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及其实施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效教学及其实施策略.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效教学及其实施策略文 喆一、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有效教学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从上个世纪后半叶以来,由美国开始,又不断有人提出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并随之而形成了若干以“有效”为热点的讨论话题,诸如“有效学校”、“有效课堂”、“有效评价”等等。这种本质上是对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讨论,与现代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有关。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改革诉求,有效教学问题的再次提出,反映了传统的学校教育体制与机制,面对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实现自身转型与完善的努力,也反映了传统学校教育的目标与策略正面临着巨大的调整压力。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当代学校教育传统体制机制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随着教育权
2、利的普及,大量非传统教育对象涌入各级各类学校,所谓“生源质量下降”成为世界性议题,那些建立在“精英教育”实践基础上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策略等,或者效度降低,或者走向失效;第二,二战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三个世界划分及经济分工的明确化,发达国家各阶层成员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缓解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压力,弱化了“以读书求发展”的社会功能,从而导致了带有普遍性的学生学业水平下降和学习动力下滑;第三、信息技术与当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促成了世界性的,至少是发达国家民众的生活方式的丰富化,大众传媒的空前普及与信息诱惑,刺激了儿童少年多样的生活追求,分散了他们的精力,向“苦读”的传统发出挑战,为“努力文化”
3、的延续营造障碍;第四,网络技术的普及,多种媒体间的市场竞争,使人类文化成果的传播更加快捷方便。各种文化快餐,为不求“甚解”的受众,提供获取一般文化修养的“成功”、捷径(例如所谓的“XX替大家读书”的“评述”、“聊天”的方式,以视频为主的知识介绍方式,等等),于是,一方面减轻了学校教育在传承文化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学习者通过学校教育来求知的动力。当然,随着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现代社会也为学校改革教育途径与方法,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可能的机遇与方法、工具。正是从这一双重意义上说,有效教学才不但成为在一定程度上可解的改革诉求,并因而成为当代世界性的教育研究的重点
4、课题。二、实际上,由于世界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存在诸多差异,发达国家教育界提出的“有效教学”问题,也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例如,美国学者玛扎诺等人在其所著的有效课堂提高学生成绩的实用策略一书中,实际上把“有效”定义在“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其建立在归纳少则21个,多则1251个原始研究个数基础上的“影响学生成绩的教学指导策略”,则包括“鉴别相似性和相异性”、“总结和笔记”、“提倡努力和给予认可”、“家庭作业和练习”、“非语言表征”、“合作学习”、“建立目标和提供反馈”、“产生假设和检验假设”以及“问题、线索和先行组织者”等九项,而其中的“鉴别相似性和相异性”、“总结和笔记”、“家庭作业
5、和练习”等几项,在中国似乎是尽人皆知的常识性要求,在美国却要由学者郑重其事地进行实证研究,才因其确实可以提升学生的成绩而为社会所接受。由此可见,由于文化背景不同,社会与家庭对学校教育的认识与需求不同,所谓的“有效教学”,不同国家地区其实也有不同的理解。就中国当前的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阶段而言,由于“考试领导教育”、“知识改变命运”还有较大的实际效应,对大多数中国中小学而言,在考试过多,考试和作业、练习压力过大,学生身心负担过重的条件下,中小学生多数是能够掌握基础知识的,所以,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并不以或主要不以一般地提升学生学业成绩为主要难题。对中国教师而言,最大的难题,是过多的重复性考试与练习损害
