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内分工 一个分析框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品内分工 一个分析框架.doc(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产品内分工:一个分析框架卢锋2004年5月28日摘要发表于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1期,第55-82页,2004年10月内容提要当代国际分工展现出一个引人瞩目特征,就是很多产品生产过程包含的不同工序和区段,被拆散分布到不同国家进行,形成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分工体系。本文提出产品内分工概念,刻画当代国际分工基本层面从产品深入到工序的特点。为此,本文比较了产品内分工概念与其它常用分工概念联系和区别,观察了产品内分工的产生背景及其在若干行业的表现,分析了工序国际分工的利益源泉和决定因素,考察了这一新分工形态过去几十年间空前发展的具体原因,初步建立了一个以产品内分工概念为中心的分析框架。笔者认为,这
2、一分析框架对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等不同领域研究具有认识价值,对解释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当代开放成长的内在机理具有启示意义。内容目录前言1产品内分工的概念1-1 引言:一幅壁画提示的历史变迁1-2 产品内分工的概念1-3 产品内分工的元结构1-4 与其它分工概念的关系1-4-1产品内分工与社会/技术分工1-4-2产品内分工与横向/纵向分工1-4-3产品内分工与企业内/企业间分工1-4-4产品内分工与行业间/行业内分工1-5、研究成果和现存局限1-5-1研究文献简要述评1-5-2基本理论构架反应滞后1-5-3本文研究目标1-6简短的结语2发生背景和部门表现2-1产生背景和发展机制
3、2-2服装业产品内分工2-2-1产生和发展概况2-2-2与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关系2-2-3服装业分工链主导角色2-2-4发展中国家企业定位及演变2-3汽车业产品内分工2-3-1产生和发展概况2-3-2分工体系的结构特点2-4电子行业的产品内分工2-4-1产生和发展概况2-4-2分工体系的结构特点2-5当代产品内分工特点和影响3产品内分工基础和决定因素3-1比较优势与产品内分工3-2规模经济与产品内分工3-3产品内分工强度的决定因素4当代产品内分工发展的原因4-1远洋运输成本下降4-2航空运输成本下降4-3信息交流成本下降4-4技术进步的其它影响4-5贸易自由化改革影响4-6发达国家鼓励加工贸易政
4、策4-7发展中国家鼓励出口加工政策4-8简短的结语5总结和评论论文图形引用文献产品内分工:一个分析框架 本文初步思路形成及英文文献收集,得益于笔者2003年2-8月访问哈佛大学期间所做工作。感谢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资助、Anthony Saich教授的邀请以及该机构工作人员的帮助。在哈佛访问期间收集研究文献和资料的便利高效,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中文报告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雷蕾、彭凯翔、曾建等同学参与了部分问题讨论,韩晓亚、谢亚、邢兆鹏、黄燕萍、韦志超、任丽达、胡蛟、陈淼等同学参与了某些相关问题资料收集整理工作,邱胜科同学帮助翻译和校对了部分英文技术名词,笔者对他们的帮助表示感谢。笔者独自承担本
5、文在分析观点和资料运用上可能发生的错误。过去40多年世界经济格局的最重要变动,是经济全球化浪潮不断推进,并在贸易、投资、人员跨国流动等不同侧面展现出与历史时期全球化迥然不同的当代特征。从经济分析原理看,分工是经济联系的基础,经济全球化推进必然伴随国际分工深化。经济史演变大势也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度政策的演变,拓展了国家和经济体之间分工联系的可能性空间;分工深化和贸易扩张,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在生生不已的互动作用下,推动国际经济联系深化和全球化进程。如果说分工推进国际经济联系是普遍规律,那么什么分工类型过去几十年得到最快速发展?什么贸易形态获得最长足进步?如果说当代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通
