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小炒.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693295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小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心理咨询师小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心理咨询师小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心理咨询师小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心理咨询师小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小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小炒.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心理学是关于心理现象及行为规律的科学。基础心理学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认识、情感、意志)和心理特征(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心理是脑的机能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行为主义: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是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环境决定论)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奥地利)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意识是能够觉察得到的心理活动;无意识包含人的本能冲动以及出生以后被压抑的认得欲望;前意识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

2、一种中间心理状态,是那些此时此刻虽然意识不到,但是在集中注意、认真回忆、不断搜索的情况下,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马斯洛。认为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心理学三大势力: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个部分组成。外周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躯体神经是到达各个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神经;自主神经又叫植物神经,是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脑干位于颅腔内与脊髓相连接的部位,包括延脑(又叫延髓)、桥脑和中脑三个部分。它是脑的最古老的部位,也

3、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机能,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顶叶以躯体感觉功能为主,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联觉:一种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视觉的适宜刺激的波长:380-780纳米。色觉有缺陷的人是靠明度的差别来“辨认”颜色的,现在是明度相同而色调不同的颜色,他就分辨不出来了;色觉异常绝大多数是遗传的原因造成的;女性色盲的人数

4、仅仅是男性色盲人数的1/10.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刺激,1000-4000赫兹的声音最敏感,人类听觉的感受性和年龄有关,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特性,音调频率;响度振幅;音色声波。最基本的味觉有甜、酸、苦、咸四种;舌尖对甜、舌边前部对咸、舌边后部对酸、舌根对苦最敏感。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去认识了事物的整体;感觉是单一感觉器官活动的结果,知觉却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却受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的影响。知觉的基本特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

5、顺序性的反映。判断时间的依据:1各类计时工具;2大自然的各种规律性的周期性变化;3人的生理活动和心里活动的节律。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记忆按内容分: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记忆按是否意识到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回忆(再现)或再认。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是对记忆与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后人用他的实验数据画了一条说明遗忘进程的曲线,保持曲线遗忘曲线。 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

6、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做表象,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叫表象。表象的特征:直观形象性;可以被操作的;概括性。长时记忆的特点:1长时记忆的容量无论是信息的种类,还是数量都是无限的,2长时记忆的编码有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3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如果不是有意回忆的话,人们是没有意识到的,4长时记忆的遗忘或因自然的衰退造成,或因干扰造成。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叫系列位置效应。(两头好,中间差)保持时间保持形式容量能否被意识瞬时记忆4秒感觉后象920bit不能短时记忆1分钟听觉编码72组块能长时记忆1分钟语义、形象无限大不能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

7、过程;特征:间接性;概括性。根据思维的形态,把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动作思维是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过程。形象思维是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过程。抽象思维是用词进行判断、推理并得出结论的过程,又叫词的思维或逻辑思维。思维按照探索问题答案方向的不同,分为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辐合思维是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又叫求同思维。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的答案的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每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

8、本质属性,外延是指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即概念所包含的范围。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迁移作用: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即正迁移和负迁移;2原型启发的作用:从现实生活的事例受到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叫原型启发;3定势的作用: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会对后边所从事的活动产生影响,这种心里准备就叫定势。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则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语言是以语音或文字为物质外壳,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语言是符号系统),言语则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运动型言语中枢:左半球额下回靠近外侧裂 因是布洛卡发

9、现,又叫布洛卡中枢听觉性言语中枢:顶叶、枕叶、颞叶交会处 德国学者威尔尼克发现 接受性失语症想象: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创造,创新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两种特殊的意识状态:睡眠和梦梦的特点:梦境的不连续性、不协调性和认知的不确定性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特征:注意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转移、注意分配注意广度:再用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又叫注意范围注意的稳定性:在选择的注意能稳定地保持一段时间的特性,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即平常所说的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

10、吸引去的现象。注意转移: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有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注意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主义分配的条件:1.所从事的活动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甚至已经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2.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没有内在联系的活动很难同时进行;3.两种活动如果是在统一感觉道,用同一种心理操作来完成的话,这两种活动也很难做到注意分配的。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需要的种类:1.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

11、理活动或内部动力需要层次理论:马洛夫认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层析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它们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较低层次的需要又叫缺失性需要;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所以这些需要又叫生长需要。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情绪和情感的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詹姆士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强调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和情绪发生的关系。沙赫特(美国)的情绪认知理论

12、:提出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认知过程又起着决定的作用。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可把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不学而会的,又叫原始情绪。复合情绪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按情绪的状态,也就是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把情绪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散性的情绪体验的状态,通常叫做心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在激情的状态下,人能做出平常做不出来的事情,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潜能,也

