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719441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课件.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课标: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蒙昧中的觉醒,-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公元前5-3世纪的古希腊,人文精神:是指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活动中的人文主义倾向,它的核心内涵是人文主义。(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1)人类的自我关怀,对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的重视;对人的独立、理性的重视,对人类精神文化遗产的珍惜;对人格与道德的追求,(2)关注人的尘世生活,(3)重视人的精神意义,(4)以人为价值尺度,核心:1、人性:对人的生存、需求、幸福和尊严的追求2、理性:对真理的追求3、超越性

2、:对生活意义和人生价值的追求,人文主义是注重人、人性、尊重人存在的价值的一种文化传统。,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智者运动,公元1416世纪(近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公元1718世纪启蒙运动,公元前8世纪,雅典城邦萌芽,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雅典民主制度基础奠定,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确立,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执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形成发展衰落,公元前4世纪,城邦制渐衰,上面三个时期希腊人关注的对象有什么变化?,神,自然,人,一、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的启蒙,1、智者学派:(1)含义:适应当时的社会需求而出现的传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专职教

3、师。(2)主张特点:言论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注重逻辑方法,注重实利,言辞和结论大胆而惊世骇俗;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尖锐地批判传统,敢于创新。忽视道德、追求功利,在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上,人们常常要发表意见,要和自己的对手辩论,雅典法庭规定每个公民须替自己辩护,不许旁人代辩。由于社会的需要,出现了一批“教授智慧的教师”,即“智者”。他们向人传授说话的艺术修辞学,争辩的艺术雄辩术,据理论证的艺术辩证法。,一、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的启蒙,1、智者学派:(1)含义:适应当时的社会需求而出现的传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专职教师。(2)特点:言论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

4、主观主义;注重逻辑方法,注重实利,言辞和结论大胆而惊世骇俗;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尖锐地批判传统,敢于创新。忽视道德、追求功利,一、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的启蒙,2、智者运动(1)时间: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伯利克里时代)(2)背景:希腊工商业发展(根本原因),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主要原因),平民地位的提高和个人主义的成长,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参政议政、诉讼等)。(3)探讨问题: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4)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约前481前411);代表思想:人是万物的尺度;地位: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5)性质: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一、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的启蒙,3、智者

5、学派的观点及评价你怎样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含义?黑格尔说:“这是一句伟大的话。”你同意这个评价吗?含义: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认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强调个人选择。(1)积极: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智者运动也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具有思想启蒙和解放作用。(2)局限:过分强调个人感觉,否定客观真理,导致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注重功利,忽视道德,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诡辩学派”,练一练: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

6、度”。据此判断:他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该是()A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B是否民主和强盛C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D是否由“哲学王”来做统治者解析“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了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树立人的尊严,强调人的主观感受。答案A,“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一个下午的相处。”,史蒂夫乔布斯,二、人文精神的发展苏格拉底的智慧(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1、苏格拉底生平:约前469年前399年。自认为不是智者而是爱智者。西方哲学史上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他与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德尔菲神谕说他是“全希腊最有智慧的人”启蒙思想家视他为:理性的先驱和战友。马克思评价:“哲学

7、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苏 格 拉 底(前469前399),苏格拉底的婚姻生活过得不很幸福.可是他却能从自己的不幸中取得一个幽默的结论:“不管怎麼样,还是要结婚.如果娶到一位好太太,那麼你很幸福;如果你娶到一位 坏太太,你会变成一个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轶闻趣事,每一个人真的都能成为万物的尺度吗?哪些人才能成为万物的尺度呢?为什么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由此可知,苏格拉底认为美德与知识(智慧)之间是什么关系?获取知识和美德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呢?未受考验的生活不值得过的唯有理性最为可贵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不能,有思想力的人,有思想力的人更有美德,美

8、德即知识,将美德与知识等同,教育,尊崇理性,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思考1:,二、人文精神的发展苏格拉底的智慧(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2、苏格拉底主张:(1)主张: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强调人类的理性,否定绝对权威;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做人的道理,是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思考,体现了对理性的尊崇、对思想自由的追求和道德的重视,丰富了人文主义的内涵。“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对道德问题的思考,体现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2)原因: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雅典政局由盛转衰,由无知者治国.目的是

9、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美德即知识,熊与隐士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美德即知识”。有一位隐士同一头熊成为要好的朋友。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熊朋友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着蚊蝇。这时,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的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肯离去,熊被激怒了,熊高高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苍蝇砸下去熊品德好不好?为什么会做出“蠢事”?熊品德是好的,但由于无知,酿成了恶果,这说明知识的重要性。应该如何理解美德与知识的关系?(美德:人和任何事物具有的优点长处,如智慧、正义、勇敢、自制等;知识:对美德本性的认识,懂得什么是美德。)知识是美德的基础,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要想

10、获得美德就需要相应的知识做基础,不知道道德的本性就不能做到道德(“无知即恶”)。知识的获得需要接受教育,“德行可教”。,“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建人们道德价值观,挽救城邦制度(界定什么样的“人”是尺度)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源于知识(知德合一);(什么样的“人”才有思想)教育可使人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怎样获得知识和美德),训练: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归纳材料的观点,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知道的

11、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人总是追求幸福的。而美德归根结底会给人带来好处,邪恶则总会给人带来坏处。,认识:“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做人的道理,是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思考,体现了对理性的尊崇、对思想自由的追求和道德的重视,丰富了人文主义的内涵,从而使人文精神从低级走向高级。,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他说: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人,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比方,