6、过促进分工交换而推动了全球化进程,这一进程又反转推动技术进步和制度演变,那么这一互动关系的具体实现机制和原理是什么?一句话,与早先国际经济联系深化的历史经验相比较,推动新一波全球化的国际分工形态特征是什么?不难发现,与历史时期主要以产品为基本对象的国际分工形态相比,当代国际分工的一个引人瞩目特征,就是某个产品生产过程包含的不同工序和区段,被拆散后在空间上分布和展开到不同国家去进行,形成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分工体系。我们将看到,过去几十年间,这类以工序、区段为对象的国际分工现象,在计算机、家用电器、汽车、服装玩具、机械产品等诸多制造业部门获得了相当普遍发展。甚至过去传统认为是不可贸易的劳务
7、产品,比较晚近时期也出现程度不等的具有工序分工性质的新型国际分工方式。本文尝试用产品内分工概念来刻画这类新型国际分工现象。产品内分工是区分传统行业间和行业内分工的一种新型国际分工类型,基本涵义是指产品生产过程包含的不同工序或区段,在空间上分散化地展开到不同国家和经济体进行。本文将尝试系统讨论当代产品内分工的行业表现、发生原理、决定因素和发展动因等问题,围绕这一新概念建立一个分析框架,作为观察经济全球化以及当代经济发展现象的一个认识工具。本文试图说明,产品内分工代表的新型国际分工生产方式,是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关键解释变量。当代生产分工深入到区段工序层面,极大地拓展了国际分工的范围、潜力和深度,开辟
8、了生产率提升和经济增长的新源泉。采用产品内分工方式组织生产,特定产品生产过程的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在不同国家之间多次流通,构成过去几十年贸易增长速度显著高于GDP增长的重要原因。当代国际资本和其它要素流动层面特点,也体现出与产品内分工的互动联系。本文还将讨论,产品内分工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产品内分工为发达国家利用全球经济调整结构提供了便利。在工序层面依据比较优势对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加以重新布局和改组,有利于发达国家在利益摩擦较小的前提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谋求经济持续增长,并推进各国间经济联系和全球化进程。更有意义的是,新分工环境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简单加工区段,在符
9、合比较优势原理基础上融入国际经济系统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同时也给它们通过在不同工序区段构成的国际分工价值链上攀升,提供了持续发展的现实可能性。产品内分工为开放成长提供了新的现实条件,使一批又一批发展中国家成为当代全球化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获利者。对产品内分工不同方面表现,不同学科已有很多研究。如管理学对“供应链”、“价值链”、“外包”、“代工”、“竞合关系”等问题研究,为揭示新分工类型与管理实践联系,提供了大量分析素材和观点;国际经济学对国际生产系统、分散化生产、垂直分工等问题研究,也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分析文献。然而,现有相关研究,或采取个别案例分析形式,或侧重考察对象某个侧面内容,对这一历史
10、性演变所包含变量跨越不同领域的表现及其相互联系,还缺少综合系统的考察。经济学文献对这类现象分析成果,尚未在相关教科书介绍的基本理论层面得到应有反应。总起来看,经济学对当代产品内分工及其意义的认识,与经济现实发展还有明显差距。提出产品内分工分析框架,有助于系统梳理这一主题涉及的基本变量及其内在联系,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评估这类演进的历史和理论意义。另外,有关这一问题现有研究成果,大都以英文文献发表,本文讨论在引起国内学术界更多重视方面,也希望起到一点抛砖引玉作用。全文分五节。第1节提出产品内分工和贸易的概念,评论有关研究文献;第2节观察当代产品内分工产生历史背景及其在若干行业表现;第3节考察产品内
11、分工的经济合理性基础和决定因素;第4节从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两方面分析当代产品内分工拓展深化的根源;第5节总结全文并简略讨论产品内分工概念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产品内分工的概念1-1引言:一幅壁画提示的历史变迁美国“底特律艺术院(the Detroit Institute of Arts)”的大厅四壁,展示了墨西哥著名艺术家Diego Rivera于20世纪30年代初所作的壁画。这组壁画以工业化历史为主题,其中南北墙壁画展示了当年福特River Rouge汽车制造厂详细情形。福特旗下这一巨型汽车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工业厂区,在推进美国汽车普及进程中具有标志性地位。艺术内涵之外,这幅壁画还有一个经济