6、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学习兴趣,是在确保学生取得较好学业成绩的同时,可否减少对他们的“时空占领”,可否让他们有机会、有余力去追求主动而多样的个人发展?从这个角度说,美国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有效”,主要是“有效果”,是达成基本的教学目标;中国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有效”,除了“有效果”之外,还包括“有效用”和“有效率”,对相当一批中小学校而言,重点也在“有效用”或“有效率”上。三、主张当代中国基础教育的有效教学包含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三层意思。亦即主张今天中国的基础教育,一要追求教学基本目标的达成度,要努力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能力,要促成学生在基本方法与态度上的有效转变。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学校教育的根本
7、目标,是促成学生掌握“以学习求发展”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所以,对当今所学知识与能力的追求,不能影响学习者持续学习愿望、兴趣与能力的发展。这里所谓的“有效用”,并不是指简单地应用当下学习的知识于生活实践之中(由于受到所学知识深度的影响,中小学生的这种应用尽管有益,而又必然有限),而是强调当下学习对后续学习、对激发学习者掌握更多、更深、更广的人类认识工具与认识方法的兴趣和效用。第三方面,无论是对学习效果的追求,还是对兴趣的追求,都应建立在确保师生身心健康的条件下,都应追求低时间投入,高效果效用产出,要为学习留出足够的自主发展机会和发展精力。之所以把有效果、有效用和 有效率,同时作为当代中国基础
8、教育有效教学的工作目标,是因为当前的教学工作中,确实存在这三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虽然中国当前并没有完成从欠发达向发达阶段的转换,但是近二十多年来,促成发达国家教育失效的社会因素与技术条件,在中国的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都有较明显的表现:教育对象扩大,生活条件改善,网络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等等,确实已经影响了学校教育,确实已经使帮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达成教学目标,特别是达成统一考试成绩目标,成为众多中小学教师颇感困难的问题,成为在学校教育中越来越突出的难题。在传统的教学策略失效或效能下降的条件下,许多第一线的教师已经或正在探求新的提升学生成绩的策略,正在努力追求教学的效果。第二方面,必须强调说明,由
9、于“穷国办大教育”的格局并未真正转变,由于“赶超”心态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在当代中国中小学教育中,“考试领导教育”的现象,还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家长、社会思考教育问题、追求教育目标的出发点。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相当一批学校、家庭不惜牺牲学生健康追求高分,相当一批师生的“苦教苦学”,绝大部分学生课业负担沉重的现象,就成为几十年来中国基础教育挥之不去的梦魇,成为影响现实中小学校教学效用的主要原因。因为基础教育从其性质与对象的特点而言,核心任务是为学习者的后续发展打基础,是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生活作准备。这种基础,固然建立在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掌握上,更重要的则是学习者持续学习的兴趣、愿
10、望与习惯的养成。所谓的“有效用”,正是指当下的学习应该对后续的学习、终身的学习有用,而不仅仅是用中小学生学得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时空占领过多,强制性的重复作业过多,反复的考试操练都是导致师生身心疲惫、兴趣丧失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教学活动长远效用的基本原因。因此,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工作者需要全面认识“基础”二字的深刻内涵,要在追求教学效果的同时,更加注重追求教学的效用和效率,要把追求效果、效用与效率统一起来,在“减负增效”上做文章。在社会大环境依然严酷的条件下,从教育自身做起,从探求新的有效教学策略做起,努力使中国基础教育从“越差越多练多考,越多练多考越差”的怪圈中摆脱出来,去争取实现中小学生的
11、全面主动多样发展,实现基础教育的良性循环。四、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渗透和促进功能,是学校教育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 学校教学,是一种组织化、制度化的学习活动,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组织文化、制度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融入并适应这一学校文化,对教学活动有效与否起着奠基性的作用。从当代中国中小学教育的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应该努力营造以和谐、进取、宽松为主要追求的学校文化,这样才会有利于学习者与学习环境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谐的本质是“和而不同”,是承认学习者之间差异的合理性,是不抛弃、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是帮助每一个有“问题”的学生,使之成为学校班级
