面推行农村集体“三资五式”管理法,维护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农村集体“三资”保值增值,实现了农村集体“三资”从权责不清、粗放式管理向权责明确、精细化管理的转变。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坚持统一管理,推行委托式代理服务 一是建立乡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以乡镇(办事处)农经部门为基础,设立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具体做好“三资”的监督、检查、指导、服务工作,人员原则上按照每4个村1个代理服务人员的标准

2、配备,并不得少于3人。二是全面开展清产核资。由“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牵头,组建清查小组,对各村“三资”进行兜底式清理审计,做到账清、财清、物清和债权债务清。清理过程中,主动邀请村民监督组织和村民代表参与。清理结束后,对“三资”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并向村民进行公示。三是实行委托代理服务。在坚持“三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不变和村民自愿的前提下,按照“资金委托代管、资产统一监管、资源联合协管”的管理模式,由“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与各村签订委托代理协议,对“三资”实行统一管理,即:统一制定“三资”管理制度;统一设置账户,加强预决算管理;统一公开招投标;统一公开“三资”管理、收益等情况。目前,全市

3、共建成“三资”代理服务中心11个,覆盖率达100%,代管村集体资金4200多万元,集体资产近3.5亿元,集体资源15万多亩。二、规范议事程序,实行流程式民主决策 一是推行村级重大事项决策“五议三公开”工作法。对全村群众普遍关注和涉及全村绝大多数村民利益等村级重大“三资”管理事项决策,由村党支部在广泛征求党员和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提议,经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后,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形成最终决议,村民监督委员会全程参议。在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和执行中,坚持做到决议公开、实施过程公开和结果公开,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二是开展村务决策听证。对土地征用补偿、优抚政策落实等涉及部分村民利益问

4、题,采取村务决策听证模式,听证会参会人员在固定代表的基础上,吸收临时代表参加,临时代表以涉及利益的农户代表为主,并按照按照“征集议题确定听证代表召开听证会提交村民代表(农户代表)会议审议组织实施公开结果”的步骤操作,规范听证程序,确保听证效果。三是严格规范管理流程。对村级大额资金支出的管理,一律按“资金使用申请村负责人审批民主理财小组审查乡镇代理服务中心审批乡镇分管领导审核”等流程操作。集体资产、资源的租赁,按照“租赁申请乡镇代理服务中心审核招投标签订合同收入入账”等流程规范操作。村级大额资金支出、大型资产处置、资源租赁、承包转让等重大事项,还必须履行事前申报程序,报“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审核批

5、复后,经民主决策,方可实施。三、运用科技手段,开展网络式监督管理 投入专项资金,开发建设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科学设定系统功能,赋予市、镇、村有关领导和管理人员相应的查询、管理、操作权限,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的实时、动态监管,确保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健康运行。一是财会管理功能。系统具有符合规定的财会科目内容,适合农村会计记账要求,可生成相应的会计凭证,做到了资金分类统计、电子账目月结、多级汇总分析。在资金管理方面,通过设置账务管理、原始票据扫描、大额资金支出审核,以及账目、票据和凭证互相联查等功能,加强对村集体账务和资金流动的监管,并以图表方式对村集体经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

6、村级经济发展提供可靠依据;资产、资源管理方面,按照“有数据、有照片、有平面图、有合同、有权证”的“五有”要求,在系统中建立集体资产、资源数据库,以卡片形式对每一宗资产的名称、使用状态、面积、原值、净值等信息记录在案,从而实现对资产从申请到租赁、维修、报废等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同时,针对一些村资产、资源处置随意的情况,系统通过固化租赁申请、招投标、合同签订等程序,明确镇、村审批权限,保证集体资产、资源规范处置。二是业务提醒功能。针对农村集体“三资”运行过程中常见的不规范行为,系统设置了费用支出异常预警、重大债权债务预警、合同到期预警等11项预警内容,按照问题的轻重缓急,实时向市、乡(镇)纪检、农