12、史意义上的认识价值:它表现出汽车业在福特时代鼎盛时期,产品生产活动在空间上高度收敛和集中的特征。“那个时代,福特几乎完全控制了(汽车)生产和制造的原料和其它手段的来源和运输。如矿石和煤炭原料从大湖附近矿山水运而来,然后通过热处理(heating)、仿形(modeling)、铣削(milling)、冲压(stamping)、焊接(welding)、抛光(buffing)、喷漆(painting)和总装(assembly)等数百种工艺过程,最终在这里被转换为汽车”(Downs, 1999, 第27页)。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点评说:福特Rouge工厂“在一端吃进焦炭和矿石,在另一端吐出客座轿车(Krug
13、man,1995)”。然而这种在空间一点自成体系的汽车生产方式,在20世纪后半期经历了革命性变化。大约在福特厂壁画创作半个世纪后,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份描述世界汽车行业后起之秀以丰田(Toyota)为代表的日本汽车生产方式的专题报告。该报告用“多层次生产方式(multi-layered production system)”概括日本汽车丰田生产方式特点,参与企业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每一种款式的汽车生产过程“估计第一个层次参与企业有171个,第二个层次参与企业有4700个,第三个层次有31600个企业参与(Sheard, 1983, 30页)”。图1-1表示了这一生产分工结构。以高度发达的企业间分工体
14、系为特征的丰田生产方式,与早年福特生产方式高度空间集中和内部一体化结构大异其趣。虽然上个世纪70-80年代之交,丰田生产体系企业绝大部分还集中分布在国内工业集中区 主要在“the core urban and industrial regions of Southern Kanto and the Nagoyo region”(Sheard, 1983, 56页).,80年代日本汽车已经大量从国外采购部件,开始把空间分散的生产分工体系扩展到国外,到1986年日本已在七个东亚国家发展了256个部件供应商(Hill, 1989, 472页)。就生产分工链条向海外延伸来说,美国汽车厂商实际动手更早。
15、随着加拿大-美国汽车同盟(Canada-US auto pact)在60年代中期签署实施,包括福特在内的美国重要汽车厂商,逐步实施以生产体系国际化为内容之一的重组过程。到80年代早期,伴随“世界汽车”战略(“world car”strategy)实施,美国和日本汽车业都开始了大规模的国际化生产过程。这个故事提示了20世纪汽车生产方式的一个重要变动:早期生产方式具有产品生产过程在空间分布上高度集中特点,20世纪后半期变化趋势,则是生产过程包含的不同工序和区段逐步被拆散,并分布到国内不同区域或不同国家进行。这一变动趋势并非仅限于福特这一特殊厂商或汽车这一特殊产品。下一节对不同部门经验证据的考察表明
16、,它是过去30-40年间全球生产体系转变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图1-1、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汽车生产分工结构第三层(数以万计企业)第二层(数以千计企业)第一层(数以百计企业)最终组装最重要组件、发动机、汽车组装基本原料供应:钢材、塑料、铝、橡胶等工程性服务、模具和机器:大型框架体、机器人发动机、汽车组装次级组装座位、仪表盘等汽车部件刹车、离合器、轮胎、电池等工程服务和模具车体局部、小模具单个部件刹车柄、螺丝工程性服务和模具金属模压、热处理从属层次和企业数资料来源:Sheard, 1983, 30页1-2产品内分工的概念本文用产品内分工概念刻画这一新型国际分工特点。“产品内分工(Intra-pro
17、duct specialization)”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国际化过程或展开结构,其核心内涵是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工序或区段通过空间分散化展开成跨区或跨国性的生产链条或体系,因而有越来越多国家参与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环节或区段的生产或供应活动。上述定义包含了几个需要进一步讨论的子概念。首先是如何理解“产品”?“产品”的一般含义,指社会经济系统在一定时期产出的具有某种或多种经济功能的物品和劳务。依据研究产品内分工现象特定需要,我们把产品区分为一级产品和二级产品。一级产品(product of the first order)是能独立发挥某种消费和生产功能的物品。一级产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家庭、政府