12、不可或缺的成员,在求同存异的氛围下,鼓励每个学习者实现个人的最好发展。进取的本质是努力做事,永不放弃,是倡导一种人人都能够实现的人生目标。“成功”、“聪明”、“学习好”,等等,都可能成为学习者追求的评价目标,但受社会与本人条件限制,这些目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的;只有努力,只有坚持“天天向上”,“不放弃”,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才有最大的包容性,能够成为普遍适用的评价准则。正因为“努力”是人人可以实现的目标,努力又是走向“成功”的基础,所以崇尚努力的群体,就会营造出“和谐”、“宽松”的文化。宽松的本质是容许犯错误,鼓励反思,是承认学习者有犯错误的权利,是“不以成败论英雄”。应该承认,儿童从进入
13、学校的那一天起,就始终有个争取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和塑造个人在他者眼中形象的问题,“犯错”会影响个人地位与形象,是出丑的重要因素,于是避免错误就成为保护自己的重要选择;而另一方面,作为初学者,不论是学习与人相处,还是学习相关知识,“犯错”又是题中应有之义,是走向正确与成功的起点,不容错的学校与班级文化,往往会妨碍学习者真实学习活动的发生,会阻碍学习者全身心地投人学习、融人集体。创造容错文化,鼓励学习者从错误走向正确,让学习者从出丑的顾虑中解放出来,是良好学习环境的必备品格。 和谐、进取、宽松,是实现中国中小学校有效教学的基础文化要求,也是当前学校课堂文化中的明显缺失,是需要学校领导者及家长、教师
14、共同努力去实现的学校文化转型,也是需要所有相关人员真心认同才能实现的学校文化转型。为此,需要相应的教育管理制度变革为先导,也需要促成学校内外人士相应的观念转变为前提,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五、可以认为,从以应试训练为重心的,崇尚“苦教苦读”的学校文化,转变为以“和谐、进取、宽松”为特征的,重在让不同的学生实现不同发展的学校文化,是中国学校文化的重大转型,是社会及教育系统各方面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方式认识的重大调整,是以素质教育为标志的中国现代教育的创生过程。因此,在追求新的学校文化的实践中,必须着力于整合社会、家庭对学校的多元影响,必须尽量减少或化解学校与社会、家庭的文化冲突,从而真正实现
15、学习者成长环境的和谐、进取、宽松的文化特质,为有效教学的实践创设前提条件。 家庭文化、社会文化的多元多样,不同文化间的矛盾冲突,以及这些文化与学校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也是社会进步及其生机与活力的标志。但是,处在成长期中的儿童少年,无论是从身心发展需要而言,还是从他们的认识、判断与行为能力的发展状况而言,都需要一个较少直接冲突的环境,都难以直面太过对立的社会或家庭要求。这样,一方面是客观存在着某些直接的利益与目标上的矛盾冲突,一方面是儿童、少年的成长又需要缓解矛盾冲突,需要环境的和谐与宽松,这就给学校、教师提出了不大不小的难题。教育界传统的做法是说服和教
16、育家长,用种种教育或劝说的方法,让家长与社会相信学校要求的正当性与合理性,让家庭与社会“配合”学校去实现教育目标。然而,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随着社会、家长的权利意识与民主意识的觉醒,这种“家长学校”的效果越来越差,而家校之间的矛盾冲突,特别是家校矛盾冲突带给学生的“成长烦恼”,也愈发严重地干扰学校工作,愈发严重地影响到学生学习,特别是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成为当前学校教学管理的难题。因此,顺应党的十七大加快民主进程的工作思路,中小学校在学校发展与学生成长环境建设上,也应加强民主化进程,校长教师要虚心听取社会、家庭的教育诉求,要学会与社会和家长的代表人士,通过讨论协商确定学校的重大教育决策,
17、乃至不排除必要的让步或妥协,以使学校教育决策真正成为各方共识,成为较少直接矛盾冲突的可行工作目标。在这样的协商与讨论的过程中,学校作为社会专职的教育组织,当然应该发挥引导与整合作用,应该更主动地吸纳社会、家庭的积极建议,尽量主动说服社会、家庭的不同意见,并促使它们相互说服、相互妥协,从而使最终的教育决策能为大多数相关人土衷心认同,并因而营造出有利于学习者发展的环境。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在努力促成学校文化转型的过程中,加强教育民主化建设,为成长中的学习者营造较少矛盾冲突的发展环境,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学有效性,而且有利于提升德育有效性。这一工作,应成为校长、教师重要工作要求之一,而且应成为学校
18、组织实现自身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途径。六、研究具体的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与学习特点,从具体的学习者的需求与特点出发,结合由社会规定的课程与教学要求,去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是实现有效教学的起点,也是现代课堂教学的规定性要求。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方式的长足发展,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促成了人们对课堂教学本质的重新认识。同传统理论把教学过程更多地解释为教师对知识的讲解与传递过程不同,现代教学理论,更强调教学本质上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一定制度文化规范下的,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是通过多种交往方式实现的,学习者在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积极变化过程。既然教
