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城国际大酒店商业计划书.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695920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4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星城国际大酒店商业计划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星城国际大酒店商业计划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星城国际大酒店商业计划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星城国际大酒店商业计划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星城国际大酒店商业计划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星城国际大酒店商业计划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星城国际大酒店商业计划书.doc(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商 业 计 划 书项目名称:2010年湖南省星城国际大酒店扩建项目 项目单位:星城国际大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地 址:新建西路 编制时间:二O一O年三月目 录1. 摘要11.1 项目单位11.2 法人代表21.3 市场营销21.4 营运与管理31.5 投资与财务32. 项目规划42.1 酒店位置及现状42.2 项目总体规划52.2.1 酒店大堂52.2.2 娱乐中心52.2.3 餐厅52.2.4 客房53. 汝城县环境评估63.1 自然条件63.1.1 地理位置及人力资源63.1.2 水力资源63.1.3 矿藏资源73.1.4 交通情况73.1.5 独特区位优势83.2 区域经济93.3 旅游资源

2、104. 酒店行业概况124.1 酒店业概况124.1.1 我国星级酒店数量、结构及分布124.1.2 我国星级酒店行业景气情况134.1.3 我国星级酒店经营情况144.2 酒店业经济特点154.2.1 属于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154.2.2 对经营管理的要求高154.3 酒店业发展趋势164.3.1 旅游行业整体发展趋势预测164.3.2 酒店业发展趋势预测195. 市场、竞争和项目定位215.1 汝城国际酒店市场分析预测215.1.1 汝城县旅游业基本情况215.1.2 汝城酒店基本情况215.1.3 汝城国际酒店住宿人员状况215.1.4 汝城酒店价格和出租率225.1.5 汝城

3、酒店市场预测235.2 竞争分析235.2.1 竞争对手基本情况235.2.2 SWOT分析245.2.3 竞争分析结论285.3 项目目标定位286. 发展规划306.1 总体设想306.2 公司发展战略步骤设想306.2.1 完成酒店试营业306.2.2 通过三星级认定、成为汝城县知名酒店之一317. 市场营销327.1 目标市场327.2 产品与服务327.3 定价327.4 销售渠道337.4.1 直接渠道337.4.2 间接渠道337.5 公关宣传策略337.6 初步销售策略347.6.1 客房业务347.6.2 餐饮业务357.6.3 提高回头率的措施367.7 销售激励制度368

4、. 营运和管理378.1 基本业务流程378.2 营运管理初步计划378.2.1 服务项目和基本设施安排378.2.2 建立并实施完善的质量标准398.2.3 建立并实施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398.3 机构设置418.4 人员配备418.5 管理团队428.6 遵循的标准429. 投资与财务评价439.1 项目实施计划进度439.2 投资估算439.3 收入预测439.3.1 住宿收入预测439.4 成本费用预测449.5 利润预测4510. 风险与对策分析4610.1 风险4610.1.1 客源影响带来的风险4610.1.2 人力资源风险4610.1.3 市场竞争风险4610.1.4 行业特点

5、决定的风险4610.2 对策4710.2.1 客源影响对策4710.2.2 人力资源风险对策4710.2.3 市场竞争风险对策4710.2.4 行业特点风险对策4711. 融资计划4811.1 融资资金金额、方式与用途4811.1.1 融资金额4811.1.2 融资方式4811.1.3 融资资金用途4811.2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保护4812. 结论491. 摘要1.1 项目单位星城国际大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本商业计划书建议设立的公司)将取得对汝城县三星矿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宋桥英)新建酒店正面大楼、侧面原政府招待所和后楼的租赁权20年,并按照三星级酒店标准装修并配备相应设备、设施,通过自营住宿、

6、餐饮、娱乐等取得收入并实现利润。酒店建筑总面积7782.7平方米,其中一楼大堂203.78平方米,二楼娱乐中心706.47平方米,三楼餐厅643.4平方米,客房112间。酒店将按照三星级酒店的标准管理并提供服务,通过与旅行社、会议会展公司、商业订房网站及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采用直接销售渠道和间接销售渠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销售推广,并力争成为汝城县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经济效益均位于前列的三星级酒店。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把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作为宏观调控最重要的目标,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方针和根本着力点,增加有效需求,加强薄弱环节,充分发挥内需特别

