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最新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688733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最新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最新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最新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最新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最新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 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和建设部关于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通知 (农科教发4号)精神,特制定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为对象,以转移就业前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为目标,以 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 为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开展定单培训、定性培养、定向输出,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转岗就业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整农村就业结构,促

2、进农民增收,推进农村劳务产业开发。二、目标任务 1、培训任务。全省计划完成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16万人,使每个受训农民熟练掌握一项非农产业岗位技能,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2、转移输出。通过采劝定单、定向、定点 培训方式,实行培训与转移输出互动,完成转移输出人数12.8万人以上,确保转移输出率达到80%以上。3、实施时间。年度。三、培训计划 1、培训对象。年龄在16周岁以上,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身体健康,有转移愿望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或新增劳动力。2、培训工种。根据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及职教资源,以家政服务、餐厅服务、酒店服务、电子操作、电动缝纫、建筑、计算机操作、美容、美发、保安、烹饪、

3、物业管理等市场需求量大的职业(工种)为主。依照国家职业标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能力板块结合的培训模式,实行全脱产式培训。3、培训时间。针对不同岗位、不同职业和不同工种,以短期技能培训为主,培训时间以达到国家职业标准规定和就业岗位要求为依据,具体培训时间为15 90天。4、培训任务。年我省阳光工程项目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农业人口大县、省政府命名的劳务开发基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大县,以及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全省确定阳光工程项目示范县20个,每县培训任务8000人。项目县名单、培训任务见年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任务表(附件1)。项目县培训单位、培训岗位和培训人数见四川

4、诗年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任务分解汇总表(附件2)。5、培训基地。按照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办法要求,县阳光工程办公室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全省20个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县共认定培训基地103个,其中农业系统20个,教育系统61个,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12个,建设系统2个,科技系统1个,其他系统7个。分性质看,公办教育培训机构80个,民办教育培训机构23个。培训规模28万人,输出规模23万人。培训基地认定情况见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汇总表(附件3)。根据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规定,实行培训项目招标制度,县阳光工程办公室制定阳光工程项目招标办

5、法,面向被认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项目招标,择优确定培训单位,下达培训任务。全省20个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县通过严格招标,共确定培训单位89个,其中农业系统20个,开设培训岗位149个,承担培训任务78250人;教育系统49个,开设培训岗位267个,承担培训任务60350人;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11个,开设培训岗位72个,承担培训任务12800人;建设系统1个,开设培训岗位1个,承担培训任务1500人;科技系统1个,开设培训岗位1个,承担培训任务200人;其他系统7个,开设培训岗位16个,承担培训任务6900人。6、教学计划。培训单位根据培训任务、工种、培训时间等要求,参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详细、规范、操作性强的教学实施计划,并报县阳光工程办公室审核备案。县阳光工程办公室汇总各培训单位教学实施计划,编制全县综合性的教学计划,培训单位按综合性教学计划实施。 1/2 12尾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