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毕业论文社会福利对欧债危机的影响.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680923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与社会保障毕业论文社会福利对欧债危机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毕业论文社会福利对欧债危机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毕业论文社会福利对欧债危机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毕业论文社会福利对欧债危机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毕业论文社会福利对欧债危机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与社会保障毕业论文社会福利对欧债危机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与社会保障毕业论文社会福利对欧债危机的影响.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学号:0803635001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毕 业 论 文( 2012届 )年 级 2008级 专 业 班 级 劳动与社会保障 学 生 姓 名 曹炳蔚 指导教师姓名 凌文豪 指导教师职称 副教授 论文完成时间 2012年4月25日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教务部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创作)承诺书论文(设计、创作)题目社会福利对欧债危机的影响学生姓名曹炳蔚所学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学 号0803635001起至时间2011年11月11日2012年4月25日指导教师姓名凌文豪职 称副教授承诺内容:1、本毕业论文(设计、创作)是学生_曹炳蔚_在导师_凌文豪_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没有抄袭、剽窃他人

2、成果,没有请人代做,若在毕业论文(设计、创作)的各种检查、评比中被发现有以上行为,愿按学校有关规定接受处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学校有权保留并向上级有关部门送交本毕业论文(设计、创作)的复印件和磁盘。备注:学生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时 间: 时 间:说明: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创作)如有保密等要求,请在备注中明确,承诺内容第2 条即以备注为准。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2012 届毕业论文(设计、创作)任务书姓名曹炳蔚学号0803635001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论文题目 社会福利对欧债危机的影响一、毕业论文(设计、创作)要求欧债危机的阴云继续笼罩。有观点认为,欧洲的高福利制度正是欧洲当前危机的“祸首

3、”。将债务危机归咎于欧洲人的高福利,并非科学逻辑。欧债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欧元区货币、财政两大体系的不兼容,而高负债国家并非必然发生债务危机。 “欧式”的财政高社会福利支出由来已久,这也是欧洲各国人民共享社会进步发展的经济成果,也是欧洲各国社会比较长治久安的基石。虽然,长期的高社会福利支出对各国财政构成很大的收支压力问题,也给与各国政治强人为政带来特别压力,以至于不敢轻易妄为的去高社会福利化。但是,“欧式”的长期财政高社会福利支出也是维系各国民众高消费,消费本身就是促生产、促内需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消费本身也是促大生产、促大内需和经济社会的高发展,这是“以人为本”以内需消费为主导的经济社会发展模

4、式。倘若去掉财政高社会福利支出,欧洲经济社会发展转向何方,内需消费是否将大受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源是否会丢失?因此,欧债危机并不意味着高福利社会制度走到了尽头,或许反而会成为欧洲诸国进一步改进和强化福利制度的转机。二、毕业论文(设计、创作)进度安排11年09月01日11年11月10日 自选题阶段,经过导师指导,确定题目11年11月11日11年12月31日 开题与定题阶段,初步完成开题报告12年01月01日12年03月31日 初稿写作阶段,认真查阅文献,收集材料12年04月01日12年04月30日 修改定稿阶段并装订成册三、需收集的资料和指导性参考文献 陈西果:欧洲主权债舞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及

5、启示”M经济纵横2010.5 吕建德(2005),发展性福利体制能否持续下去若干的观察与评论,社 会暨健康政策的变动与创新趋势:迈向多元整合的福利体制国际学术研讨 会论文:台湾 丁纯,王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欧元区经济:困境、根源与前景J.西部论丛,2010(3):22-24. 范龙佩. 范龙佩称欧盟正处在应对债务危机关键时刻N/OL. 2010-5-25,新华网: 胡贤龙. 欧洲债务危机:原因、影响与启示N/OL. 2010-4-13,经济学家: 李东荣.关于主权债务危机的若干思考J.中国金融,2010,(5) . 陈佳贵编辑 (2001),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 李东

