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文言现象小结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723629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5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十二章文言现象小结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论语》十二章文言现象小结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论语》十二章文言现象小结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论语》十二章文言现象小结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论语》十二章文言现象小结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十二章文言现象小结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二章文言现象小结课件.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总结,成语,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博学笃志、饭疏饮水,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军可以多帅,匹夫不可以夺志。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个人修养,通假字,不亦说乎说:同悦,喜悦、愉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2、(通假字的读音和所通的字应该一样。),古今异义,不亦君子乎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可以为师矣古:可以凭借今:可能、许可,古今异义,饭疏食饮水古:粗劣今:疏通、疏散饭疏食饮水古:冷水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古今异义,匹夫不可夺志也古:普通人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吾日三省吾身古:多次今:数词,三,词类活用,学而时习之时:名词-状语,按时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状语,每天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词类活用,传不习乎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饭疏食饮水饭:名词-动词,吃饭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名词-意动。以为乐,一词多义,为:可以为师矣为人谋而不忠乎知人不知而不愠

3、温故而知新,当、做,替,了解,懂得,一词多义,而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博学而笃志其仁在其中矣其不善者而改之,转折,顺承,并列,它的,他人,特殊句式,省略句: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判断句:贤哉回也!(同时是主谓倒装的倒装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文言文词语学习方法:,1、“单”变“双”:学 朋 温乐 师 知思 见 改择 逝 舍,学习,朋友,温习,快乐,老师,知道,思考,看见,改正,选择,流逝,停止,2、语气词:,乎,相当于“吗”,矣,相当于“了”,也,有时相当于“了”,有时无义,焉,有时是“了”,有时无义,文中是:兼词,相当于“于之”,“译作”“在里面”,这类词多读多体会,就会明白,无须死记,3、虚词:,之,它,它们。他,他们。(分别指代不同的对象。),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曲肱而枕之择其善者而从之,于,1、在,吾十有五而志于学,2、对于,于我如浮云,3、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而”字的用法有:表转接(转折)(可是,但是,却)表顺接:表并列、表承接(顺承)、表修饰,如“而”字的用法:(1)人不知而不愠(2)为人谋而不忠乎(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5)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表转折),(表转折),(表转折),(表承接),(表承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