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市黄陂区蔡榨镇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689112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91 大小:4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武汉市黄陂区蔡榨镇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湖北武汉市黄陂区蔡榨镇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湖北武汉市黄陂区蔡榨镇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湖北武汉市黄陂区蔡榨镇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湖北武汉市黄陂区蔡榨镇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武汉市黄陂区蔡榨镇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武汉市黄陂区蔡榨镇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武汉市 黄陂区 蔡榨镇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武汉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二四年八月目 录工程特性表1 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1.2 项目可研报告编制依据1.3 工程概况1.4 水文1.5 地质1.6 工程任务和规模1.7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1.8 工程机电设备1.9 施工组织设计1.10 环境保护1.11 投资估算1.12 经济评价1.13 今后工作的建议2 水文2.1 流域概况2.2 气象2.3 水文基本资料2.4 径流2.4.1 长轩岭站径流2.4.2 吴家寺水库径流2.5 降雨及洪水2.6 泥沙分析3 工程地质3.1 勘察工作经过及主要成果3.2 区域地质概况3.3 输(引)水线路

2、工程地质条件3.4 天然建筑材料3.5 工程地质初步评价及结论4 工程任务和规模4.1 本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4.1.1 本区现状及近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4.1.2 灌区历年旱灾情况4.1.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4.2 工程任务4.3 灌区需水分析4.3.1 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分析4.3.2 灌区农业灌溉需水量分析4.3.4 供需平衡分析计算4.4 工程规模4.4.1 引水工程设计流量确定4.4.2 特征水位5 工程选线、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5.1 工程等别和标准5.1.1 主要建筑物级别的选定5.1.2 工程地震设防烈度的确定5.2 方案比较5.3 工程选线5.3.1 工程选线原则

3、5.3.2 工程选线方案5.4 工程总布置5.5 主要建筑物5.5.1 主要建筑物布置、控制高程及主要尺寸5.5.2 主要建筑物输水能力计算5.5.3 围岩稳定分析及支护衬砌型式的选定5.5.4 排沙、泄洪的工程情况5.5.5 主要建筑物沉降位移观测布置设计5.6 主要工程量清单6 机电及金属结构6.1 机电6.1.1 节制闸启闭机选型6.2 金属结构6.2.1 钢闸门设计6.2.2 金属结构规格、数量汇总7 工程管理7.1 管理机构7.1.1 工程规模及任务7.1.2 管理机构设置7.2 工程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7.2.1 设计原则7.2.2 管理范围7.3 量水设施7.4 工程监测7.5 工

4、程管理运用7.6 管理运行费来源及使用8 施工组织设计8.1 施工条件8.2 建筑材料、设备及器材供应情况8.3 施工水电供应及排水安排8.4 主体工程施工8.4.1 主体工程施工方法8.4.2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及劳力计划8.5 施工弃土、弃石的堆放和处理8.6 施工总布置8.6.1 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8.6.2 施工总平面布置8.7 施工总进度8.7.1 施工总进度安排原则8.7.2 工程筹建期、准备期、施工期和完建期进度控制计划8.7.3 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9 工程永久占地9.1 占地范围及实物指标9.2 占地补偿安排10 环境影响评价10.1 环境状况10.2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10.

5、3 综合评价与结论11 工程投资估算11.1 编制说明11.1.1 工程概述11.1.2 投资主要指标11.1.3 编制原则和依据11.2 投资估算12 经济评价12.1 概述12.2 国民经济评价12.2.1 估算投资费用12.2.2 效益估算12.2.3 经济评价指标12.2.4 国民经济评价12.3 财务评价12.3.1 估算财务投资年费用12.3.2 供水成本12.3.3 供水水价测算12.3.4 财务评价12.4 综合评价附图:1、武汉市黄陂区蔡榨镇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位置图2、武汉市黄陂区蔡榨镇引水隧洞工程方案布置图3、武汉市黄陂区蔡榨镇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总平面布置图(方案一)4、武