18、和NGO等不同主体能够直接消费利用的最终产品“Finished goods are the completed goods that available for sale to customers” Business: The Ultimate Resource (商务辞典) 1245页, 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另一类是厂商之间提供的机器、设备等资本品。二级产品(product of the second order)在自身形态上不具备独立的消费和生产功能,但是通过组装、连接或加工等程序,以原生或转换形态构成一级产品的特定组成部分。二级产品也可以分为两个子类:一类是零件、部件、配件、子系统
19、组件或模块等通常称为中间产品的物品,本文统称为零件类二级产品(product of the second order in form of parts);另一类是原料如棉花、木材、化纤、钢材和其它金属等等,统称为原料类二级产品(product of the second order in form of raw materials)。不少零件类二级产品如汽车发动机等,生产过程本身是一系列工序和区段分工的结果,这类分工链如果在国际范围内展开,也可以用产品内分工框架来分析。原料类二级产品内部通常包含很多工序组合,这些工序间可能发生国际分工;另一方面,原料生产过程与下游加工过程合在一起,有可能构成跨
20、行业的产品内分工。例如,近代出现的西欧较早工业化国家,从国外进口棉花等原料,加工成纺织品出口,就具有跨行业国际产品内分工特点。不同层面和领域的产品内分工,具有各自经济意义,可以进行专门研究。本文侧重讨论一级产品生产过程的工序国际分工现象,除非特别说明,后面所用产品内分工概念涉及的“产品”具有上述定义内涵。其次是如何理解“生产过程”?微观经济学用生产函数描述生产活动,把生产过程归结为投入产出关系。本文对生产活动或投入产出关系,采用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方式。狭义理解与管理学的标准定义比较接近:“生产又称制造,指创造一个产品的工序和技术总和”“Production is the processes a
21、nd techniques used in making a product, also known manufacturing” Business: The Ultimate Resource (商务辞典) p, 1315, 中信出版社,2003年。;因而生产过程包含若干加工工序和活动区段连接而成的过程,如纺织服装产品生产过程,包含纺纱、织布、印染、裁剪、缝纫等主要工序,其中又通常要经过更为细分的程序化操作或次生工序。对生产过程这一狭义理解,与日常语言中工业或加工制造业生产比较吻合。考虑到当代企业生产和经营实践的实际变动情况,对生产过程的广义理解,包含产品设计、制造、流通并最后达到消费对象的
22、整个流程,即包含现代管理学供应链概念所涵盖的经济活动。广义理解与狭义界定相比有两点区别。第一是活动链条拉长,包括上游研发设计和下游流通营销等活动。二是把品牌创新和维护活动,也作为广义生产活动的一个环节。从实际企业管理实践看,品牌经营活动并非局限于生产活动或供应链的某个环节,但是为便于在产品内分工框架下研究其经济含义,我们假定它属于与终端消费者最为接近的营销阶段的特定环节或工序。当代管理学用“供应链”和“价值流”概念,表示“从原料到最终用户”整个过程的产品供应过程,以及参与这一过程的不同类型厂商之间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联系“Lean manufacturing is based on managi
23、ng the product value stream from raw materials to end customer, rather than focusing on managing separate assets and firms”. “Supply chain is the network of manufacturers, wholesalers, distributors, and retailers, who turn raw materials into finished goods and services and deliver them to consumers.