6、荣.关于主权债务危机的若干思考J 中国金融 2010年第5期. 丁纯:希腊为首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成因和求解M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2012 届毕业论文(设计、创作)中期检查表姓名曹炳蔚学号0803635001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论文题目 社会福利对欧债危机的影响一、毕业论文(设计、创作)进展情况四月份是毕业论文进展中后期,这段时间基本上都是在收集资料,比如去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上找有关文献,上网找最新的著名专家就社会福利对欧债危机的观点,还有找数据材料并进行整理,并对其中的资料进行分析理解。其中也遇到很多问题,但经过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加油鼓励,各种问题都得到了顺利解决。到

7、四月下旬手写初稿已基本完成,其后要按照学院安排进行毕业论文装订。 二、毕业论文(设计、创作)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开始找文献时觉得相关文献的资料太多,而且观点还不统一,在搜集材料方面很有难度,像学术期刊上文章的观点都不完全雷同,需要进行整理分析,从中筛选出对本论文有用的理论依据,任务量大,几乎每天都要到图书馆。还有就是题目涉及到的内容和指标都很多,所以在进行横向比较时,一定要综合比较分析,不然很容易顾此失彼的。我准备运用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等。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

8、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通过研究深层次的认识到社会福利对欧债危机的影响。整个研究方案还是实际可行的,符合所要阐述的问题。三、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创作)进展方面的评语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2012 届毕业论文(设计、创作)综合成绩表(一)姓 名曹炳蔚专 业劳动与社会保障指导教师凌文豪职 称副教授综合得分论文题目社会福利对欧债危机的影响指导教师评语及评分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设计、创作)评分按下表要求综合评定评分项目分值1撰写开题报告2文献综述或读书心得(文科) 15调查研究查阅 整理资 料 10学习态度与规范要求1

9、0数据处理、文字表达10论文(设计、创作)质量和创新意识 55合计100得分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评阅教师评语及评分评阅教师评语评阅毕业论文(设计、创作)评分按下表要求综合评定评分项目分值1撰写开题报告2文献综述或读书心得(文科)15调查研究查阅整理资 料 10学习态度与规范要求 10数据处理、文字表 达10论文(设计、创作)质量和创新意识 55合计100得分评阅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此表由教师填写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2012 届毕业论文(设计、创作)综合成绩表(二)答辩委员会评语及评分答辩委员会评语(根据学生答辩情况及其论文质量综合写出)评分项目分值论文答辩小组评分按下表要求综合评定答 辩 情

10、 况论 文 质 量合计(100)内容表达情况(15)答辩问题情况(25)规范要求与文字表达(20)论文(设计、创作)质量和创新意识(40)得分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 月 日毕业论文(设计、创作)成绩综合评定: 分综合评定等级:备注:一、论文的质量评定,应包括对论文的语言表达、结构层次、逻辑性理论分析、设计计算、数据处理、分析和概括能力及在论文中是否有新的见解或创造性成果等做出评价。从论文来看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程度。二、成绩评定采用结构评分法,即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委员会分别给分(以百分计),评阅教师得分乘以20%加上指导教师得分乘以20%加上答辩委员会得分乘以60%既综

11、合成绩。评估等级按优、良、中、差划分,优90100分;良7689分;中6075分;差60分以下。三、评分由专业教研室或院组织答辩委员会(不少于5人),根据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意见决定每个学生的分数,在有争议时,应由答辩委员会进行表决。四、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结束后,各专业应于6月20日前向教务部推荐优秀论文以汇编成册,推荐的篇数为按当年学院毕业生人数的1.5%篇。五、各专业亦可根据本专业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具有自己特色内容的表格。六、书写格式的要求(必须用钢笔书写):1、目录;2、内容提要须书写200左右汉字,开题报告(文科除外)的内容要根据不同专业的课题任务要求,阐述查阅文献、文案论证、解题思路