13、能使人的认识范围变得狭窄,分析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或者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订目的的心理过程。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准备阶段和执行阶段准备阶段:需要在思想上确立行动的目的,选择行动的方案并做出决策。动机的冲突分类(勒温社会主义):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双重趋避式冲突。意志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叫智力。人

14、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人格的特性: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自然性和功能性的统一。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气质相当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如何看待气质的类型:气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塑性;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作的效率;气质类型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气质类型影响对环境的适应和健康。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麦独孤(英国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导论F.H.奥尔波特在192

15、4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勒温 B=f(P,E)B指行为,P指个体,E指个体所处的情景,f指函数关系。美国学者霍兰德指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和实证分析三个阶段。最早的社会学研究: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价值中立原则,系统性原则,伦理原则。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该进行积极地干预和引导。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

16、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接受哦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再社会化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比如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就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社会化的基本类型: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参照群体。几种重要的社会化类型:语言社会化(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往往是以语言社会化为条件);性别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按角

17、色的功能,社会角色可以分为功利型角色(工人、农民)和表现型角色。角色失调: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自我又称为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自我概念的功能: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生理自我是自我概念的原始状态,主要是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包括占有感、支配感与爱护感等,其使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存在。生理自我始于出

18、生8各月左右,3岁左右基本形成社会自我大致从3岁到13、14岁,这个时期社会自我处于自我的中心,人们能了解社会对自己的期待,并根据社会期待调整自己的行动。心理自我:大致需要10年左右,大约从青春期到成年。发展到此阶段后。个体能知觉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和状态,并根据社会需要和自我发展的要求调控自己的心理与行为。发展了自尊和自信。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影响自尊的因素:家庭中的亲子关系。;行为表现的反馈;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根据相似性原理理性地进行社会比较。印象形成过程中的几种效应: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光环效应;刻板印象;印象管理也成印象整饰和印象控制,指个体以一定的方式

19、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过程,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投其所好。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归因原则:不变性原则;折扣原则;协变原则。根据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三种信息:特异性信息;共同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影响归因的因素:社会视角;自我价值保护倾向;观察位置;时间位置。特异性共同性一致性归因高高高刺激客体低低高行为主体高低低背景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

20、一种心理倾向。影响亲合的因素:情境因素;情绪因素;出生顺序。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目标的吸引力;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侵犯行为的构成: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的。伤害行为包括身体伤害和言语伤害;侵犯动机即伤害的主观意图,是侵犯行为的直接原因;社会评价指的是,违反与破坏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的伤害行为具有反社会的性质,而维持社会规范与社会准则的伤害行为具有亲社会的性质。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情绪唤起水平;道德发展水平;自我控制能力;社会角色与群体;大众传媒的影响。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外部因素;利他者的心理因素,利他技能。基本的社交情绪:社交焦虑;嫉妒;羞

21、耻;内疚。态度的成分:认知、情感(核心)、行为倾向。态度转变模型:传递着沟通信息目标(接受者)情境 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1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传递者的威信;传递者的立场;说服的意图;说服者的吸引力;2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信息差异;畏惧;信息倾向性;信息的提供方式;3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人格因素;个体的心理倾向;4情景方面的影响因素:预先警告;分心;重复态度转变理论:海德的平衡理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态度测量:间接的方法: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沟通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沟通的主要功能:沟通是获取信息的手段

22、;沟通是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沟通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沟通是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沟通能协调群体内的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现实沟通是沟通双方对对方的身份和角色都有比较清楚把握的沟通,面对面的沟通是最普遍的现实沟通现实。虚拟沟通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发展起来的一种沟通形式,沟通的双方在网络上可以匿名,每个人都可以扮演各种角色,每个人都在和他自己想象的个体沟通。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个体与他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的情感体验最为深刻。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的姿态表达情感即态度的身体语言。通过姿势传递信息也是常见的身体语言沟通方式。人

23、际距离:是沟通和交往时,个体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公众距离(12-25英尺);社交距离(4-12英尺)、个人距离(1.5-4英尺)亲密距离(0-18英寸)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自我暴露也称自我开放,指在沟通和交往的时候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1情趣爱好方面;2态度;3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4隐私方面。追求快乐和幸福是人生活的根本目的。影响喜欢的因素:1熟悉与邻近;2相似与互补;3外貌;4才能;5人格品质。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