19、学过程的本质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学习的活动过程,那么必须关注学习者的实际需求与可能,必须让教学计划(学习计划)适应学习者的需要,而这一计划的拟定者必须首先深入研究实际的学习者,就都是理所当然的要求,是实现计划有效性的基础条件。 从理论上说,要求教师关注每位学习者的具体需求完全合理,但是,对于一位要同时面对四五十人乃至七八十人的中小学教师而言,怎样既要承认同年段的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条件和学习要求上有某些共同规律,又要尊重实际存在的种种差别,努力尝试这种大班额条件下异质异步、区别指导,让不同的学生实现有区别发展的教学,则确实是个难题,是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工作目标。因
20、为,正是由于中小学生在其多年受教育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复杂的差异,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才越来越趋于失效,教师适应学习者的难度也愈来愈大。在应试导向的课堂里,教师可以用强制性的考试目标,去要求一批学生不断重复地听讲和练习,并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长期处于“伪学习状态”(即学习内容没有必要性、挑战性,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没有产生真实的变化),丧失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另一些人则又囿于认识水平或兴趣差异,也无法从教师统一组织的学习活动中真正受益,因而也无法真正实现有效学习。“教学要从学生的已知出发”,“教学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这些经典的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当代中小学校的教学实际中,正变得愈加难
21、以把握而成为重要的挑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教师在认识上有重大转变,要坚决地把备课的重点转移到学习者身上来,至少要坚决地在同等程度上重视备教材与备学生,并着重在不同的学习者与教学内容要求的不同处理上做文章,要着重关注每个学习者至少是每类学习者的具体需求,了解他或他们的学习愿望、学习必要性和学习可能性以及他或他们各自需要何种学习方式,等等。只有教师真正了解学习者的具体需求,并能据此组织他们投入不同的学习活动,教学才能真正进入有效实施的起点。其次,必须承认,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实施针对不同学习者至少是不同类型学习者的教学,会打破统一的教学秩序,会造成某种混乱甚至无序现象。发达国家的中小学,由
22、于班额较小,教师可能有精力照顾差异,也可以把无序现象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中国中小学班额过大,教师精力不足分配,这种无序或失序有可能导致某种失控状态,因而需要用创造性的工作方法来解决。近年来,一些中小学校创造的“以教带学”的小先生授课法;,组织成绩出色的学生,与教师共同研究教材,编制测试题目,再由这些学习骨干组织小组学习的“闯关教学法”;以及各种形式的分层教学方法,等等,都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教学方式,都为我们尝试吕型伟先生倡导的“因人施教”提供了有效途径。再次,必须强调的是,关注每位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让教学活动适合于不同的学习者的要求,并不只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安排上,还应该体现在
23、教学效果的反馈与评价上。要尽量为不同需要与能力的学习者安排不同的考评内容与考评方式,而尽量少用统一作业、统一考试的方法来对待不同的人。考试确是检测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用得恰当,会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会帮助他们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促成有效的改进。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梁威教授等人研发的数学分层测试卡,一批中小学校教改实验中尝试的“让小学生自己出题考自己”,等等,都是有效利用学业水平检测,促进学生不同发展的范例。但是,如果滥用检测手段,滥用频繁的统一考试并以分数排队,就会给许多学习者的心中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中小学生肯定是有差异的,在当代中国的社会经济教育条件下,他们迟早也会面临统一考试的选
24、拔淘汰,而引导他们正确应对这些挑战,帮助他们自主选择自己发展目标的最好方式,绝不是在他们身心稚嫩的时候,从小学一年级起就不断给他们排队,不断刺激提醒他们自己正在名落孙山,而是积极鼓励他们尝试多种发展途径与方法,是让他们在尝试中发现自身的优势与兴趣,从而让他们中的大多数,能够更有信心地面向现在,面向未来。总之,只有从教学目标到考评方式都关注到学习者的差异性,都注意对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对待方式,才会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当然,在大班额的教育条件下,这是一项重大挑战,也是中国基础教育必须尝试解决的难题。 七、在学习者自主阅读学习的基础上授课,让阅读学习成为多数学习者主要的学习方式,是提升当代中国课堂教