7、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 近十年,中国旅游市场也将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长,目前正是投资酒店行业的较好时机。本项目星城国际大酒店地理位置优越、配套设施健全、经营成本低廉,酒店周围同档次星级酒店只有一家,具备良好的经营和盈利条件。计划吸收外部融资,尽快使星城国际大酒店投入试营业,迅速形成住宿、餐饮、娱乐服务能力,成为汝城县酒店业中的管理先进、效益优良的知名酒店,给投资者以良好的回报。1.2 法人代表宋友雄,男,1974年出生,汝城县三星镇人,酒店管理专业,在广州从事酒店管理12年,拥有广州宏都宾馆, 广州天河宾馆贵宾楼二家酒店的股份,现任广州天河宾馆贵宾楼董事长兼总经理,兼任广州宏都宾

8、馆董事。在多年的酒店管理经营中,法人代表宋友雄先生始终坚持“诚信为本、服务至上、质量第一”的作风,具备企业家独有的胆略,丰富的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项目策划、资本运营等经验,在广州酒店行业享有较高的美誉,深受广大客户和投资者的厚爱。1.3 市场营销星城国际大酒店定位于中档商务酒店,目标市场为参加各类会议、进行公务、商务活动,外省市来汝城旅游、中途休息的人员。该酒店将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价格,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计划客房价格如下表1-1所示: 表1-1 客房价格一览表项目正面楼(新建)侧面楼(改扩建)备注标准间(42间)套间(28间)标准间(42间)旺季18024018012来年4月平季1602

9、001607、8、9、10月淡季1201601205、6、11年均价格1451901451.4 营运与管理酒店将按照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划分及评定(GB/T14308-2002)及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的标准,采用不低于三星级酒店的要求进行酒店各项服务设备(硬件)的配备;建立不低于三星级酒店要求的管理体系,制定员工手册、层级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制度、市场营销制度、物资采购制度、工作岗位说明书、工作程序说明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提供不低于三星级标准的服务。1.5 投资与财务本项目总投资为600万元。酒店营业后预计年实现总收入1314.54万元,年缴纳销售税金及附加78.88万元,取得税前

10、利润519.33万元,税后利润389.5万元,投资利润率27.33%。2. 项目规划2.1 酒店位置及现状汝城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贯穿全县南北的岳汝(岳阳至汝城)高速汝城段前期工作进展顺利,2009年7月份正式动工建设,2012年竣工后将与东西走向厦蓉高速纵横交错,形成“十字”交通高速架,至此汝城将成为湘粤赣省际交通枢纽。星城国际大酒店地处汝城县县城最繁华的中心地段,位于文化路与新建东路、新建西路的十字路口,距汝城县政府500米,汝城县委600米,附近还有汝城教育局、林业局等政府机关。星城国际大酒店前身为汝城县政府招待所,专门接待来县城参加各类会议、进行公务、商务活动

11、的政府招待所。2004年实行改制,由汝城县三星矿业有限公司招标竞得。竞得后,汝城县三星矿业有限公司着手进行改扩建,在政府招待所的右边新建了一幢酒店正面大楼,共八层,总建筑面积4834.2平方米。另外,还在侧面原政府招待所的后面新建了一幢与原政府招待所并行的后楼,使整个酒店由新建酒店正面大楼、侧面原政府招待所和侧面后楼三幢建筑构成,整体建筑面积达到7782.7平方米。2009年汝城县三星矿业有限公司因市场波动、政策调控等因素,收入大幅下降,不得不放弃原计划经营的酒店业务。而星城国际大酒店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宋友雄先生看准机遇,迅速出手购置酒店物业,准备经营该酒店,从事住宿、餐饮、KTV娱乐等业务