7、经部门发送预警信息,市、乡(镇)纪检、农经部门通过向相关人员发送电子督办通知书等方式,督促其及时办理。三是信息查询功能。开辟了“村情综览”模块,对村级政务、村级财务、资产资源、村级党务、工作动态、百姓事务等8方面内容进行网上公开。同时,积极推进“三资”管理电子触摸屏查询系统建设。结合乡镇实际,在镇、村设立电子触摸屏,将“村情综览”模块公开的内容链接到电子触摸屏查询系统,方便群众在镇、村随时查询、监督“三资”管理情况,保障广大村民对“三资”管理的知情权、监督权。四是全程监管功能。农村“三资”账目实行等级审核修改制度,数据录入管理系统后须经逐级审核,才能按规定做相关数据修改。同时,形成了乡镇纪委、

8、农经站,农村纪检监察工作室,市纪委、市委农工办三级监管模式,做到了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监管。四、前移监督关口,实施预警式风险防范一是多方收集预警线索。通过信访举报、查办案件、财务审计、专项清理,以及网络监管等多种渠道,及时发现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在“三资”管理方面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轻微违纪违规行为。二是健全完善预警制度。建立询问提醒制度,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三资”管理方面的来信来访、社会舆论和群众意见等,通过谈话或函询,了解情况,进行提醒;建立警示诫勉制度,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三资”管理方面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警示诫勉,及时进行纠偏,终止其错误行为;建立责令纠错制度,对已经造

9、成错误事实,构成轻微违规违纪的党员干部,通过责令纠错,使其认清问题危害,切实改正错误。三是切实规范预警程序。对需要实施询问提醒的对象,由乡镇(办事处)纪(工)委确定;需要警示诫勉的,由乡镇(办事处)党(工)委或纪(工)委主要负责人确定;需要实施责令纠错处理的,由乡镇(办事处)党(工)委主要负责人或党委会议集体研究确定。预警对象对预警工作涉及的问题,要及时作出说明,限期进行整改。实施预警谈话,事前向预警对象发出书面通知,谈话中做好记录,并经预警对象本人核实签字后,统一归档。目前,乡镇纪委共发出预警谈话通知书16份,12人受到询问提醒,3人警示诫勉,1人被责令纠错。五、加大问责力度,严格分层式责任

10、追究制定仪征市乡(镇)村干部违反“三资”管理规定处理暂行办法,对行政村违反“三资”管理制度,因程序不规范、操作不透明、管理不民主造成“三资”重大损失的,追究村“两委”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乡镇(办事处)“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在“三资”代理服务过程中,审核把关不严、指导服务不力、制度执行落实不到位,导致“三资”管理混乱,给集体经济造成损失的,对“三资”代理服务中心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实行问责。情节严重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同时,按照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严肃追究乡镇(办事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责任。通过打造农村集体“三资”信息

11、化监管平台,推行农村集体“三资五式”管理法,我市“三资”管理程序进一步规范,管理效益进一步提升,基层干部违纪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一是确保了“三资”保值增值,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推行农村集体“三资五式”管理法,解决了“帐目不清、产权不明、管理混乱、随意处置、铺张浪费、挤占挪用”等“三资”管理方面的问题,实现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总量清、资产价值清、资源分布清、管理运行清、使用处置清的目标,确保了“三资”的保值增值。如,我市陈集镇丁桥村在处置140亩集体废地时,村委会集体研究决定以年租金3万元的价格对外租赁,后来通过公开招投标年租金劲升到10万元,实现了村集体资产的增值。二是推行了民主决策,促进

12、了基层民主管理。在“三资”管理重大事项决策方面,通过推行“五议三公开”工作法,促进了“三资”管理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从“干部定事”向“群众定事、干部干事”的转变,群众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显著提高,有力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我市真州镇五一村在盘活村企业工作中,主动邀请村民代表和普通党员参与讨论。通过民主决策,提高了工作透明度,使村企业年上缴收入由原来的200万元提高到275万元,村集体年收入净增75万元。三是推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创新“三资”管理方式和手段,推行农村集体“三资五式”管理,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将事后出问题再处理,变为事前抓防范、事中抓规范,使教育、制度、监督融为一体,从源头上遏制了基层腐败现象的发生,促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今年以来,我市涉农信访案件仅有3件,比去年同期下降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