25、学有效性的关键举措。 当学习者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以后,尽可能地用阅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听讲”,在他们阅读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只就他们阅读中提出的问题,去讲解、答疑、讨论、实验、调查、探究对他们没有提出问题的教学内容,除非其十分重要且这里的“没有问题”,只是因其认识缺陷而呈现的“假象”以外,教师都应坚决地屏除于教学计划之外,这就是所谓的“先学后教”模式的基本内涵,也是多年来中国基础教育重要的教学改革收获。例如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由王永、余文森指导的福建“指导自主学习”教学实验,广东华南师大郭思乐教授主持的“生本教育”实验,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实验等等,都是成功的例子。其实,就现代信息
26、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其提供的条件而言,阅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基础性的生存能力,也是影响个人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这一能力,是在个人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家庭、社会、学校的多样文化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学校教育在其中承担着重要的奠基和整合作用。儿童主要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掌握了基本的读、写、算的能力,也是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掌握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知识系统和分析方法,学会了阅读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书籍,从而为其一生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吸收、验证他人认识成果的能力基础,为他们终身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不论“知识爆炸”的说法是否科学,现代人不能仅凭其在学校中习得的知识去生存与发展,则
27、是不争的事实。人类社会成员,在其一生中不断更新个人的知识储备,是当今时代发展的特点,也是每个人发展的要求。终身学习,应是学习者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挑战,从个人的需要与可能自主安排的,也应是自觉的而非强迫的,是为满足个人非为满足他人需要的,是随时都会发生而非必需某种制度保证的。从这个角度看,培养阅读学习能力很重要,而且培养阅读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更为根本和关键,现代人应该是有兴趣、有需求并会阅读的人,而不是只把学习和阅读当成“工具”,当成“敲门砖”的人。培养学习者阅读学习能力,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班额教学条件下帮助他们实现差异发展的有效方法。因为不同需求的学习者不但可以阅读同一册书的不同部分,还可
28、以阅读完全不同的书,可以同时阅读几种书,这样就能解决一位教师,面对几十位有不同需求学生的难题,教师可以让他们通过阅读不同的书,去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当然,为此首先要求教师对学习者能通过阅读来学会知识有坚定的信念,并且在他们已养成某种依赖心理、不肯或不能主动阅读时,也坚持不去讲解或演示那些大多数学习者可以自己读会的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要及时了解学习者的阅读状况,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一些教师尝试的“学案导学”,用系列问题来引导初学者阅读的方法,提供多种相关材料,让学习者通过阅读学习归纳分析的方法以及通过教师示范或举例,具体指导学生发现关键词、核心概念与文本逻辑线索的方法,都不失为有效的指导方法。
29、第三,学习者阅读的效果,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考核及各种反馈评价手段来调整和巩固,对不同的学习者和不同的学习阶段,要采用不同的评价和激励手段:有时可以通过学业测量的方法,有时也可以让先学者为后学者讲解或辅导,有时还可以布置各种综合性、展示性的作业,乃至通过布置研究性课题,要求学生写读书报告、文献综述的方法检查评量学习者的阅读效果以及通过实行“先学后教”,只有阅读后提出问题时才解答或讲授的办法检查学习者的阅读质量。 培养阅读学习能力,指导阅读学习方法,是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尽管语文教师负有培养学生基础性的阅读能力的责任,要教学习者学习识字、解词和通晓文义,但是,他们无法指导学习者学习阅读数学或者物理
30、书籍。因为,每一门可以称为科学的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术语系统和表述认识的规则,都是对社会与自然事物的独特的观察与分析的角度及成果,所以,只能由熟悉本学科理论知识系统的专科教师,来承担指导阅读学习本学科书籍的责任。依据首都师范大学乔际平教授的大样本调查,北京有百分之九十五的初中学生,认为自己可以完全读懂或大部分读懂语文教材,百分之八十八的学生,认为自己可以完全读懂或大部分读懂数学教材,而只有百分之三十几的学生认为可以读懂物理教材,可见学科教师的指导对形成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有重要作用。 从教师有组织有指导的阅读学习,到学习者能够自行选择材料、自行确定进度安排和学习方式,并自行反馈调整的自主的阅读学
