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术护理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721158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3.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术护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术护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术护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术护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术护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术护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术护理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护理,2015年11月,目录,基本概念,翻修手术的指征,翻修术的难点,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出院指导,康复训练,翻修原因,髋关节翻修术:髋关节因各种原因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假体松动、下沉、磨损、感染等原因引起的关节疼痛,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保守治疗不能解决的问题,需再次手术进行新的髋关节置换的手术。髋关节修复术是对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失败后的一种补救手术。,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护理,翻修的原因,反复脱位或不能复位的关节脱位,假体周围骨折,假体的无菌性松动,假体断裂,假体周围感染,其他原因(疼痛、进行性骨丢失),假体失败常见原因为假体松动、不稳、磨损、断裂等,而磨损和松动最为突

2、出,磨损会进一步导致骨溶解和骨丢失。假体松动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翻修手术的指征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不一定是翻修术的指 征,临床中髋关节翻修术的适应证包括:假体植入1年后,负重疼痛不能缓解且呈进行性加重并出现严重功能障碍者;反复脱位或因磨损引起中心型脱位者;远期感染皮肤破溃窦道形成者。,骨缺损,并发症多,取出困难,翻修术的难点,假体松动骨折骨溶解取出假体过程,假体的取出骨水泥的清除显露,感染 骨折 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出血,假体选择,骨水泥型生物固定植骨:结构植骨、打压植骨辅助构件:加强杯、钛网杯、捆绑带等,钛网杯,钛网片,髋臼加强杯,结构植骨,去除皮质骨,松质骨切碎,做成的小骨块,

3、骨缺损分型,髋臼缺损分型型边缘型缺损型腔隙型缺损 III型-混合型缺损,骨缺损分型,髋臼缺损分型骨盆连续性中断关节融合型:属于特殊类型的缺损。往往合并有腔隙型缺损。,带翼加强杯,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髋关节翻修术为再次手术,较初次置换术难度大,其结果亦不如前期理想,患者经过首次手术对翻修术顾虑多、压力大,心理问题严重,易产生悲观,沮丧,焦虑的情绪,心理干预对减轻和缓解患者不良情绪起重要作用。护士应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并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想法,从而评估患者的心理问题,根据患者受教育的程度,接受及理解能力,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主动与患者交流,关心和理解患者,及时给予安慰,鼓励,使患者获得心理支持,

4、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健康教育(1)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咳嗽训练,10分/次,34次/天,以防术后坠积性肺炎。(2)训练患者床上排便,以防术后不习惯床上排便引起便秘和尿潴留。(3)指导患者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索、高纤维素饮食,以提高手术的耐受力,减少卧床导致的便秘、腹胀的发生。(4)教会患者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的跖屈背伸运动方法,以提高患肢肌力,利于术后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卧床并发症,特别是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 3.皮肤准备:术前检查患肢情况,如有疖、痈、脚癣、静脉曲张、灰指甲等,应嘱患者每日用温水清洗局部后用络合碘涂抹三次并告知上级医师。4.药物准备术前应用阿斯匹林等非甾体

5、类抗炎药物治疗的病人,应于术前2周停药,改用其它对血小板影响较小的药物。5.术前准备 术前白天备皮,术前晚及术日晨用络合碘消毒手术区域,并用无菌巾包裹。术前晚20:00点至术日晨禁食水,术日晨留置尿管。术日晨协助患者更衣,如有活动性假牙应摘掉,准备好x光片,等待手术。,术后护理 由于该手术复杂,很容易将已经变薄的股骨皮质穿透或骨折,患者出血、损伤、感染机会增加。a、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足趾的温度、颜色、感觉、活动,注意切口的渗血及出血等情况。b、对术后创口留置负压引流管的患者要保持引流管通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引流液逆流,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

6、生。c、正确的搬运和保持良好的体位。搬运时采取三人平托法,将软枕置于患者两下肢之间,保持髋关节外展30中立位,术后患肢皮牵引2周,预防髋关节脱位。避免患肢内收、外旋3个月。骨水泥固定且术中没有作截骨处理的患者术后卧床休息3个月。对于术中截骨或者为非骨水泥固定者术后卧床休息6个月。d、注意防压疮、尿路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1、术后次日:鼓励患者做患肢踝关节背屈和跖屈活动与臀肌、股四头肌等的等长收缩训练,以促进肌力恢复、手术部位肿胀消退及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2、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不同,对患肢采取不同的位置预防髋关节脱位 a、前方或侧方切口者,患肢保持髋外展4050和轻度内旋位,用垫枕外侧

