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作丰富化设计的理论依据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691338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工作丰富化设计的理论依据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工作丰富化设计的理论依据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工作丰富化设计的理论依据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工作丰富化设计的理论依据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工作丰富化设计的理论依据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工作丰富化设计的理论依据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工作丰富化设计的理论依据毕业论文.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工作丰富化设计的理论依据摘要:工作丰富化实际上是双因素理论的一种应用。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在工作的激励因素一书中,提出了双因素理论。该理论认为,具有较强激励作用的因素即激励因素,它多为工作内容及工作本身方面的因素,如成就感、同事认可、上司赏识等。而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大多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叫做保健因素,如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工作丰富化的建立可以鼓励内在动机,因为它可以赋予员工执行工作中更多的控制权、责任和自由决定权,促进了员工的成长和自我实现。关键词:工作丰富化激励理论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一时代中,经济的增长,财富的

2、创造和组织的竞争将不再主要依靠物质资料的投入和消耗,而是主要依靠影响组织生存和发展的人力资本。因此,只有创造一个充满竞争、努力向上的工作环境,丰富工作内容,想方设法满足员工的保健和激励方面的需要,鼓励多出成果,让员工产生一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感觉,才能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的价值含量,才能够鼓舞和留住员工,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从而提高组织的赢利能力,和整体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提升组织的价值。1. 工作丰富化的内涵工作丰富化是以员工为中心的工作再设计,它是一个将公司的使命与职工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联系起来的概念。它的理论基础是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它鼓励员工参加对其工作的再设计,这对组织和员工

3、都有益。工作设计中,员工可以提出对工作进行某种改变的建议,以使他们的工作更让人满意,但是他们还必须说明这些改变是如何更有利于实现整体目标的。运用这一方法,可使每个员工的贡献都得到认可,而与此同时,也强调了组织使命的有效完成。2. 工作丰富化的理论依据赫茨伯格用实验证明只有垂直方向的工作丰富化才能对员工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他还给出了实施工作丰富化所应该遵循的步骤,并推论出工作丰富化需要满足的相应条件。赫茨伯格特别强调,工作丰富化并非是一种简单的一次性计划,而是一种持续不断的管理改进过程。2.1 选择适当的工作有的工作能够进行丰富化改革,有些工作则不能。能够进行丰富化改革的工作需满足下列要求:首先

4、,丰富化不会大幅度增 加管理工程方面的成本;其次,员工对这项工作缺乏积极性,士气低落;再次,该工作的保健因素成本居高不下,并且持续增加;最后,丰富化能够提高业绩。 2.2 树立工作内容可以改变的信念摒弃管理者由于长期习惯形成的工作内容神圣不变的观念,改变管理者不考虑改变工作而只考虑改变员工的旧惯习。 2.3 确定工作丰富化的措施先不考虑是否可行,尽可能多的罗列出工作丰富化的措施菜单。在这一步骤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初步审查所罗列出的各种措施,确认不同措施的性质,剔除只包含保健因素的措施,确保剩余的都是激励性建议。再次审查剩余的措施,剔除过于笼统含糊而无法操作的措施,彻底放弃那种“赋予他们更多责任

5、”之类的空洞说教。切记,面对国旗宣誓不等于为国家效力。最后审查剩余的措施,剔除水平方向工作扩大化的建议。 2.4 确定将要实施工作丰富化的岗位这些岗位上的员工,不能直接参与工作丰富化计划的制定,否则会导致计划仅仅产生短期效果。参与的感觉与工作的内容不是一回事。带来激励的是工作内容,而不是员工对参与的看法。员工直接参与方案设计,将会影响工作丰富化的进程。 2.5 对工作业绩和工作态度进行测评在正式开始实施工作丰富化之前,先进行工作业绩和工作态度的测评(工作态度只测评激励因素,不能把员工对保健因素的感觉混淆其中)。在 实验组之外,选择对照组。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组按照计划实施工作扩大化措施,对照组维

6、持原样。实施后根据进展,对工作丰富化的影响进行测评。3. 工作丰富化设计的优缺点3.1 工作丰富化设计的优点工作丰富化设计提高了对员工的激励水平和员工的工作满意程度,提高员工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以及降低员工离职率和缺勤率产生积极的影响。试图使工作具有更高的挑战性和成就感,它通过赋予多样化的内容使工作丰富起来。3.2 工作丰富化设计的缺点工作丰富化设计的缺点是使培训费用的增加,工资报酬的上升及工作设施的完善或扩充。缺点:缺乏工作流程中相互稽核的功能,员工在流程中做错事不易查觉,容易掩饰。要让他人短期取代其工作不易,无法做到分工合作处理大量的事务,对于每单一步骤的纯熟度较分工的方式为低。4. 工作