24、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影响从众的因素:群体因素;个体人格因素;情境的明确性;其他因素。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任务时,由于他人在场面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社会促进有两种效应:结伴效应;观众效应。社会懈怠也称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模仿是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现象。塔尔德的“模仿律”:(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最早对模仿进行研究,)下降律;几何级数率;先内后外律。暗示指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及动作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其接受暗示着的意

25、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暗示者的权力、威望、社会地位及人格魅力对暗示效果有明显的影响;2被暗示者如果独立性差,缺乏自信心,知识水平低,那么暗示效果就明显;被暗示者的年龄、性别与暗示的效果也有关系,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暗示,一般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3被暗示者所处情景是暗示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个体处于困难情景且缺乏社会支持时,往往容易受暗示。暗示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 爱情与喜欢的区别:依恋;利他;亲密。激情和浪漫爱会随着时间而冷却。(5年)婚姻是男女结为夫妻的行为,是家庭成立的基础和标志。婚姻关

26、系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即婚姻是按照一定的法律、伦理和习俗规定而建立的。夫妻关系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婚姻的动机:经济、繁衍和爱情(性)。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心理发展的规律性:表现在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心里发展的不平衡性等方面。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的理论被称为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都拉)该理论主张儿童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而获得社会行为的,强调儿童得到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是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高级心理机能的制约因素;文化历史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皮亚杰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

27、理发展的源泉。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平衡化。心理发展的进程是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心里发展的不均衡性与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心理发展中的量变、质变关系与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述:划分:婴儿前期;婴儿后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后期。划分年龄阶段的特点:心理发展阶段是从出生到衰亡整个人生历程的划分;二维的发展阶段说,不只是一维的纵向发展阶段划分,还包括横向维度的人格发展;动态过程,即在人格维度上成功与不成功两极之间具有变化的空间;个体一生发展是连续一生的渐变发展进程,先前的各阶段

28、发展得好与不好,会影响以后的发展阶段。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意义:幼儿的游戏主导着他们认知和社会性发展;幼儿的各种学习多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游戏是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游戏是幼儿活动和情感愉悦的精神寄托;游戏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渠道;游戏是幼儿之间社会交往的最好园地;游戏是幼儿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载体。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无意识记忆为主,有意识记忆发展较迅速;形象记忆为主,词语记忆逐渐发展;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同时发展并相互作用。幼儿的记忆策略:1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基本上没有记忆策略;经指导能够运用记忆策略;主动、自觉地运用记忆策略。2幼儿后期能运

29、用的记忆策略:视觉“复述”策略;复述策略;特征定位策略。幼儿思维的发展:1特点: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性思维;逻辑思维开始萌芽。2具体形象性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a特点:可塑性、动态性;b幼儿认知发展的趋向性: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片面到比较全面;由浅入深;c自我中心现象是皮亚杰通过三座山测验发现的。d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3逻辑思维初步发展:幼儿概括能力发展(事物概念的发展;类概念的发展)幼儿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幼儿最初的推理是转导推理;对熟悉事物的简单推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幼儿自我情绪体验由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体验(愉快、愤怒)

30、向社会性情感体验(自尊、羞愧)发展。自尊是最值得重视的幼儿情绪体验,自尊是自我对个人价值的评价和体验。自尊需要得到满足,便会使儿童感到自信,体验到自我价值,从而产生积极的自我肯定。幼儿的自尊感随年龄的增长而迅速发展;幼儿期自尊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以后的情绪发展和适应性;影响儿童自尊的因素(父母的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因素)幼儿期儿童认同的发展:儿童认同的对象通常是具有较高的地位、具有权威性,有较强的能力,聪明、健壮或漂亮的人。儿童发展的第一逆反期:3-4岁童年期的学习 小学儿童学习的一般特点: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教与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小学儿童的学习逐渐转向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学

31、会学习”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学习促进小学儿童心理积极发展。儿童思维形式的发展:思维形式是指思维的逻辑形式,发展心理学研究儿童思维形式的发展是为了揭示思维发展的规律性。1概括能力发展:从对事物的外部感性特征的概括逐渐转为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概括。划分为概括能力的发展(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词语概念的发展和推理能力的发展(演绎推理的发展、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新的思维结构形式:掌握守恒(守恒及概念的掌握和概括能力的发展不再受事物的空间特点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恒等性、可逆推理和两维互补推理。自我中心表现和脱自我中心化:幼儿认知具