12、。2.2 项目总体规划2.2.1 酒店大堂新建酒店正面大楼的一楼左边店面已出卖,酒店大堂设在新建酒店正面大楼的右边,面积203.78平方米。2.2.2 娱乐中心新建酒店正面大楼的二楼作为KTV娱乐中心,设20间KTV包箱,面积706.47平方米。2.2.3 餐厅新建酒店正面大楼的三楼作为餐厅大厅,面积643.4平方米,摆放30套桌椅,承接各类大型酒宴;侧面原有招待所和侧面后楼的三楼设21间包房。菜肴以湘菜为主,以粤菜为辅,满足来自各地消费者的需求。2.2.4 客房新建酒店正面大楼四至八层均设客房,总面积3280.5平方米,每层有客房14间,床位28个,合计客房70间,床位140个。四至六层全设

13、标准客房,共42间;七至八至设豪华套房,共28间。侧面原政府招待所和侧面后楼的四层和五层都设标准客房,每层标准客房21间,床位42个,合计客房42间,床位84个。整个酒店共设客房112间,床位224个,其中标准客房84间,豪华套房28间。客房具有面积大,空间视野宽的特点,房间拟配备高档、精致家具,突出酒店的商务特点,装饰装潢强调统一中显个性,力求舒适、温馨、实用。3. 汝城县环境评估3.1 自然条件3.1.1 地理位置及人力资源汝城县位于东经1131611359,北纬25192552之间。东邻江西省崇义县,南界广东省仁化县、乐昌市,西接宜章县 ,北连资兴市、桂东县。东西长72公里,南北宽63公

14、里,总面积为2400.85平方公里。县境内多丘陵和山地,概称“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通庄园”。全县辖15个乡(其中民族乡3个),8个镇(其中少数民族聚居镇2个),309个村,共有104413户,36.1万人。汝城县历史悠久,早在东晋穆帝升平二年(358),就析晋宁县地始置汝城县。南朝称卢阳县,唐改称义昌县,五代后唐改称郴义县,宋改称桂阳县,民国2年(1913年)复称汝城县。1959年3月,汝城、桂东两县合并为汝桂县。1961年5月,汝桂分县,仍称汝城县。汝城是一个多民族的县份,境内居住有汉、瑶、畲、侗、壮、苗、土家、傈傈、彝、回、布依、黎、白、京、维吾尔、青族等27个民族。少数民族中最多人口

15、的为瑶族,占总人口的15.27%,其次为畲族,占总人口的0.24%。全县共有282种姓氏,其中以何氏人口最多,其次为朱、范、李三姓。3.1.2 水力资源汝城地处湘南边陲,山高坡陡,水力资源非常丰富,全县水能可开发量达到19.8万千瓦。在奔腾于汝城县东北部的沤江和淇江上,如珍珠般散落着宝沙、扶竹洲、九节带、万年桥、两江口等一批装机8000千瓦以上的水电站,这些电站所生产的强大电力不仅照亮了整个汝城,而且外输到了广东电网。山区的许多人们因此告别了燃薪的传统,用上了两毛八的廉价电力新能源。2007年汝城县被确定为全国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县。3.1.3 矿藏资源汝城县位于南岭北麓多金属成矿带,矿藏资源分布

16、较广,矿种较多,特别是有色金属矿十分丰富。目前已发现的矿种有铁、钨、钼、铋、铅、锑、锌、铜、铍、铀、锡、汞、硫铁、重晶石、砷、花岗石、大理石、莹石、稀土、煤、石灰石、磷、钾长石等23种。其中铁、钨、铜、稀土、钾长石、莹石矿、大理石储量较大,铁矿1.23亿吨、钨矿10万砘、钾长石80万吨、莹石矿100万吨、大理石10亿立方米。有矿床、矿点、矿化点(指成矿条件差、矿化微弱,不具工业意义的矿化现象)共95处。其中大型黑色金属矿床1处,大型有色金属矿床1处(茶山脚钨矿),中型矿床4处,小型矿床5处。现已开采的有钨、钼、铋、煤、石灰石、赤铁、铜、铅、锌、铀、莹石、硅石、稀土等。其中以钨、铁、煤、石灰石的

