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九龙瀑.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715208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畅游九龙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畅游九龙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畅游九龙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畅游九龙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畅游九龙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畅游九龙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畅游九龙瀑.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畅游九龙瀑10月2日,我报名参加了南阳天涯户外驴友团去南召九龙瀑游玩,真切地感受到二者明显的区别:跟驴友团无时间之限制,无导游之催促,何可以在户外心情徜徉,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精神盛宴。而跟随旅行社则由于时间的限制,只能走马观花,还只能在官方正统的线路上游玩,安全保险系数较高,惊险刺激系数较低。由于自己是初次参加户外驴友团,一切感觉都很新鲜新奇:一是报名方式,居然是每个人只须报上自己的网名,没有必要报真实姓名;二是候车方式,网友和组织者的关系仿佛是在公交站牌等车的乘客与公交车的关系:当公交车在约定时间到达站牌,而你又在站牌前候车,你就可上车了。倘若你姗姗来迟,对不起,车马上就走了,不会在此等你,尽

2、管你曾经发短信报了。没有责任,只有约定。鉴于此,那天我和妻儿早早地赶到约定会合地点:两岸咖啡。在那里,我居然接二连三地邂逅同样去旅游的许多同事!不这么多不约而同的同事,真是出人意料的兴奋!延迟了20多分钟后,五辆客车才出发。路上同车的几位网友似乎是资深驴友,由于自己是白丁级驴友,便听他们高谈阔论:一会儿说近来去了这个山去了那个,一会儿讨论“一家亲”“背包客”等户外团队的长短,一会儿互相汇报自己带了什么食材,其中一个正为自己忘记带什么东西而懊恼时,另一个却连说糟糕,居然是准备中午做扯面而忘记带上扯面皮!真是让人捧腹!有人嘲笑他:“剃头不拿刀,你干啥人呢?”这两口子引颈向车窗外不停地张望,希望能发

3、现某家面条铺开门好弥补遗憾,可是大清早的,面条铺能开门吗?令人惊讶的是,汽车刚拐到百里奚路,居然有两家面条铺开着门!女网友冲下车,一会儿拎着一兜儿扯面皮喜滋滋地上了车,车里又充满了欢声笑语。由于天不凑巧,薄雾使高速公路封闭,车不得不转向普通公路,时而拥挤,时而泥泞,行驶缓慢。半路上,车上的负责人开始收费,每个人都要报上自己的网名,什么“不系舟”呀,“月亮花”呀,一个面部黧黑六十岁左右的老汉居然也有网名,一车人,几乎谁也不知道对方的真实姓名,匪夷所思,真是让人耳目一新!颠簸的车辆终于停下来,雾已消散,阳光明媚。由于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倒穿九龙瀑:,何谓倒穿?即不走正门,而是从一个不为人所熟知的小路

4、翻越山峰,然后进入景区,最后从正门出来,这样设计,大概是活动组织者出于为驴友们免于付门票的考虑吧,同时也彰显了与旅行社截然不同的风格。组织者简短地交代了爬山的注意事项后,两百多人的大部队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征途,五颜六色的背包族涌动在山路上,欢声笑语洒满了山水间。刚走不远,就遇到了第一关,一个比较陡峭的崖壁横亘在眼前,崖壁很大,约五六百平方米,坡度60度左右,胆大者三下五去二就爬上去了,然后越来越多的人从各个不同角度向上攀登。我站在高处俯瞰,场面真是壮观:驴友们三三两两一个个手脚并用贴着崖壁,努力寻找着着力点,奋力向上爬,七彩斑斓的衣服点缀在青白相间的崖壁上,极似一群彩色壁虎在墙壁上蠕动着在捉蚊蝇