6、汉市黄陂区蔡榨镇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纵剖面图(方案一)5、进口节制闸总体布置图(方案一)6、出口节制闸总体布置图(方案一) 7、武汉市黄陂蔡榨镇盘山渠整险加固和防渗处理设计图(方案二)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特性表序 号 及 名 称单 位数 量备 注一、水文1、流域面积全流域km2142夏家寺水库引水工程km27.4吴家寺水库2、利用的水文系列年限年463、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夏家寺水库亿m30.92吴家寺水库万m3479二、水库1、夏家寺水库水位设计洪水位M51.20正常蓄水位M49.90死水位M44.872、吴家寺水库水位设计洪水位M71.95正常蓄水位M70.95死水位M68.953、夏家寺水库容积

7、总库容亿m32.89兴利库容亿m31.206死库容亿m30.904、吴家寺水库总库容亿m30.129兴利库容亿m30.0722死库容亿m30.0245、调节特性夏家寺水库多年调节吴家寺水库年调节6、灌溉面积夏家寺水库万亩17.0吴家寺水库万亩1.78三、引水工程效益指标1、城镇及工业供水效益保证率(P)%95最大引用流量M3/s0.16年用水总量万m3503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特性表序 号 及 名 称单 位数 量备 注2、农村人畜饮水效益保证率(P)%95最大引用流量M3/s0.20年用水总量万m36153、灌溉效益面积万亩4.1保证率(P)%85年用水总量万m3890四、引水工程永久占地1、引

8、水工程进口亩35.52、引水工程出口亩0五、引水工程主要建筑物及设备1、已建工程(1)吴家洼泵站装机容量Kw2630一用一备设计扬程M30.52设计流量M3/s1.5进水池设计高水位M48.24进水池设计水位M44.74进水池设计低水位M42.24进水池底部高程M39.54 出水池底部高程M70.75(2)输水渠道总长M14000纵坡I1:5000底宽M3边坡N1:1.5型式梯形开挖填方式半挖半填设计流量M3/s3.0防渗措施无渠系利用系数(现状)0.332、拟建工程(1)进口分水闸孔口尺寸(宽高)M1.51.8底板高程m 71.5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特性表序 号 及 名 称单 位数 量备 注结

9、构型式钢砼 闸门型式平面钢闸门启闭机T5(2)号明渠起止桩号2+6002+560长度M40进口底部高程M71.5出口底部高程M71.46设计水深M1.37纵坡I1/1000断面型式矩型防渗材料砼预制板地基特性石英岩、干枚岩(3)号箱涵起止桩号2+5602+395长度M165进口底部高程M71.46出口底部高程M71.295设计水深M1.37纵坡I1/1000断面型式直墙园弧型断面尺寸(底宽、竖高、弧段高)M1.5、1.4、0.4结构类型钢砼止水材料紫铜片地基特性石英岩、干枚岩(4)隧洞起止桩号2+3950+750长度M1645进口底部高程M71.295出口底部高程M69.65设计水深M1.37

10、纵坡I1/1000断面型式直墙园弧型断面尺寸(底宽、竖高、弧段高)M1.5、1.4、0.4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特性表序 号 及 名 称单 位数 量备 注钢筋砼锚喷衬砌m32172地基特性石英岩、干枚岩(5)号箱涵起止桩号0 +7500+510 进口底部高程M69.65出口底部高程M69.41长度M240设计水深M1.37纵坡I1/1000断面型式直墙园弧型断面尺寸(底宽、竖高、弧段高)M1.5、1.4、0.4结构类型钢砼止水材料紫铜片地基特性石英岩、干枚岩(6)号明渠起止桩号0 +5000+000 长度M500进口底部高程m69.4出口底部高程m68.9设计水深m1.37纵坡i1/1000断面型

11、式矩型断面尺寸(宽高)m1.51.8地基特性石英岩、干枚岩(7)交叉建筑物人行桥座2桩号(1)2575桩号(2)0100跨度m2桥型板桥结构钢筋砼桥宽m2桥长m2.2高度m1.8地基特性石英岩、干枚岩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特性表序 号 及 名 称单 位数 量备 注六、施工1、主体工程数量明挖土方m3620明挖石方m38875洞挖石方m36300填筑土方m3620浆砌石方m3419砼和钢筋砼m32350金属结构T3172、主要材料木材m37.8水泥T1353钢材T323炸药T143、施工劳力总工日工日2000平均人数人50高峰人数人904、施工临时房屋m23005、施工动力及来源供电Kw4发电机组马