7、丰富化的条件、方法及步骤4.1 工作丰富化的条件工作丰富化的核心是体现激励因素的作用,因此实现工作丰富化的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员工责任。仅是要增加设计本身的责任,还要增加其控制产品质量,保持生产的计划性、连续性及节奏性的责任,使员工感到自己有责任完成一个完整工作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同时增加员工责任意味着降低管理控制程度。 2)赋予员工一定的工作自主权和自由度,给员工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员工感到工作的成败依靠他 的努力和控制,从而认为与其个人职责息息相关时,工作对员工就有了重要的意义。实现这一良好工作心理状态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完善岗位(或职务)说明书明确各 岗位的职责,给予员工工作自

8、主权。同时还跟员工心态有关,要打破怕承担责任的心理。 3)反馈。将有关员工工作绩效的数据及时地反馈给员工。了解工作绩效是形成工作满足感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员工看不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就很难得到高层次的满足感。努力克服有考核无反馈现象,那样还不如不考核。反馈可以来自工作本身,来自管理者、同事等。 4)考核。报酬与奖励要决定于员工实现工作目标的程度。 5)培训。要为员工提供学习的机会,以满足员工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6)成就。通过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决策的自主权,来提高其工作的成就感。4.2 工作丰富化的方法 工作丰富化试图使工作具有更高的挑战性和成就感,它通过赋予多样化的内容使工作丰富起来。使工作丰富

9、化的具体做法有: 在工作方法、工作程序和工作速度的选择等方面给下属以更大的自由,或让他们自行决定接受还是拒绝某些材料或资料。鼓励下属人员参与管理,鼓励人们之间相互交往。放心大胆地任用下属,以增强其责任感。采取措施以确保下属能够看到自己为工作和组织作的贡献。最好是在基层管理人员得到反馈以前,把工作完成的情况反馈给下属。在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方面,如办公室或厂房、照明和清洁卫生等,要让员工参与并让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摩托罗拉采用岗位轮换的方式培养多面手。摩托罗拉公 司普遍实行工作轮换制度,公司给员工提供各种机会,尽可能做到能上能下和民主决策。这样做,不仅使更多的人得到了锻炼,也便于每个人发

10、现自己量适合的工作 岗位。管理人员之间也采用轮换的方式进行培养,人力资源、行政、培训、采购等非生产部门的领导多数具备生产管理经验,不但有利于各部门更好地为生产服务, 也有利于管理人员全面掌握公司的情况。生产工人的前道工序、装配工人和测试检验工人也经常进行岗位轮换,这样可以使员工成为多面手。工作丰富化也有其局限性,下列方法可以使工作丰富化起到更高水平的激励作用: 首先,必须更好地了解人们需要什么,有的放矢。研究表明,技术水平要求低的工人更需要诸如工作稳定、工资报酬较高、厂规限制较少以及富有同情心、能体谅人的基层领导。而高层次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则不是工作丰富化的重点对象。 其次,管理人员要真正

11、关心员工的福利,并让员工感觉到管理人员正在关注他们。人们喜欢及时得到有关自己工作成绩的反馈,获得正确的评价和赞赏。人们愿意参与管理,欢迎上级同他们商量问题并给予他人提出建议的机会。让员工了解工作丰富化的主要目标及由此带来的好处。确保员工得到相应的工作条件。为员工出色完成工作提供信息。 4.3工作丰富化的步骤 .若一位管理者希望通过增加工作的多样性、完整性、重要性、自主性、反馈性以丰富工作的内容,可采取以下5个步骤: 1)创建工作组。当一个任务过于庞大或者复杂而不适合单人完成时,工作组可以被创建。 2)合并任务:即尽可能把独立的和不同的工作合成一个整体。 3)建立和顾客之间的联系。这意味着使生产

12、者和她或他的产品的使用者(其他生产部门、顾客、销售团体等)相联系。这样可以让生产者知道产品被判断的标准。 4)直接分派任务,降低监管。即尽可能地给生产者计划、参与、控制自己工作的权力。这样,不需要经过其他部门专门培训,生产者的控制能力就会获得提高。这种控制能力也意味着给生产者计划工作、控制存货、预算资金和质量控制的权责。 5)使反馈信息更直接。让生产者能够直接监管自己的产品或服务, 如果用户使用产品出现任何问题可以直接和生产者联系。参考文献:1成思危:组织行为学石油工业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年.2文光、宁川:留人的66条黄金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3张忠元、向洪:人才资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年.4苏东永:管理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1992年.5吴甘霖:心本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6周三多、许明传:管理学原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7迈克尔波特:竞争论中信出版社2003年.8白津夫:核心竞争力理论与战略问题学习与探索200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