32、有自我中心特点;童年期处于脱自我中心阶段。4-7岁儿童具有自我中心现象,但并不是认知的主要成分;9岁以后儿童的正确认知结果占主导地位,并基本上摆脱了自我中心的影响;8岁组儿童处于脱自我中心化的转折时段。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受欢迎的儿童(特点:学习成绩好、有主见、独立活动能力强、热情、乐于助人、善于交往并易于合作)、不受欢迎的儿童(特点:具有攻击性、对人不友好、不尊重同伴,缺乏合作精神,常出一些不良主意和恶作剧)、受忽视的儿童(退缩、安静,有依赖性或顺从性,既不为同伴所喜欢,也不被同伴所讨厌。)帮助改善儿童人气特点的方式:对其直接干预;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发挥班集体的帮助作用青春发育期(

33、少年期)的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感现状之间的矛盾;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少年期记忆的发展:记忆广度达到一生中的顶峰;对各种材料记忆的成绩都达到高值。 少年期思维的发展:形式运算阶段思维的特点(特点:思维形式摆脱了具体内容的束缚、假设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抽象逻辑推理能力显著发展。 少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少年期情绪的变化:呈现动态的发展趋势。特点:烦恼增多,孤独感、压抑感增强。 少年期的自我中心性特点:独特自我、假想观众。 第二反逆期少年期。青年期 青年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个体思维中逻辑

34、成分逐渐减少,辩证成分逐渐增多。究其原因,是由于个体逐渐意识到对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观点和多种解决方法。青年期的思维发展阶段分为二元论阶段,相对性阶段,约定性阶段。辩证逻辑思维是反映客观现实发展变化的辩证法,即人们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进一步对客观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做出正确的反应。青少年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趋势:初中一年级已经开始掌握辩证逻辑思维;初中三年级处于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阶段属于重要转折期;高中阶段辩证逻辑思维已发展到趋于占优势地位。影响青少年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因素:领会和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刻性和系统性;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个体思维品质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自我概念是个体对

35、自我形象的认知,是一个人对自身的连续性和同一性的认知。对自我的认识包括三种成分:认识成分(对自己的个性品质特征和独特性的认知);情感成分(对自身品质的评价及通过自我评价而产生的自尊体验);品行成分(由认识成分和情感成分而派生出来的对自己行为的实际态度) 自我概念的特点:抽象性日益增强;具有组织性和整合性;结构更加分化。 自我概念认识水平提高的主要途径:自我探索是自我认识发展的内动力;透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通过对同龄人的认同感来认识自己。中年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中年期思维的现实性、灵活性和智慧性;中年期辩证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中年期的人格特征:结构的稳定性;成熟性;性别角色日趋整

36、合。老年期的记忆衰退的特点:老年人机械记忆衰退明显,意义记忆较机械记忆衰退为慢;再认能力表现出逐渐老化现象,但再认比回忆保持较好;识记和回忆“姓氏”最难。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由于相当多的精神障碍,目前尚不能找到器质性损害的证据,只能暂时将它们成为脑的功能性障碍。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已经放弃使用精神病(psychosis)一词,只保留精神病性(psychotic)作描述之用。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与行为异常。主要研究如何定义心理异常,心理异常的发生、种类、性质和特点、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心理异常造成的痛苦体验、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损伤。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研

37、究对象相同,但侧重点不同:变态心理学侧重研究和说明心理异常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心理异常发生、发展的影响;精神病学着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障碍的预防与康复。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1精神分析理论解释异常心理现象时的两个基本命题:心理过程主要是前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精神分析以为心灵包含有情绪、思想、欲望等作用,而思想和欲望都可以是潜意识的;认为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这是前人所没有认识到的。本我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按“道德原则”活动。行为主义的解释:巴甫洛

38、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人的异常心理现象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提出“潜能”概念,同时赋予“潜能”具有趋向完善的性质和特点,认为心理的异常是由于“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到了阻碍,是“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在焦虑”,这种“存在焦虑”就是“存在”和“责任”的冲突。由于人的根本意义是人的“存在”,所以“责任”便成为“存在”得以实现的阻碍因素。正常的心理活动所具有的功能:保障人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保障人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社会组织正常运行;保障人正常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感知

39、障碍: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知觉障碍(错觉、幻觉)幻觉是无对象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幻觉是一种很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分类:1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幻觉可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和内脏性幻觉。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是幻听、幻视次之。2按体验的来源,幻觉有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两种。3按生产的特殊条件,幻觉又有功能性幻觉、思维鸣响、心因性幻觉等。思维障碍:1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障碍。常见症状为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破裂性思维、思维不连贯、思维中断、思维插入、思维云集、病理性赘述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