12、、工作步骤等;3、正文(含引言、结论等);4、参考文献(或资料)。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答辩时间:2012年5月9日19:00 答辩地点:哲管院23号楼5006教室学生姓名曹炳蔚年级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学 号0803635001指导教师凌文豪完成时间2012.4.25论文题目社会福利对欧债危机的影响答辩委员会(小组)成员名单职 务姓 名职称/学位职 务姓 名职称/学位主任(组长)成 员成 员成 员成 员成 员答辩记录摘要:(包括提问人、问题及回答要点等)记录人: 答辩委员会主任/组长: 年 月 日社会福利对欧债危机的影响(曹炳蔚,2012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

13、摘要:目前,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对世界经济复苏产生严重影响。欧债危机是欧洲经济发展模式失败的结果。长期的高福利政策是欧元区诸国财政负担沉重一大诱因。这些国家一直奉行高福利的社会经济政策,执政者出于选举的需要,纷纷通过高福利作为自己选举的武器,导致长期维持高福利的社会保障体系,造成了财政的入不敷出,不得不依靠举债度日。但作者认为不能仅仅看到是社会福利造成欧债危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不应将提高国民福利、建设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历史证明,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化解着经济危机与社会危机,而不是导致经济危机与社会危机。因此,欧债危机并不意味着高福利社会制度走到了尽头,或许反而会成为欧洲诸国进一步

14、改进和强化福利制度的转机。关键字:欧债危机;社会福利;福利性国家;关联;福利多元主义The social welfare impact on the debt crisis in Europe (Cao Bingwei, Graduates of Labour and Social Security, 2012)Abstract:At present, the debt crisis in Europe to have a serious impact on global economic recovery. European debt crisis is the result of the

15、failure of the European mod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long-term welfare policy is a major incentive for the euro area Asian countries the heavy financial burden. These countries have been pursuing high welfare, social and economic policies to those in power for the needs of the elections, have

16、high welfare as the weapons of their own election, resulting in long-term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o maintain high welfare, resulting in a financial ends meet, had to rely on borrowing degree day. But that can not only see the social welfare caused by the debt crisis in Europe, the two are complement

17、ary. It should not be to improve national welfare, and opposi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istory has proved that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continue to resolve the economic crisis and social crisis, not the cause of the economic crisis and social

18、crisis. Therefore, the debt crisis in Europe does not mean that high welfare social system come to an end, perhaps it will become the turning point of European countries to further improve and strengthen the welfare system.Keywords:Debt crisis in Europe;Social welfare;Welfare State;Associate;Welfare

19、 pluralism目 录一、绪论11(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1(二)研究的主要问题11(三)引发欧债危机的原因11二、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内容11(一)社会福利的概念与特征11(二)社会福利的内容12三、欧洲福利国家的产生与发展12(一)福利国家的起源12(二)福利国家的成就12(三)福利性国家所面临的困难13四、欧债危机与社会福利的关联14(一)社会福利对欧债危机深层次的思考14(二)国家福利是对市场经济的补偿并成为国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4(三)改革高福利模式应对欧债危机15(四)欧债危机助推福利多元主义发展16五、欧债危机中社会福利对中国的启示17六、结论18七、致谢20八、参考文献

20、21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欧洲债务危机即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2010 年起欧洲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 希腊已非危机主角, 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伴随德国、法国等欧元区的龙头国都开始感受到危机的影响,因为欧元大幅下跌,加上欧洲股市暴挫,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十一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欧债危机自爆发以来,不仅影响了自身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世界经济和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巨大的不利的影响。深入的研究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它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对世界来说,有利于世界各国吸取它的教训,减少类似危机的发生,实现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对我国来说,认真研究欧债危机中社会保障问题,吸取其教训,尤其是在

21、我国的社会福利发展与运营方面有启发意义。另外,认真分析它所造成的影响,有助于我国更好的应对欧债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二)研究的主要问题欧债危机从爆发到现在已经快三年的时间,三年里,欧洲各国纷纷自救和救援受灾国家, 每一个关于欧债危机的新闻总是能引起大家的猜想和期望。作者在查阅资料,分析相关数据后,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利用所学习的相关知识对欧债危机中社会福利所产生的作用、影响,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得出一些看法和结论欧债危机并非安全是社会福利引起的。(三)引发欧债危机的原因1、外部原因 金融危机中政府行为使债务负担加重。金融危机使得欧洲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刺激经济增长的