24、 Supply chain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seen as integrated entities, and clos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ganization throughout the chain can br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reduce costs, and help to maintain a loyal customer base”. Business :The ultimate resource (商务辞典),.183、1345页, 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本文广义生产过程
25、与这类理解大体适应。本文对产品内分工现象研究,主要利用狭义生产过程定义,但是在分析某些国际生产分工现象时,也会采用广义定义。再次是国家概念。沿用国际经济贸关系和国际经济学研究领域的通常理解,产品内分工定义中涉及的“国家”,指对边境货物、人员和其它要素流动采取限制性措施的某种关税独立区域,类似于WTO成员国条件,因而与外交和国际政治关系中国家概念有本质区别。它可以是一个具有完整主权含义的幅员辽阔大国,也可以是象香港这样规模较小、属于中国特别行政区的独立关税体。最后要说明,依据分工外延空间范围界限不同,存在两种产品内分工类型。一类是国内产品内分工,表示特定产品不同工序或区段在一国内部的不同区域空间
26、分散化。例如前面提到的日本汽车制造在上个世纪80年代前期,分工体系参与厂商分布主要在日本几大工业聚集区,属于国内产品内分工。另一种是国际间的产品内分工,即特定产品不同工序或区段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空间分散化,如目前日本和欧美主要汽车生产国上下游部件供应和组装,形成发达的国际网络,属于国际产品内分工。国内产品内分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例如,从发展顺序上看,由于一国内部运输成本和其它交易成本较低,国内产品内分工有可能比国际产品内分工发展较早。另外,即便在当今国际产品内分工高度发达背景下,国内产品内分工及其派生现象如聚集现象,仍具有极为重要的经济作用。,然而本文集中讨论国际产品内分工。后文除非有特殊说明,
27、产品内分工一般指生产工序国际间分工。1-3产品内分工的元结构把特定产品生产过程分解为若干工序或环节来完成,是技术分工(technical specialization)的基本含义。技术分工的出现和发展,既是技术和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标志,也是人类经济活动效率提升的泉源。技术分工导致产品生产分解为不同工序,这些工序活动的空间分布或展开可采取三种形态。第一是在某个空间点上完成,极端而言如某个工厂内部完成特定产品生产过程包含的所有工序。第二是在一国内部不同地点或区域完成,对应本文理解的国内产品内分工类型。第三是在不同国家完成,构成国际产品内分工即本文着重讨论的分工形态。我们通过与特定空间点上完成所有工序
28、的分工形态相比较,来考察产品内分工的元结构(generic structure)。在特定空间点上完成所有工序分工,表现为一个工厂内部完成产品工序间分工,研究人员把这类工厂称为“全能工厂”(盛洪,1994,69页)。虽然斯密的扣针生产过程,或者福特早年汽车生产过程,不一定完全符合全能工厂的生产工序百分之百内置化要求,但在相当大程度上体现了这类分工系统的特点。工厂内分工在特定空间点上,通过车间(或分厂)和班组(或工段)之间展开的生产分工来实现。图1-2的上幅部分表示工厂内分工的简单结构,假设产品组装前的生产活动,通过各自包含两个班组的两个车间之间共四个工序环节的分工协作完成,最后在组装工序完成产品
29、狭义生产过程。推而广之理解,工厂内分工可能包含N*M+1个工序的分工,这类分工的元结构可由图1-2的下幅部分表示。图1-2、工厂内分工的元结构工厂内分工的简单结构21工序1-1工序2-1最终(组装)成品车间(分厂)2班组(工段)1在车间、班组间实现的生产分工工序1-2工序2-2(N*M)个非最终组装工序在特定工厂内实现的生产分工工厂内分工的元结构最终(组装)成品产品内分工把不同工序散布到不同国家,表现为国际分工的生产方式。图1-3表示了这类分工形态基本特点。上幅部分表示产品内分工一个假设的简单展开结构,其中生产过程通过五个国家参与的五个工序国际分工来完成。更为一般地理解,产品内分工可能包含N*
