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竞赛论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684386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建模竞赛论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数学建模竞赛论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数学建模竞赛论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数学建模竞赛论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数学建模竞赛论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建模竞赛论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建模竞赛论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1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承 诺 书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

2、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2011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编 号 专 用 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评阅人评分备注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摘要文章讨论了企业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从山东省职工历年全省平均工资数据中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了分析。通过借鉴道格拉生产函数通过对

3、公式的简化分析,我们得出某一地区或部门的工资增长趋势可以用多项式来预测。问题一 采用两种方案进行预测,一种是用多项式拟合方法,得出多项式函数再是通过对附录2的数据分析,发现1992年是经济发展的转折点,正好符合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假设中国未来经济能保持近二十年的高速发展趋势。则在对数据进行拟合应加权处理,加大后20年的权重。则重新拟合数据预测得出的预测20112035年的平均工资。问题二 分别按照问题一的两种方案预测的数据,通过求出30岁、40岁开始缴养老保险,一直缴费到退休(55岁,60岁,65岁),各种情况下的养老金替代率。问题三 计算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情况,通过建立缺口模型 ,计算出养老

4、保险基金的缺口情况。问题四 目标替代率的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提出保证58.5%的替代率又要维持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措施时,通过前面问题三和问题四的结果进行分析。列出替代率与缴费年限、缴费指数的关系式。通过该变这些变量形式来达到改革目的。关键词: 多项式拟合 替代率 缺口 退休金1.问题重述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即企业把职工工资总额按一定比例(20%)缴纳到社会统筹基金账户,再把职工个人工资按一定比例(8%)缴纳到个人账户。这两个账户我们合称为养老保险基金。退休后,按职工在职期间每月(或年)的缴费工资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缴费指数),再考虑到退休

5、前一年的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从社会统筹账户中拨出资金(基础养老金),加上个人工资账户中一定比例的资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作为退休后每个月的养老金。养老金会随着社会平均工资的调整而调整。如果职工死亡,社会统筹账户中的资金不退给职工,个人账户中的余额可继承。个人账户储存额以银行当时公布的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为简单起见,利率统一设定为3%。养老金的发放与职工在职时的工资及社会平均工资有着密切关系;工资的增长又与经济增长相关。近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工资增长率也较高;而发达国家的经济和工资增长率都较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要在21世纪中叶使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现在我国养

6、老保险改革正处于过渡期。养老保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它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老龄化社会的顺利过渡。影响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替代率。替代率是指职工刚退休时的养老金占退休前工资的比例。按照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未来基本养老保险的目标替代率确定为58.5%. 替代率较低,退休职工的生活水准低,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容易维持;替代率较高,退休职工的生活水准就高,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较难维持,可能出现缺口。所谓缺口,是指当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时出现的收支之差。附件1是山东省职工历年平均工资数据;附件2是2009年山东省某企业各年龄段职工的工资分布情况,附件3

7、是养老金的计算办法。请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如下问题:问题一: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和工资增长的形势做出你认为是简化、合理的假设,并参考附件1,预测从2011年至2035年的山东省职工的年平均工资。问题二:根据附件2计算2009年该企业各年龄段职工工资与该企业平均工资之比。如果把这些比值看作职工缴费指数的参考值,考虑该企业职工自2000年起分别从30岁、40岁开始缴养老保险,一直缴费到退休(55岁,60岁,65岁),计算各种情况下的养老金替代率。问题三:假设该企业某职工自 2000年起从30岁开始缴养老保险,一直缴费到退休(55岁,60岁,65岁),并从退休后一直领取养老金,至75岁死亡。计算养老保险

8、基金的缺口情况,并计算该职工领取养老金到多少岁时,其缴存的养老保险基金与其领取的养老金之间达到收支平衡。问题四:如果既要达到目标替代率,又要维持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请给出你的理由。2.问题分析2.1问题一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腾飞,国民的工资成曲线增长态势。人民的工资也快速增长起来。图(2.1.1)是山东省1978年至2010的工资分布图。从图像上不难发现人们的工资成曲线快速增长。通过线性拟合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已有得数据预测未来时间山东省的平均工资。2.2问题二通过2009年山东某企业各年龄段的工资情况与山东省2009年职工平均工资的比较,我们根据山东