12、力756、对外交通(公路)距离Km65运量万t1.07、施工占地亩14.48、施工期限施工准备月1施工月6竣工验收月1七、经济指标1、静态总投资万元884.572、总投资万元937.65100%建筑工程万元590.2062.94%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特性表序 号 及 名 称单 位数 量备 注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万元00%金属结构及安装工程万元8.210.9%临时工程万元40.504.32%永久占地补偿万元3.840.41%其他费用万元161.4117.22%价差预备费万元53.075.66%建设期还贷利息万元00%3、综合利用经济指标供水成本元/m30.02单位灌溉面积投资元/亩228.69经济内

13、部收益率%26.24经济净现值万元659.22经济效益费用比1.89城镇供水水价元/m30.038农村人畜饮水水价元/m30.038灌溉供水水价元/m30.0201 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武汉市黄陂区蔡榨镇位于武汉市城区东北部60km,黄陂城区东部20km,东与红安县交界,西与王家河镇接壤,北与塔耳岗乡隔山相望,南与六指店毗邻,地势北高南低,其北部与大别山余脉相连,属武湖流域上游的低山丘陵缺水死角地区,红岗山为全镇地形制高点,海拔高程为280m。全镇东西最大横距约12km,南北最大纵距约14km,版土面积约82km2,辖35个村,总人口46715人,耕地面积41000亩,山林面积15000亩

14、,水面面积7490亩。蔡榨镇农业以种植小麦、水稻、油菜、花生、芝麻等作物为主,还有红岗山茶场、上岗银杏、长岭岗板栗等三大农业基地。乡镇企业有20余家,以生产化工设备和金属结构为主。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68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 63亿元,农业总产值0.055亿元,财政收入654.4万元,人平年纯收入2550元,是湖北省重点贫困乡镇之一。蔡榨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冷夏热,雨热同季,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6.50C,最高气温380C,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70mm。全镇土壤为黄沙土和黄粘土,局部地区为粉红色强风化岩石。镇域范围内只有吴家寺河上游可利用的有限河川径流

15、,且承雨面积太小,远远不能满足工农业及人民生活的用水要求。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全镇地下水缺乏且开采价格昂贵,水质较差,是武汉市目前唯一没有使用自来水的乡镇。长期以来,该镇4.67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主要依赖于1959年兴建的吴家寺水库(小(一)型水库)。由于吴家寺水库库容大,承雨面积小,难以发挥水库调节的作用,水源有限,供水缺口较大。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供需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此,国家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滠水流域的夏家寺水库东南库汊修建了吴家洼电力抽水站(总装机2630kw),并在夏家寺水库与吴家寺水库之间的流域分界山岗红岗山修建于长14.2km的半挖半填盘山渠道,拟在干旱年份从夏家寺水库

16、提水补充吴家寺水库水源。夏家寺水库至吴家寺水库的盘山渠道,因建设时间较长,地势较高,地质条件太差,渠线较长,年久失修,渠内淤塞严重,杂草丛生,半填的渠堤大部份被山洪冲垮,滑坡严重,未冲垮的渠段其渗漏也非常严重,渠系利用系数仅0.33。更为严重的是,此渠道贯穿黄陂区王家河镇,大旱季节不同地域的群众肆意挖垮渠道抢水的事件时有发生,不仅使有限的水资源得不到合理调度利用,而且浪费也十分严重,使下游的蔡榨镇4.76万人经受了缺水之苦,极大地制约了该镇的经济发展,使该镇成为全市闻名的贫困乡镇。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的缺水问题,当地镇政府于2003年举债修建了一座供水能力为0.25万吨/日的自来水厂,厂地选在吴家

17、寺水库南侧,取吴家寺水库之水。由于前述的原因,吴家寺水库急需开辟新的水源渠道,以弥补该库的来水不足。根据武汉市国际工程投资咨询公司编制的“武汉市黄陂区蔡榨镇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项目建议书”和黄陂区蔡榨镇政府的委托,我院承担了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1.2 项目可研报告编制依据(1)武汉市黄陂区蔡榨镇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可行性研究委托书;(2)武汉市黄陂区蔡榨镇红岗山引水隧洞项目建议书;(3)陂政文20047号文“武汉市黄陂区人民政府关于请求批准蔡榨镇红岗山隧洞开挖配套工程项目的请求”;(4)武汉市黄陂区财政局关于落实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配套资金的承诺函;(5)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