22、宽松政策,高福利、低盈余的希腊无法通过自身财政盈余来面对过度的举债消费。评级机构不断调低主权债务评级,导致危机进一步发展。评级机构对欧洲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成为危机向深度蔓延的直接原因。2、内部原因 (1)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实体经济空虚,经济发展脆弱。以旅游业和航海业为支柱产业的希腊经济难以抵挡欧洲危机的冲击,在欧洲各国中,经济发展产业过度依赖外部需求,在欧洲危机的冲击面前显得非常脆弱。 (2)人口结构发展不平衡:逐步进入老龄化。欧元区人口年龄结构从正金字塔向倒金字塔转变,人口峰值从1990年的25-29岁上移至2007年的40-44岁,而且这一趋势仍在加剧。 (3)刚性的社会福利制

23、度:从2008至2010年,爱尔兰和希腊GDP都出现了负增长,而西班牙近两年也出现了负增长,这些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并没有因此减少,导致其财政赤字猛增,2010年希腊财政赤字占GDP比重达到了10.4%,而爱尔兰这一比重更是高达32.4%。但这并不意味着高福利引起了欧债危机,而是欧洲政府当局者把高福利当成竞选的武器,肆意抬高 陈西果:欧洲主权债舞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及启示”M经济纵横2010.5。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引发欧债危机的原因有很多,然而大部分言论都认为欧洲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是由“福利社会”拖累的。长期以来,我国一些学者每提到这些国家巨额财政赤字时,也认为是高福利造成的。但作者持相反观点,

24、认为欧债危机根源并非高社会福利。二、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内容 (一)社会福利的概念与特征 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依法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一般社会福利,主要指社会服务事业及设施。社会福利制度一般来讲具有四个特点:社会福利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每一项社会福利计划的出台总是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目的,总是以缓和某些突出的社会矛盾为终极目标;社会福利的普遍性,社会福利是为所有公民提供的,利益投向呈一维性,即不要求被服务对象缴纳费用,只要公民属于立法和政策划定的范围之内,就能按规定得到应该享受的津贴服务;社会福利较社会保险而言是较高层次的社会保险制度

25、,它是在国家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在既定的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尽力提高被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 吕建德(2005),发展性福利体制能否持续下去若干的观察与评论,社 会暨健康政策的变动与创新趋势:迈向多元整合的福利体制国际学术研讨 会论文:台湾 。 (二)社会福利的内容 社会福利一般包括现金援助和直接服务。现金援助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收入补贴等形式实现;直接服务通过兴办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实现。主要内容有:医疗卫生服务、文化教育服务、劳动就业服务、住宅服务、孤老残幼服务、残疾康复服务、犯罪矫治及感化服务(见矫治社会工作)、(见感化教育)、心理卫生服务、公共福利服务等。服务对象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妇女

26、、儿童、青少年、军人及其家属、贫困者,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和家庭等。服务的形式有人力、物力、财力的帮助,包括国家、集体、个人兴办的社会福利事业的收养、社区服务、家庭服务、个案服务、群体服务等。三、欧洲福利国家的产生与发展(一)福利国家的起源福利国家不是社会保险、不是公费医疗、也不是家庭福利或社会救济计划。福利国家甚至不等同于社会保障或社会政策,而是它们的加总。按照通常的解释,福利国家是指由国家通过立法来承担维护和增进全体国民基本福利的责任,其典型构架是以全体国民为对象的普遍的社会保障计划。1942年“贝弗里奇报告”提出后,更引发了英国上下争取福利国家的狂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强烈

27、地渴求建立一个普遍的、覆盖全民的社会制度,福利国家在英国的出现,与英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政治结构、社会意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福利国家的提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它使得整个社会意识、社会的价值理念甚至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其中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尤为深刻,福利国家所提出的目标和服务内容,已经超越了19世纪以前传统的社会福利方式,使社会保障制度迈进了一个新的境界。一些西方学者甚至认为福利国家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极致。(二)福利国家的成就 北欧福利国家几乎处于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理应经济发展最差,但他们却成为了世界上经济最好的地区,经济危机前的2008年,北