17、生产量最大。3.1.4 交通情况近年来,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的汝城县,充分利用独特的区域优势,举全县之力加速交通建设,全县23个乡镇实现了乡乡通水泥(油)路,310个行政村有196个通了水泥路,通达率为100%,通畅率为63.4%,106国道县城至广东桥段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将于今年底建设完工,厦蓉高速汝城段自去年启动以来,进展顺利。今年开始,该县将开展为期3年的交通建设大会战,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机遇,破除怕负债、怕负险的传统观念,拓宽融资渠道,建立促进交通建设的资金保障机制。一方面积极协调做好厦蓉高速和岳汝高速公路汝城段建设,确保2012年建成通车,完成106国道

18、县城至广东桥段二级公路改造。另一方面积极争取暖水至凉滩、濠头至大坑桥、热水至塘口、九龙至小泥冲、东岭至轮子坳等5条公路列入全省联网公路改造计划。同时,在乡乡通水泥(油)路的基础上,实现100%的行政村通水泥(油)路目标,完成省、市下达的农村客运站和招呼站建设任务。3.1.5 独特区位优势高速公路在汝城县形成“十字”交通高速架,贯穿该县南北的是岳汝(岳阳至汝城)高速公路,东西走向是厦蓉高速公路,二条高速公路纵横交错,使汝城县成为湘粤赣省际交通枢纽。2008年广东省全省生产总值35696.4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70.23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8402

19、.64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15323.59亿元,增长9.1%。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7.0%,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1.2%,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1.8%,金融保险业增长11.0%,房地产业下降4.8%,其他服务业增长13.3%。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4.1%。民营经济增加值15133.33亿元,增长9.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7588元,增长8.7%。全年进出口总额6832.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出口4040.97亿美元,增长9.4%;进口2791.64亿美元,增长5.4%。出口大于进口1249.33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04.

20、9亿美元。广东省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巨大成就,全国三分之一的外来人口在广东,而位于湘粤赣交界处的汝城县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南来北往的人员、物料等大多经过汝城县,区位优势十分明显。3.2 区域经济根据汝城县2008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24454万元,同比下降2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758万元,下降5.5%,第二产业增加值57745万元,同比下降62.4%,第三产业增加值102951万元,增长4.3%。人均生产总值为6366元,同比下降31.3%。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8.41:25.73:45.86。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增效和

21、农民增收工作有待继续加强;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经济下滑风险犹存,结构不合理和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比较突出,节能减排压力加大;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县域经济实力整体水平仍有待继续提高。旅游业蓬勃发展。全年接待旅客人数达35.37万人次,综合收入2.06亿万元,比上年增加16.9%。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08年,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8787元,比上年增加1308元,同比增长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57元,增长0.2%;农民人均纯收入1684元,同比增长3.1%,比上年增加50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97元,比上年增长7.1%,恩格尔系数为56.02%;城镇居民生活消费

22、支出5782元,同比下降8.55%,恩格尔系数为41.23%。3.3 旅游资源特色温泉旅游业的开发把汝城的自然资源这一优良存量资产摆在了助推汝城经济发展的前台。汝城温泉这一原本默默无闻、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瑰宝一经揭开就以她迷人的魅力折服了外界。在2001年之前,水温高达98摄氏度的热水镇温泉的开发仅仅是皮毛而已。2001年2月,省委书记杨正午到汝城考察时指出,“要把热水建设成为以温泉为主的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景区,在旅游开发上形成西有张家界、南有汝城温泉的格局”。此后,宁静、封闭的山村掀起了开发、建设的热浪。如今,投资近6000多万元兴建的集度假、疗养、休闲、洗浴于一体的福泉山庄和旅游商业街已经落成

23、,顺着改造一新的三热旅游公路,粤港澳游客纷至沓来,在“粤港澳后花园”的“南大门”畅游嬉戏。温泉旅游的成功开发不仅给山乡汝城带来了滚滚财源、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也让决策层坚定了走依靠打造特色产业项目,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和人民增收的切合汝城实际的发展之路。除了温泉旅游业区外,还有历史文化景区,包括濂溪书院、古城区文化走廊、白石岩、太保第、将军故居等;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景区,包括岭秀瑶族风情园、江背山、九龙江森林公园、白云仙等。旅游精品线路共有三条,分别是:一是以汝城为目的地线路,集合县内景点景区,以休闲度假为主;二是丹霞山汝城温泉汝城县城人文景区桂东井冈山炎帝陵线路,以自驾车为主,打造一条红