18、502093);(6)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7)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8)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L2792002);(9)黄陂县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分析(1997.8);(10)夏家寺水库和吴家寺水库相关水文及设计资料;(11)吴家洼泵站工程设计资料;(12)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004.7).1.3 工程概况武汉市黄陂区蔡榨镇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位于滠水流域左岸的夏家寺水库与武湖流域的吴家寺水库之间的红岗山,全长2600m,其主要任务是将滠水流域的夏家寺的水通过吴家洼泵站提水和红岗山引水工程输水至武湖流域的吴家寺水库,以解决黄陂区

19、蔡榨镇城镇供水、农村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的缺水问题。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的取水水源为武汉市黄陂区北部的滠水支流夏家寺河的夏家寺水库,该水库于1959年11月动工兴建,至1976年6月分四次完成全部设计内容,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养殖、发电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库,承雨面积142km2,总库容2.89亿m3,兴利库容1.206亿m3,死库容0.9亿m3,相应设计洪水位51.20m,正常蓄水位49.90 m,死水位44.87m,设计灌溉面积19.6万亩,设计年发电量8万度。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的取水枢纽为夏家寺水库东南汊的吴家洼泵站。该站兴建于1978年8月,装机容量为2630kw(一用一备)。设计流

20、量1.5m3/s,设计扬程30.52m;进水池设计高水位48.24m,设计水位44.74m,设计低水位42.24m,底部高程39.54m;出水池设计水位75.26m,设计低水位72.76m,底部高程70.75m。吴家洼泵站出水池下游原有一段长为3.2km的挖方渠道,修筑时质量较好,输水能力较强,只需对部分局部地方进行整修加固即可运用。红岗山引水工程第一方案内容是从此段3.2km渠道开始,从上游至下游布置进口明渠、进口钢筋砼箱涵、输水隧洞、出口钢筋砼箱涵和出口明渠,共计长2.6km,并在引水工程进出口分别设置节制闸各1座。红岗山引水工程第二方案内容是将分水闸下游原14.2km的半挖半填盘山渠道和

21、附属建筑物进行整险加固处理和防渗处理。对上述第一、二方案在技术、经济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和综合比较,提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社会影响简单的择优方案(具体内容和设计详见“工程选线、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1.4 水文本灌区属典型的亚热带大陆性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170mm,年日照时数19802350小时,年平均气温16.3,无霜期约250天。本工程水文分析的主要内容有:设计灌溉保证率的选定、设计代表年的选择、灌区供用水调节计算及引水流量的确定。经计算,设计灌溉保证率为P=85%,设计代表年为1976年。灌区水量平衡按长系列(19601998年)共39年的来用水资料进行逐旬的分

22、析计算,结果表明,整个灌区存在资源性的缺水问题。现状情况下,灌区的灌溉保证率只有P=50%;2015年本工程建成后,灌区灌溉保证率将达到P=85%,设计引水流量Q=1.5m3/s。1.5 地质本阶段,在该工程的引水区域进行了地质勘察工作,共布孔5个,完成钻孔进尺90m。根据钻孔揭露及室内分析研究成果,引水工程区域地基结构主要分为:第层残坡积碎石土,第层石英片岩,第层为千枚岩,第层石英片岩。主要特征见下表:引水隧洞工程区域工程地质特征表表1分段及探孔岩土分层状态描述厚 度(m)层底标高(m)单轴抗压强度MPa段桩号0+5801+345(ZK5)残坡积碎石土黄褐色、结构松散0.5082.60强风化

23、石英片岩褐黄色,风化成砂状,结构松散11.571.10中风化石英片岩褐黄色,粒状变晶结构片状结构3.068.10中风化千枚岩灰色,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25.058.1020.4段桩号1+3452+261(2K4)残坡积碎石土黄褐色、结构松散1.390.9强风化千枚岩褐黄色,风化呈砂状或片状结构松散6.885.4中风化千枚岩灰色,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10.282.0微风化石英片岩灰色,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13.678.6042.0段桩号2+2612+363(2K3)残坡积碎石土黄褐色、结构松散0.3134.15强风化石英片岩褐黄色,风化成砂状,结构松散9.0125.45中风化石英片岩褐黄色,粒