7、沙袋垫起,将患肢置于软枕上,使髋屈30,膝屈4050;b、后方切口入路者,患肢保持髋外展45及轻度外旋位,用垫枕内侧沙袋垫起,髋屈应30。3、负压引流拔除、X线检查证实人工关节良好后可允许患者做床上髋、膝关节屈伸练习及外展髋关节活动,并逐渐由被动运动向主动加辅助运动过渡,到完全主动运动,但应避免做直腿抬高练习,以免髋臼承受过高压力,不利于髋臼假体的骨组织生长。4、术后同时做髋外展练习,使臀中肌肌力得到加强。如果患者仅置换了髋臼的聚乙烯内衬,或者只是对失败的髋关节表面置换术进行返修,可按常规处理 总体原则:髋关节外展40-45中立位,康复锻炼,髋关节翻修患者要掌握晚负重这一原则,早期行功能康复训

8、练。根据翻修假体的固定方式和手术中的具体情况(如是否劈开股骨等)来决定下床及负重的时间。a、骨水泥固定且无大转子截骨者,术后23周可扶双拐下地,不负重活动,2个月后可部分负重,至弃拐完全负重活动。b、采取了大转子截骨者,则应在3个月后X线复查证实情况良好,再改为单拐,患肢负重活动。c、非骨水泥者则需较长时间的床上肌力训练,尤其是髋外展肌肌力训练+主动关节功能训练。23个月后扶双拐下地不负重活动,6个月后可弃拐负重活动。,康复锻炼,1 术后下肢处于外展中立位,麻醉作用消失后主动用力行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每2小时进行20次,并辅以下肢肌肉被动按摩。2 股四头肌训练:收缩大腿肌肉,用力下压膝关节,使

9、胭窝靠近床面,保持膝关节伸直,这一动作持续5 秒,放松5 秒;3 患侧关节训练:在术后第3天开始:膝关节屈伸训练:指导患者将足跟向臀部滑动,保持大腿不向内或向外偏斜,保持5 秒,再帮助患者将膝关节伸直;直腿抬高训练:膝下垫一薄枕,用力下压膝关节使小腿伸直抬高,大腿离开床面保持5 秒再轻轻放下。4 行走训练:在术后2-3周开始(遵医嘱),协助患者在床边坐起,在活动过程中患肢要保持外展中立位,同时避免髋关节屈曲超过90。5 负重训练:髋关节翻修术后l一2周禁止患侧髋关节过早负重,术后第3周可部分负重,3个月以后逐渐过度到完全负重。3个月内扶拐步行,上楼梯时健腿先上,下楼梯时患腿先下,以减少患髋的前

10、屈和负重。为防止人工关节松动,应减少患髋负重,禁止剧烈奔跑、跳跃、尝试去抬举和搬运重物等活动。,出院指导(1)使用拐杖坚持双拐单拐弃拐原则,较好使用单手杖,可减少术侧关节的磨损。(2)预防并及时控制全身感染,对有可能造成感染的任何手术或治疗措施都应及时预防,防细菌血运传播导致关节感染。(3)不在不平整、光滑路 面行走,以防摔倒。避免重体力活动以及奔跑、跳舞等髋关节大范围剧烈活动项目,减少术后发生关节脱位、半脱位、骨折、假体松动等问题。(4)体位指导:取平卧或半卧位,3个月内避免侧卧。术后3周内屈髋小于45,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增加屈髋度,但不可大于90。遵循“三不”原则:不要交叉双腿,不要坐矮椅或沙发,不要屈膝而坐。向健侧翻身时注意勿使髋关节处于伸直、内收外旋位。(5)保持下肢常处于外展中立位,68周内屈髋不要90。复诊时间:3个月内,每月复诊一次;6个月内,每3个月复诊一次;以后每6个月复诊一次。若有髋部疼痛或活动后严重不适,应随时就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