30、M+1个工序和国家之间分工,这类分工元结构可由图1-3的下幅部分表示。1-4与其它分工概念的关系长期以来,经济学和其它学科对分工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提炼发展出描述分析各种分工类型和现象的不同概念组合。如产业和贸易研究经常利用横向和纵向分工二分法概念,产业组织理论重视企业间分工和企业内分工的区分,国际贸易理论考察行业间分工(贸易)和行业内分工(贸易)等。提出产品内分工概念,需要考察它与已有分工概念之间联系和区别。1-4-1产品内分工与社会/技术分工社会分工(social specialization)指劳动等生产要素分配到社会不同行业、部门、职业所进行的分工。最早发生的社会分工是社会历史学家观察
31、到的人类行业和部门大分工:如农业和畜牧业分工,手工业与农业分工,商业从手工业和农业中分离发生的分工。目前存在的种类繁多的行业和部门,可以看作是这类分工过程扩大和深化的产物。在各个部门内部,伴随着产品种类多样化,经济活动进行更细致复杂的分工。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社会劳动者依据各自从事的行业、部门及其产品特点,进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劳动和职业分工。图1-3、产品内分工的元结构国家5国家2国家1国家4国家3产品内分工的简单结构工序1-1工序2-1工序1-2工序2-2最终(组装)成品在国际范围内实现的生产分工在(N*M)+1个国家之间实现的生产分工产品内分工的元结构最终(组装)成品(N*M)个非最
32、终组装工序技术分工(technical specialization)指特定产品的生产任务被分解为不同步骤去完成。它可以在某个空间点如特定工厂内实现。斯密说明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一国财富水平的决定意义在“国富论”的“序言及全书设计”中,斯密针对重商主义把货币和贵金属看作是财富源泉的正统理论观点,首先阐述了他对财富即社会经济“文明繁荣”程度的全新的革命性理解。他认为一国财富取决于经济中劳动力提供的产品总量,即自己生产的物品和用自产物品交换来的物品总和相当于消费人数的比例,因而实际取决于生产率和交换效率高低。他进一步指出,这一比例由两点因素决定:一是一国国民运用劳动熟练程度、技巧述评和判断力,二
33、是从事有用劳动和不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比例。其中第一点尤为重要,第二点相对次要(斯密,1880,上卷1页)。,他所观察的扣针制造加工过程发生的细致分工,是技术分工的经典事例。上面提到的早期福特River Rouge汽车制造厂内部数以百道工序分工,也是技术分工事例。产品工序可分解性不断上升,技术分工程度也随之提升,构成技术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趋势。如果这类工序分工,被分散到不同空间区位甚至不同国家去进行,就进入到本文研究的产品内分工领域。因而,概略地说,社会分工是不同行业、部门、产品的分工,技术分工是特定产品生产过程分解为不同工序和区段的分工,产品内分工则是特定产品的不同工序和区段分配到不同国家完
34、成所展开的分工。社会分工是技术分工的前提,技术分工是产品内分工的前提,产品内分工是技术分工的一种特殊形态。产品内分工一定要有技术分工,但是技术分工不一定通过产品内分工形态实现。1-4-2产品内分工与横向/纵向分工当代国际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中,更常用的分工类型区别方法,是把分工划分为横向和纵向分工(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pecialization)。如果把原料作为起点和最终消费者作为终点的整个供应链或价值流看作是生产制造过程,那么在其中不同生产深度的阶段或层面之间进行的分工是纵向分工,在相同或类似生产深度的阶段或层面上进行的分工是横向分工。经济学分析强调生产要素比例和
35、相对价格对分工的作用,因而有时又把需要不同要素投入比例的生产工序之间分工看作是纵向分工,把需要类似要素投入比例的生产工序之间的分工看作是横向分工。产品内分工既可以通过纵向延伸方式来建构,也可以通过横向扩展方式来实现,因而包含了纵向和横向分工两种形态。例如,前面提到日本汽车多层次分工系统,其中三个层次的上下联系是纵向分工,每一个层面的诸多厂商分工合作,则是横向分工。在图1-3表示的简单结构中,工序1-1与1-2或工序2-1与2-2之间的分工属于纵向分工,而工序1-1与2-1或工序1-2与2-2之间的分工属于横向分工。1-4-3产品内分工与企业内/企业间分工产品内分工既可以通过企业内包括同属于某个
36、厂商分布在不同国家的附属企业之间分工的方式来达到,也可以通过分布在不同国家的独立的厂商之间的联系来完成,因而同时包含了企业间和企业内分工(inter-firm specialization and intra-firm specialization)两种形态。企业内部实现产品内分工至少有两种形态。一种是通过国外直接投资,把某些生产环节转移到国外子公司或附属企业进行生产,国内仍然保留部分工序和区段,形成产品内分工构架。另一种是通过并购国外某些企业,从事特定环节和工序生产,形成产品内分工。企业内分工的共同特点,是通过一个母公司资产控制手段,协调产品生产过程的运转。企业间实现的产品内分工,依托市场机
