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论文酒店管理国际化发展策略0.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708016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酒店管理论文酒店管理国际化发展策略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酒店管理论文酒店管理国际化发展策略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酒店管理论文酒店管理国际化发展策略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酒店管理论文酒店管理国际化发展策略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酒店管理论文酒店管理国际化发展策略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酒店管理论文酒店管理国际化发展策略0.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酒店管理国际化发展策略 摘要:当前,学界、业界和政界普遍关注酒店用工问题,进而关注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2011年,申报和获批的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历年最多,由此预见,酒店管理本科专业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期。在这一背景下,打破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现有僵局、办好酒店管理本科专业,是学界、业界和政界当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要办好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关键在于解放思想,在发展中不断拓宽办好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途径,以多快好省地培养出适合国内外酒店业需要的人才。关键词: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国际化;策略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作为教育部试办专业从2007年开始招生,截至2011年10月,据不完全统

2、计,中国已开出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普通本科院校约28所,其中2011年新增酒店管理本科专业院校11所;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有12个省、4个直辖市、1个自治区开出了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其他1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领域空白。特别是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如浙江和江苏,及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如云南、河南和陕西等,目前没有普通本科高校开出酒店管理本科专业。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发展如此缓慢的原因在哪里?我们认为除了受社会上的择业理念、用人理念的影响外,该专业从2007年开始试招到2011年止,在专业特色、人才定位、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学管理、学生职业思想教育等方面也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3、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有针对性地实施国际化发展策略。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首先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创新论文),要做好革新的准备;其次要与本校的办学特色和资源能力结合,紧紧围绕市场需要确定本专业的发展定位,走一条国际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再次要加强终身就业观教育。一、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定位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以国内外酒店业市场为导向,以专业为支撑,以英语为基础,以小语种为特色,通过“实践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模式反复学习与实践,实现应用型、国际化、高品质的酒店职业经理人的培养目标。坚持德智并重、产学研一体、重基础、重素质、重实践的原则,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两条教学线平行展开

4、,相辅相成。层进式地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掌握酒店管理的国际标准、流程和规范,注重学生实务操作、人际沟通、团队协作、领导力的培养,让学生走进行业,走向社会,走向世界,使培养的人才真正符合国际酒店产业发展的需求。二、国际化的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设置1.国际化的多语言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高端酒店的客人往往来自不同的国家,对工作人员的多语言能力有要求,所以,如果毕业(毕业论文)生在酒店里工作能用几种语言对客交流,将非常有竞争力,多语言能力可以成为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培养学生的多语言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点:(1)语言学习目标:听说领先。要强化学(化学论文)生酒店

5、管理职场外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引入国际上广泛认可的口语类证书。(2)语言学习方式:实训模式。语言实训学习方式基于能力本位,以酒店专业知识为背景,在模拟或真实的酒店工作环境中,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基于一定的工作过程的实践,语言学习的效果明显提高,学生学以致用。(3)语言学习过程:不能断线。语言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使用的过程,因此语言学习应该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逐步推进,不能断线。2.国际化的多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兼顾专才和通才的培养,在规范的基础上更强调特色,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结果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职业能力的养成充分以市场为先导,各课程之间内在关联紧密,形成一个逐步递进、不断

6、上升的课程系统。强调饭店硬件课程的同时,注重软件课程与之匹配,适当横向增加在酒店服务和管理工作中所需要的技术知识课程和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使学生获得专业之外的其他相关能力,确保实现国际化、应用型、高品质的酒店职业经理人的培养目标。为实现课程设置的国际化和高起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嵌入美国饭店协会(AHLA)的12门“饭店运营管理文凭课程”,该12门核心课程被全世界多所高校认可,学分互认。由12门核心课程组成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课程模块,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最优专业课程群。12门专业课程全部采用双语教学,使用国外原版全英教材。三、国际化的实践教学管理1.国际化的实践教学理念。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必

7、须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惯性思维方式,牢固确立“实践教学是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生命线”的理念,树立“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实践教学理念,在全体学生中牢固确立“学酒店管理专业必须边理论边实践,在酒店工作必须从基层做起”的理念,把基于理论支持的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放在人才培养工作的突出位置,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国际化的理论与实践紧密互动的模式。学习上海同济大学办学的成功经验,新生入学后前两个学期安排到教学酒店服务岗位实习,在实习中学习酒店基层服务岗位的服务知识,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使学生树立酒店终身职业观;第