24、色旅游线路;三是丹霞山汝城温泉汝城县城人文景区东江湖线路,以休闲、观光为主,构筑丹霞山、汝城、东江湖旅游一体化循环圈。4. 酒店行业概况4.1 酒店业概况4.1.1 我国星级酒店数量、结构及分布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作为旅游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店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星级酒店数量和客房数量自1998年至2007年一直保持着超过10的增长率,至2007年我国星级饭店数量已经达到16900家,客房数量达接近170万间,我国近年来星级酒店的数量变化情况见下表4-1所示。表4-1 中国星级酒店的数量变化情况年份星级酒店(家)比上年增加(家)增长率(

25、%)1998324852418.451999385660817.7220006027217156.320017358133122.0820028880152220.682003983595510.75200410888105310.71200512247135912.48200614515226818.52200716900238516.43资料来源: 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从星级酒店的地区分布上,四星、五星高星级酒店酒店集中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 在其他地区,则均以二星、三星酒店为主。从星级酒店的比例来看,五星、四星高档酒店约占酒店总数量的9,三星级酒店约占酒店总数量的32,

26、一星、二星中低档酒店约占酒店的60;而从酒店客房比重来看,三星级酒店的客房比重高达近39。说明在我国酒店市场中,三星级酒店的供给最大。4.1.2 我国星级酒店行业景气情况由于酒店具有建造时间较长、供给变化有一定的滞后性,通常酒店行业具有较明显的周期性。由于我国星级酒店的供给迅速增加,我国星级酒店出租率和行业经营利润在1992年达到一个高点后,至19982000年一直处于下降过程中,酒店出租率在1998年达到52左右的低点后开始回升,酒店行业整体经营利润在经历19982001年四年连续亏损后,于2002年开始实现盈利。我国星级酒店近年来出租率和利润波动情况见图4-1。图4-1 星级酒店出租率及利

27、润波动情况-5000-4000-3000-2000-100001000200030004000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35404550556065酒店业利润(万元)出租率()资料来源: 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国际公认星级酒店盈亏平衡点经验值为酒店出租率60,我国目前星级酒店出租率刚刚超过60,还远低于1992年接近95的历史最高出租率,也明显低于香港2002年接近90的酒店出租率,从酒店出租率上开看,还有提高的空间。从星级酒店的平均房价来看,通常酒店房价上升会滞后出租率2年左右,2001年我国星级酒店平均房价达到近10年最低点(约215元)后,已经呈现缓

28、慢回升的势头,2007年已达到300多元。从酒店出租率、酒店房价、酒店经营利润情况分析,我国酒店行业目前行业景气度尚不高,但自2001年开始应当已经步入了一个正在缓慢上升的行业景气周期。4.1.3 我国星级酒店经营情况从2007年我国星级酒店的整体运行情况看,五星级酒店的出租率最高,盈利也明显集中于五星级酒店。造成高星级酒店与其他星级酒店经营效益出现差异的原因除了因高星级酒店管理水平高、服务质量好、具有国际销售网络的支持等因素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高星级酒店国有成份较少、市场化程度高,如在五星级酒店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62,而在全国星级酒店中有67是国有或集体经济成份,相当大一部分国有酒店

29、是作为政府部门、国家机关和国有大中企业的接待单位而存在,这一部分酒店缺少经营压力、市场观念淡薄、管理粗放、冗员众多,很多只能依靠主办单位的补贴维持经营,从而出现了大面积、高金额的亏损。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不同注册类型酒店出租率的差异上。根据2007年中国星级酒店统计公报显示,在星级酒店中,国有星级酒店的出租率最低,而港澳台投资的酒店出租率最高。2007年不同注册类型企业出租率情况见图4-2。59.9260.1766.868.0263.0361.94545658606264666870国有集体外商投资港澳台资联营私营图4-2 2007年不同注册类型酒店出租率情况(%)资料来源: 2007年中国星级