9、省职工工资的变化情况,在假定该企业与山东省职工工资变化一致的前提下,预测该企业职工的各阶段工资。计算2009年该企业各年龄段职工工资与该企业平均工资之比。然后把这些比值看作职工缴费指数的参考值,考虑该企业职工自2000年起分别从30岁、40岁开始缴养老保险,一直缴费到退休(55岁,60岁,65岁),计算各种情况下的养老金替代率。2.3 问题三养老保险的缺口与个人账户的金额无关,在计算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时只需要计算“社会统筹”部分。2.4 问题四目标替代率的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提出保证58.5%的替代率又要维持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措施时,需要通过前面问题三和问题四的结果进行分析。3.模型假

10、设与符号设定3.1模型假设1未来我国35年内经济增长态势变化稳定2年平均工资经济的增长率与企业职工的工资增长率是一致的3假设员工退休都是年尾退休的。3.2符号设定Z:替代率E:职工刚退休时的养老金L: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年(月)平均工资p:基础养老金q:个人账户养老金G:个人账户储存额S: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m:计发月数:表示员工第年(月)的个人工资n:从缴费到退休的年数y:各月收入k:各年龄段各阶段月收入人数:该年龄段总职工数(说明,论文的计算部分见附录)4.模型的建立与求解4.1对2011年到2035年山东省职工平均工资的预测建立两种方案预测2011年到2035年山东省得职工工资通过图像

11、2.1.1设 方案一,用山东省1978年到2010年的平均工资进行线性拟合预测出2011年到2035年山东省平均工资方案二,从图像上的点分布情况及中国在1992年进入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在1992年进入腾飞之态,于是,用1992年到2010年山东省职工平均工资的数据进行线性拟合预测2011年到2035年山东省的平均工资;方案1与方案2预测的结果如下表:(单位:元/年)年份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方案131640341703679039520423404525048270方案235296389124272546735509425534659947年份20182019

12、20202021202220232024方案151380545905789061300648006839072090方案264745697407493380322859089169297672年份2025202620272028202920302031方案1758807977083760878409202096300100680方案2103850110220116800123560130530137690145050年份2032203320342035方案1105150109720114390119160方案21526101603601683201764604.2计算各种情况下的养老金替代率计

13、算2009年该企业各年龄段职工工资与该企业平均工资之比。如果把这些比值看作职工缴费指数的参考值建立求退休金替代率模型:替代率:4.2.1计算2009年该企业各年龄段职工工资与该企业平均工资之比由于附表二中的各月工资是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具体数,在计算时取各范围的中间数作为各阶段各月收入。如1000-1500这范围的月工资取1250作为计算各年龄段职工工资g为: 结果为:年龄段各年龄段平均工资20-24岁172725-29岁207730-34岁2535.135-39岁2752.240-44岁302645-49岁326850-54岁3118.555-59岁2980.2用2次拟合的方法预测出年龄段60

14、-64岁的月平均工资,然后算出2009年该企业各年龄段职工工资与该企业平均工资之比,结果如下:年龄段20-2425-2930-3435-3940-4445-4950-5455-5960-64方案10.66930.8050.98251.06671.17281.2671.20861.1551.09024.2.2接模型养老金替代率养老保险的替代率一方面体现了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这里所采用的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是指职工刚退休时的养老金占退休前工资的比例。是用来估算老年生活经济损失的指标, 表示养老保险人在领取期的生活水平对领取前生活水平的替代程度。通过对该指标的研究能够知道退休者的养老金收入是否保持在其