37、制来实现其内在协调要求。“代工或原始设备制造(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是这类分工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代工”具体定义存在不同的理解Porter (1985, p. 242) 把OEM厂商理解为“把某个产品组合进它们产品然后再转卖给其它企业”。Zysman and Schwartz (1998)认为,OEM是一种合同制造商,它们被当地企业家或政府建立来实施生产一系列由跨国公司最终产品定义的部件和子系统。这些企业不断努力通过向后或向前拓展延伸它们在生产链中特定生产区段。Feenstra (1998) 注意到“进口国厂商把采购的很多产品贴上自身品牌出售
38、,外国承担制造过程并把产品销售给西方国家品牌商的厂商就是OEM企业,这类生产安排在80年代起飞”。Gereffi, Gary (1999)列举了OEM特点:“供应商依据买方设计制造产品;产品利用买方品牌出售;供货商和采购商是独立的企业;供货商对流通过程缺少控制。Sturgeon (2002, p 453)认为“OEM合同是美国企业对产品定义失去控制后,退而把它们品牌名称贴附在日本企业定义和制造的产品上”。,但基本含义是发达国家品牌商按照一定设计要求向国外制造商下定单,后者依照产品设计要求自行生产,或者把生产过程进一步分解为不同环节,分包给不同企业,产品完成后加贴发包企业品牌出售。通过这类过程实
39、现的产品内分工,有时有称为“贴牌”生产。有些场合,由于代工企业对上游工序参与能力增强等原因,可能逐步承担产品设计环节的某些广义生产工序,但是品牌仍被另外企业所掌握,仍具有贴牌生产特点。通过承担加工和产品设计来参与产品内分工的企业称为“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企业”。企业间产品内分工,凭借市场机制来实现其相互间协调,但这类协调手段较多采用相对稳定但又不同于企业内控制的网络方式来实现,因而与经典的科斯型市场协调方式存在某种区别。换言之,产品内分工所派生的频繁经济交往,使交易成本降低对实现其有效运转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强调降低交易成本的动机和努力,没有象经典企业
40、组织理论预测得那样,实际导向资产控制和企业内协调,而是在很多场合出现了介于科斯型企业间和企业内协调的中间形态,突显出网络联系对协调市场活动的重要性,并使网络因素成为当代企业竞争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1-4-4产品内分工与行业间/行业内分工行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和行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是国际经济学理论分析的两类基本贸易类型,前者主要由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原理来解释,后者主要由规模经济因素来说明。从分工和贸易之间表里对称关系看,两种标准贸易形态背后实际上暗含或设定了两种分工形态:行业间分工(inter-industry specializ
41、ation)是由要素结构和相对价格差异决定的国际分工,行业内分工(intra-industry specialization)则主要是由规模经济派生的国际分工。下面将说明,标准贸易理论大都研究最终产品 正如研究人员观察的,“In the standard 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in which production is not taken as decomposable. Trade is assumed to consist of goods which have been produced in their entirety in
42、the country of origin. What if production were decomposable and what if components possessed varying factor intensities? Would there be ground for pushing specialization beyond the level of products to their constituent parts or activities? Would there be grounds for 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 (