31、习,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习者从“需要教”到“不需要教”的转变过程,就是儿童的“成人”过程,也是现代人从“自发”的主体转变为“自为”的主体的发展过程。我们必须充分重视阅读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重视探求培养儿童少年阅读学习能力的规律。八、努力培养学习者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是解决难点、深化认识的重要方法,也是有效地实施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前提。问题是学习的先导,是引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会学习的人才会有问题,不会学习的人没有问题,或是提不出明确的问题。所以要促成学生的有效学习,要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该着力培养学习者提出问题并思考研究问题的能力与习惯。所谓问题,并不是在一个
32、概念或判断上,加一个“为什么”的前缀或后缀就成功了。这种简单的“为什么”,可能是一个较好的能引发学习活动的问题,也可能只是一种无思考价值的表述。学习需要的问题,关键是发现学习内容与主体认识之间,学习内容之间,乃至主体自身既有认识之间的一般矛盾或深层矛盾,并通过对这些矛盾的分析探求和寻找答案的过程,求得认识的深化、改造和提升、变革。这种新信息、新材料与既有认识之间的往复运动过程,也是学习者不断深化加工信息的过程,是他们扩大自身认识范围与改变思考角度的过程。人们发现问题的基础,是多方面筛选接受新的信息,是个人头脑中有相应的知识积累与认识准备,是自身养成了对比联想、思考分析的习惯。一般说来,没有新信
33、息传人,没有个人相应的信息储备,没有联想比较分析的习惯,都不可能提出真正有科学思考价值的问题,而仅满足于提出问题,却不去追求有根据的解答,也不会带来有意义的学习与研究活动。“问题意识”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反映,而科学精神的本质,一是怀疑,不相信任何没依据的、不合理的论断或主张;二是积极规范地求证、求解。中国伟大诗人屈原的天问,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宇宙起源万物本质之类的大问题,但只停留于“问”,而不曾引发积极的求证、求解,结果不仅没有带来中国现代意义的科学发展,而且也使问题本身深刻的哲学意义被埋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习惯,应成为有效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也应视为实现有效教学的重
34、要途径。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提升学 习者的问题意识和能力?从近年来中国教育改革的实践经验看,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首先,教师要带头向学生提出问题,提出那些学习者固有认识与新知识矛盾冲突的问题,提出那些新知识中存在的内在矛盾冲突的问题,提出那些社会或学习者中间普遍存在认识差异的问题,从而引发他们分析比较性的思维活动。此时教师的提问,其实是一种示范,目的是引发学生从不疑到疑的转变,是改变学习者被动接受教师教导的习惯。所以,教师所提问题必须适合于学生,必须既有一定深度、难度,又有适当的梯度,有一定的可选择性,从而满足不同学习主体的不同学习需求。必要时,教师还可以故意设置障碍,或坚持某种不尽合理的意见,以
35、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思考。在教师主动提出问题时,不但要做较充分的学情调查,以保证问题的针对性,而且要注意为不同的学习群体准备不同的问题,从而让学习者有选择适合于自己问题的机会,让他们能从自己的真实问题出发,开始新的学习活动。其次,在学习者初步形成问题意识以后,教师要善于提供比较丰富,又存在某种矛盾冲突的学习材料或事实证据,从而让学习者在阅读、观察、联想、分析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并进而探求可能的解答。教师还可以在组织学生阅读、观察、联想、分析的过程中,采用有针对性的提示思维活动重点、提示对比分析的角度方法、提出更多的相关理论或事实等措施,帮助或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探求可能的解答,从而使教学过程的重点
36、,由传授知识转变为分析整合知识,转变为问题的发现与解决的实践活动,亦即所谓的探究或研究过程。这是一种通过实践体验培养学习者问题意识和能力的方法,也是一种较为费时又较有实效的方法。培养问题意识与能力的第三条途径,是教师本人现身说法,是完整意义的示范性教学活动。亦即教师把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完完全全地叙述报告给学习者,尤其要详尽地陈述分析自己思考过程的曲折与得失,从而让学习者不仅可以破除对教师本人的迷信或盲从,并从而体验到科学的怀疑态度的真谛,而且可以从借鉴比较中发展本人的思考分析能力,学习思考与分析的方法。许多大师级的学者,在其教学生涯中,留给学生印象最深的,并不只是他们的
37、博学与睿智,而是他们坦诚的科学态度,是他们那种与学生共同思考分析疑难问题时的纯真与自然。在多数情况下,教师与学习者共同学习学科知识,并不是教学的常态,但是,当教师有勇气承认自己的某种无知,并与学习者共同去破解它,当教师有勇气向学习者展示自己学习过程中的苦恼与挫折,并详细陈述其解决途径时,它对于学习者的示范与激励作用,则必将是超乎寻常的,也是会让他们受益终身的。当然,培养问题意识与能力的根本性要求,是培养学习者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是培养他们对一切新的异常信息,都采取“先怀疑,后求证,再接受”的基本态度。毛泽东同志早就要求我们,对任何问题都要问个“为什么”,都要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