24、状变晶结构片状结构11.0123.45中风化千枚岩灰色,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14.2120.25微风化石英片岩灰色,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28.0106.4542.0段桩号2+3632+600(ZK2)残坡积碎石粘土黄褐色、结构松散0.985.52强风化石英片岩褐黄色,风化成砂状,结构松散2.383.22中风化石英片岩褐黄色,粒状变晶结构片状结构1.681.62微风化石英片岩灰色,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2.264.4242.0段ZK1残坡积碎石土黄褐色、结构松散0.678.60强风化石英片岩褐黄色,风化成砂状,结构松散6.572.70中风化石英片岩褐黄色,粒状变晶结构片状结构10.368.90

25、23.6微风化石英片岩灰色,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14.065.20本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通过对ZK2、ZK3进行灌水试验,渗透系数K为1.0910-7cm/s,为极微透水。由于引水工程走向与岩石走向接近,隧洞段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洞室围岩的稳定性问题,近似顺层开掘,易出现塌落、冒顶问题。在箱涵施工时,上覆土层薄,岩石强风化较厚且结构松散,岩体完整性差、节理裂隙发育,抗渗水能力差的问题,基槽边坡稳定存在一定问题。具体保持稳定的施工方法,可视经济、工艺、环境等因素综合由设计计算确定。1.6 工程任务和规模武汉市黄陂区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的主要目的是解决黄陂区蔡榨

26、镇46715人的生活用水、人畜饮水以及41000亩农田的灌溉用水,改善蔡榨地区的水环境。其综合利用的主要任务是:(1)城镇供水及人畜饮水:主要解决蔡榨镇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及人畜饮水水源的不足。(2)农业灌溉:补源灌溉蔡榨镇农田,灌溉面积41000亩,灌溉保证率可达85%。(3)改善蔡榨镇水环境:利用该引水工程将夏家寺水库优质水资源引到吴家寺水库,补充、稀释、净化该区域内集水,使该区域内水质进一步改善,改善水环境及生态环境,为蔡榨人民创造一个人与自然的亲合环境。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采用已建的吴家洼泵站及拟建的2.6km长的引水工程补充吴家寺水库的水源,设计引水流量为1.5m3/s。1.7 工程布置

27、及建筑物(1)线路布置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进水口位于王家河镇内黄家楼村南侧。整个工程的纵向布置为进口明渠40m,进口地下箱涵165m,输水隧洞1645m,出口地下箱涵240m,出口明渠500m。(2)工程布置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设计引水流量1.5m3/s,渠内水流型态为无压明渠均匀流,渠底纵向坡比为1:1000。进口分水闸:桩号为2+600;进口明渠:桩号为2+5602+600,长40m;进口地下箱涵:桩号为2+3952+560,长165m;输水隧洞:桩号为0+7502+395,长1645m;出口地下箱涵:桩号为0+5100+750,长240m;出口节制闸:桩号为0+5000+510,长10m;出

28、口明渠:桩号为0+0000+500,长500m。(3)主要建筑物型式明渠:截面尺寸1.5m(宽)1.8m(高),挖方渠段全截面均为开挖岩石成型的矩形,填方渠段则采用浆砌石砌筑侧墙呈矩型。地下箱涵:截面为直墙园弧型,底宽1.5m,直墙高1.4m,园弧高0.4m。园弧段采用0.2m厚钢筋砼预制件。输水隧洞:截面为直墙园弧型,底宽1.5m,直墙高1.4m,园弧高0.4m。全截面采用0.2m厚钢筋砼锚喷预制件。1.8 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本工程机电设备主要是进出口节制闸的启闭机。通过计算,本工程机电设备选用5t手用LQ型螺杆式启闭机。本工程金属结构设计部分主要是附属工程两个水闸的钢闸门及闸槽的埋件设计。