28、欧各国人均GDP均超5万美元,挪威甚至高达9.5万美元,即使因全球金融危机而濒临“国家破产”的冰岛,其人均GDP也达5.5万美元,北欧五国中四国人均GDP都高于美国,而剩下的一个芬兰也于美国不相上下 丁纯,王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欧元区经济:困境、根源与前景J.西部论丛,2010(3):22-24.。北欧地区之所以能产生如此为世人瞩目的经济成就,说明这一地区有着极高的效率。据作者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北欧虽然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其市场经济并没用遭到破坏,并没有改变多劳多得的情况,因为民众并不会失去动力。 其次,一个社会是由最优秀的人产生的,最优秀的人他们生活的动力是

29、因为快乐和兴趣,而不是因为贫困。福利社会有了最基本的保障,这样就有利于人们发挥自己的潜能。一个社会的进步主要取决于那些最优秀的人,至于社会上有多少懒惰的人,根本无关。第三,社会仍然存在需求不足,而需求不足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贫富分化,而福利社会国家贫富差距比较小,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社会需求。第四,福利社会可以避免经济周期,经济是存在周期的,经济周期对社会存在巨大的破坏作用。福利社会,在经济危机期间,社会需求并不会大幅度减小,因为不会遭遇经济周期的破坏。第五,福利国家政府都比较廉政,被誉为世界廉洁之地。美国兰德公司有关廉政建设和惩治腐败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世界各国政府廉洁自律总排名”中,芬兰、

30、丹麦名列第一、二名。透明国际每年推出的各国“清廉指数”北欧五国得分基本都在8分以上(总分10分),排名靠前,属于所谓的廉洁国家,其中芬兰在近10年内有7年位居榜首,丹麦有7年位居前三,瑞典和冰岛均位列前十。(三)福利性国家所面临的困难欧洲福利性国家制度在二战后至70年代在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70年代中期以来,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欧洲各国相继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陷入“呆滞”的困境。欧洲危机又引发了“福利国家”的危机,给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 1、欧洲危机导致福利国家陷入困难阶段社会福利水平与经济增长成果的分享有密切的联系。由于福利制度

31、是刚性的,只能增加,不能减少。但欧洲各国政治集团把社会福利当做有力武器,使得高福利不断形成,从而导致政府赤字剧增,债台高筑。 2、福利国家政治的一致性发生改变 二战后,随着社民党政府“阶级合作”政策的推行,北欧各国的政府、工会和企业之间在政治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为福利国家的建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70年代中期以后,福利国家危机导致了北欧各国的各种矛盾激化,这种政治的一致性逐渐动摇。右翼政党和雇主联盟把其国内面临的一切经济和社会问题都归因于社民党长期以来对社会经济的过分干预,北欧各国社民党的执政优势受到了冲击。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社民党自30年代以来在北欧政坛长期执政的局面被打破,

32、右翼政党上台执政,北欧各国的政治力量的对比开始由左翼政党占主导地位向左右翼政党势力均衡的方向转移。政治环境的变化使得北欧各国的左、右翼政党都把改革福利国家作为它们吸引选民的主要手段 范龙佩. 范龙佩称欧盟正处在应对债务危机关键时刻N/OL. 2010-5-25,新华网:。 3、政府过多介入社会福利,致使政府财政负担加大政府在有关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中的角色举足轻重,但也不能强调过头。过去西方国家实行“福利国家”的社会政策,在资本主义历史上,政府的角色得到了空前的强化。国家对社会福利高度介入,政府将大量的公共资源用于社会福利事业,以公共权力干预市场分配不公,调节市场运作失灵, 使社会成员特别是弱势