15、退休前收入的合适比率之内。养老金替代率模型为4.2.2.1求全省2000年至2035年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S(假设缴费工资发展趋势跟社会平均工资一样)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有附件3中可知,称为退休前第i年的缴费指数,i=1,m.则S= 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的山东省职工平均工资。该企业职工自2000年起分别从30岁、40岁开始缴养老保险,一直缴费到退休到(55,60,65岁)时山东省职工平均工资,跨度从2000年到65岁时的2035年。利用2009年山东省某企业各年龄段工资预测2000年到2035年的企业平均工资。职工30、40岁到55,60,65岁对应年的职工平均工资如下表:用方案一的数据算出来

16、的结果如下30岁开始缴养老费对应表格岁数对应年对应年全省职工的平均工资552025758806020309630065203511916040岁开始缴养老费对应表格岁数对应年对应年全省职工的平均工资552015423406020205789065202575880用方案二的数据算出来的结果30岁开始缴养老费对应表格岁数对应年对应年全省职工的平均工资55202510388060203013769065203517646040岁开始缴养老费对应表格岁数对应年对应年全省职工的平均工资55201550942602020749336520251038504.2.2.2退休前养老金1)个人账户养老金q个人

17、账户存储额计发月数m从附表3表1可知个人账户养老金2)基础养老金p由以上个模型得出30岁、40岁开始缴养老保险,一直缴费到退休(55岁,60岁,65岁),各种情况下的养老金替代率如下表:用方案一的数据算出的替代率如下:开始缴费年龄303030退休年龄556065替代率0.39220.49940.6550开始缴费年龄404040退休年龄556065替代率0.21160.29650.4060用方案二数据算出的替代率为:开始缴费年龄303030退休年龄556065替代率0.36660.46330.5994开始缴费年龄404040退休年龄556065替代率0.19830.27510.37064.3养老

18、保险基金的缺口情况与收支平衡建立求缺口的模型Q=T-Y(注:Q是缺口值,T是退休前共交的统筹基金和,Y是获得基本退休金之和。)4.3.1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情况1)退休前共缴纳的社会统筹基金额(注:表示以2000年为第一年第i年的企业职工工资,n为职工缴费时间)2)直到75岁共领取的基础养老金和(注:表示以退休那年为第一年第j年的全省(国)平均工资,S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N表示缴费年次,m表示取退休金年数)3)该企业某职工自2000年起从30岁开始缴交养老保险,一直缴费到退休(55岁、60岁、65岁),并从退休后一直领取养老金,至75岁死亡。两种不同方案求得的养老金缺口:方案1:退休岁数(

19、年)556065缺口(元)46308-29881-171570方案2:退休岁数(年)556065缺口(元)76400-5093.1-1819504.3.2收支平衡,为了计算方便,使用年为计算单位,当下一年出现缺口时候,就大概看成是这年收支平衡。方案1:退休岁数(年)556065死亡岁数(岁)717681方案2:退休岁数(年)556065死亡岁数(岁)7075804.4采取措施从题中可以知道,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关系如下:养老保险基金社会统筹基金账户个人账户养老金从上面的关系图可以知道: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中的资金都和职工的平均工资有关,它不仅影响养老基金的收入,也影响养老金的支出,是影响收支平

20、衡的重要因素。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宏观经济运行下,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也相继增加。缴纳的养老保险费越多,对养老保险的贡献就越大。而职工缴费工资又是影响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的重要因素,职工缴费工资越高,则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就越大,退休后享受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就越高。影响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替代率。按照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未来基本养老保险的目标替代率确定为58.5%. 替代率较低,退休职工的生活水准低,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容易维持;替代率较高,退休职工的生活水准就高,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较难维持,可能出现缺口。而替代率Z与个人的缴费年

21、限N、退休时全省(市)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L、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S、利息等挂钩。他们的关系如下: 从上面可知,缴费年限越长,利息越高,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越高,替代率就越高。所以要达到替代率又要维持养老基金的收支平衡,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调整改进:1) 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养老保险覆盖面的大小与经济的发展水平相关性最大。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努力将更多的符合条件的人纳入到养老保险体系中来,是保障老年群体基本生活的必要措施, 同时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有利于利用新生劳动者年轻的优势,提高养老保险体制的承受能力,是解决目前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不足,缓解养老基金的重要渠道。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