38、。可惜的是,多年来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没有太多的改进,不加思考的盲从与迷信,依然还有相当大的市场。所以,要从小培养学习者的怀疑与求证精神,教师还应鼓励他们质疑自己和自己所传达的知识信息,鼓励他们用自身的经验去尝试证实或证伪,从而真正营造出对学习者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当然,在注重培养学习者怀疑精神时,必须同时注重培养他们尊重他人发表意见权利的态度,独生子女条件下的自我中心倾向,只关注个人经验而不学习他人经验,只怀疑他人而不怀疑自己的态度,都不会带来真正的科学精神,也不会形成有价值的问题意识,这是应该引起警惕的。 培养学习者的问题意识与能力,是有效地进行探究、研究的基础,也是有效教学的工作目标与实
39、现途径。这一任务将伴随学习者发展的全过程,也需要落实在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只有学校教育工作者通力合作,共同投人,持之以恒地做好培养工作,才会真正收到实效。 九、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尤其是充分利用社会与网络教育资源、学生资源和课堂中产生的活的教育资源,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是学习者运用自己的各种感知器官,在学校教师的组织与影响下,通过与外在世界进行实时地感知、体验和联想分析而实现的。学习活动一定要有观察、体验、认知、思考的对象,只能建立在信息的收集、筛选与加工的基础上。从这个角度说,学习者对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学习活动发生与持续的前提,资源越充分、越多样,学习者
40、对资源感知、体验活动越全面、越深入,学习活动就会越加丰富多样,学习效果也会越加持久深刻,当然,就学校教育而言,由于学习者的不成熟性,由于社会对于教育的效能需求,也不是资源越丰富就越好。只有相对丰富且导向明确、切合学习者最近发展区需要的资源,才最有利于初学者;而引导学习者逐步学会自主利用复杂矛盾的网络与社会资源,则是他们实现完全意义的自主学习的需要,是学校教育成功的目标。要指导学习者学会利用教育资源,教师就要着力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并以这种需要为中心,有目的有计划地由少到多、由相对集中到适度分散、由有指导到逐步淡化指导地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不但让他们有筛选加工的机会,而且让他们有可能成为资源的主
41、动利用者和生产者,成为个人学习活动的主人。 在教育资源的利用上,当前中小学校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不能全面利用资源,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比较重视教师的“讲解”和自身的“听讲”,重视各种有计划的“展示”或“实验”,而不太重视对教材、对学生资源、对课堂上的随机事件、对网络与书籍的利用。这个问题的解决,除了努力转变师生双方关于教与学的观念,努力通过实践去体验去深化对资源的认识以外,也需要解决利用的方法和工具问题。因为,正是缺乏对有效利用资源的方法研究,缺乏对整合资源方式的深入探讨,不但影响了师生认识,而且影响了学校教育实践。其实,所谓的教育资源,虽然广泛存在于教育生活内外,但其中的许多并不是以
42、教育之名存在的,它们只是一般的日常生活现象和生活常识,它们确有教育作用,因为它们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发展主体,会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作用。为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育工作者要有意地整合、加工各种社会与教育生活及文化现象,促成其向可资利用的教育资源转化,从而提升学习者的学习质量。例如,近年来北京教育学会主持下由顾德希等多名特级教师指导的高中选修课程网络化教学的尝试,原山东高密一中李希贵等老师创造的“文科实验室”改革经验,都不是简单地或让学生上互联网,或把学生请进阅览室,而是先由教师和学生,对网络中和阅览室的相关资源进行必要的筛选、整理,从而使丰富的信息数据或书刊资料中体现出某种程度的方向引导,体现出在自
43、由选择中的边界限制,这样才能在充分发挥丰富的网络或书刊资料的正面效应时,有效地遏制它们可能的负面影响,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教育资源虽然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而教育资源要真正实现有效利用,还需要学校教育工作者的艰苦劳动。 第二个问题是,部分学校教师之所以对教育资源的发现、加工、整合,感到为难,感到力不从心,固然与当前中小学教师普遍压力过大、工作负担过重的现状有关,也与一些教师自身教育观念陈旧、学识修养有亏有关,与教师自身的成长经历有关。长期以来,中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存在只重灌输、传递,而不甚重视学习者主动探究、阅读、思考的问题,都存在着只重理论认知和答题作业,而不甚重视在实践活动中学习