33、群体成员的基本生活得到充分保障。与此同时,它也产生了不少弊端:其一,政府办的福利服务质量欠佳,效率太低,太官僚化;其二,造成人们对福利金和政府服务的过分依赖,工作意欲淡化;其三,家庭和社区的责任削弱;其四,政客、压力团体和官僚为讨好选民,不断扩张福利和作出不切实际的承诺,造成政府功能超负荷;其五,政府负担过重,公营部门规模过大,浪费社会资源,不利于经济发展。四、欧债危机与社会福利的关联 (一)社会福利对欧债危机深层次的思考欧洲把主权债务危机归咎于高社会福利,在理论上显然是说不通的。资本主义制度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它经历了多次经济危机,同时在工人运动的强大压力下,也做了许多让步和调整。但这种调整毕

34、竟是在资本主义基本制度框架内进行的。不管怎样调整,资本它在企业里和政府的政策天平上,总是占居优势和主导地位。无论企业的初次分配还是政府的二次分配,天平必然是向资本倾斜。问题在于通过抗争,将资本的贪婪性压缩到工人大众暂时可以容忍的范围内。所谓高社会福利囯家,不过是相对于不发达和贫穷国家而言罢了。英国最具国际声誉的当代思想家特里.伊格尔顿认为:“后现代资本主义的转变,确实带来了一些显著变化,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转变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财产关系的基本性质。恰恰相反,这些变化大多扩大和巩固了这种基本性质。由此可见,在所谓高社会福利国家内部的分配上,资本并没有脱胎换骨,根本改变贪婪的本性”。“欧式”的财政

35、高社会福利支出由来已久,这也是欧洲各国人民共享社会进步发展的经济成果,也是欧洲各国社会比较长治久安的基石。虽然,长期的高社会福利支出对各国财政构成很大的收支压力问题,也给与各国政治强人为政带来特别压力,以至于不敢轻易妄为的去高社会福利化。但是,“欧式”的长期财政高社会福利支出也是维系各国民众高消费,消费本身就是促生产、促内需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消费本身也是促大生产、促大内需和经济社会的高发展,这是“以人为本”以内需消费为主导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倘若去掉财政高社会福利支出,欧洲经济社会发展转向何方,内需消费是否将大受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源是否会丢失? 胡贤龙. 欧洲债务危机:原因、影响与启示N

36、/OL. 2010-4-13,经济学家: 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不是通过缩小贫富差距,削减政府行政开支,向富人增税等办法解决,而是拿民众社会福利“开刀”。这就激起了广大民众的愤怒,在欧美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示威罢工浪潮。从希腊民众接二连三的示威大罢工,到美国民众的占领华尔街,再到横扫欧洲的抗议示威活动。愤怒的民众声讨华尔街的贪婪、富人的贪婪、政府的偏袒。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的财产关系的基本性质没有改变,资本贪婪的本性也不可能根治,贫富悬殊矛盾依然存在,它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无限扩张和广大民众消费需求相对萎缩的矛盾,是造成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次贷危机、主权债务危机等,不过是其外在的不同表现形

37、式罢了。通过这场世界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后,西方学者开始反思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及其未来。美国凯雷投资集团联合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大卫鲁宾斯坦警告说:“我们现在还有3到4年时间来改进我们的经济模式,如果不尽快行动,我们会输掉这场战争,而我们的制度也会终结。”全球资本主义制度正面临新一轮调整期,绝不是拿民众的福利开刀。不然的话,它很难走出这一场全球性经济危机 李东荣.关于主权债务危机的若干思考J.中国金融,2010,(5) .。(二)国家福利是对市场经济的补偿并成为国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福利作为国家管理社会的一种形式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新古典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发展需要一个自由的无拘束的市场的力量。亚

38、当斯密曾说,市场是消灭阶级、不平等和特权的最高级的工具。但是,对工业化导致的环境恶化,市场经济不能保障让人们得到基本的医疗、教育和住房条件满足。于是凯恩斯认为:市场在保障人类再生产上失败了 尼古拉斯巴尔.福利国家经济学.郑秉文,穆怀中,等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为了创造健康和幸福的生产力,人们要组织起来,以集体来共同分担风险与不幸,而这个集体的分担经常由国家规划、提供或者调整,有时候通过投资的形式来完成。这就是所谓的福利国家。 国家福利还是社会矛盾发展高度政治化的结果。现代化发展导致了经济的不平等、社会排斥和两极分化,社会群体之间产生了矛盾甚至斗争。社会政策为了改善阶级斗