30、饭店统计公报4.2 酒店业经济特点4.2.1 属于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兴建星级酒店不仅需要支付土地取得成本、土建费用和各项前期费用,同时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装修和配套设施、配套设备的建设,需要的投资额很大,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同时,酒店业作为服务行业,又需要大量的服务人员,也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酒店业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资产折旧及维护费用和日常人工费用等相对固定性费用较高,企业利润对收入的敏感性很高,在出租率低于盈亏平衡点时,收入的降低将造成大额的亏损,在出租率高于盈亏平衡点时,收入的提高又会带来利润的大量增加。4.2.2 对经营管理的要求高星级酒店为给客人提供安全、舒适、方面的环境,同

31、时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在服务质量保证和监控、成本费用控制、员工管理和激励、市场分析和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建立比较成功的管理模式,由于星级酒店为客人提供的服务种类多、标准高、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员工众多,这一切都对星级酒店的经营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4.3 酒店业发展趋势4.3.1 旅游行业整体发展趋势预测酒店作为旅游业的基础设施,酒店业的发展与旅游业息息相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旅游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旅游服务总收入自1995年至2007年一直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高于GDP的增长,占GDP的比重也稳步上升。旅游的产业规模已经确立,并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的新兴支柱产业。根据

32、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07年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三大市场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3187.33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19.1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5和23.5;国内旅游人数16.10亿人次,收入7770.6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5.5和24.7;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4095.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6;旅游业总收入1095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2.6。一、入境旅游业实绩2007年,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继续稳步发展,主要统计指标同比均有所增长:入境旅游人数达13187.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5。其中:外国人2610.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6;

33、香港同胞7794.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5;澳门同胞2318.6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0;台湾同胞462.7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9。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5471.9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6。在入境过夜旅游者中,外国人2139.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2;港澳同胞2929.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8;台湾同胞402.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7。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419.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二、国内旅游业实绩2007年,我国国内旅游继续强劲增长,出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维持两位数的增长。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6.1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城镇居民6.12亿人

34、次,农村居民9.98亿人次。全国国内旅游收入7770.6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4.7。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5550.39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2220.23亿元。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482.65元,比上年增长8.O。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906.93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222.47元。各地区接待入境旅游人数统计表如下:表4-2 各地区接待入境旅游人数 单位:万人次地 區1995年2000年2004年2005年總 計其中外國人總 計其中外國人總 計其中外國人總 計其中外國人 北 京206.87166.52282.09237.96315.50268.10362.9

35、2311.62 天 津20.0616.2735.6232.1461.5955.9374.0167.46 河 北16.5013.5941.4335.9058.0753.6562.6557.39 山 西7.125.1516.5311.6629.5818.2242.1525.40 內蒙古30.0929.4639.1938.7479.9979.11100.1699.56 遼 寧26.3821.4661.2250.05108.0893.77130.20111.11 吉 林15.6114.4922.2719.1932.4027.6737.3230.68 黑龍江16.2313.9455.1750.4773.

36、2869.2882.1576.42 上 海136.79107.54181.40143.90385.45319.67444.54379.93 江 蘇76.7748.68160.9598.15306.57214.24378.30262.15 浙 江67.2736.65112.5964.75276.67177.64348.05232.92 安 徽14.297.2831.8416.7950.1031.9763.2941.06 福 建90.6422.41161.3349.75172.9062.92197.3972.36 江 西7.362.3416.315.5428.779.4037.2513.63 山

37、東45.0930.4372.3148.01119.3196.17155.11124.78 河 南21.849.1232.5018.2145.0224.1260.0534.73 湖 北27.0916.8345.0835.7461.1950.1982.5762.68 湖 南17.737.1845.4015.7955.3441.2371.9860.88 廣 東620.68122.071198.94212.851563.65377.681896.99476.53 廣 西41.8530.74122.9150.80117.5869.38147.7188.66 海 南28.715.7548.689.3730

38、.8618.3843.1926.94 重 慶 26.6119.2943.4433.8952.3941.81 四 川37.6724.5146.2019.9796.6254.65106.2868.27 貴 州13.667.7918.397.1223.107.6327.629.26 云 南59.6947.38100.1166.59110.1073.22150.2899.65 西 藏6.786.5415.0013.589.588.8812.1311.10 陝 西44.2339.7371.2858.4880.0260.9392.8474.57 甘 肅9.097.0721.3114.3423.6715.1