43、Arndt, 1997, p, 73).。它们暗含一个基本假定,就是所有产品都在特定国家内部生产,因而没有考虑产品生产过程发生工序和区段国际分工的可能性。本文讨论的产品内分工,虽然在语义上似乎应当包含在行业内分工的范围以内,但是鉴于国际贸易理论对行业内贸易和分工概念的标准理解,产品内分工与行业内分工含义存在本质区别。图1-4说明产品内分工与标准国际贸易理论上述两种分工的关系。圆圈(A)表示经典的斯密/李嘉图类型的行业间分工。圆圈(C)表示本文讨论的以生产工序和区段为基本对象的产品内分工。圆圈(A)和(C)的交叉区域(B)表示在概念上同属于两类分工的活动,如甲国从乙国进口农产品原料,加工为制成品
44、后在本国销售或销往到第三国这类传统国际分工贸易形态,同时具有行业间和产品内的两重分工性质。圆圈(D)表示新贸易理论模型所假设的行业内贸易分工类型,即一个行业内部不同种类的最终产品,由不同国家独立生产并相互交换。新贸易理论分析的行业内分工贸易,有的理论模型在技术上简练精彩,但是从经验事实观察角度看,能够被这类概念解释的分工贸易对象比较少见,因而用一个较小圆圈表示。特定行业内部发生的分工贸易活动,实际大都是本文尝试概括的产品内分工,而不是新贸易所设定的行业内分工。图1-4、产品内分工与行业间/行业内分工的关系1-5、研究成果和现存局限观察学术界对产品内分工问题的研究状况,可以形成两点判断:一是对产
45、品内分工在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经济发展等不同领域的表现,研究人员从不同学科角度进行了很多考察和分析,提供了不少研究成果和素材资料。二是标准国际贸易教科书(或国际经济学的国际贸易部分)所介绍的理论模型,仍普遍采取对产品和工序不加区分的分析立场,说明这一当代重大分工现象尚未在经济学基本理论构架层面得到应有重视和反应。本节首先介绍和评论已有文献,然后观察国际贸易理论进展、构架及其在反应产品内分工现象方面的滞后性,最后进一步说明本文研究重点和目标。1-5-1研究文献简要述评60年代后半期国际贸易出现一个新动向,即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出口大幅度上升,Helleiner(1973)敏锐地观察到这类出口产品主要
46、与纵向一体化国际制造业的劳动密集型专门环节相联系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ized labor-intensive activities of process within vertically integrated international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Helleiner, 1973)”.,该文观察分析的现象,实际是产品内分工早期形态和表现。Finger (1975) 研究美国60年代出现的“海外组装操作(offshore assembly operation)”,也是产品内分工的早期表现。Dixit and Gross
47、man(1982)建立一个理论模型,考察多区段生产系统如何在不同国家分配工序区段,并分析关税等政策变动对这类国际分工影响。Jones and Kierzkowski(1990)把“把生产过程分离开来并散布到不同空间区位”的分工形态称为“零散化生产(fragmented production)”,该研究强调了服务活动对于展开产品内分工的重要性,并指出两个因素推动生产过程分散化进程,一是比较优势因素,二是规模报酬递增因素。Arndt(1997)利用国际贸易常规分析技术,对全球外包和转包等产品内分工现象影响进行了研究。该论文对这一国际分工现象提出不同表述,包括全球外包(global sourcing
48、),海外外包(offshore sourcing),转包(sub-contracting),产品内分工(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等。Jones and Kierzkowski (1990)和Arndt(1997)论文,与其它部分相关研究汇集到一起,后来以“零散化世界经济的新生产形态”为题的论文集发表(Ardnt and Kierzkowski,2001)。对产品内分工问题研究文献增多,是国际经济学等学科领域近年一个动向。Feenstra(1998)把产品内分工称为“全球经济生产非一体化(dis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in the global economy)”,他引用其它研究成果,用不同贸易指标度量了这一生产方式拓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