12、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苏格拉底之死,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有罪,罪名主要两项:不敬神和腐蚀青年。有501人作为审判官,最后以280票对220票认为苏格拉底有罪,并判死刑。朋友们打算营救他逃离雅典,但他拒绝了,他认为自己必须遵守雅典法律,因为他和国家之间有神圣的契约。如果你违反了城邦法律,你仍然必须服从惩罚。他说:“无论你们怎样处罚我,我决不改变自己的信仰”。苏格拉底把杯子举到胸口,

13、一口喝干了毒酒。毒酒的作用渐渐发挥,苏格拉底感到双腿沉重,就按看守的建议躺了下来,最后留下的遗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自由讨论:他为何宁愿选择为真理而献身?,为了思想自由为了人格尊严为了法律正义为了理性精神,1.承认自己错了,表示从此不说。2.携带家属痛哭流涕向法官求情。3.越狱逃跑。4.发动暴动,把当权者推翻。,问题探究:苏格拉底之死体现了什么精神?,二、人文精神的发展苏格拉底的智慧(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3、苏格拉底之死(1)为什么苏格拉底这么有智慧的人会被判处死刑?(雅典城邦的民主泛滥;政治和哲学的斗争;针砭时弊,批判雅典政治领袖;否定传统的神,而

14、宣扬自己思想。)(2)苏格拉底为什么会选择去死呢?(体现了哪些人文精神:人是城邦的动物;既维护了城邦法律的正义,又捍卫了自己的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二、人文精神的发展苏格拉底的智慧(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4、地位影响: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是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练一练: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

15、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A捍卫思想自由原则B维护公民生存权利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A,练一练:普罗塔哥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而苏格拉底则认为“有思想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两者都A注重强调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能力B否定了人在民主政治中的主体作用C意图为极端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D强调知识与美德对自我认知的提升,(A),三、人文精神的提升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1、产生: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初2、创始人及代表人物:创始人:芝诺,其他代表:西塞罗、塞内卡3、主张或观点:逻各斯(最高理性

16、);人人与生俱来带有理性;人人生而平等4、意义:第一次论证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古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第一阶段: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第二阶段: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第三阶段:斯多亚学派“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滥觞,上升,顶峰,本课结构,想一想:1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观点的异同:,同:都把人类社会作为研究主体;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体现人文主义精神,异,(1)背景不同:智者学派与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期相伴;而苏格拉底时,雅典政局动荡。,(2)内容不同:智者: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个人的作用,否定一切对人的约束,强调个人自由,忽视社会道

17、德.重人的感性认识.。苏: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个人的要求必须满足一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美德对人的重要性,更注重人的伦理道德,认为美德即知识,偏重人的理性认识.,(3)影响不同:智者运动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苏格拉底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是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认识:他们的思想都属于人文主义的范畴,苏格拉底的思想在智者学派的基础上又有了升华,即不仅仅重视人,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和探寻人生真谛。,2、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和发展历程。,(1)人文主义内涵:强调人的价值,重视人的道德,尊崇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主张人人平等、反对迷信和权威、重视知识作用。,人是

18、神灵的玩物,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理性的动物,人人生而平等,古希腊先哲对“人”的思考,智者学派重功利,强调人的感性苏格拉底重道德,强调人的理性斯多亚学派重平等,强调人的生而平等,人性的复苏是文艺复兴的核心理念,理性的弘扬是启蒙运动的核心理念,平等的追求是启蒙运动的政治诉求,3古希腊先驱思想的意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轴心时代: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第一次把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以色列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就是说人类在这个时候好像同时突然开窍了,开始意识到了人类存在的意义与限度,vs,苏格拉底(469399BC)与孔子(55

19、1479BC)分别是古代西方与东方思想史上最有名望、最有声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们的思想一直闪耀在历史的星空中。尽管他们分处地理的两极,但是他们的思想却有着众多的共通之处。,议一议:为什么有人将苏格拉底比作“希腊的孔子”?,仁、礼、德、和,“美德即知识”,关注人与人类社会,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重视道德 注重教育,强调个人的地位、权利和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反映平民政治。,从君主统治出发,强调尊卑等级,压制人的个性,后来成为专制统治的工具,反映贵族政治。,练一练: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做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做希腊的孟子。因为从若

20、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不少类似之处。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主要区别是()A重视道德的意义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D,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比较,1.同,(1)他们生活的时代很相似。,(2)他们都是伟大教师的典型。,(3)他们本身都未曾留下著作,其理论皆散见于学生的著作中。,(4)都关注人、人与社会,以人为本,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2.异(1)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主张“爱人”和“克己复礼”,用仪 礼规 范人的行为,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人自 己,强调知识的作用和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作用,有 利于个性发展。(2)孔子关注的是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

21、实用性;苏格拉底关注 的是人的主体作用、价值,具有哲学理性。,体验高考,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D,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

22、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据孟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与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10分,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据孟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与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23、10分,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5分),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5

24、分),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

25、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5分)社会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6分)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6分)历史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3分),普罗泰格拉(约前481前411),“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普罗泰格拉论神,代表人物及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论语,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第一位,“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王阳明,“

26、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万物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道德标准。”普罗泰格拉论真理,具有主观主义(唯心主义)倾向,“人文精神”狭义上,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人文精神”广义上,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其基本特征为:,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理性,对真理的追求;超越性,对生活意义和人生价值的追求。,读一本好书,

27、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马克思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霍伯斯英国作家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克尼雅日宁俄国剧作家诗人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

28、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法奇(法国科学家)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麦考利英国作家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伯克美国想思家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华盛顿(美国政治家)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颠颠。-彼特拉克意大利诗人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高尔基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雪莱(英国诗人)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富兰克林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

29、你知道得很少。-伏尔泰(法国哲学家、文学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明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王充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