5、。崖壁下,更多的驴友们在抬头观望,蓄势待发。攀上崖壁的人挥舞着“南阳天涯户外”的红旗在召唤,人们在呼唤着伙伴注意安全,有人在伸手助人,有人在啊啊地吼叫,崖壁下面也是红旗猎猎迎风招展,绿树丛中,崖壁上,到处都是人,构成了一幅壁虎攀爬图,场面真是蔚为壮观。还没等所有人爬过崖壁,我们就前进了。这是一个羊肠小道,小道上居然不时地散落着粒粒羊粪,真是名符其实的羊肠小道。小道上几乎全是沙子和小石头,踩上去不太踏实。四周长满了茂盛的树和野草,爬着爬着,我突然发现:明明感觉到了山顶,可是到了跟前,拐了一个弯,还得继续向上爬。爬累了,找个树荫坐下来,沐浴着阵阵清凉的山风,一会儿工夫,汗就消失殆尽。再往前走,猛回

6、头,树缝间,脚底下,透出一个个驴友的人头时隐时现,像一条长龙蜿蜒盘旋时断时续在崎岖的山间小路上。路上,不时地听到有人扯着嗓门狂吼,空谷传响,声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路上,我有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山坡下长着一个大蘑菇,我抓着树干,小心地向坡下移动,然后把蘑菇连根拔起,戏谑地对众人说:“回家打七八个鸡蛋,做一盘鸡蛋炒蘑菇,我请客!”大伙都笑了。我们和一个手持对讲机的驴友充当开路先锋,但是慢慢发现,走的路有点儿不对劲,说是路吧,但几乎没有人走过的痕迹,再往前走,更是陡峭,人迹罕至。由于大队人马还没有赶上来,于是我们原地待命。这时,哗哗的水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循声拨开树枝,只见一挂满面像白练一般挂在

7、几十米开外的崖壁上,水流从两山的夹角处泻出,瀑流下方几十米处,突出的坚硬的岩石居然在水流冲击下形成了一泓两平方米见方的小石潭。看着小石潭,我不由得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温柔的水流居然能把岩石凿成池塘,这是以柔克本领!瀑流在小石潭经过短暂的蓄积,随即又大步流星地继续向下猛冲,下面的岩石又被凿成一个更大的石潭。一个瀑布一个潭,这就是造化!我手握树枝,立在峭壁上向下探望,想看看下面是否还有这样的石潭,可是岩壁上杂树丛生,什么也看不到,只听到哗哗的天籁之音。对面崖壁上或岩石袒露,或树木覆盖,袒露的岩石是男人的胸膛,覆盖的树木是女人的霓裳羽衣。真想肋生双翼,展翅悬停于瀑流之上,饱餐大自然的秀色,或降落在

8、小石潭边,掬一捧甘甜的泉水畅饮,用清凉的山泉洗一把脸,然后冲着山谷作雄狮怒吼,该多么惬意呀!向导终于赶来了,然后大伙沿着向导所指的疑似进入景区的路下去。这条小路我怀疑是向导也迷路了而采取下策,因为它非常陡峭,几乎看不到前人走过的迹象,看到的只是我们团队踩踏所留下的新鲜脚印。由于滞留的人很多,一名组织者高喊:“别急,别急!每两个人之间至少得保持一米距离,要不然一人失足,大家都变成糖葫芦了!”每个人左手抓住树枝向下滑,只有右手抓住下面的藤条才会松开左手,然后左手再去寻找下一个抓手。抓到不树枝的地方,就抓紧一簇野草凑合。实在无处可抓时,只好两手摁着地,脚试探着一点一点地向下移动,前面的人提醒后面的人

9、“踩着石头”、“给你树枝”、“小心地滑”等等。地面潮湿,苔藓落叶遍地,极易滑倒。不时听到人流中传来啊的尖叫声,让人心惊肉跳。一个小朋友下陡坡时居然吓得坐在地上,一点一点地往下挪动,屁股上全是泥土。我的小腿绷得直打哆嗦,被人戏称“小腿弹三弦”,脚趾头被鞋顶得生疼,裸露的胳膊被枝条划出道道伤痕,许多人的头上身上沾上星星点点的枝叶松针。终于溜下了山,走在景区平坦的石板路上,很是亲切。路边潺潺的小溪里,有人洗去手脸上的征尘,有人把大半瓶咖啡饮料扔进小溪,说要制作成“冰镇咖啡”,真是有创意!沿着溪流逆流而上100多米,一挂三四层楼高的巨型瀑布扯面而来,哗哗的水声召唤着我快步向前。近了,瀑布更宽广了,声音