39、争的激化和避免体系的危机而形成,最初是建立在由国家、有组织的资本(企业集团)和有组织的劳工(工会)对各自利益的谈判和和解的基础上。各自的利益通过谈判、或者是议会的讨论等渠道协商,最后制定国家福利政策。社会政策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国家福利的同义语。1945年后,西方国家普遍创立了拥有公民权意识的福利国;随着快速地把资源救济的覆盖面扩展,福利国的体系日益扩大;在支持混合经济和增强政府干涉的政治基础上达到了广泛的一致 李东荣.关于主权债务危机的若干思考J 中国金融 2010年第5期.。虽然20世纪70年代,福利性国家遭受了巨大的威胁,但福利改革都朝着国家更多的干预、覆盖面更广的方向发展。政府采纳了社

40、会福利计划作为经济发展的政策手段,其被确立为经济发展总体架构的一部分。国家福利政策正在成为经济宏观发展的一部分,税收被用于建立教育设施、医疗保障和有效的社会保障网,并用于培养高技能和有创新意识的劳动力时,竞争力将被增强,而非制约。实践证明了它对经济的增长有促进作用。实际上,福利国发展到今天,已经变成无论任何党派当政,都不可取消的政策。不是要不要福利国的问题,而是什么样的福利国的问题。福利国的模式可以改变,但是,不可以消失。由此可见,国家福利是社会的、政治的、经济发展的产物。它已经成为现代国家管理的必要一部分 孙海霞.欧元区债务危机及区域性货币基金组织J.西南金融,2010(5)。(三)改革高福

41、利模式应对欧债危机当前,希腊和意大利等南欧国家的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社会动荡,而西欧和中东欧国家在欧债危机的笼罩下也飘摇不定。相比之下,丹麦、瑞典、挪威和芬兰等北欧福利性国家经济以相对较低的公共债务、积极的劳动力市场、高福利和高税收制度,使社会运行平稳,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和谐。但是,金融危机和欧欧洲危机的连续冲击,高福利社会也显露出艰难维持的迹象。欧洲危机导致欧元区国家经济增长放缓,消费者信心下降,进口需求减少,致使欧洲各国生产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纷纷裁员。不得不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削减公共福利、增加对经济新型体国家出口等等。欧洲国家高福利体制的发展建立在高就业和高劳动流动性基础之上,这也意味着社会

42、必须有足够多的纳税人来支持高税收制度,维持福利体制的运作。丹麦议会主席莫恩斯吕克托夫特对记者表示:“福利制度已成功地使丹麦成为世界上最富有和最和谐的国家之一。这证明了高竞争力和高福利制度并不冲突 丁纯:希腊为首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成因和求解M。”北欧国家主流社会普遍对这种观点表示认同,但是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导致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缓慢,高福利社会也显露出难以持续的迹象。同时,北欧国家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这意味着在可预见的未来劳动力人口将持续减少,国家税收收入减少而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医疗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政府收入减少与开支上涨使得“入不敷出”的高福利制度遭遇严重挑战。为此,北欧国家纷纷采取了

43、推迟退休年龄、延长工作时间、缩短失业救济领取期限、增加税收、加强就业培训、扩大绿色经济和教育、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等措施,来增强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积极化解欧债危机的消极影响 林闽钢,王章佩福利多元化视野中的非营利组织研究社会科学研究J, 2001.6,103-107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措施:1、社会福利地方性改革在社会福利地方性改革的方面,欧洲各国强调中央政府的权力下放,使地方政府成为社会福利的主要提供者,其目的是要减轻中央政府社会福利支付的负担,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社会福利实施和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像挪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有非常明确的分工,市级政府主要负责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中央政府主要负责收入再分配和其他集体性服务。因此,福利政策的实施者主要是地方政府。在丹麦和芬兰,中央政府只负责制定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