22、面后,不同阶层的职工都会加入到养老保险的队伍中来,预期收支结余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现阶段我国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还比较小,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险基本情况显示,截至2006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8766万人,城镇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为76%。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在中国近13亿人口中,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63.91%,农村参保率更少。所以扩大养老覆盖面是有所需要的。2)增加养老保险费的收缴率收缴率不高会影响到养老金待遇支付资金的充足性,被认为是引起养老金收支失衡的原因之一。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如果收缴率不能提高或提高幅度较小,则覆盖面越高,基金缺口就越大。因此,必须采取一些

23、切实有效措施提高收缴率,以改善养老金的财务状况,实现收支均衡。这些措施主要包括:(1)颁布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约束企业和个人足额缴费。(2)对一定年限内不缴费的企业和个人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4)规范管理流程,加大宣传和征缴力度,使职工能自觉维护自己的养老保险权益。3)逐步提高退休年龄退休年龄是一个国家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根据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及劳动力供应状况对劳动年龄所作的上限规定。退休年龄规定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经济、社会、人口等发展的客观趋势将使退休年龄作相应的调整。迄今为止,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退休年龄都在变动,并且都是法定退休年龄往后推移,这似乎成为一种全球化的潮流。

24、假如目前的人口变化趋势依然持续,到2040年,中国老人总数将达到3.97亿,超过目前法、德、意、日、英的人口总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直接导致了我国基本养老金的平衡性问题,从“现收现付模式”到“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其中固然是为了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快速发展,但是这也为我国基本的养老保险金带来了巨大的隐性债务。鼓励退休人员进行再创业与再就业,以社会渠道实现养老保险金的回流。可以在考虑实际情况如行业等特性的前提下,适当的延长工作年限,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养老保险金的积累时间,另一方面也就相应的缩短了养老保险金的领取时间,实现了“开源与节流”,从收支角度进行管理,可以促进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金

25、的收支平衡。4)完善全国基本养老保险的管理体制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宏观管理的制度安排,是各级政府主管基本养老保险的职能部门及所属的养老保险事业机构为实现法律赋予劳动者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权利,而对劳动者的基本养老保险事务实行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到劳动者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其管理体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决定着基本养老保险事业的运行效率和整个社会的稳定。5)建立全国统筹机制我国各省的经济发展不同,各省市的人民生活质量也不同。省市平均工资和个人平均工资也不同,所以就有各种不同的差距。建立全国的调节机构是有必要的。我国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区际统筹层次低且条块分割,养老保险基金

26、调剂功能不强。自1986年始推行社会统筹及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筹集模式,从其实施的情况来看,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并不理想。到目前为止,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还较低,调剂范围还比较狭窄,基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大多数还仅限于市县级范围或地市范围。截止2006年底,全国已有北京、天津、吉林、黑龙江、上海、福建、重庆、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3个省区市实现了省级统筹;辽宁、安徽、山东、河南、广东、广西、西藏7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市级统筹为主;其它省份仍以县级统筹为主。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发达地区或城市养老保险基金积累较多;部分不发达地区的离退休人员不能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

27、这样,养老保险基金不能在较大范围内相互调剂,使经济发达地区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不能补足经济落后地区养老保险基金的欠缺,在总体上影响了养老保险基金使用效率。建立统筹机制就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5.模型优缺点及改进方向由于国家的人民工资增长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GDP的增长,又如国外的安定情况都会影响到我国国内的物价变化,那么国民职工的工资也会受到波及。在问题1中,假设未来我国35年内经济增长态势变化稳定,用1978年到2010年山东省职工的已知数据进行直接拟合预测出后面25年的职工年薪金,这中简单预测出来的结果是否吻合显然是有待商榷的。如果可以考虑到更多的相关因为,而使用层次分析法,加权重预测