40、2思维内容障碍:a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妄想的特点: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对这种不符合实际的结论坚信不移;具有自我卷入性。按妄想的主要内容,常见的种类: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特殊意义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自罪妄想;疑病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想;内在被揭露感。按照妄想的起源以及妄想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可以将妄想分为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两大类。强迫观念:又称强迫性思维,指某一种观念或概念反复地出现在患者的脑海中。强迫观念可以表现为反复回忆某些事情经过(强迫性回忆)、反复思索某些毫无意义的问题(强迫性穷思竭虑)、反复对高层建筑物的层数进行计数(强迫性计数)、总是怀疑自

41、己的行动是否正确(强迫性怀疑)、脑中总是出现一些对立的观念(强迫观念)。强迫观念常伴有强迫动作。情绪障碍 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绪障碍(情绪高涨、情绪低落、焦虑、恐怖);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绪障碍(情绪迟钝、情绪淡漠、情绪倒错)易激惹的患者很容易因为一些细小的事情而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易激惹常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意志行为障碍:意志增强;意志缺乏;意志减退;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抑制。精神运动性抑制主要表现在木僵、违拗、蜡样屈曲、缄默、被动型服从、刻板动作、模仿动作、意向倒错、作态、强迫动作。常见精神障碍心境障碍,旧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明显而持久的情绪高涨或情绪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心境改变

42、通常伴有整体活动水平的改变。其他症状大多是继发于心境和整体活动的改变,严重者可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大多有反复发作倾向,每次发病常常与应激性事件或处境有关。心境障碍临床上需要进行系统治疗,心理咨询和治疗是辅助性的,在心理咨询师临床工作中要注意鉴别和转诊。狂躁发作、抑郁发作、双相障碍、持续性心境障碍。神经症的特点:意识的心理冲突;精神痛苦;持久性;神经症妨碍着病人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应激相关障碍:又称反应性精神障碍或心因性精神障碍,是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创伤性应激障碍、适应障碍人格障碍是在个体发育

43、成长过程中,因遗传、先天以及后天不良环境因素造成的个体心理与行为的持久性的固定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偏离社会文化背景,并给个体自身带来痛苦,或贻害周围。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心理健康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心理不健康的各类状态,而不是各类异常心理状态。心理不健康的第一类型一般心理问题 需满足的条件: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冲突是常形的,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

44、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一般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环境、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心理不健康的第二类型严重心理问题 需满足的条件: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出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严重心理问

45、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较长、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心理不健康的第三类型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内心冲突是变形的。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大致有如下5个方面: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促进和维护健康的心理学问题;疾病防御和治疗中的心理学问题;疾病患者的心理学问题;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政策的制定。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情绪低落;时间感觉发生变化;精神偏离日常状态。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按对主体的影响,压力源可分为以下

46、三种类型:生物性压力源;精神性压力源;社会环境性压力源。压力的种类: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叠加性压力;破坏性压力。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恢复期;康复期。压力的适应:适应压力的过程分为警觉阶段;搏斗阶段;衰竭阶段。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知识罗杰斯将心理咨询解释为:通过与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限制性观点:心理咨询是有某些限定的职业活动。在咨询中规定的各种设置,是保证咨询成功必要的条件。咨询师的职责限制;时间上的限制;感情限制;咨询目标限制。动力学观点:心理动力学是他学说的核心内容。适应观点钟友彬中国的精神分析 认识领

47、悟疗法心理咨询的分类(按时程分类)短程心理咨询,中程心理咨询、长期心理咨询对3岁以前的婴儿来说,心理发展的最大威胁是安全感得不到满足。儿童心理障碍的内容与形式并不十分复杂,但由于儿童不能像成人那样通过丰富的语言来宣泄内心的压抑,所以心理障碍更多以行为障碍为主。儿童期的性心理咨询:性别认同、性冲动、性好奇。技能第一章 心理诊断技能初诊接待不但是为了搜集整理材料以进行诊断,同时也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开始。初诊接待中,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主要不在于解决求助者的困扰,而在于提供一个让求助者释放压抑的空间,可以在心理资讯室中自由联想,可以放心地谈论任何欲望与冲突,帮助求助者有机会深层地觉察自己,陪伴求助者一起去探索求助者的问题与困扰。心理咨询师应具备一下的条件:1能显示专业的特点;2具有保密的功能;3能提供适当宽敞安静的空间(心理咨询室的面积一般以十平方米左右为宜);4配置必需的设备(心理咨询室的设置配备原则是一切配备都应该服从于咨询,即所有的设备都是心理咨询所必需的,而不能其干扰作用。)与求助者会谈时,保持正常社交距离,保持正常的咨询位置。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心理咨询师应该在初诊接待及其他必要的时候,向求助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