44、、在“做中学”的问题。所以,新一轮课改以来,当倡导者提倡探究性、研究性学习和问题导引式学习时,不但学生感到陌生,教师本人也往往缺乏体验。既然大多数教师都是靠学教材、考教材的方法学出来的,他们当然会对广泛收集利用各种同教材并无直接关联的素材的要求感到为难,也会由于这些教学的额外负担感到困惑疑虑。但是,这是提高教学有效性必须迈过的门槛,是提升教师自身学力与修养的有效阶梯,一切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人,都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去弥补时代变迁带给自身的缺憾,都只能借助自身在实践学习求知新方式时获得的经验,去促成自己工作对象实现类似的转变或发展。 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但与观念方法技术有关,也与灵感或智慧有关。课堂
45、教学作为一种以人与人交往为主的实践活动,其实是有许多艺术或随机因素的,并不像按图纸施工那么循规蹈矩。所以,要让教师和学习者在放松的心态下开展有设计、有准备的学习活动,又不要让事先的设计限制了真实的学习活动的发生发展,这中间需要的是教育智慧,是快速准确地发现学生及其学习活动中的教育资源因素,并及时引导其发展成可以让大家(至少是一些人)共享的教育资源,让更多人从少数人的迷惑或思维火花中受益。这种成功的教育范例,在现实生活中不胜枚举,一些思想深刻的专家对教师课堂教学中神来之笔的开掘,也往往会让人为之耳目一新。而关键是要努力培养教师本人的反思开掘能力,教育智慧是长期经验积累和认识沉淀的结果,常常是可遇
46、不可求的,而养成反思习惯,不断对个人的教育实践进行再思考、再分析,则是培养提升教育智慧的可行途径。 教育资源的丰富性与导向性是一组矛盾,成功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审慎地处理这一组矛盾。从当前中国基础教育的实际状况看,则应该关注加强资源的丰富性,应该关注各类资源的充分利用,因为它是影响当前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十、依据课堂教学的实时反馈,随时调整教学计划,努力满足不同的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并及时利用多种评价手段,去巩固落实学习者的学习发展成果,是有效教学的保障环节。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是学习者学习活动长河中的关键环节,是他们学习活动的整合与提升的环节,所以必须从培养巩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方式与效果入
47、手,去影响和引导他们的学习行为,去提升和改造他们对学习的认识和学习习惯。学校教学肯定应该以间接经验为主,肯定应该建立在学习者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但是学习过程并不仅是知识的获取与加工过程,也不仅是态度和能力的形成或提升过程,而是一个学习者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与学习方法的形成过程,是学习者学会学习的活动过程。因此,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养成作用,要努力运用种种测量与评价手段,去促成学习者全方位的转变。目前部分高中在尝试学分制,尝试用平时的作业、练习及课堂学习表现,结合期末考试成绩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却出现了少数学生因平时考评成绩太差,致使虽然模块考试成绩及格,而最终却只能因不及格
48、而被迫重读的现象,以致让学分制度的设计者大跌眼镜。因为,实施学分制改革,本来是想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现象,是想让部分考试失利的学生,可以凭借平时合格的付出而免于重读。前述现象的产生,恰恰反映了“应试教育”的影响,说明一些教师忽视了及时利用反馈手段,培养学习者良好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真正有效的教学反馈,必须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全要素上,而不能只是体现在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量上。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本来就有多重目标,而学会学习,学会自我调控下的自主学习,更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方法与习惯,又需要在学习者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活动中实现,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帮助和准确的批评或奖
49、励下实现。这是一个积极的构建过程,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进步过程,也是一个教师必须及时关注与悉心培养的过程。只凭学业水平测量来发现问题和进行调控,不注意平时对点滴细节的反馈和调控,不但无法做到有效教学,而且其实它也不是真正意义的教学。反馈评价对实现有效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反馈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一次考试成绩,一次提问后的表扬或赞许目光,一份对作业不乏严厉的批语,一个专为某人布置的任务或作业,一次有区别的检查或提问都可能是有效的反馈评价手段。关键是要准确,要恰当,要切合学业的实际,要建立在对学习者心理和学习状况的真切了解上,要让学习主体在最需要的时刻,得到最实在最有用的鼓励或提醒。反馈可以是表扬,也可以是批评或者警示。必须明确,表彰、批评和惩戒,都有教育价值。以独生子女为代表的新一代,在生活中更多接受的是长辈的关心甚至溺爱,因而在成长中就更加需要恰如其分的准确批评。虽然中国教育传统上是比较强调“苦读”,强调“师道尊严”,教育实践中也不无体罚或变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