28、结果。那么数据将会更加准确。在计算工资利息等方面的时候,为了方便计算,该模型用了年为计算单位,这样对结果肯定有所影响的。模型在使用的过程,需要在预测未来工资的时候,进行多方面考虑,然后在进行预测。参考文献:【1】 姜启源,数学模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杨启帆,方道元,数学建模,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3】 王沫然,MATLAB与科学计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9【4】白其峥主编,数学建模案例分析,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5】.胡运权主编,运筹学习题集(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6】王庚,王敏生,现代数学建模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

29、2008附录使用MATLAB进行计算建立数据文件q1.txt566 632 745 755 769 789 985 1110 1313 1428 1782 1920 2150 2292 2601 3149 4338 5145 5809 6241 6854 7656 8772 10007 11374 12567 14332 16614 19228 22844 26404 29688 32074建立数据文件l1.txt1250 1750 2250 2750 3250 3750 4500 65007416526161000368294426300032839524620011748336164200

30、43865521133033232644118407232944218306172737770新建m文件achuxue.m%1年的储蓄额和利息%x年工资,n利息年 ,输出这年工资产生的个人账户额function x=achuxue(x,n)for i=1:n x=x*(1+3/100);end新建数据文件yy2.txt566 632 745 755 769 789 985 1110 1313 1428 1782 1920 2150 2292 2601 3149 4338 5145 5809 6241 6854 7656 8772 10007 11374 12567 14332 16614 19

31、228 22844 26404 29688 32074 35296 38912 42725 46735 50942 55346 59947 64745 69740 74933 80322 85908 91692 97672 1.0385e+005 1.1022e+005 1.168e+005 1.2356e+005 1.3053e+005 1.3769e+005 1.4505e+005 1.5261e+005 1.6036e+005 1.6832e+005 1.7646e+005 1.8481e+005 1.9335e+005 2.0209e+005 2.1103e+005 2.2016e+0

32、05 2.2949e+005 2.3902e+005 2.4874e+005 2.5866e+005 2.6878e+005新建m文件gerengongzi.m%输出2009年30岁至64岁年龄段月平均工资。%f是已知数据组,ng是拟合的次数function ttt=gerengongzi(f,ng)n=length(f);x=1:n;ff=polyfit(x,f,ng);t=polyval(ff,(n+1);ttt=f t;新建m文件gety.m%x是缴养老保险起始年,y是退休年,n是缴纳的年数function n=gety(x,y)n=y-x;新建m文件gongzi.m%根据2009年各年

33、龄段的工资,假设缴费工资发展趋势跟社会平均工资一样,%分别预测2000年到2035年各年龄段年工资。function jfgz=gongzi(f,l2)xx=f*12;l=l2;ff=(xx-l(9);f30=ff(3)+l;f35=ff(4)+l;f40=ff(5)+l;f45=ff(6)+l;f50=ff(7)+l;f55=ff(8)+l;f60=ff(9)+l;%预测缴费工资 从2000年到2034年(30岁到64岁)jfgz=f30(1:5) f35(6:10) f40(11:15) f45(16:20) f50(21:25) f55(26:30) f60(31:36);新建m文件jc

34、ylj.m%共领取的基础养老金和%x是2000年至2035年工资表,y是2000年至2045年省平均工资表,n是退休岁数,nn拟合预测后面2035年至2045年的曲线次数function jy=jcylj(x,y,n,nn)m=76-n; %领退休金的年数%本人指数化年平均缴费工资zsk=n-30; %缴费的年数s=0;for i=1:k s=x(k-i+1)/y(k-i+1)+s;endzs=s*x(k)/k;%共领取的基础养老金和jy=(sum(y(k+1):m)+zs*m)*k/2/100;新建m文件nihe.m% x是自变量 y是因变量 n是系数 返回预测这么多年的值function