8、3、4、5三个学期进行专业基础理论的系统学习;第6个学期针对前面3、4、5学期所学内容到酒店管理岗位实习;在取得了第1年和第6个学期的实习经历之后,在第7学期嵌入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引导学生参加国际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并为第8学期的就业做证书准备。采取“实践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的紧密互动模式,以及“服务基层管理中高级管理”的职业能力上升路径。3.国际化的实践教学载体。参照国外高水平酒店管理院校的做法,建设自己的教学酒店。教学酒店是学校教学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践教学体系的载体,也是服务师生员工、服务社会的现实资源。教学酒店也是学生零距离了解现代酒店业的职业精神、专业内涵

9、和产品品质的平台,是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通过现场消费体验,加深了解在课堂上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平台,是教师水平提高和行业水平提升的科研平台。在建设和经营过程中,三者一盘棋思想、打通使用。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教研室直接在酒店办公,专业课教师直接参与到教学酒店的管理中去,所有酒店人员都是教师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参与到实践教学当中。4.国际化的校企合作观。校企双方避免教育“近视症”,基于培养人的合作观开展深层次合作,创新合作模式。为确保学生的实习岗位逐层递进和上升,学生在校期间的校外集中实习应尽量安排在一家酒店集团,而且首选本地区的酒店集团,除学生实践外,与该酒店集团在互聘互训、科学研究、教师挂职锻炼等

10、多个领域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促进校企双方利益的实现和发展。四、国际化的师资队伍课程国际化、高起点策略有效实施的保障是要有一支达到国际化水平的师资队伍,在现有师资还不能完全达到国际化水准的情况下,办学早期采用引进来策略,将校外专家引进校内。因此在嵌入美国饭店协会12门专业核心课程时,也引进12门课程的教师团,美国饭店协会的高级教师成为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兼职教师,学校按11比例为美国饭店协会的高级教师配备助教,每门课程都有校内外两位教师与学生互动,确保教学质量,并以此加速本校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另外,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国外公派留学访学,制订教师学历职称晋升等成长助推计划,最终建成一支由高校教师、

11、企业专家、国际行业协会高级教师、外教等组成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国际化师资队伍。五、国际化的职业资格认证通过专业课程外包等形式,引进国际上影响力大的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一方面实现课程的国际接轨,让学生享受国际上优质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使学生获得国外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文凭,并以此实现职业资格认证的国际化。如美国饭店协会的职业资格认证证书,被全球12000多家国际酒店认可。六、国际化的学生就业渠道以多语言能力和多职业能力为特色的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在酒店行业就业,也可以在其他服务性行业就业;可以在非语言类岗位就业,也可以在语言类岗位就业;可以在国内就业,也可以到国外就业和留学,就业

12、渠道非常宽泛。为确保学生多就业渠道的拓展,应注重开展校企合作,实现学界与业界的紧密结合,这里所指的业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名的酒店集团,二是国际知名的饭店协会。(1)依托知名的酒店集团。与国内1家知名的酒店集团开展紧密合作,依托知名酒店集团,为学生国内实习和就业提供平台,甚至可以在软、硬件方面与知名的酒店集团实现更深层的利益共享。(2)依托国际知名的饭店协会等机构。与美国饭店协会教育学院等国际知名的饭店协会机构合作,不但可以实现课程的国际化、师资的国际化、职业资格认证的国际化,还可以实现学生就业的国际化,因为知名的饭店协会与各国著名的酒店集团和酒店企业有密切的合作关系,依托饭店协会,将能帮

13、助学生到国外就业,而且有足够数量的酒店和岗位供学生选择。七、结论本文对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国际化发展的研究有所深入,在国际化办学定位、国际化课程设置、国际化实践教学管理、国际化师资等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策略,但思考还欠深入。广大有志于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发展和建设的同行学者,可以在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体系、专业能力的培养体系、双语教学的实施策略、实践教学的有效管理、课程外包的有效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更深入具体的研究,以促进中国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发展与建设,促进中国酒店事业的繁荣。参考文献:1刘亭立.中外饭店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实证分析以康奈尔大学酒店学院和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为例J.旅游学刊,2003,(S1).2王珑.酒店人力资源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3吴磊.应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以江西蓝天学院为例J.科技广场,2010,(2).4傅生生.酒店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5杨凡.旅游饭店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尝试J.饭店世界,2011,(6):14-15.6陈家瑞.酒店人才培养之新观念J.饭店世界,2011,(6):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