10、愈加悦耳动听了,身体愈加感觉凉爽了,聚集的人越来越多了。站在瀑布面前,不仅是我一个人,相信几乎所有的人在第一时间涌起的第一感觉就是想吟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如果诗仙李白来到这里,一定会写出望庐山瀑布的姊妹篇望天龙瀑布。不过,尽管我没有欣赏过庐山瀑布,但我仍执著地相信,天龙瀑肯定不会亚于庐山瀑布!瀑布顶上是湛蓝湛蓝的天,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一大股泉水突然从九天之外倾泻下来,悬崖上部是90度的崖壁,瀑布无遮无拦地奔泻下来,中部是85度左右的崖壁,飞流直下的瀑布猛烈地撞击着突出的岩石,飞花碎玉,这一个大瀑布被扯成多个小瀑布。下部是87度的崖壁,哗哗的瀑流奔腾而下,冲击着潭水,哗

11、哗作响。整个瀑布,愈向下愈是白得发亮,到了瀑布的底部,溅起的水花,仿佛是洁白的面粉在迎风飘舞。自上而下,飞龙瀑仿佛是一个巨人站在瀑顶,一双巨擘恣意地挥舞着一根硕大的粗绳,绳子的底部渐渐分叉。站在潭前,凝视瀑布,突然感觉中下部的瀑流经过凸出的岩石的阻滞,变得黏黏的,好像是带有粘性的玉液琼浆从悬崖上缓缓地滑下,飞泻的瀑流仿佛在慢慢地向下流动一样。清凉的山风在U形的山谷中回旋着,漫卷着,裹挟着密密麻麻的水雾扯面而来,像牛毛,像细丝,像花针,凉凉的,爽爽的,麻麻的,让你的疲劳和汗水消失得无影无踪。潭前,游人驻足欣赏,有的踞坐在潭边岩石上,有的凭栏眺望,有的拍照留影,有的坐在树荫下边吃边欣赏,有的在石板

12、上铺一块垫子,团坐着细细品味美景美食,有的埋锅造饭,水是直接从潭水里取来的,瀑布前炊烟袅袅,儿童们在潭边戏水,多么奇妙的观瀑图呀!许久,我们才缓步顺流而下,来到飞龙瀑。飞龙瀑与天龙瀑不同的是,这个V形的峡谷,山风野大,水流更急,冲下来的水雾更加密集,阳光直射着瀑布,激流呼啸而下,撞击着突出的岩石,水花飞溅,山谷里的旋风裹挟着水雾四处弥漫,水雾在阳光的折射下,在岩壁前分解成一道绚丽的彩虹。瀑流又撞击着水面上的岩石,水雾溅在水面上,又在水面上形成一道道小彩虹。更令人惊奇的是,由于山野风向的不确定性,彩虹一会儿呈现在崖壁的左侧,一会儿又出现右侧;水面上的彩虹也是飘忽不定,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一会儿大,一会儿小,真是美仑美奂,让人叹为观止。深绿色的潭水,在瀑流的冲击下,层层鳞浪一浪接一浪地涌向岸边。在飞龙瀑前观景,不宜长久,因为风大潮湿背阴,极易受凉。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没有约定集合的时间,你可以尽情地饱览胜景,好似畅饮美酒,三杯五杯,半斤八两,一瓶两瓶,直到一醉方休,然后信步下山,等到驴友们到齐了,手里提着一兜兜从山民那里买来的野生猕猴桃上车返程。这就是驴友团的妙处,不亦快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