35、y=nihe(x,y,n)f=polyfit(x,y,n);i=length(x);i=2045-2011+i+1;x=1:i;y=polyval(f,x);新建m文件pa.m%算个人账户总额%x是年工资序列,i是开始缴费年,j是退休年function z=pa(x,i,j,m)y=gety(i,j);n=length(x);s=0;for i=1:y q(i)=achuxue(x(i),y-i+1); s=s+q(i);endz=s/m;新建m文件qiugongzi.m%该企业各年龄段职工工资%x是工资平均数数组,y是人数数组 输入p平均工资function p=qiugongzi(x)n

36、= length(x(1,:);m = length(x(:,1);for i = 2:1:m s=0; y=0; for k = 1:n s =x(i,k)*x(1,k)+s; y=y+sum(x(i,k); end p(1,i-1)=s/y;end新建m文件tcjj.m%退休前共缴纳的社会统筹基金额%x是工资表,y缴纳年限function tc=tcjj(x,y)tc=0;for i=1:y k=x(i)*20/100; tc=k+tc;end新建m文件zongpingjun.m%该企业平均工资%x是工资与人数矩阵function p=zongpingjun(x)n = length(x(

37、1,:);m = length(x(:,1);s=0;y=0;for i = 2:1:m for k = 1:n s =x(i,k)*x(1,k)+s; y=y+sum(x(i,k); endendp=s/y;新建m文件tidailyv.m%x1是开始缴养老保险的岁数,x2是退休的时间,function u=tidailv(x1,x2)nn=2; %预测2011至2035年工资 拟合的次数ng=5;%预测60岁到64岁年龄平均工资y1=x1; %开始缴养老保险的岁数y2=x2; %退休的时间load q1.txt %附表1 1978年至2010年山东省职工平均工资load l1.txt%附表2

38、 某企业分年龄职工数量及薪酬分布表l = q1; n = length(l);x = 1:n;%1978年到2035年值 l = nihe(x,l,nn);%20岁到59岁各年龄段月平均工资f=qiugongzi(l1);%通过20岁到59岁工资 %预测60到64岁年龄段平均工资,输出30到64之间各年龄段月平均工资数组t=gerengongzi(f,ng);%求2009年某企业月总平均工资 rr=zongpingjun(l1);%求各年龄段缴费指数组(企业各年龄段职工工资与该企业平均工资之比)u=f/r;%2000年至2035年山东省上年度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l2=l(23:58);%通过附表

39、2的数据预测职工2000年到2034年的个人工资数据gz=gongzi(t,l2);%求基本养老金 nn=length(u);xx=1:nn;ff=polyfit(xx,u,5);kk=nn+1;uu=polyval(ff,kk);u(nn+1)=uu;switch y1 case 30 switch y2 case 55 p=(l(48)*(u(3)+u(4)+u(5)+u(6)+u(7)/5+l(48)/2; %基础养老金 my=170; %养老金计发月数 kk=48; case 60 p=(l(53)*(u(3)+u(4)+u(5)+u(6)+u(7)+u(8)/6+l(53)/2; m

40、y=139; kk=53; case 65 p=(l(58)*(u(3)+u(4)+u(5)+u(6)+u(7)+u(8)+u(9)/7+l(58)/2; my=101; kk=58; end case 40 switch y2 case 55 p=(l(48)*(u(5)+u(6)+u(7)/3+l(48)/2; my=170; %养老金计发月数 kk=48; case 60 p=(l(53)*(u(5)+u(6)+u(7)+u(8)/4+l(53)/2; my=139; kk=53; case 65 p=(l(58)*(u(5)+u(6)+u(7)+u(8)+u(9)/5+l(58)/2; my=101; kk=58; endendn=gety(y1,y2); %n为缴费年限p=p*n/100;%求个人账户养老金 q 一个数据q=pa(gz,y1,y2,my);%替代率zz = (p+q)/l(kk); 新建m文件quekou.m%x1是开始缴养老保险的岁数,x2是退休的岁数,function qk=quekou(x1,x2)nn=2; %预测2011至2035年工资 拟合的次数ng=5;%预测60岁到64岁年龄平均工资y1=x1; %开始缴养老保险的岁数y2=x2; %退休的时间load q1.txt %附表1 1978年至2010年山东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