29、另外,在进口段地下箱涵入口处段一拦污栅;地下隧洞段4个竖井上均设钢筋网盖各一付。1.9 施工组织设计(1)对外、对内交通条件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距武汉市城区65km,距黄陂城区25km,距318国道12km,距黄红公路(黄陂至红安)6km,对外交通十分畅通和方便,工程所需的各种建筑材料、设备和器材能顺利运至施工工地。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施工现场有二条交通道路,且已建成通车,这二条路均与工程轴线同向平行,分布于轴线两侧。一条道路是吴红乡级公路(吴家寺水库至红岗山茶场),长12km,路面宽3.5m,且为砼路面;另一条道路是长韩公路(长堰至韩集),亦为乡级公路,长8km,路面宽3.5m,路面为泥结石路面

30、。(2)工程筹建期、准备期、施工期和完建期进度控制计划本工程总工期为2004年8月1日2005年4月30日,共计273天。其控制性进度计划为:工程筹建期:2004年8月1日8月31日完成工程前期论证、立项审批和施工图设计工作。工程准备期:2004年9月1日9月30日完成工程的“三通一平”、材料准备、临时工程和征地协调等工作。工程施工工期:2004年10月1日2005年3月31日完成明渠、箱涵和隧洞等主体工程以及节制闸和人行桥等附属工程的施工。工程完建期:2005年4月10日2005年4月30日完成工程的竣工验收和试运行工作。1.10 环境评价(1)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该工程的主体建筑大部分发生在地

31、下,建筑物大部分属隐蔽工程,进出口渠道均已存在,所以本工程对当地地貌总体改变甚微,施工期对交通不产生任何影响,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均属临时性、局部性,一旦施工结束,污染源便不存在,污染即消失。(2)工程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提高了蔡榨全镇广大人民防旱抗灾的能力,改善了当地生活生产环境,繁荣了该地区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摆脱了完全依赖吴家寺有限水源的限制,从而减少了旱灾发生的频率,给当地人们提供了合理的、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极大改善了黄陂区东部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3)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工程施工时,对环境可能造成短时的污染,对山体地面的扰动,可能造成小范围内山体滑坡、水土流失等现象。隧洞的出

32、口明渠段可能引起局部边坡坍塌,使明渠淤塞现象发生。(4)结论本工程实施后,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巨大的,工程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是可见的,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微妙的、短暂的,是可以防治接受的,有利影响远大于不利影响。所以,本工程的实施对环境的评价是可行的,工程建设十分必要。1.11 工程投资估算(1)编制依据本工程估算主要依据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颁发的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以及其它有关规定编制。建筑工程执行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颁发的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施工机械台时费采用水利部水总2002116呈文颁发的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2)投资估算工程总投资为937647

33、9万元。其中建筑工程5901994元,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为0,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为82077元,临时工程为404951元,独立费用为1652554元,基本预备费804158元,价差预备费530744元。1.12 经济评价本次经济评价主要依据国家计委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水利部颁布的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T294)。经分析,本工程国民经济评价结果表明,按规定采用社会折现率12%,其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说明项目经济效益较好,在经济上合理可行。作为一项社会公益性工程,财务分析结果表明本工程也能实现自身运行和良性循环。根据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综合评价说明本工程经济效益巨大,

34、社会效益明显,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建议工程尽早实施,造福于民。1.13 今后工作的建议(1)鉴于该工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紧迫性,建议有关部门迅速组织专家对本工程前期可行性研究成果进行审查,使该工程能早日实施。(2)本工程建设单位应积极进行下阶段初步设计前的资料收集、地质详勘、征地协调和施工队伍信息收集等工作,为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 2 水 文2.1 流域概况2.1.1 地理位置武汉市黄陂区位于长江中游北岸,武汉市北郊,东与红安县和新洲区接壤,西与孝感毗连,北与大悟山水相依,南与武汉市洪山隔江相望。地处东径114911437,北纬30403022,自然面积2261km2

35、,其中耕地面积84.83万亩,占自然面积的25%。山区、丘陵、平原分别占自然面积的15%、50%和35%。蔡榨镇位于黄陂区东部20km处,东与红安县交界,西与王家河镇接壤,北与塔耳岗乡山川毗邻(现木兰湖、原夏家寺),南与六指店为邻。地势北高南低,其北部与大别山相连,属低山丘陵地区;南部为岗状平原区,素有九岭十八岗之称。北部红岗山为全镇制高点,海拔280m,为武湖水系吴家寺水库所在河流吴家寺河的发源地。2.1.2 流域概况滠水北起大别山麓,流径大悟、红安、黄陂三县、区,南入长江,全程142.14km,总落差106.95m,流域面积2317km2。1955年长轩岭最高洪水位34.71m,相应流量4