39、428.8517.20 青 海1.330.873.261.462.891.243.521.46 寧 夏0.370.280.780.580.700.540.820.66 新 疆20.3618.5525.6120.8431.6927.1033.1129.01资料来源:2007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配合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十一五”旅游发展将促进城乡区域统筹的旅游发展新格局。西北和西南地区,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新的战略基地。东北地区旅游业成为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接续产业。中部地区,依托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发挥河南、山西、安徽以及湖南、湖北、江西等省旅游资源和优势,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

40、支撑点。沿海地区则是我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示范地区。在海峡西岸旅游区、粤港澳旅游区、长江三角洲旅游区、环渤海旅游区、黄河中游旅游区、长江中下游自然文化旅游带、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川黔渝旅游区、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丝绸之路旅游区、东北旅游区这12个中国主要旅游区中,长三角旅游区、长江中下游自然文化旅游带应成为安徽对接的重要区域。旅游业将是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4.3.2 酒店业发展趋势预测酒店的建造由于受到经济形势、税收政策以及投资心理的影响极大,另外从酒店建造到开始营业的时间也较长,因此很难确定酒店开始营业时市场的真正需求,从而有可能造成在某地或者在某一时间对某一类型

41、的酒店供求不均衡,因此酒店盈利情况有较大的周期性。我国星级酒店数量自19982007年一直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使得酒店行业利润率迅速下降,甚至在1998年2001年连续四年出现了行业整体亏损的局面,根据我们前面对酒店行业景气度的分析,我国酒店行业目前已经走出低谷,目前已步入缓慢上升的趋势中。根据国际著名咨询公司德勤公司对2004年18月中国酒店业的调查测评,我国酒店业在2004年18月的入住率、平均房间收入这二个酒店业重要营运指标方面,不仅远高于发生“非典”的2003年,较2000年也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也充分说明我国酒店业已经走出低谷。表4-3 2004年18月中国酒店业表现入住率平均房间

42、收入至2004年8月(%)相对2003年变化(%)相对2000年变化(%)至2004年8月(元)相对2003年变化(%)相对2000年变化(%)中国所有酒店73.74155676720中国主要城市764946817618中国次要城市702993524021中国地域性城市68.52663714237资料来源:德勤“酒店业评测调查”我国酒店数量分布不平衡,三星以上酒店在京、沪、穗等一线大城市和东南沿海比重很大,在中西部地区比重较小;同时,中西部星级酒店的房价也明显低于经济发达地区,因此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市场对中西部地区星级酒店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酒店出租率和酒店价格也将得到一定的提

43、高,中西部地区酒店业将会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长。5. 市场、竞争和项目定位5.1 汝城国际酒店市场分析预测5.1.1 汝城县旅游业基本情况汝城县位于中国中部地区的最南端,依托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发挥湖南省的旅游资源和优势,成为一个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支撑点。2003年“非典”过后,汝城县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线路主要是三条:一是以汝城为目的地线路,集合县内景点景区,以休闲度假为主;二是丹霞山汝城温泉汝城县城人文景区桂东井冈山炎帝陵线路,以自驾车为主,打造一条红色旅游线路;三是丹霞山汝城温泉汝城县城人文景区东江湖线路,以休闲、观光为主,构筑丹霞山、汝城、东江湖旅游一体化循环圈。2008年全县接待旅客人数达35.37万人次,综合收入2.06亿万元,比上年增加16.9%。5.1.2 汝城酒店基本情况目前汝城县拥有酒店12家,其中三星级酒店1家,二星级酒店2家,一星级及以下酒店9家。汝城界作为湖南省最大的旅游集散地和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占全省10以上,也拥有全省最为健全的旅游服务体系。根据实地调查,汝城县在2008年旅游酒店拥有客房780间,床位1560张,很难满足35万多旅游人数的需求。5.1.3 汝城国际酒店住宿人员状况汝城县星级酒店的客人也可以分为国外游客和国内游客。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旅游局2007的抽样调查,有42的国外游客是于游览观光为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