36、560m3/s,多年平均枯水流量为0.88 m3/s。滠水属季节性河流,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70mm。滠水共有支流61条,在黄陂境内的主要支流有7条,流程179.28km,流域面积896km2。长堰河(即夏家寺河)是其中的一条支流,起源于铁匠岗,途径卢家咀、吴家河、夏家寺水库、彭家大堰、陈家畈、子熊、草蒲潭,由吴子口入滠水,流程36.43km,流域面积221.5km2,亦是季节性河流。夏家寺水库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发电、养殖的综合性大型水库。水库于1959年11月开工,1965年10月竣工,承雨面积142km2。水库枢纽工程由主坝、输水管、西付坝、西输水管、溢洪道等五部分组成。大坝坝顶

37、高程53.74m,最大坝高26m,防浪墙顶高程54.54m,坝顶总长590m,坝顶宽7m,为粘土心墙坝,水库防洪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50.70m;校核标准为可能最大暴雨,校核洪水位52.87m,水库总库容2.89亿m3;死水位44.87m,相应死库容0.9亿m3。吴家洼提水站位于夏家寺水库东南角的一个分叉山谷,于1974年开工建设,1978年8月竣工受益,其引水渠底高程41.74m,规模为2630kw,设计流量1.5 m3/s, 扬程30.52m,布置型式为沉井式,出水渠底高程71.25m,现有灌溉渠长14.2km,系盘山半挖半填土渠。武湖位于黄陂区东南部,湖中心距离黄陂城区23

38、km。东靠新洲区仓埠街,南抵新洲区阳逻街新闸,西近黄陂大咀,北临六指人造湖,承雨面积355km2。黄陂区境内有吴家寺等5条支流汇入武湖,流域面积199.5km2,流程72.9km。吴家寺河源于蔡榨镇红岗山茶场,经黄家楼、韩陈益进吴家寺水库,由六指入北湖,流程25km,流域面积56km2。吴家寺水库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养殖的小(一)型水库,于1958年11月开工建设,1960年4月建成。水库承雨面积7.4km2,总库容1290万m3,兴利库容722万m3,死库容240万m3。水库大坝为均质坝,坝顶高程73.37m,最大坝高14.12m,坝顶长542m。水库防洪设计标准为5年一遇,设计洪水

39、位71.95m;校核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72.65m;正常高水位70.95m,溢洪道堰顶高程70.95m,输水管底高程64.83m。蔡榨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当地政府抓住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基本形成了以吴家寺水库为龙头,蓄引提相结合的供水体系,区内现有小(一)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4座,塘堰2126口。2.2 气象夏家寺水库与吴家寺水库相距仅7.5km,两流域紧密相连,均属中纬度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多年平均气温16.3,极端高温达39.3。七月最热,多年平均28.6,极端低温零下12.6,一月最冷,多年平均2.3。无

40、霜期约250天,年日照19802350h。多年平均降水量1170mm。根据武汉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编制的黄陂县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分析,降水量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极不均匀,洪涝和干旱灾害时有发生,从年际变化上,主要水文特征是丰水年(频率在20%以下)年降水量在1400mm以上,实测最大年份为1983年,平均降水量1984.1mm;枯水年(频率在95%以上1年降水量在800mm左右,实测最小年份为1966年和1978年,年降水量仅769.9mm和771.1mm。年内分配特点是汛期49月降水量占年总量的73.6%,在主要作物生长期内,连续最小三个月降水一般发生在810月,只占全年的24.2%。从气象特征看,降雨量较丰沛,雨热同期,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有利于灌区农作物的生长。2.3 水文基本资料滠水流域分布的各类水文站点主要包括大悟夏店水文站、长轩岭水文站、黄陂雨量站等。滠水流域黄陂区境内水文、雨量站共9处,其中水文(水位)站2处、雨量站7处。水文站有长轩站和黄陂城关站,现有观测项目有水位、流量、泥沙、降水、蒸发等,两站均系省水文网站,系列长、精度高、资料完整,其中黄陂城关站实测降水量资料45年,长轩岭水文站实测资料有46年。长轩岭水文站位于黄陂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